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土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土地利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以商洛市2006—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數量变化以及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发展变化数据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和相关分析,对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的利用变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主要经济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呈指数增长,GDP、工农业产值、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等呈二次多项式增长;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与经济指标显著极明显,由此,对商洛市土地利用走向合理化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相关分析;陕西商洛
中图分类号 F0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8-0347-03
Research on Relation Between Land Uti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gluo City
LI Xiao-gang LIU Jing
(College of Urban,Rural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Shaanxi 726000)
Abstract Land is the basis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land utilization is to meet the needs of huma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refore,it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tiliz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and quantity changes,and the main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data of Shangluo City from 2006 to 2010,using mathematical statistics,correlation analysi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d utilization change coul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Among main economic indicators,fixed asset investment showed exponential growth,GDP,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urban residents′ disposable income,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was a quadratic polynomial growth.Land u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residents and mining land,traffic land,water conservancy land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significantly very obvious.Thus,It made th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for Shangluo land utilization to rationalize development.
Key words land utilization;socio-economic;correlation analysis;Shangluo Shaanxi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与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际上对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古典经济学先驱威廉·配第1662年提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名言,从定性的角度衡量了土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关于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深圳市、西安市、贵阳市等都有研究成果的发表[2-7]。由于在商洛地区研究多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8-11],在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尚未报道。本文以商洛市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旨在了解和把握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趋势,进而指导经济活动,以达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的。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商洛市概况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界于东经108°34′20″~111°01′25″,北纬33°02′30″~34°24′40″之间。东西长约229 km,南北宽约138 km,总面积19 292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9.36%。辖商州、洛南、丹凤、山阳、商南、镇安、柞水一区六县。商洛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位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半湿润山地气候。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赋予商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矿产、生物和旅游资源。全市现有林地102.6万hm2。已探明并列入陕西省储量表的矿种有46种108处,大型矿藏35个、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3400亿元。境内遍生野生纤维、淀粉、油料等农林特产260多种。商洛素有“秦岭药库”之美称,现有中药材品种1 192种,其中大宗道地中药材265种。 1.2 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商洛市统计年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1984年9月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文中所采用的為8个一级土地分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交通用地、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水利用地、未利用土地)。主要的10个经济指标为:GDP、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口城镇化水平、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
1.3 研究方法
相关分析的任务是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对商洛市土地利用类型和社会经济指标做相关性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相关系数大于0时正相关,小于0时负相关;当相关系数越接近1时,两要素关系越密切,当相关系数越接近0时,两要素关系越不密切。由此可知,商洛市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2 商洛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2.1 商洛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1.1 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和数量的变化。最直接反应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量是土地利用结构和数量的变化。2006—2010年商洛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为:牧草地、水利用地、未利用土地逐年减少,耕地、园地、林地、交通用地、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逐年增加(图1)。由于商洛地区多山,经济发展以农副产品和旅游业为主,所以导致土地利用结构数量中林地、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土地比重较大。在5年内土地利用数量及结构变化上,未利用土地减少面积最大,面积减少83 401.84 hm2,比重下降最快,比重减少4.25%。牧草地面积减少79 921.14 hm2,比重减少4.08%。水利用地出现波动性下降,面积减少465.18 hm2,比重减少0.58%。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所占比重最大的林地为主,面积增加136 268.23 hm2,比重增加6.95%。园地增加较快,面积增加8 845.07 hm2,比重增加0.45%。耕地出现波动性增加,面积增加4456.38 hm2,比重增加0.23%。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增加3 464.51 hm2,比重增加0.17%。交通用地面积增加1 606.15 hm2,比重增加0.08%,增加最为缓慢。
2.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速度分析。单一的某一类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可以表达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12],其公式为:
K(%)=■×■×100
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类土地利用动态度;Ua为某一类土地研究初期数量,Ub为某一类土地研究末期数量;T为研究的时段。利用上述模型计算2006—2010年商洛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的变化,交通用地增幅在2009年达到最大值而后增幅缓慢降低;水利用地降幅在2009年达到最低值;牧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均在2009年达到降幅最大值,而后降幅出现降低;耕地出现波动性状态;园地、林地、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动态度波动较为平缓。
商洛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施行《商洛市国有建设用地(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使用权出让管理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商洛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8月13日印发商洛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因此,2009年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尤为明显。
2.2 商洛市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2.2.1 主要经济指标变化。在2006—2010年间,商洛市经济快速发展,尤其在2009年为快速发展的转折点。GDP产值由2006年的137.77亿元增长为2010年的285.90亿元,5年内增长148.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2006年的76.02亿元达到2010年的290.07亿元,5年内增长214.05亿元;工农业产值、财政总收入等经济指标也都全部大幅增长。
由图3可知,商洛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和GDP产值都为持续上升状态,对其增长趋势进行函数拟合发现,2006—2010年商洛市单位面积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呈指数增长趋势,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和GDP产值呈二次多项式增长,且相关系数极显著,回归也显著。结果表示,商洛市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的经济效益在不断增加,且为逐渐增加趋势。
2.2.2 主要社会指标变化。能够对区域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反应的指标主要有人口城镇化水平、人口总量、生活水平。由图4可知,商洛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由2006年的7 770元增长为2010年的14 811元,增长较快;农村居民纯收入由2006年的1 609元增长为2010年的3 605元,增长较为缓慢。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2008年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长迅速,但全市农业人口比重占绝对优势。对以上3个指标进行函数拟合发现,其增长趋势可用二次多项式表示,且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极显著。由此可以知道,商洛市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水平较快,农村发展水平较为缓慢。
2.2.3 产业结构指标变化。由图5可知,在2006—2010年间,商洛市第一产业一直处于低速平稳发展状态,与第三产业产值悬殊,5年内产值增加29.74亿元。第二产业在2010年产业快速发展,产值超过第三产业产值,产值增加71.1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持续增长,在三产中产值最高,产值增加47.21亿元,但在2010年产值低于第二产业7.79亿元。由此可见,商洛市经济发展处于持续增长阶段,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第二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09年,商洛市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编制了《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规划》《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总体规划》,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被列为省级园区,循环经济扎实推进,故而在2009年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3 商洛市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总结现有的研究资料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明显[13]。为了理清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和经济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选取商洛市土地利用类型和社会经济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由相关性分析可见,GDP、农业产值、工业产值都仅与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具有相关性,其中GDP的相关系数最大。与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关系数最大的且显著相关的是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其次为园地。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相关系数最大的且极显著相关的是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其次为园地。与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关系数最大的且极显著相关的是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其次为交通用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仅与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显著相关,其中与第二产业相关系数最大。与第三产业相关系数最大的且显著相关的是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其次为园地。
4 结论
(1)商洛市土地利用数量现状为耕地、园地、林地、交通用地、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逐年增加,结构组成比重上升;牧草地、水利用地、未利用土地逐年减少,比重降低。
(2)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在逐年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口城镇化水平呈二次多项式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呈指数增长趋势,工业产值、农业产值、GDP产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呈二次多项式增长,且相关系数极显著。
(3)对土地利用类型和社会经济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与经济指标相关极显著,由此可知,社会经济与建设用地密切相关,人口城镇化水平、农村居民纯收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可知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对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影响[14]。
5 参考文獻
[1] 威廉配第.赋税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66-67.
[2] 王爱民,刘加林,尹向东.深圳市土地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热带地理,2005,25(1):19-22.
[3] 陈荣容,宋光煜,信桂新,等.土地利用结构熵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7):138-143.
[4] 胡明,马继东.安塞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1):182-185.
[5] 张蓉珍,贺晶,陈西蕊.西安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2):204-206.
[6] 杨梅焕,曹明明,朱志梅.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31-10033.
[7] 刘敏,赵翠薇.贵阳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3):110-114.
[8] 董林林,韦良焕.商洛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动态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5(15):3-5.
[9] 张红侠,王高建,杨康.商洛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350-351.
[10] 许丽萌,杨海娟.基于生态效益的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地下水,2011,33(4):145-147.
[11] 孙丕苓,杨海娟.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情景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2):200-205.
[12] 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81-87.
[13] 孔祥斌,张凤荣,李玉兰,等.区域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变化互动关系研究[J].资源科学,2005,27(2):59-64.
[14] 于丽娟,王昌全,张素兰.双流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5):871-874.
关键词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相关分析;陕西商洛
中图分类号 F0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8-0347-03
Research on Relation Between Land Uti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gluo City
LI Xiao-gang LIU Jing
(College of Urban,Rural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Shaanxi 726000)
Abstract Land is the basis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land utilization is to meet the needs of huma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refore,it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tiliz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and quantity changes,and the main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data of Shangluo City from 2006 to 2010,using mathematical statistics,correlation analysi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d utilization change coul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Among main economic indicators,fixed asset investment showed exponential growth,GDP,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urban residents′ disposable income,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was a quadratic polynomial growth.Land u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residents and mining land,traffic land,water conservancy land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significantly very obvious.Thus,It made th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for Shangluo land utilization to rationalize development.
Key words land utilization;socio-economic;correlation analysis;Shangluo Shaanxi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与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际上对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古典经济学先驱威廉·配第1662年提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名言,从定性的角度衡量了土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关于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深圳市、西安市、贵阳市等都有研究成果的发表[2-7]。由于在商洛地区研究多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8-11],在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尚未报道。本文以商洛市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旨在了解和把握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趋势,进而指导经济活动,以达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的。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商洛市概况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界于东经108°34′20″~111°01′25″,北纬33°02′30″~34°24′40″之间。东西长约229 km,南北宽约138 km,总面积19 292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9.36%。辖商州、洛南、丹凤、山阳、商南、镇安、柞水一区六县。商洛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位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半湿润山地气候。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赋予商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矿产、生物和旅游资源。全市现有林地102.6万hm2。已探明并列入陕西省储量表的矿种有46种108处,大型矿藏35个、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3400亿元。境内遍生野生纤维、淀粉、油料等农林特产260多种。商洛素有“秦岭药库”之美称,现有中药材品种1 192种,其中大宗道地中药材265种。 1.2 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商洛市统计年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1984年9月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文中所采用的為8个一级土地分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交通用地、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水利用地、未利用土地)。主要的10个经济指标为:GDP、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口城镇化水平、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
1.3 研究方法
相关分析的任务是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对商洛市土地利用类型和社会经济指标做相关性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相关系数大于0时正相关,小于0时负相关;当相关系数越接近1时,两要素关系越密切,当相关系数越接近0时,两要素关系越不密切。由此可知,商洛市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2 商洛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2.1 商洛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1.1 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和数量的变化。最直接反应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量是土地利用结构和数量的变化。2006—2010年商洛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为:牧草地、水利用地、未利用土地逐年减少,耕地、园地、林地、交通用地、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逐年增加(图1)。由于商洛地区多山,经济发展以农副产品和旅游业为主,所以导致土地利用结构数量中林地、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土地比重较大。在5年内土地利用数量及结构变化上,未利用土地减少面积最大,面积减少83 401.84 hm2,比重下降最快,比重减少4.25%。牧草地面积减少79 921.14 hm2,比重减少4.08%。水利用地出现波动性下降,面积减少465.18 hm2,比重减少0.58%。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所占比重最大的林地为主,面积增加136 268.23 hm2,比重增加6.95%。园地增加较快,面积增加8 845.07 hm2,比重增加0.45%。耕地出现波动性增加,面积增加4456.38 hm2,比重增加0.23%。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增加3 464.51 hm2,比重增加0.17%。交通用地面积增加1 606.15 hm2,比重增加0.08%,增加最为缓慢。
2.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速度分析。单一的某一类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可以表达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12],其公式为:
K(%)=■×■×100
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类土地利用动态度;Ua为某一类土地研究初期数量,Ub为某一类土地研究末期数量;T为研究的时段。利用上述模型计算2006—2010年商洛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的变化,交通用地增幅在2009年达到最大值而后增幅缓慢降低;水利用地降幅在2009年达到最低值;牧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均在2009年达到降幅最大值,而后降幅出现降低;耕地出现波动性状态;园地、林地、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动态度波动较为平缓。
商洛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施行《商洛市国有建设用地(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使用权出让管理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商洛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8月13日印发商洛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因此,2009年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尤为明显。
2.2 商洛市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2.2.1 主要经济指标变化。在2006—2010年间,商洛市经济快速发展,尤其在2009年为快速发展的转折点。GDP产值由2006年的137.77亿元增长为2010年的285.90亿元,5年内增长148.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2006年的76.02亿元达到2010年的290.07亿元,5年内增长214.05亿元;工农业产值、财政总收入等经济指标也都全部大幅增长。
由图3可知,商洛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和GDP产值都为持续上升状态,对其增长趋势进行函数拟合发现,2006—2010年商洛市单位面积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呈指数增长趋势,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和GDP产值呈二次多项式增长,且相关系数极显著,回归也显著。结果表示,商洛市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的经济效益在不断增加,且为逐渐增加趋势。
2.2.2 主要社会指标变化。能够对区域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反应的指标主要有人口城镇化水平、人口总量、生活水平。由图4可知,商洛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由2006年的7 770元增长为2010年的14 811元,增长较快;农村居民纯收入由2006年的1 609元增长为2010年的3 605元,增长较为缓慢。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2008年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长迅速,但全市农业人口比重占绝对优势。对以上3个指标进行函数拟合发现,其增长趋势可用二次多项式表示,且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极显著。由此可以知道,商洛市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水平较快,农村发展水平较为缓慢。
2.2.3 产业结构指标变化。由图5可知,在2006—2010年间,商洛市第一产业一直处于低速平稳发展状态,与第三产业产值悬殊,5年内产值增加29.74亿元。第二产业在2010年产业快速发展,产值超过第三产业产值,产值增加71.1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持续增长,在三产中产值最高,产值增加47.21亿元,但在2010年产值低于第二产业7.79亿元。由此可见,商洛市经济发展处于持续增长阶段,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第二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09年,商洛市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编制了《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规划》《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总体规划》,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被列为省级园区,循环经济扎实推进,故而在2009年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3 商洛市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总结现有的研究资料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明显[13]。为了理清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和经济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选取商洛市土地利用类型和社会经济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由相关性分析可见,GDP、农业产值、工业产值都仅与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具有相关性,其中GDP的相关系数最大。与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关系数最大的且显著相关的是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其次为园地。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相关系数最大的且极显著相关的是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其次为园地。与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关系数最大的且极显著相关的是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其次为交通用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仅与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显著相关,其中与第二产业相关系数最大。与第三产业相关系数最大的且显著相关的是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其次为园地。
4 结论
(1)商洛市土地利用数量现状为耕地、园地、林地、交通用地、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逐年增加,结构组成比重上升;牧草地、水利用地、未利用土地逐年减少,比重降低。
(2)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在逐年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口城镇化水平呈二次多项式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呈指数增长趋势,工业产值、农业产值、GDP产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呈二次多项式增长,且相关系数极显著。
(3)对土地利用类型和社会经济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居民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与经济指标相关极显著,由此可知,社会经济与建设用地密切相关,人口城镇化水平、农村居民纯收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可知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对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影响[14]。
5 参考文獻
[1] 威廉配第.赋税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66-67.
[2] 王爱民,刘加林,尹向东.深圳市土地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热带地理,2005,25(1):19-22.
[3] 陈荣容,宋光煜,信桂新,等.土地利用结构熵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7):138-143.
[4] 胡明,马继东.安塞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1):182-185.
[5] 张蓉珍,贺晶,陈西蕊.西安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2):204-206.
[6] 杨梅焕,曹明明,朱志梅.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31-10033.
[7] 刘敏,赵翠薇.贵阳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3):110-114.
[8] 董林林,韦良焕.商洛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动态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5(15):3-5.
[9] 张红侠,王高建,杨康.商洛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350-351.
[10] 许丽萌,杨海娟.基于生态效益的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地下水,2011,33(4):145-147.
[11] 孙丕苓,杨海娟.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情景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2):200-205.
[12] 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81-87.
[13] 孔祥斌,张凤荣,李玉兰,等.区域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变化互动关系研究[J].资源科学,2005,27(2):59-64.
[14] 于丽娟,王昌全,张素兰.双流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5):87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