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的傩舞自北宋初年传入,原为“和藩舞”,经千百年传承,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舞蹈,被誉为民间舞蹈的“活化石”。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泰宁县大源村,有一种被誉为民间舞蹈“活化石”的傩舞。早年,它一度繁盛,上世纪50年代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禁演,沉寂了整整40年。如今,千年古傩“复活”了,它抖落尘埃,重放异彩,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宁傩舞是泰宁县独特的一种汉族传统舞蹈,其形式与舞步雷同,但亦非全似,具有本地风土色彩。表演时,十几个傩舞队员披戴红色头巾,套上各式各样的面具,尽情表演着。面具花样繁多、颜色鲜艳夺目,配上獠牙、大口、犄角、火云,再加上怒目瞪眼、凶神恶煞等狰狞恐怖的表情,一个个威风神气的神灵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
稍倾,木鱼声和锣鼓声交集,队员们右手拿小鼓,左手拿锤,整齐有序地边跳边往前行,不断变换队形,来回穿梭跳跃,舞姿古朴粗犷,远古的神秘气息扑面而来。
据傩舞队队长、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建华介绍,傩舞可追溯到殷商时期,是用于驱邪镇魔的巫舞。经过长期传承发展,“现在傩舞已经成为村民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和驱邪避灾的仪式,通常在春节期间、农历五月春耕播种、十月秋收的时候举办。”
“大源傩舞架势刚健,节奏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曾经风行一时。”严建华说,遗憾的是,上世纪50年代傩舞被禁演,而且一停就整整40年。“我从小就听爷爷念叨着傩舞,第一次接触到傩舞面具,就深深喜欢上了它。”想到大源傩舞面临断代、失传危机,他忧在心头。
终于,古傩复兴的机遇来了。“1994年,泰宁县进行民俗文化调查,要村里重组傩舞队!”听到这一喜讯,严建华毅然挑起重振傩舞的重任。
“那时,最年轻的老艺人也在70岁以上,而且乐谱和舞步都是口传身授,没有记录。”为此,严建华和村中老艺人座谈,还远赴江西等地走访傩舞老艺人。用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将傩舞的资料一点一滴地补充完整。
在严建华的带领下,如今,大源村90%以上的年轻人都学过傩舞。近年来,傩舞更是与当地旅游相结合,逐渐走上了一条产业化之路。每年演出上百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目前,泰宁县为发掘、抢救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正在对大源村进行全面的保护和规划,让这朵艺术奇葩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泰宁县大源村,有一种被誉为民间舞蹈“活化石”的傩舞。早年,它一度繁盛,上世纪50年代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禁演,沉寂了整整40年。如今,千年古傩“复活”了,它抖落尘埃,重放异彩,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宁傩舞是泰宁县独特的一种汉族传统舞蹈,其形式与舞步雷同,但亦非全似,具有本地风土色彩。表演时,十几个傩舞队员披戴红色头巾,套上各式各样的面具,尽情表演着。面具花样繁多、颜色鲜艳夺目,配上獠牙、大口、犄角、火云,再加上怒目瞪眼、凶神恶煞等狰狞恐怖的表情,一个个威风神气的神灵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
稍倾,木鱼声和锣鼓声交集,队员们右手拿小鼓,左手拿锤,整齐有序地边跳边往前行,不断变换队形,来回穿梭跳跃,舞姿古朴粗犷,远古的神秘气息扑面而来。
据傩舞队队长、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建华介绍,傩舞可追溯到殷商时期,是用于驱邪镇魔的巫舞。经过长期传承发展,“现在傩舞已经成为村民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和驱邪避灾的仪式,通常在春节期间、农历五月春耕播种、十月秋收的时候举办。”
“大源傩舞架势刚健,节奏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曾经风行一时。”严建华说,遗憾的是,上世纪50年代傩舞被禁演,而且一停就整整40年。“我从小就听爷爷念叨着傩舞,第一次接触到傩舞面具,就深深喜欢上了它。”想到大源傩舞面临断代、失传危机,他忧在心头。
终于,古傩复兴的机遇来了。“1994年,泰宁县进行民俗文化调查,要村里重组傩舞队!”听到这一喜讯,严建华毅然挑起重振傩舞的重任。
“那时,最年轻的老艺人也在70岁以上,而且乐谱和舞步都是口传身授,没有记录。”为此,严建华和村中老艺人座谈,还远赴江西等地走访傩舞老艺人。用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将傩舞的资料一点一滴地补充完整。
在严建华的带领下,如今,大源村90%以上的年轻人都学过傩舞。近年来,傩舞更是与当地旅游相结合,逐渐走上了一条产业化之路。每年演出上百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目前,泰宁县为发掘、抢救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正在对大源村进行全面的保护和规划,让这朵艺术奇葩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