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四化”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we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标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下初中语文教学却问题频出,许多学生在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中遇到了大量阻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要寻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只有找到一个能够让学生高度关注、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学有所获的学习内容,才能打开创新能力培养的空间。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笔者选择文言文的教学作为突破口。文言文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学习对于初中生意义非凡。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可以让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应该如何对文言文教学进行优化呢?笔者提出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四化”的教学思路,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

一、诵读化——引导整体感知


  文言文的学习首先需要诵读。诵读不是一般的朗读,诵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是初读。在此阶段,学生应当将生字词的释义了解清楚,可以由预习来完成。第二步为自主朗读,以便能够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根据课文的注释将文章内容结构理顺。第三步为整体朗读,或结伴分角色朗读。学生在经历这三个步骤的诵读以后会感到学习文言文并非难事。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古文进行教学时,首先跟学生一起分析了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去认识作者在文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景色的唯美,还原了自己被贬的生活情境。在文章中展现出了他与张怀民的友谊以及自身被贬的寂寞难耐,在最后表达了自身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整篇文章语言精练,饱含着深厚的情感,比较适合作为学生诵读的素材。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将诵读活动分为四个层次,渐渐地把学生带入文言文的情境之中。第一个层次需要体现出文言文的悠远意境,让学生在朗读时放慢语速,感受其中的意境。第二个层次要体现月夜的寂静。文章中描写的月夜十分寂静,因此要轻声诵读,诵读的时候学生应当想象自己正处于安静的月夜之中。第三个层次应当体现出作者夜游的快乐。由于作者偶然想去夜游,所以在诵读时应当带着些许的欢跃之情,体现出作者的苦中作乐。第四个层次应当体现出作者的复杂情绪,需要将以上所提及的情绪都表达出来。
  事实证明,通过这四个层次的诵读,学生渐渐地对文本的内容有了自身的理解,能够一边诵读一边完成对文章的理解,进而提升了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诵读的过程,学生可以对文言文形成一种更为准确的整体感知。这种整体感知对于文言文学习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其决定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方向,也决定了学生有没有可持续的文言文解读动力。

二、情趣化——激发学习热情


  文言文中含有深层次的内涵,包含着许多复杂的情感和哲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为学生介绍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民间习俗等等,为学生组织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迢迢牵牛星》进行教学时,由牛郎织女的故事引入教学,并就此故事组织学生继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一位教师在对《愚公移山》进行教学时,利用《愚公移山》的同名歌曲引入教學,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迅速地融入课堂之中,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学习热情对于文言文学习而言至关重要,只有有了学习热情的驱动,学生才能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当中,真正地去琢磨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因此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内在的动力。

三、多元化——培养阅读能力


  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必须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学习的重要内在驱动力,教师必须要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为学生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切实地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在教具有较强故事性的文言文时,教师可以以角色扮演辅助教学,例如《黔之驴》《卖油翁》等等。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与其他学生共同还原故事情境,进而使其对文章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教那些议论性的文言文时,例如《陋室铭》《论语》等文言文,可以以开展辩论赛或朗诵的形式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一同对文章的主旨展开探究,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木兰诗》进行教学时,在课前播放了《花木兰》的动画片,然后给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花木兰,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思路,学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中的花木兰形象,去理解文言文中的花木兰形象。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时候,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四、互动化——推进学习深度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前提。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拥有着绝对的主动权,学生仅仅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内容,自身的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教师必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摆正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膜,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活跃自己的思维。教师应当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训练思维的机会。
  例如,《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态度值得大家敬仰,然而部分学生却认为其做法并不完全正确,搬山与搬家不同,工程量太大。此回答体现出学生现代思维与古代思维的碰撞,学生并没有盲从古人的价值观,体现其进步的一面,因此教师也要对此种看法给予赞同。
  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思维的碰撞,文言文互动学习变得更加明显。相对于现代文学习而言,这种互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当学生的观点有所不同时,更容易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深入解读。
  综上所述,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其语文学习质量的稳步提高。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翻开带有墨香的小学语文课本,你会发现几乎每册课文中都配备有许多精美的插图。这些图画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联,或是在揭示课文的重难点,或是在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是在展现文本中的精彩情节。在插图和文本的相互配合下,课文强烈吸引着学生的眼球,调动着学生的思维。可以说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插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小学语文教
期刊
表达能力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及素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力,也为步入社会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结合当前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高效的表达能力培养。下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为语文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借鉴。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表达能力彰显
期刊
学习生字词是小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自身语用能力的基本前提。教师字词教学策略的运用与实施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当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字词教育时习惯于采用“一刀切”模式教学,但由于不同的学生基础水平与知识接受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若“一刀切”模式贯穿于字词教学全过程,就容易造成学生差距加大的现象,字词掌握情况出现两极分化,更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鉴于此种情况,笔者提倡应当
期刊
所谓读写结合,实际上是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有机融合,这是根植于语文教学规律的具体教学活动。阅读能够为写作提供载体以及素材,写作实际上是对原有阅读的突破以及创造性运用,二者相互影响,同步发展,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极其突出的重要作用。读写结合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够在课堂实践中提高可操作性。一、引导撰写批注,促进阅读理解  所谓添加批注,就是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或者是阅读之后,在准确把握文本内
期刊
传统语文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科书也被认为是最权威的,因此,大多学生会形成思维定式,盲目跟随,过度“迷信”教师,课堂成了“一言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徐州“学讲计划”的推行,一些教师也在自觉地将新课改精神带入课堂,但部分课堂仍然沿袭着问答式的课堂模式:教师会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一番讨论后,问题解决了,教学就大功告成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缺乏开拓性和创新性,学生提不出问题
期刊
随着部编教材的全面使用,整本书阅读进入语文课程,成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让学生的阅读活动真实发生,语文素养真正提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绘本属于图画类整本书,文字少,图画多,无须太长时间就能读完一本书。阅读的量升上去了,但读得浅,不够深入,阅读的质有待提升。  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借助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开展整本书阅读
期刊
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但在目前的教学工作实践中,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老师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培养方法不得当,制约了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不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一、当前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认识不到位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很
期刊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把思维能力培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和任务,格外引人瞩目。在“课程目标”中,关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阐释,更是明确提出了“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的具体要求。而2003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除了要求阅读《西游记》《水浒传》等12本必读名著外,还推荐了24本自主阅读书目。读好整本书成为引导初中学生认识世界,发展阅读思维与审美感受的重要途径。  整本书阅读教学与传统课文教学有很大不同,文本容量更大,对阅读思维和理解的要求也不一样,需要采用综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教师在整
期刊
语文学科历来是弘扬真善美的教育主阵地,通过这一学科的有效学习能够感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逐渐培育出自己的审美标准,善于对事物进行审美鉴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高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一、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作为学生日常使用的重要读本,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高中语文教材为了适应这一教学要求,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