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掌握”。因材施教,是以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前提,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评判标准的。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对学习目标充满希望,避免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有利于减小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学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进学生的自信心,而因材施教正是遵循了這一目标,也使得每位学生的技术都有一个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体育;因材施教;研究
1 因材施教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而学习的兴趣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的涉猎和实践逐渐形成的,有赖于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当知识量达到一定程度,也会不断加强学习的兴趣。
李世林,祝东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分层次教学法教学,学生身体素质和对体育课兴趣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材施教中所制定的目标是稍高于学生原有的技术水平,学生可通过自身努力而达到的,这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动力,而不是觉得目标是遥不可及的。当学生对这个专项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去练习,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不仅能让学生积极思考、全神贯注,学习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2 因材施教对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影响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制定的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效果都一样。对于技术较好的同学来说,目标可能过低,对于技术不好的同学目标可能过高。技术不好的同学经过再大的努力也没办法达目标,而技术好的同学感觉目标太轻易达到,觉得太容易,反而失去了学习动力。因材施教是针对不同人群所制定不同目标进行教学的,学生只要加以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乐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 因材施教对培养竞争意识的影响
因材施教可分为四个学期,从第二个学期开始都会在组间有不同程度的调动,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调整。多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学习,争取能进到高层次,高层次的同学如果学习态度不好,技术也下降不如低层次的同学则会降到低层次的小组。分组是采用动态升降的办法,让学生有种无形压力,优胜劣汰,学生之间必定会产生竞争,学习的氛围更为浓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材施教的目标是使每位同学的技术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所采用这的种动态升降的办法,能有效提高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让每位同学都有危机感,在心理上无形地督促自己不断努力,全身心投入到练习中,这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4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影响
在同层次或者不同层次之间的帮助合作,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无论是在同一个层次还是分别在各个层次,在一起学习就组成了一个团队,团队间的合作尤为重要,能影响整个班集体的技术水平。体育活动非常有益于团队意识的形成。分层次教学过程中,让技术好的同学指导技术差的同学,不仅能提高技术好的同学,也能帮助技术差的同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同学,也增进了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意识。
5 结论
5.1 因材施教有益于技能水平的提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因材施教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因材施教无论是在教学的任务目标,还是在评价的标准,都设计合理,符合学生可循序渐进的规律。实施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所指定的目标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为高涨,积极性更强。教师对不同的小组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减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最大化挖掘学生的潜能。无论是实验组和对照组都会在学习中取得进步,提高了整体技术水平,但相对于传统教学,因材施教所取得的成效更为明显。
5.2 因材施教提高了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
因材施教多以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为主,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能在通过努力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促使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共同进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外时间能主动练习技术,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有益于兴趣爱好的形成。实施因材施教能将同层次的学生聚集在一次,相互学习竞争,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不断突破自我,还能在课堂中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帮助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会在学习中团结合作互帮互助。
5.3 因材施教增强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由于采用的是动态升降,无形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培养竞争意识,营养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使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提高全体学生的技术水平。实施因材施教对学生参与的热情有积极影响,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积极作用。
5.4 因材施教模式促进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
因材施教要求的是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为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分析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特征,从而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相应的教学手段。合理开展教学实验,及时总结和改正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此次实验的范围小,年限短,心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对技术长期提升是否有益,该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6 建议
6.1 进行因材施教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由于因材施教是采用动态升降的办法,容易使技术差的同学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兴趣,而技术好的同学容易产生优越感,影响学习的正确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分层的正确含义,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心理沟通。在对学生评价,不要过于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多元化,评价要有宽容性、激励性,根据学生的动态适时分层,最小化学生的心理波动。
6.2 进行因材施教时要注重对课堂的管理
在因材施教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学任务,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分组后教师要更多在练习中巡回指导,尽可能照顾到每位同学,以免因为分层而忽视了一些学生,影响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在教学中更富激情,积极融入到学生当中,减小师生之间的隔阂,多了解学生情况。此次研究的学生人数较少,不能很好体现因材施教的成效,有条件的可以按年级分层,再按不同层次安排不同的教师进行为期更长时间的实验。
6.3 进行因材施教注重有效的教学评价
因材施教过程中,学生层次不一,要求和目标也不一样,因此合理的教学评价也尤为重要。对教学评价应有更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使教学评价尽可能做到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注重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使教学评价真正作用于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美〕B. S布鲁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 肖李世林,祝东.体育课因材施教法实践[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10).
[4]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王溢彬(1987—),男,广西博白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关键词:体育;因材施教;研究
1 因材施教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而学习的兴趣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的涉猎和实践逐渐形成的,有赖于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当知识量达到一定程度,也会不断加强学习的兴趣。
李世林,祝东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分层次教学法教学,学生身体素质和对体育课兴趣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材施教中所制定的目标是稍高于学生原有的技术水平,学生可通过自身努力而达到的,这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动力,而不是觉得目标是遥不可及的。当学生对这个专项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去练习,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不仅能让学生积极思考、全神贯注,学习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2 因材施教对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影响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制定的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效果都一样。对于技术较好的同学来说,目标可能过低,对于技术不好的同学目标可能过高。技术不好的同学经过再大的努力也没办法达目标,而技术好的同学感觉目标太轻易达到,觉得太容易,反而失去了学习动力。因材施教是针对不同人群所制定不同目标进行教学的,学生只要加以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乐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 因材施教对培养竞争意识的影响
因材施教可分为四个学期,从第二个学期开始都会在组间有不同程度的调动,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调整。多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学习,争取能进到高层次,高层次的同学如果学习态度不好,技术也下降不如低层次的同学则会降到低层次的小组。分组是采用动态升降的办法,让学生有种无形压力,优胜劣汰,学生之间必定会产生竞争,学习的氛围更为浓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材施教的目标是使每位同学的技术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所采用这的种动态升降的办法,能有效提高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让每位同学都有危机感,在心理上无形地督促自己不断努力,全身心投入到练习中,这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4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影响
在同层次或者不同层次之间的帮助合作,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无论是在同一个层次还是分别在各个层次,在一起学习就组成了一个团队,团队间的合作尤为重要,能影响整个班集体的技术水平。体育活动非常有益于团队意识的形成。分层次教学过程中,让技术好的同学指导技术差的同学,不仅能提高技术好的同学,也能帮助技术差的同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同学,也增进了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意识。
5 结论
5.1 因材施教有益于技能水平的提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因材施教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因材施教无论是在教学的任务目标,还是在评价的标准,都设计合理,符合学生可循序渐进的规律。实施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所指定的目标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为高涨,积极性更强。教师对不同的小组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减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最大化挖掘学生的潜能。无论是实验组和对照组都会在学习中取得进步,提高了整体技术水平,但相对于传统教学,因材施教所取得的成效更为明显。
5.2 因材施教提高了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
因材施教多以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为主,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能在通过努力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促使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共同进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外时间能主动练习技术,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有益于兴趣爱好的形成。实施因材施教能将同层次的学生聚集在一次,相互学习竞争,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不断突破自我,还能在课堂中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帮助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会在学习中团结合作互帮互助。
5.3 因材施教增强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由于采用的是动态升降,无形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培养竞争意识,营养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使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提高全体学生的技术水平。实施因材施教对学生参与的热情有积极影响,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积极作用。
5.4 因材施教模式促进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
因材施教要求的是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为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分析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特征,从而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相应的教学手段。合理开展教学实验,及时总结和改正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此次实验的范围小,年限短,心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对技术长期提升是否有益,该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6 建议
6.1 进行因材施教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由于因材施教是采用动态升降的办法,容易使技术差的同学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兴趣,而技术好的同学容易产生优越感,影响学习的正确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分层的正确含义,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心理沟通。在对学生评价,不要过于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多元化,评价要有宽容性、激励性,根据学生的动态适时分层,最小化学生的心理波动。
6.2 进行因材施教时要注重对课堂的管理
在因材施教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学任务,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分组后教师要更多在练习中巡回指导,尽可能照顾到每位同学,以免因为分层而忽视了一些学生,影响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在教学中更富激情,积极融入到学生当中,减小师生之间的隔阂,多了解学生情况。此次研究的学生人数较少,不能很好体现因材施教的成效,有条件的可以按年级分层,再按不同层次安排不同的教师进行为期更长时间的实验。
6.3 进行因材施教注重有效的教学评价
因材施教过程中,学生层次不一,要求和目标也不一样,因此合理的教学评价也尤为重要。对教学评价应有更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使教学评价尽可能做到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注重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使教学评价真正作用于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美〕B. S布鲁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 肖李世林,祝东.体育课因材施教法实践[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10).
[4]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王溢彬(1987—),男,广西博白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