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记得在读大学期间,有一门主修专业课,教导我们的是一位年过近七旬的老教授,每次在他的课上,从未发生过学生逃课或者睡觉,且从来不布置课后作业,期末所有学生成绩还都不低于80分,这在我的大学生涯中是难于见到的,然而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位老教授是一位非常严厉的老师,但现实中却是一位连织毛线衣等针线活都会的和蔼老人。
关键词:教育智慧;教育工作;课间
大学毕业后,我也如愿加入了教育队伍中,从事跟老教授一样的教育工作,由于刚步入的毛糙,到现在有些年的教育经验,也会使用一些技巧与方法,特别是从王老师的著作《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似乎又看到了老教授的影子。
一、课前的十分钟
在每一堂课之前,都会有几分钟的课间活动时间,同学们也都玩着各自喜欢的活动或者玩具,然而短短的几分钟,在上课铃响起时,顿时被无情的一扫而空,必然会产生反向心里,使得注意力无法集中。如果能将同学在课间的兴奋度延伸,那将极大提高同学的学习能力,犹如老教授,他在每一次的上课前,都会拿出十分钟用来展示自己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同时也会对该艺术品进行简单的讲述,分享自己的心得,慢慢地就将同学们的目光汇集在一起,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铺垫。同理,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不同年级段的同学进行互动,将老师本身也置身于学生中,融为一体,并带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在玩的同时,也不会觉得课程的枯燥。
二、课中的二十分钟
根据教育专家调查研究,98%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天才,也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弱智,那为何在98%的孩子当中,成绩悬殊那么大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没有听进去,而40分钟的一堂课,大部分学生只能集中“注意力”20分钟左右。正如老教授的教学方式,如何有效地利用这20分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学的质量,就要提高老师本身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每一堂课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及跟进,着重有以下几点:
1、授课内容要精准,重点要突出。想要在短短的二十多分钟内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必然要突出本节课堂的重点,但又不能过于书面或者理解层面过高,否则学生很难能理解本节课堂的内容,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吸收程度,并以此推进,最好能跟平常生活有接触的事物进行引导,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课堂内容较多时,可以适当的取舍,不要一罐子搪塞给学生,这样,不但起不了作用,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错解,所以在筛选内容时要精准明确,让学生即所学又能所得。
2、授课思路要清晰、内容要明确。有着清晰的教学思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也会轻松自如,因此,老师在课前准备,要依学生身份进行思考。围绕本节课堂重点内容,要层次递进,并在课堂中适当与学生互动,不要让班里的声音只有老师的,时间久了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感,注意力也会被分散,所以,合理掌控时间,让每一秒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授课板书要简洁、画面要美观。犹如为什么漂亮的女老师往讲台上一站,总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因为漂亮给学生一种课堂的享受;为什么老师幽默的话语一出,课堂就会特别和谐、活跃?因为幽默给学生一种课堂的愉悦;为什么老师一手飘逸的字体,能让学生啧啧称赞?因为书法给学生一种课堂的熏陶。我在这里并不是要求所有老师要漂亮、要幽默、能写一笔好字,而是指老师在厉炼自身的同时,还要在素质、涵养等基础上表现出一种教育的技巧,这种教育的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因此,一份完美的板书,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同样对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就如小孩子为什么都喜欢看动画。
三、课后的十分钟
一堂完整的课程,即要让此简单、高效,又要让学生理解、深刻,这些都需要老师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与展示。因此,在最后的十分钟,可以安排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案例的分析,与学生互动讲解,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及运用,还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深化理解,以此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复习,倒不如在课堂上直接分解吸收,这也就是老教授为什么没有课后作业的原因。
最后,借用王老师的话来自勉:“教育事业是复杂的,教育工作是艰巨的,教育精神是崇高的,教育方法是多样的,我对教育情有独钟,我对教育孜孜以求。”同时,感谢陪伴、教育我一路走来的老师们,有他(她)们的辛勤付出,我们的校园才会更加活力、多彩。
参考文献:
[1]龚天羽.让案例“研究”真实发生——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J].江西教育,2020(05):72-74.
[2]朱小燕.变教书匠为教育的研究者——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6(10):55-56.
[3]常秀岩.让教育绽放智慧的灵光——阅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有感[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82.
福建省泉州市龍西小学 洪雅萍
关键词:教育智慧;教育工作;课间
大学毕业后,我也如愿加入了教育队伍中,从事跟老教授一样的教育工作,由于刚步入的毛糙,到现在有些年的教育经验,也会使用一些技巧与方法,特别是从王老师的著作《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似乎又看到了老教授的影子。
一、课前的十分钟
在每一堂课之前,都会有几分钟的课间活动时间,同学们也都玩着各自喜欢的活动或者玩具,然而短短的几分钟,在上课铃响起时,顿时被无情的一扫而空,必然会产生反向心里,使得注意力无法集中。如果能将同学在课间的兴奋度延伸,那将极大提高同学的学习能力,犹如老教授,他在每一次的上课前,都会拿出十分钟用来展示自己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同时也会对该艺术品进行简单的讲述,分享自己的心得,慢慢地就将同学们的目光汇集在一起,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铺垫。同理,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不同年级段的同学进行互动,将老师本身也置身于学生中,融为一体,并带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在玩的同时,也不会觉得课程的枯燥。
二、课中的二十分钟
根据教育专家调查研究,98%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天才,也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弱智,那为何在98%的孩子当中,成绩悬殊那么大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没有听进去,而40分钟的一堂课,大部分学生只能集中“注意力”20分钟左右。正如老教授的教学方式,如何有效地利用这20分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学的质量,就要提高老师本身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每一堂课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及跟进,着重有以下几点:
1、授课内容要精准,重点要突出。想要在短短的二十多分钟内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必然要突出本节课堂的重点,但又不能过于书面或者理解层面过高,否则学生很难能理解本节课堂的内容,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吸收程度,并以此推进,最好能跟平常生活有接触的事物进行引导,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课堂内容较多时,可以适当的取舍,不要一罐子搪塞给学生,这样,不但起不了作用,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错解,所以在筛选内容时要精准明确,让学生即所学又能所得。
2、授课思路要清晰、内容要明确。有着清晰的教学思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也会轻松自如,因此,老师在课前准备,要依学生身份进行思考。围绕本节课堂重点内容,要层次递进,并在课堂中适当与学生互动,不要让班里的声音只有老师的,时间久了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感,注意力也会被分散,所以,合理掌控时间,让每一秒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授课板书要简洁、画面要美观。犹如为什么漂亮的女老师往讲台上一站,总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因为漂亮给学生一种课堂的享受;为什么老师幽默的话语一出,课堂就会特别和谐、活跃?因为幽默给学生一种课堂的愉悦;为什么老师一手飘逸的字体,能让学生啧啧称赞?因为书法给学生一种课堂的熏陶。我在这里并不是要求所有老师要漂亮、要幽默、能写一笔好字,而是指老师在厉炼自身的同时,还要在素质、涵养等基础上表现出一种教育的技巧,这种教育的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因此,一份完美的板书,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同样对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就如小孩子为什么都喜欢看动画。
三、课后的十分钟
一堂完整的课程,即要让此简单、高效,又要让学生理解、深刻,这些都需要老师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与展示。因此,在最后的十分钟,可以安排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案例的分析,与学生互动讲解,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及运用,还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深化理解,以此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复习,倒不如在课堂上直接分解吸收,这也就是老教授为什么没有课后作业的原因。
最后,借用王老师的话来自勉:“教育事业是复杂的,教育工作是艰巨的,教育精神是崇高的,教育方法是多样的,我对教育情有独钟,我对教育孜孜以求。”同时,感谢陪伴、教育我一路走来的老师们,有他(她)们的辛勤付出,我们的校园才会更加活力、多彩。
参考文献:
[1]龚天羽.让案例“研究”真实发生——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J].江西教育,2020(05):72-74.
[2]朱小燕.变教书匠为教育的研究者——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6(10):55-56.
[3]常秀岩.让教育绽放智慧的灵光——阅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有感[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82.
福建省泉州市龍西小学 洪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