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才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呢?这是每个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数学教育者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打造情智互动的数学课堂,能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智互动;研究;对策;反思
研究背景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是高考科目之一,决定着莘莘学子未来的命运. 从前流行这样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今已进入“得数学就得天下”的时代. 现行的教育制度和考试模式给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太多的关于数学学习的压力. 学校非常重视数学教学,不断给数学加课,家长对数学倾注了很多的希望,不惜花重金补课,学生更是不敢马虎,学习认真刻苦,作业做了无数,每晚都耗到很晚,据调查显示,除了学校正常的上课而外,学生每天花在数学上的时间超过三个小时.
但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收效甚微,他们的付出并没有换得应有的或者大家所期望的回报,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效率不高. 如何才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呢?这是每个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数学教育者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由于学生考得不好而增加作业量的教师为数不少,由于学生考得不好,便决定增加午间小题训练、周考等的领导也绝不是个案,如此让师生疲惫的政策,其实也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通过研究发现,打造情智互动的数学课堂,能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情是指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智是指智力,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是一种使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彼此发生积极改变的过程. 我国在九十年代后期提出了情智教育的理念,指出教学不是灌输知识,而要提升学生的能力,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断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理念已逐渐走入每位教育者的内心.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让先进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处,如何创建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呢?如果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那么师生之间情感的互动就会调动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也会让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教育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像我们所理想的那样呢?为此我作了一番调查与分析. 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高中数学课堂的情智互动现状,从中寻找存在的问题,并思考与探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我具体研究了以下两个问题:(1)课堂情智互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2)探索解决对策,打造高效课堂.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市区学校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和教师,包含了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调查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问卷统计分析和个别访谈相结合. 学生问卷采用自编问卷,主要围绕学生眼中的数学课和学生期待的数学课这两大问题,向普通高中文、理科及重点高中文、理科各发放问卷50份,共计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份. 结合学生问卷的结果与教师进行了四次个别访谈.
研究结果与分析
由调查数据发现,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以及文科与理科之间数据总体上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别,因此这里不分开进行分析.
1. 数学课堂情智互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灌输多,互动少
受教学进度的限制,受教辅资料的牵引,教师上课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缺乏一定的引导和深入,让学生熟记数学公式、定理并熟练应用是数学课堂的主题曲,甚至有教师认为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事实上,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建构也不是刹那间就可以完成的,学生需要时间来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需要参与探索,需用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建构知识,这样才能既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又使得获取的知识不容易遗忘.
(2)做得多,想得少
当今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业多、辅导资料泛滥已是普遍现象,在师生的眼里,似乎只剩下题目,学生终日在题海里遨游,晕头转向,成了做题的机器,学生只负责将作业做完,已无暇去关注作业的对错,即使教师评讲过了,课后也很少有时间再重新思考,因为他们又得投入到新的作业中去.
(3)听得多,说得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似乎越来越不愿意举手发言,课堂更多地成了一言堂,即教师讲,学生听. 事实上,教师也只是要求学生认真听,虽然认真听的孩子确实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解题方法,但只是认真听而不加思考的学生,形成不了自己的思维,会出现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的现象. 其实,学生的表现欲还是比较强烈的,只是机会比较少,再加上有时一些不正确的想法遭到批评后,他们渐渐失去了表达的信心,课堂便成了一言堂.
(4)仿得多,创得少
上课听得懂,课后不会做,是许多学生的通病. 只有见过的题型,能模仿着做出来,甚至没有例题放在面前的时候,连模仿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做的题很多,但拿到题目还是觉得没有见过,做过的这些题在他们的脑海中之所以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平时做题模仿得多,思考得少,缺少独立的思维与创造,他们不会也没有时间去理清题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对策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心关爱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
如今,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学校、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在学生的眼里,过去的师道尊严已不复存在,教师应降低自己的高度,俯身倾听学生的心声,用指引替代责怪,用爱心换取信任,用责任赢得尊重,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关爱的动作、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定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反思教学过程,打造情智互动的数学课堂.
①精心备课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教师自己更应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备课是关键. 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找准良性循环的起点,要在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化解重难点,如何提升学生思维上下工夫,阶梯式推进教学过程.
②精心组织实施课堂活动
从学生的认知开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思维;多给思维留白,让学生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对话成为教学常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批评学生的发言,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一言堂向对话式课堂转化;同学间的合作与互助,在讨论中得到启发,在争辩中找到思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在活动中体会数学.
③注重课堂反思
从组织者的角度反思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操作是否可行;从学生的反馈效果来反思是否让每位学生获得了应有的收获. 而对于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优点,要及时进行记录与整理,并及时进行调整.
学生对体育活动课的向往和享受,是许多教师的深刻体会,为什么体育活动课如此受学生的欢迎?因为活动是学生的强烈需求,能发挥自身的长处,激发热情,释放能量,开发潜力,增强体质,享受快乐. 其实数学课也一样,只要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有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他们的观点,释放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能量,这样就一定能将思维体操进行到底. 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有些内容还是停留在形式上,有些想法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所以真正需要的是行动上的改变,以及日积月累的坚持.
关键词:情智互动;研究;对策;反思
研究背景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是高考科目之一,决定着莘莘学子未来的命运. 从前流行这样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今已进入“得数学就得天下”的时代. 现行的教育制度和考试模式给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太多的关于数学学习的压力. 学校非常重视数学教学,不断给数学加课,家长对数学倾注了很多的希望,不惜花重金补课,学生更是不敢马虎,学习认真刻苦,作业做了无数,每晚都耗到很晚,据调查显示,除了学校正常的上课而外,学生每天花在数学上的时间超过三个小时.
但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收效甚微,他们的付出并没有换得应有的或者大家所期望的回报,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效率不高. 如何才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呢?这是每个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数学教育者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由于学生考得不好而增加作业量的教师为数不少,由于学生考得不好,便决定增加午间小题训练、周考等的领导也绝不是个案,如此让师生疲惫的政策,其实也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通过研究发现,打造情智互动的数学课堂,能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情是指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智是指智力,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是一种使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彼此发生积极改变的过程. 我国在九十年代后期提出了情智教育的理念,指出教学不是灌输知识,而要提升学生的能力,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断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理念已逐渐走入每位教育者的内心.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让先进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处,如何创建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呢?如果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那么师生之间情感的互动就会调动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也会让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教育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像我们所理想的那样呢?为此我作了一番调查与分析. 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高中数学课堂的情智互动现状,从中寻找存在的问题,并思考与探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我具体研究了以下两个问题:(1)课堂情智互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2)探索解决对策,打造高效课堂.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市区学校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和教师,包含了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调查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问卷统计分析和个别访谈相结合. 学生问卷采用自编问卷,主要围绕学生眼中的数学课和学生期待的数学课这两大问题,向普通高中文、理科及重点高中文、理科各发放问卷50份,共计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份. 结合学生问卷的结果与教师进行了四次个别访谈.
研究结果与分析
由调查数据发现,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以及文科与理科之间数据总体上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别,因此这里不分开进行分析.
1. 数学课堂情智互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灌输多,互动少
受教学进度的限制,受教辅资料的牵引,教师上课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缺乏一定的引导和深入,让学生熟记数学公式、定理并熟练应用是数学课堂的主题曲,甚至有教师认为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事实上,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建构也不是刹那间就可以完成的,学生需要时间来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需要参与探索,需用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建构知识,这样才能既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又使得获取的知识不容易遗忘.
(2)做得多,想得少
当今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业多、辅导资料泛滥已是普遍现象,在师生的眼里,似乎只剩下题目,学生终日在题海里遨游,晕头转向,成了做题的机器,学生只负责将作业做完,已无暇去关注作业的对错,即使教师评讲过了,课后也很少有时间再重新思考,因为他们又得投入到新的作业中去.
(3)听得多,说得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似乎越来越不愿意举手发言,课堂更多地成了一言堂,即教师讲,学生听. 事实上,教师也只是要求学生认真听,虽然认真听的孩子确实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解题方法,但只是认真听而不加思考的学生,形成不了自己的思维,会出现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的现象. 其实,学生的表现欲还是比较强烈的,只是机会比较少,再加上有时一些不正确的想法遭到批评后,他们渐渐失去了表达的信心,课堂便成了一言堂.
(4)仿得多,创得少
上课听得懂,课后不会做,是许多学生的通病. 只有见过的题型,能模仿着做出来,甚至没有例题放在面前的时候,连模仿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做的题很多,但拿到题目还是觉得没有见过,做过的这些题在他们的脑海中之所以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平时做题模仿得多,思考得少,缺少独立的思维与创造,他们不会也没有时间去理清题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对策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心关爱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
如今,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学校、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在学生的眼里,过去的师道尊严已不复存在,教师应降低自己的高度,俯身倾听学生的心声,用指引替代责怪,用爱心换取信任,用责任赢得尊重,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关爱的动作、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定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反思教学过程,打造情智互动的数学课堂.
①精心备课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教师自己更应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备课是关键. 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找准良性循环的起点,要在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化解重难点,如何提升学生思维上下工夫,阶梯式推进教学过程.
②精心组织实施课堂活动
从学生的认知开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思维;多给思维留白,让学生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对话成为教学常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批评学生的发言,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一言堂向对话式课堂转化;同学间的合作与互助,在讨论中得到启发,在争辩中找到思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在活动中体会数学.
③注重课堂反思
从组织者的角度反思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操作是否可行;从学生的反馈效果来反思是否让每位学生获得了应有的收获. 而对于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优点,要及时进行记录与整理,并及时进行调整.
学生对体育活动课的向往和享受,是许多教师的深刻体会,为什么体育活动课如此受学生的欢迎?因为活动是学生的强烈需求,能发挥自身的长处,激发热情,释放能量,开发潜力,增强体质,享受快乐. 其实数学课也一样,只要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有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他们的观点,释放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能量,这样就一定能将思维体操进行到底. 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有些内容还是停留在形式上,有些想法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所以真正需要的是行动上的改变,以及日积月累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