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445163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常常提到语感的重要性,一个好的语感可以在不问为什么的情况下做出对语言的正确运用。其实,不光英语教学中语感很重要,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同样重要。新课标的改革正为此提供了一条途径,本文就此浅谈一下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语感能力语感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8(c)-0109-01
  
  一提到语文的学习,不少人常会产生“耗时多,效果差”的慨叹。为了改变语文教学这种高耗低效的状况,许多有志于语文教改的专家和教师进行过大量的探索,提出过不少可贵的教改思路,开展过不少有益的教改实验。这其中,关于语感和语感教学的研究,便是一种颇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思路。
  在语文新课标中,“语感”的教学占了很重要的分量。新大纲规定,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读写听说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更新语文教育观念,将“语文教学由面向作为物的工具转而面向作为人的学生,从而真正地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在语文知识而在语文能力,即语言的运用。培养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所谓语感,实际上就是语言感受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
  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好的语感对理解文意、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很有帮助。英语提倡语感,实际上,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对其感受的能力,中国文字也不例外。
  语言的感受是从感知开始的,对口头语言、书面文字符号的敏锐感知是构成灵敏语感的首要条件。“语感的实践经过千百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潜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式固定下来。”这样自觉不自觉地长期训练,反复实践和在社会的不断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规律、词句的含义、情味等就以“格”的形式巩固和积淀,而储存在大脑里的一个个“格”组成了“格的结构群”,人们在重新接受言语符号特性编码时,意识就会与自己头脑的“格”相契合,立刻触动心弦,以自动代方式对号入座,迅速感知作出判断,所以就产生了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讲读就懂、一写就通的效应。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自身有一定的言语感情经验,但生活阅历还很肤浅,同时他们又精力充沛,善于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是学习的最佳时期。一旦学生通过培养具备了一定的语感,就能准确地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领悟文字含义情感;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地调动语言运用的可能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其实语文教学本身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素质。而良好的语感素质须具备两个基本的要素:灵敏(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讲读就懂、一写就通)和准确(听得真、懂得深、说得好、写得美)。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提高语感能力呢?
  
  1 注重平时的语言积累
  语文学习的是我们自己的母语——中文。它包含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因此,生活中点滴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习强调大语文的概念,其实也就是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积累语文。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会留心生活的每个细节,写日记是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记录生活,描绘生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把一个个静止的文字符号与生动多彩的事物情感联系起来了,反过来又会促进对语言文字的准确运用。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运用的能力。
  广泛的阅读也是一种对语言的积累。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优秀的经典名著,优秀的古诗文等。只有储备了充分的语言材料,才能培养语感的素质,提高语感能力。阅读时可以采用多种阅读方法并用,注重对文章的总体感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实际上就是对文章的速读,“会意”则是对文章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速读时,有时不必破译每个文字,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的实质。其它的方法,如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都可以活跃直觉思维。广泛阅读,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其感知想象能力,增加语言的储备,促进语言经验,从而形成语言直觉——语感。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 加强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并不等同于语感。前者是知识,后者是能力,中间需要一个转化的环节。一个能把一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的人未必能理解语言。文章是以字词为载体的,每一部具体的作品都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运用,領悟到语言的神韵和妙境,以此来磨砺学生敏锐的语感,这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重要任务。而不是将阅读教学课上成讲解、说明课,过分强调知识却忽视了语言材料本身。文字背后的丰富意象和情感就好像音符造就的乐曲,音符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简单的音符经过恰当的组合,就组成一曲美妙的乐章。良好的语感能力不是单告靠学生自己能形成的,它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自觉的培养训练密切相关,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语感能力,关键是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 在诵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古人的教育方式就是由“之乎者也”开始的。那书塾中摇头晃脑的诵读教育方式固然有其弊端,若我们能够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也会发挥诵读的积极意义。
  “诵读”即反复的有变化的有节奏的读,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有感情的朗读。在诵读中,学生的大脑反复受到规范语言的刺激,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语言的反映自然就会变得更快速、准确、敏感。诵读中需要感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诵读,再以诵读来促进理解。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文本,感悟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要达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应该始终抓住培养、训练学生语感,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只有确立了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才能找到正确的突破口,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语感的培养。
其他文献
摘 要:酶工程实验课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与科研并举的高校办学理念,我们采取整合教师科研成果,开设开放型实验选修课的方式,对酶工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践证明,它克服了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固有的诸多弊端,实施后成效显著。  关键词:酶工程实验酶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
乙型肝炎为人群当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感染者易形成慢性迁延性,且易发展为肝硬化,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现将我校1999年和2001年教工乙肝检测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