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经济成就显著,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发挥着越来越的政治作用。然而,中国的国家形象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而且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其国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国际当中的发声也越来越有力量。尽管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其他国家没有认识到中国的国家形象,而且其他国家还对中国有一定的误解。通过对外传播,准确,客观真实的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十分迫切。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国家形象 公众舆论
当今的国际社会,时代的主流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依靠暴力与战争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而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关于权力结构,各个国家也在不断的变化。之前的权利其态度比较强硬,而如今靠的是国家凝聚力、意识形态和国际制度等软实力,它的特点是蕴于无形之中,不依靠强制力来实现,可以用最少的付出来收货最好的成果。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取得重大成果,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得到不断加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政治大国不断发挥重要的国际作用。公共外交以塑造国家形象为目的,其主要特征包括它是由政府主导的,面向公众的,主要特征具有公开性、真实性的特点。在国际关系当中,占重要地位,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国家形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对外的展示,而且还能够通过它来实现国家的利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日益凸显出来,世界各国竞相调整或重塑国家形象,从国家战略高度上重新定位符合国家利益的国家形象,塑造有亲和力的国家形象,不仅仅能够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增强国际社会的认同感,也可以为我国新时代和平稳定发展提供较为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有效避免自己被曲解、敌视和遏制。
一、公共外交的界定
第一种比较传统。其规定在了《外交词典》中,英国莱切斯特大学教授白瑞智认为公共外交是在二十世纪后期外交官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而使用的词汇。不能将公共外交这一概念与议会外交混淆。在该定义中,公共外交在本质上类似于宣传。
第二是美国学者对公共外交的定义。在弗莱切学院中,有一本与公共外交相关的小册子,其中定义为在传统外交范围之外的一种外交,认识到公共外交已经上升到国际关系层面,涵盖一国政府在国外培植、加强国内的利益集团和别国的利益集团产生的相互影响,利用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来对其他国家的对外交往政策方面产生影响,同时影响其他国家在对事务方面的处理。在人们看来,公共外交一种工具,通过它可以与外国进行信息的交流,可以增进美国国家的利益。而在美国的国际关系词典中,将公共外交的界定为一种外交方式,旨在通过文化传播、信息交流、电视、网络等方式来对别国的公众产生影响。尽管各个国家对公共外交的内涵都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关于公共外交的主体和客体,各个国家都是比较统一的,即本国政府、外国公众。
第三是公共外交的范围,它不仅仅包含对外维度,而且还有对内维度。关于公共外交的涵义,印度学者拉那有其自己的看法,它认为该涵义的范围比较广,除了国内之外,其还涉及到国外。通过以前的实践经验来看,在进行谈判时,为了能够影响社会大众,通常采用公共外交的形式来制造舆论、施加压力。也就是在这种定义下的公共外交,不仅仅要鼓励本国人民对其进行支持,还要努力争取得到外国工作的支持,从而可以制定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和方针。
二、国家形象的可塑造性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国家形象体现了它在各个方面的实力,同样,国家形象的构建也受到了各个条件的制约。在构建国家形象时,要以其自身的综合实力为基础,这是一个客观的指标。但同时还受到媒体的关注和评价,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国家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可以被塑造的,并且是具有主观性质的。在具体的塑造过程中需要结合复杂科学的复杂性方法理论,认识到国家形象的影响因素,从而塑造负责的大国形象,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与该国的国内实际很难完全符合,种种因素使得国家形象发生了变形,国家形象与真实情况总会有偏差。公共外交通过对舆论的借助来获得国外公众对于本国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的支持。在国家形象被扭曲的时候,公共外交通过外交手段和舆论传播等特有的方法和手段,为挽回国家形象和塑造真实的国际形象,提供积极的作用。
国家在政治活动中,通过意识形态、制度和文化吸引力来使得其他国家能够对其进行认可,从而提升其对外的影响力,是公共外交的重要使命。可以说,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外交形式,这一结合的作用体现在通过开展公共外交来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从而更好的实现国家利益的需要。
三、公共外交的文化影响力
从外交行为和外交政策的角度分析,作为众多外交行为中的一种,公共外交行为具有更强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公共外交也可以说是伴随着外交行为公开化所产生的外交形态上的调整。国家在进行外交活动时,通过公共外交的途径来使各国之间的思想进行碰撞,使各国之间的文化进行交流,通过互相沟通,来增加对彼此的信任。或者说是一种国家行销,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战略决策。
形象塑造国可以通过开展公共外交,利用本国媒体,开展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自我构建活动,通过带有符合本国自我价值和自我意愿的建构方法塑造本國形象。根据这一理论,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设法寻求国际目光的关注,以此来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力,特别是借用各国政府和公众均抱有较高兴趣的全球性媒介事件,都会被形象塑造国视为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契机。
不仅如此,国家通过公共外交的途径,可以影响别国的媒体,进而通过舆论来塑造其本国的国家形象。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等各种复杂的原因,他国媒体不可能在所有情况、所有事件中均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只有在刨除对自身利益或与自身利益有瓜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做到较为客观和公正,否则就有被歪曲甚至丑化的可能。而这种情况的主导权在大部分条件下都掌握在媒体话语权的强国手中,话语权强国可以通过媒体,着力于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情况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成为社会性话题,从而引导大部分公众的认识和价值取向。 国家之间要增进交流,可以通过公共外交的方式来进行,通过沟通使得它们能够互相理解,进而避免出现因交流不畅导致的冲突。除此之外,多加沟通交流还可以更好的构建本国的国家形象。相比较于传统外交而言,公共外交是有差异的,其有自身的优势,公共外交可以促使本国政府与他国群众能够更好更频繁的交流,进而使双方之间不再有距离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所以,对于国家形象而言,很有必要开展公共外交。与此同时,不恰当的公共外交行为,也会对两国的友好交往起到不利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公共外交这一手段,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公共外交可以利用以文化影响力为基础的国际交流来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但国家形象还依赖于形象塑造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基础和军事实力等重要因素。
四、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的辩证关系
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同样国家形象也是如此,它也能对公共外交开展成效产生负面的影响。关于公共外交的成效,如果构建的是良好的国家形象,那么会对其起到促进作用;如果构建的是不好的国家形象,那么会对其起到阻碍的作用。
作为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整体上的评判和认知,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必然涉及外界对形象塑造国的全方位的认识,不仅体现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也包括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外界对一个国家包括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内的国家形象的认识,主要是依赖于国际新闻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一个国家公共外交实力的高低,对国家形象有着巨大的影响,反之亦然,良好的国家形象,势必会促进公共外交实力的增长。
如果一个国家的形象是正面的和积极的,那么在该国政府得宣传方面,相对比较容易被他国所理解和接受,其与构建的也是良好的公共外交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共外交的开展。但是,当构建的是负面的国家形象,就会使公共外交关系变得消极,会使国家之间丧失对彼此的信任,进而也会造成政府丧失其公信力。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会周而复始的形成恶性循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共外交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何兰.中国的舆论环境与国家形象[J].现代国际关系.2006(09) .
[2] 吴友富.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几点思考[J]. 国际观察. 2006(02) .
[3] 杨洁勉.中国公共外交的源起、挑战和对策[J].公共外交季刊.2013(02).
[4] 廖宏斌.公共外交:國际经验与启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01).
[5] 郑华.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程中的困惑及其应对[J]. 国际观察. 2012(02) .
作者简介:袁佳佳(1993—),女,汉族,上海人,法学硕士在读,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国家形象 公众舆论
当今的国际社会,时代的主流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依靠暴力与战争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而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关于权力结构,各个国家也在不断的变化。之前的权利其态度比较强硬,而如今靠的是国家凝聚力、意识形态和国际制度等软实力,它的特点是蕴于无形之中,不依靠强制力来实现,可以用最少的付出来收货最好的成果。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取得重大成果,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得到不断加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政治大国不断发挥重要的国际作用。公共外交以塑造国家形象为目的,其主要特征包括它是由政府主导的,面向公众的,主要特征具有公开性、真实性的特点。在国际关系当中,占重要地位,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国家形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对外的展示,而且还能够通过它来实现国家的利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日益凸显出来,世界各国竞相调整或重塑国家形象,从国家战略高度上重新定位符合国家利益的国家形象,塑造有亲和力的国家形象,不仅仅能够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增强国际社会的认同感,也可以为我国新时代和平稳定发展提供较为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有效避免自己被曲解、敌视和遏制。
一、公共外交的界定
第一种比较传统。其规定在了《外交词典》中,英国莱切斯特大学教授白瑞智认为公共外交是在二十世纪后期外交官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而使用的词汇。不能将公共外交这一概念与议会外交混淆。在该定义中,公共外交在本质上类似于宣传。
第二是美国学者对公共外交的定义。在弗莱切学院中,有一本与公共外交相关的小册子,其中定义为在传统外交范围之外的一种外交,认识到公共外交已经上升到国际关系层面,涵盖一国政府在国外培植、加强国内的利益集团和别国的利益集团产生的相互影响,利用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来对其他国家的对外交往政策方面产生影响,同时影响其他国家在对事务方面的处理。在人们看来,公共外交一种工具,通过它可以与外国进行信息的交流,可以增进美国国家的利益。而在美国的国际关系词典中,将公共外交的界定为一种外交方式,旨在通过文化传播、信息交流、电视、网络等方式来对别国的公众产生影响。尽管各个国家对公共外交的内涵都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关于公共外交的主体和客体,各个国家都是比较统一的,即本国政府、外国公众。
第三是公共外交的范围,它不仅仅包含对外维度,而且还有对内维度。关于公共外交的涵义,印度学者拉那有其自己的看法,它认为该涵义的范围比较广,除了国内之外,其还涉及到国外。通过以前的实践经验来看,在进行谈判时,为了能够影响社会大众,通常采用公共外交的形式来制造舆论、施加压力。也就是在这种定义下的公共外交,不仅仅要鼓励本国人民对其进行支持,还要努力争取得到外国工作的支持,从而可以制定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和方针。
二、国家形象的可塑造性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国家形象体现了它在各个方面的实力,同样,国家形象的构建也受到了各个条件的制约。在构建国家形象时,要以其自身的综合实力为基础,这是一个客观的指标。但同时还受到媒体的关注和评价,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国家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可以被塑造的,并且是具有主观性质的。在具体的塑造过程中需要结合复杂科学的复杂性方法理论,认识到国家形象的影响因素,从而塑造负责的大国形象,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与该国的国内实际很难完全符合,种种因素使得国家形象发生了变形,国家形象与真实情况总会有偏差。公共外交通过对舆论的借助来获得国外公众对于本国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的支持。在国家形象被扭曲的时候,公共外交通过外交手段和舆论传播等特有的方法和手段,为挽回国家形象和塑造真实的国际形象,提供积极的作用。
国家在政治活动中,通过意识形态、制度和文化吸引力来使得其他国家能够对其进行认可,从而提升其对外的影响力,是公共外交的重要使命。可以说,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外交形式,这一结合的作用体现在通过开展公共外交来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从而更好的实现国家利益的需要。
三、公共外交的文化影响力
从外交行为和外交政策的角度分析,作为众多外交行为中的一种,公共外交行为具有更强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公共外交也可以说是伴随着外交行为公开化所产生的外交形态上的调整。国家在进行外交活动时,通过公共外交的途径来使各国之间的思想进行碰撞,使各国之间的文化进行交流,通过互相沟通,来增加对彼此的信任。或者说是一种国家行销,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战略决策。
形象塑造国可以通过开展公共外交,利用本国媒体,开展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自我构建活动,通过带有符合本国自我价值和自我意愿的建构方法塑造本國形象。根据这一理论,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设法寻求国际目光的关注,以此来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力,特别是借用各国政府和公众均抱有较高兴趣的全球性媒介事件,都会被形象塑造国视为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契机。
不仅如此,国家通过公共外交的途径,可以影响别国的媒体,进而通过舆论来塑造其本国的国家形象。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等各种复杂的原因,他国媒体不可能在所有情况、所有事件中均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只有在刨除对自身利益或与自身利益有瓜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做到较为客观和公正,否则就有被歪曲甚至丑化的可能。而这种情况的主导权在大部分条件下都掌握在媒体话语权的强国手中,话语权强国可以通过媒体,着力于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情况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成为社会性话题,从而引导大部分公众的认识和价值取向。 国家之间要增进交流,可以通过公共外交的方式来进行,通过沟通使得它们能够互相理解,进而避免出现因交流不畅导致的冲突。除此之外,多加沟通交流还可以更好的构建本国的国家形象。相比较于传统外交而言,公共外交是有差异的,其有自身的优势,公共外交可以促使本国政府与他国群众能够更好更频繁的交流,进而使双方之间不再有距离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所以,对于国家形象而言,很有必要开展公共外交。与此同时,不恰当的公共外交行为,也会对两国的友好交往起到不利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公共外交这一手段,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公共外交可以利用以文化影响力为基础的国际交流来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但国家形象还依赖于形象塑造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基础和军事实力等重要因素。
四、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的辩证关系
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同样国家形象也是如此,它也能对公共外交开展成效产生负面的影响。关于公共外交的成效,如果构建的是良好的国家形象,那么会对其起到促进作用;如果构建的是不好的国家形象,那么会对其起到阻碍的作用。
作为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整体上的评判和认知,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必然涉及外界对形象塑造国的全方位的认识,不仅体现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也包括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外界对一个国家包括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内的国家形象的认识,主要是依赖于国际新闻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一个国家公共外交实力的高低,对国家形象有着巨大的影响,反之亦然,良好的国家形象,势必会促进公共外交实力的增长。
如果一个国家的形象是正面的和积极的,那么在该国政府得宣传方面,相对比较容易被他国所理解和接受,其与构建的也是良好的公共外交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共外交的开展。但是,当构建的是负面的国家形象,就会使公共外交关系变得消极,会使国家之间丧失对彼此的信任,进而也会造成政府丧失其公信力。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会周而复始的形成恶性循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共外交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何兰.中国的舆论环境与国家形象[J].现代国际关系.2006(09) .
[2] 吴友富.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几点思考[J]. 国际观察. 2006(02) .
[3] 杨洁勉.中国公共外交的源起、挑战和对策[J].公共外交季刊.2013(02).
[4] 廖宏斌.公共外交:國际经验与启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01).
[5] 郑华.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程中的困惑及其应对[J]. 国际观察. 2012(02) .
作者简介:袁佳佳(1993—),女,汉族,上海人,法学硕士在读,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