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傩舞 民间舞蹈的“活化石”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的傩舞自北宋初年传入,原为“和藩舞”,经千百年传承,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舞蹈,被誉为民间舞蹈的“活化石”。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泰宁县大源村,有一种被誉为民间舞蹈“活化石”的傩舞。早年,它一度繁盛,上世纪50年代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禁演,沉寂了整整40年。如今,千年古傩“复活”了,它抖落尘埃,重放异彩,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宁傩舞是泰宁县独特的一种汉族传统舞蹈,其形式与舞步雷同,但亦非全似,具有本地风土色彩。表演时,十几个傩舞队员披戴红色头巾,套上各式各样的面具,尽情表演着。面具花样繁多、颜色鲜艳夺目,配上獠牙、大口、犄角、火云,再加上怒目瞪眼、凶神恶煞等狰狞恐怖的表情,一个个威风神气的神灵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
  稍倾,木鱼声和锣鼓声交集,队员们右手拿小鼓,左手拿锤,整齐有序地边跳边往前行,不断变换队形,来回穿梭跳跃,舞姿古朴粗犷,远古的神秘气息扑面而来。
  据傩舞队队长、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建华介绍,傩舞可追溯到殷商时期,是用于驱邪镇魔的巫舞。经过长期传承发展,“现在傩舞已经成为村民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和驱邪避灾的仪式,通常在春节期间、农历五月春耕播种、十月秋收的时候举办。”
  “大源傩舞架势刚健,节奏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曾经风行一时。”严建华说,遗憾的是,上世纪50年代傩舞被禁演,而且一停就整整40年。“我从小就听爷爷念叨着傩舞,第一次接触到傩舞面具,就深深喜欢上了它。”想到大源傩舞面临断代、失传危机,他忧在心头。
  终于,古傩复兴的机遇来了。“1994年,泰宁县进行民俗文化调查,要村里重组傩舞队!”听到这一喜讯,严建华毅然挑起重振傩舞的重任。
  “那时,最年轻的老艺人也在70岁以上,而且乐谱和舞步都是口传身授,没有记录。”为此,严建华和村中老艺人座谈,还远赴江西等地走访傩舞老艺人。用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将傩舞的资料一点一滴地补充完整。
  在严建华的带领下,如今,大源村90%以上的年轻人都学过傩舞。近年来,傩舞更是与当地旅游相结合,逐渐走上了一条产业化之路。每年演出上百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目前,泰宁县为发掘、抢救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正在对大源村进行全面的保护和规划,让这朵艺术奇葩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从梨园戏现存的文献资料和活态资料,可窥探到南戏文化、闽南地域文化,以及本土民间艺术的精华。从历史文化的意义上来说,梨园戏是一座无形的综合艺术信息库。  发祥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并流播于广大闽南语系地区的梨园戏,因保存有宋元明南戏的很多剧目、音乐及表演形态,被称为“活化石”,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南戏及泉州古代文化的滋养,使梨园戏具有和谐、细腻的艺术风格与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表现力。其剧本文学、
期刊
一、引言  异读字是字形相同而音义有别的字。韵书中的异读字中蕴含着丰富的语音、词义信息,可以为我们研究语音演变、词义孳乳、方言以及辞书编纂提供宝贵的材料。  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以下简称《王三》)的异读字,已有一些专题研究成果问世,但还没有展开全面的综合研究。2007年以来,由张渭毅先生主编的中华书局韵书整理重点项目《校编互注王仁啕(刊谬补缺切韵)》对异读字的形音义做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本文依
期刊
打城戏,流行于以福建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它是由汉族民间宗教仪式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剧,俗称“法事戏”、“师公戏”、“和尚戏”。作为中国仅存的宗教剧种,打城戏的文化魅力和独特的舞台艺术令人叫绝。  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被称为泉州戏曲的“五朵金花”。其中,打城戏是我国唯一的宗教剧,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享誉世界。  在泉州今年开春首个推介会上,作为此次推介会中唯一的演艺项目,泉州
期刊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泉州,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所以也称为“宋江戏”。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高甲戏遍布福建南部沿海闽南语系地区
期刊
闽南传统的布袋木偶戏根据表演的乐调、词调与戏路划分,可以分为南、北两种不同的流派,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上。漳州的布袋戏归属于北派,唱的是北调,如昆腔、京调等,表演上采用的是京戏做派。  漳州布袋木偶戏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古老珍稀的优秀汉族文化艺术,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即流传到广东、台湾布袋木偶戏和东南亚一些地区。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大量出现专业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
期刊
古朴优雅,唱腔丰富,带有南戏意韵的莆仙戏;表演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提线木偶戏;格律自由,节奏强烈,闽南乡土气息浓郁的芗剧……地方戏是福建文化的瑰宝,福建现存20多个剧种,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中国戏曲史的缩影。  梨园戏惊艳欧洲  应法国MC93剧院的盛情邀请,作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重点文化活动,2014年6月2日至25日期间,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远赴法国巴黎、里昂、希腊雅典三座欧洲名城,进
期刊
1、史论结合治学法的性质和意义  史论结合治学法,就是将史料研究和对史料的理论研究紧密结合的治学方法,就是宗廷虎先生讲的“以史促论,以论带史,史论结合”的治学方法。具体而言,充分和系统地搜集史料,并对其做真伪考辨、价值高低评判;以正确理论作指导,对史料做历史地科学地阐释、评析、概括升华;并始终将史料研究和理论研究辩证地结合。就史与论的关系而言,可以说“以史促论是以‘史’为手段,以‘论’为目的;以论
期刊
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永安大腔戏,是福建省自1949年以来发现的古老剧种之一,有弋阳腔活化石之称,现仅存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  大腔戏也称大门腔,因“大嗓子唱高腔,大锣大鼓唱大戏”而得名,是客家南迁时带入的剧种。大腔戏源于唐代的江西,清初至中叶繁盛,后来辗转传入永安,已有600多年历史。  大腔戏属于弋阳腔系统,粗犷古朴,唱腔结构为曲牌连套式,起伏大,音高亢,唱时大小嗓结合,
期刊
闽西汉剧,俗称“乱弹”,光绪年间,因受粤东“外江戏”(今广东汉剧)影响而改称“外江戏”;流行于以龙岩为中心的闽西各县、市以及闽中、闽南部分县市。其名称多被误解为“流行于闽西的武汉汉剧”,其实它源于清中叶湖南祁阳的楚南戏(今称祁剧)。在30年代,广东《汕头日报》编辑钱热储著文倡议,将广东的“外江戏”(楚南戏)称为“广东汉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区别“广东汉剧”而取名“闽西汉剧”。  闽西汉剧是
期刊
泰宁梅林戏源于清乾隆年间,由徽班传入后受方言影响,吸收地方小调、民歌和道教音乐,形成具有泰宁地方特色的剧种,其唱腔、曲牌、剧目、表演独具一格,是中原文化与闽越古文化结合的艺术标本,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是福建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2006年5月20日,泰宁梅林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乾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