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优化探究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jian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养老产业和事业发展。以贵州省龙里县奋进社区的农村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发现该群体社会支持网络薄弱,从而在个人网络工作、自助群体网络、及社区工作网络的多元维度框架下,提出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以建构本土视角的社会工作作为陪伴者、培育者、支持者角色,塑造扶老志愿服务文化,盘活社区助老组织,推进社区共同体参与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创新机制。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贵州省龙里县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1.058
  近年来,在快速城市化、現代化的进程中,从国家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角度看,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人口空心化日益严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堪忧。目前,中共中央全面部署开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重点关注农村老年人困难群体,促进农村老年人福祉良性发展。农村空巢老人是一个令人担忧且人口基数较大的困境群体,农村空巢老人需求及现状与社会服务资源失衡。基于此,笔者在驻点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调研来自贵州省龙里县“五镇一街道”易地搬迁贫困人口60岁以上的老人,针对地域典型性,关注该群体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问题及状况。
  1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进展
  近年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主要体现在民生福祉类养老领域,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模式成为社会倡导趋势,因而众多学者开展农村空巢、留守老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民政部自2016年起,开展各项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改革,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村老年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医养结合,正式支持养老机构入驻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基于人与环境的整合性,有序部署实施《“十三五”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周湘莲等从精神养老层面认为,农村空巢老人是存在多种负面情绪,缺乏精神慰藉的高危自杀人群[1]。吴康军等人基于奉贤区的养老服务建设思考,提出加强农村养老村居互助、融合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建立院落村组的网格化实践探索,开创社会组织、村集体、“四堂间”运作模式的农村老人生活保障体系[2]。在实施社会救助相关政策过程中,针对经济困难的农村高龄、失能等空巢困境老人,致力于提高救助服务能力,提供必需的生活物资支持和生活慰藉照顾。王翠绒等结合湖南两县的实证调查,重点对农村散居孤寡老人最低生活保障进行分析。在低保制度改革中,发现这类群体身心健康保障双重匮乏,在生活方面获取资源单一,社会支持网络疏松及行为偏差现象凸显。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难以配套公正的执行体系[3]。樊卓思等则从完善空巢老人的城乡政策角度提出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提供者角色作用[4]。
  基于以上相关分析,学者主要在农村空巢、留守老人的宏观政策维度及微观的实践思考上构建相关的服务模式,因而无法展示出社会支持网络化的相关结构、非正式支持及正式支持的动态深入建构过程。
  2 农村空巢老人居住状况及基本情况
  2.1 农村空巢老人居住状况
  奋进社区位于贵州省龙里县北部工业园区域内,为省级易地扶贫搬社区示范点,属县级安置点,现有来自湾滩河镇、哪嗙乡、龙山镇、谷龙乡、巴江乡、洗马镇、草原乡、巴江乡、醒狮镇及冠山街道等村民组成4 640名社区群体,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757名,16岁以下儿童1 010人,社区残疾人272名。社区人口多,人口结构复杂,外来嵌入式与本土排异性的矛盾明显,相互间熟识度较低,关系疏离,生活方式单一,业余生活匮乏,生活方式骤然改变,融入难成为老人适应新环境生活的一大障碍。空巢老人的家庭类型大多数主要是主干家庭、核心家庭、联合家庭,以祖孙留守情况较多,老人承担了孙辈照料的负担,再加之搬到新的社区居住,不仅生活环境陌生,身边的邻居也比较陌生,在社区内缺乏与他人的互动交往,社交圈子变窄。
  2.2 农村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奋进社区安置点成立于2018年1月4日,距离县城约4.5 km,搬迁人口来自五镇一办的农村贫困群体。根据冠山奋进街道所在奋进社区的各个社区名册入住基本信息,现有居住人口4 640人,贫困人口4 477人,占社区总人口96.49%,其中奋进社区入住60岁以上老年人587人,根据疫情综合防控及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推动要求,开展实地走访调查,对奋进社区的105户空巢家庭老人住户开展问卷调查,以深入了解基本生活现状,发放问卷105份,收回问卷105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
  根据前期家庭探访,分析老年人基本情况,及本次问卷调查对100名空巢老人有效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发现在年龄结构上,大部分老人主要为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共占总调查老人的53%;且由于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呼吸系统、听力和视觉等生理器官功能逐渐弱化,日常生活行动不便;男女比例差距较小,女性相对较多,占51%。在婚姻状况方面,已婚老人较多,占63%,其次是丧偶老人占34%,由此可以分析该社区老人在家庭支持方面存在不均衡的差距。从民族情况分布得出,该辖区老年人大部分主要为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布依族分别在占62%、23%,在面临民族文化差异明显的背景下,发掘喜闻乐见的布依族、苗族民俗文化活动成为民族团结、邻里和谐首要的落脚点。在文化程度方面,绝大多数的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文盲占58%,文化沟通交流障碍明显,学习适应能力不强。
  3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现状与困境
  基于最优匹配的社会支持视角,将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主要分为经济支持、家庭支持、情感支持、社交支持。
  3.1 家庭经济支持获取能力低
  结合我国现行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发展现状调查,发现现行的我国农村地区低保救助制度主要实行的模式是一种消极发展模式,并未做到充分注重、有效提升农村低保社会救助服务主体的工作积极性,低保工作专业队伍建设缓慢,城乡居民经济状况由于物价变动长期动态调整难以核实[5]。针对访谈对象的家庭经济情况开展实地走访访谈,发现大部分老人主要领取政府低保、高龄补贴等,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但是亲友、邻里等非正式支持较少,特别是老人居家养老意识薄弱,亲属照料能力较低,很难满足现代化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3.2 情感与社交支持关系断层
  空巢老年人由于缺乏社区搭建互助支持平台,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低,再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老化,老人缺乏社会参与的机会和平台,长期呆在家中,容易感到郁闷、孤单等,生活幸福感低,因而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提供老人必要的社会参与和交往的平台,协助老年人构建互助支持网络、增加与他人的互动交往成为必要的养老需求。对于无生活經济负担的空巢老人,需要综合评估其社会参与能力,通过社会化学习,引导其发挥自身潜能,参与到社区治理事务中来,为社区适老化环境改造建言献策,建立助老长效机制。
  4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与优化路径
  4.1 个人社交网络
  发掘空巢老人的自身优势,建立家庭亲属、社区工作者、社会志愿者联结关系网络,强化资源运用能力;社会工作者作为支持者,进一步发掘社区共同爱好的空巢老人,组建再社会化互助群体,搭建情感支持,参与社会活动、社会交往的资源整合平台。例如每天早上相约进行散步、打太极等活动,维护身心健康,提升幸福感,促进老人走向社会互动常态化。
  4.2 社区支持网络
  整合社区资源,优化政策设计。政府低保政策很难充分兼顾每个家庭的社会特殊性,而且多与家庭物质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结合为主,具有一定的社会片面性。社会工作者作为一名政策影响者,应发挥自己的专业角色,根据空巢老人的具体情况,与当地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一起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开展社区节日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空巢老人感受到节日氛围,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强化老人的爱国情怀,同时也为社区居民创造平台和机会,使社区居民参与到老年人助老社区活动中来,促进邻里关系和谐,提升认同感、归属感,构建“共治、共建、共享”支持网络模式。
  4.3 社会组织联动网络
  在乡村振兴战略时代背景下,基于资源投入、运作过程、服务产出的成效导向的逻辑思维,通过引进社会组织,开展空巢老人综合发展的项目实践,孵化社区助老互助组织合作社,针对困难空巢老人家庭开展邻里互助、关爱慰问活动;针对有需求的家庭开展生态种植与养殖教育培训,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提高劳动技能;链接社会资源,培育一批志愿者领袖,提高合作社市场营销运营能力,助力当地乡村社区可持续发展。从社会组织参与机制、整合社区资源、激发社区活力建设等方面开展项目运作,建立社区能力系统、内外支持网络系统,从而提升乡村社区治理能力、文化能力、福利能力、经济能力、环境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而探索出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空巢老人服务与支持创新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周湘莲,周勇.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4):101-106.
  [2] 吴康军,朱嘉梅,陈蓉.大城市农村养老服务建设的思考:以奉贤区为例[J].上海农村经济,2020(5):29-32.
  [3] 王翠绒,刘亦民.公平底线:农村孤寡老人最低生活保障研究:以湖南两县的实证调查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6):19-23.
  [4] 樊卓思,杨生勇.农村空巢老人“服务贫困”治理与社会工作介入[J].中州学刊,2020(5):79-84.
  [5] 高琳,涂晨曦,吾米提.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低保现状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8):40-41.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林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营林管理对林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营林管理又是一个系统且十分复杂的工程,造成了营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介绍营林管理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性,对当前营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并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进行相应的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林业;可持续发展;营林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摘 要 互联网的崛起和快速普及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将农业经济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能够进一步优化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满足市场供需要求,拓宽营销渠道,促使社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与整合,实现农业经济的更好发展。因此,分析“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性作用,以期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推动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 1
摘 要 为实现生产布局合理、总量满足需求、品种更加丰富、季节供应均衡,广东省韶关市重点抓好优质农产品生产,使“菜篮子”产品生产呈现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面对机遇与挑战,韶关市要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新问题,开拓新局面,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对此,基于九峰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以期为我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特色农业;SWOT分析;广东省韶关市  中图分类号:F32
摘 要 从前期规划设计到后期的施工建设,对山东省青岛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进行了全面调研及分析,并对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街道石河头村进行了规划建设实践,提出了青岛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地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规划建设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丽乡村;地域文化;规划建设;山东省青岛市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5/j.cnk
摘 要 对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存在的水资源不足、树种选择不当、操作不到位及林业管理有待改进等问题,结合抗旱造林的主要技术如幼苗抚育、容器苗造林、覆膜造林等技术提出了针对性的抗旱造林措施,旨在提高树苗存活率,提升抗旱造林效果和林业工程的各项效益。  关键词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728.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
摘 要 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民合作社作为社会化服务的主体之一,为小农户提供了多样化服务,在助农与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功能仍未得到充分发挥,还存在服务带动能力较弱、资金与人才短缺、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合作社需要从扩大规模化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及加快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升服务功能。基于此,探讨乡村振兴战
摘 要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关系到農村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也是“十四五”规划中的要求。分析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低、缺少专业人才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农村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j.cn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环境质量水平的逐步提高,加强乡村绿化建设成为推进中国绿化建设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由于乡村缺乏总体规划、绿化布局不合理、树种选择不当和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难以移推进乡村绿化建设的发展。因此,指出乡村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方法。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景观绿化;完善路径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
摘 要 发展集体经济是新时期的一项政治任务。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困境,提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因地制宜,按照所提出的10条路径,选定适合村情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根据经营管理水平及项目投入情况,确定不同的集体经济经营模式,以增加集体收入。  关键词 发展集体经济;困境;路径;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5/j.cnki.1673-8
摘 要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发展高品质绿色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因此,应加强蔬菜产业合作,推动蔬菜产业升级,建立良好的蔬菜产业生态。提出了蔬菜产业园区总体设想及园区8大主要功能中心规划与设想。  关键词 蔬菜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品牌;标准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