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文化理念,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性。它的存在和发展依托于人、离不开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与传承人进行对话的意义显得尤为突出。笔者通过采访甬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锦文,对甬剧的特征、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新路径的探索进行梳理与概括,以记录下甬剧发展的一个剖面。
【关键词】“非遗”;王锦文;甬剧;发展现状;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王锦文(1965—),女,汉族,著名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主任,甬剧领军人物,甬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浙江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浙江省第十三届党代会代表。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表演奖,两度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第八届、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曾在甬剧《半把剪刀》《三县并审》《借妻》《风雨一家人》《典妻》《美丽老师》《风雨祠堂》《宁波大哥》等二十多部戏中担任主角。
一、甬剧历史回顾
范超(以下简称范):王老师,您好。甬剧作为宁波乃至浙江地区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戏曲样式,大致是出现在什么时候?
王锦文(以下简称王):甬剧经历了田头山歌、“串客”时期、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甬剧这六个发展阶段。“田头山歌”实际上还不能称为甬剧,其属于宁波曲艺,甬剧就是从宁波曲艺中演变而来。甬剧的历史一般从“串客”时期说起,学者蒋中崎在《甬剧》一书中曾讲到,最早的甬剧“串客”艺人邬拾来生于1840年,二十岁左右开始演唱“串客”,当时的宁波“串客”已极为流行,邬拾来先生约于1890年带领“串客”班到上海演出,甬剧的雏形才开始显现。
范:我从资料里看到甬剧在宁波滩簧时期只有男小旦,到上海却出现了女小旦,同时男小旦退出舞台,其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王:这与时代有关。以前女性在家里相夫教子,不便抛头露面,这就导致甬剧在宁波滩簧时期没有女小旦上台演出,因此,当时男小旦穿长衫演,观众也会接受。到了十九世纪初,中国封建势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环境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上海的其它戏曲剧种开始出现女演员,并且演出效果极佳,所以甬剧也向姊妹剧种学习,与时俱进。造成女小旦出现的另一个因素是甬剧作品较为现代化,以民国戏居多,也有少部分的清代戏,所以甬剧不会有古装戏曲的那种夸张妆扮,对于甬剧来说,在盛行的“脸谱妆”中男扮女装的代入感是微弱的,所以男小旦终被女小旦所取代。
范:请您讲述一下您和甬剧之间的故事!
王:我于1980年考入甬剧团艺术培训班,同批演员有二十多人。当时条件很艰苦,工资难发,医药费难报,毕业时女演员仅留下两人。我想我必须坚守,假如我也逃走了,那真的太辜负上一代老艺人对我们的培养了。
1995年甬剧开始走下坡路,之后几年生存就更加困难了,1999年我担任甬剧团常务副团长,接着被任命为团长,那时我刚从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回来,才34岁,时任局长跟我说“锦文啊,你是受命于危难之中”。当时氛围确实很艰难,也有人说“王锦文,甬剧是救不活的,你们解散掉去博物馆搞研究吧”,我年纪小、胆子大,就说“不许你们讲这种话!”我当时是政协委员,有次开会领导跟我说:“锦文,你这么小,要想救甬剧好像也蛮困难的。”他又觉得这样讲不妥,便说“但甬剧也不能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于2001年提出“解放思想,塑造甬剧团新形象!”我们必须排一部戏,背水一战,成功就生存,不成功就解散!之后便是一部《典妻》救活了甬剧。真的要感谢著名导演曹其敬、编剧罗怀臻两位老师,他们当作肩负使命一样拯救甬剧,他们就讲“王锦文蛮可怜,一个女子小小年纪当团长,又这么困难,我们得帮她!”后来2002年甬剧《典妻》一炮打响,甬剧活下来了!
二、甬剧的特征
范:王老师,甬剧有何区别于其它戏曲剧种的特征?
王:一个剧种区别于其它剧种,就是通过语言和唱腔来显现。甬剧语言为宁波方言,宁波人包容性较强,甬剧亦然,甬剧由曲艺演变而来,起初城市化内容很少,向戏曲发展后学习戏曲城市化内容,吸收其它剧种优点为我所用,其唱腔发展总结为四大声腔:
一是基本调,甬剧基本调从唱新闻、宁波走书、四明南词学来。四明南词像讲故事,自弹自唱非常动听,不比苏州评弹差。宁波走书的唱腔和甬剧一样,是甬剧早期的基本调;
二是二黄,二黄是甬剧吸收紹兴高腔而来。甬剧原有唱腔表达温和,无法表达激动情绪,就将高亢激越的高腔吸收所用;
三是宁波曲艺,譬如全部保留四明南词曲调;
四是小调类,如江南小调;
所以甬剧是由曲艺演变、吸收其他剧种优点、结合江南小调,最后形成的较为完整的戏曲剧种。
三、甬剧的发展现状
范:王老师,您认为目前甬剧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王:主要是唱腔问题。我是由上海的徐凤仙、宁波的金玉兰、徐秋霞三位老师教出来的,她们唱的都非常好,那个时代作曲家根据老艺术家的嗓音条件设计唱腔,比如徐凤仙老师的滑音,其独特韵味是我们难以学会的,我以前住在徐凤仙老师家里学,也只是学到些皮毛。在我这一代时还是可以跟设计唱腔的作曲老师商量唱腔创作的,比如我可以问甬剧作曲家戴老师:“我觉得这样唱可能更符合人物,你可不可以帮我这样设计”,戴老师就明白了,我们还可以沟通。现在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作曲家怎么写,她们怎么唱,完全依赖于作曲,从这方面看确实是退步。
当然,声腔也需要进步。以前甬剧演员基本是大本嗓演唱,嗓子好就有高音,嗓子不好就不行。现在有了变化,比如上海的范素琴老师虽然是中音,但她根据的特点,形成独有的风格,我们都有她的录音带,唱的非常好。从这方面看,甬剧的声腔系统也需要更加进步,要想根据角色需要演唱,就必须拓宽音域才不会受限制,这就要求科学的发声,学习真假声结合,还有混声。哪怕是基本调,歌剧中叫宣叙调,就像讲话一样,也要讲的好听呀! 范:是的,好听是观众接受和喜爱一个舞台艺术的根本要素。那现在甬剧一般都会在什么场合进行演出?
王:现在演出相较困难时期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了,而且演出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政府采购、剧院安排、宴会邀请、走进校园、艺术交流等等。
范:现在甬剧的推广除了日复一日的演出,还有其他的发展途径吗?
王:前几年我们和宁波电视台合作拍摄了《药行街》甬剧情景剧,在宁波三套播出。我们去年开始做电台,也有固定的栏目。
四、甬剧新路径的探索
范:您对甬剧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
王:甬剧发展一定要与时俱进。甬剧最初在小茶楼里演出,因其舞台限制只能摆放一桌两椅。现在剧场艺术发展这么好,如果还是一桌两椅,观众只会越来越少。著名剧作家罗怀臻老师讲过一句话“现在的戏曲艺术,既要符合当代的剧场艺术,还要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否则是要被淘汰掉的”,所以甬剧必须与时俱进,创作出符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剧目。百货有百客,戏曲亦是如此,我们现在尝试将观众分群,分三步进行创作:
首先,改进典型传统剧目。我们有句话叫“留住老观众,培养新观众”。我去年在一个四合院里演《小城之春》,老观众们就不容易接受这种“沉浸式”戏曲,他们习惯于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只要故事精彩、扮相好看、唱的好听,不符合剧情也无关紧要,所以要留下老观众,典型的传统剧目不可或缺。但传统剧目也需要透出时代感,在一些传统剧目中我们对舞美、服装、音乐配器也进行了改进,比如近年的《半把剪刀》以及2016年上演的滩簧大戏《呆大烧香》,都在保留了原有精华部分的基础上,让配器更丰满、舞台视觉更好看。传统剧目更精致便能留住老观众,如有新观众想了解传统剧目,改进后的传统剧目亦可吸引部分年轻观众。
其次,探索新剧目。甬剧以前的剧场艺术是一幕一幕的,一场戏就在一个地点,但甬剧原创剧目《甬港往事》的空间转换很灵活,节奏非常快。
最后,实验性甬剧。去年创作的《小城之春》主要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观众告别观众席,跟随演员行动路线去探索剧情的方式,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民国时期,希望通过这样新颖的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感受甬剧。这个戏男女之间情感的文学性,同时也满足了有知识、有文化的观众群体。
所以甬剧现在基本上是三步创作。
范:您在传承人培养方面有什么计划,能否与大学合作培养?
王:我们现在基本是委托宁波市文艺学校定向培养。他们是职高三年制,但对戏曲而言,三年学习真的不够,这样是练不出来的。而且現在的戏曲演员,一定要综合培养,学习中国戏曲史、西方戏剧史、美学概论、音乐史等等,这样才能培养出好的戏曲演员。昆曲、京剧中专培养都是六年制,如果甬剧能和大学合作是最好的,一方面可以接受更长时间的培养,一方面可以提升演员的综合素质。
范:您对甬剧传承所做的努力,以及对甬剧发展的规划,让我对甬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也期待甬剧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有更广阔的发展,祝福甬剧,谢谢王老师!
参考文献
[1]蒋中崎,李微.甬剧[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2]吴丹妮.艺术与商业之间——沉浸式戏剧现况与发展趋势初探[J].上海艺术评论,2018.
作者简介:范超(1995—),男,山西平遥人,宁波大学音乐学院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与传承。
【关键词】“非遗”;王锦文;甬剧;发展现状;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王锦文(1965—),女,汉族,著名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主任,甬剧领军人物,甬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浙江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浙江省第十三届党代会代表。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表演奖,两度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第八届、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曾在甬剧《半把剪刀》《三县并审》《借妻》《风雨一家人》《典妻》《美丽老师》《风雨祠堂》《宁波大哥》等二十多部戏中担任主角。
一、甬剧历史回顾
范超(以下简称范):王老师,您好。甬剧作为宁波乃至浙江地区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戏曲样式,大致是出现在什么时候?
王锦文(以下简称王):甬剧经历了田头山歌、“串客”时期、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甬剧这六个发展阶段。“田头山歌”实际上还不能称为甬剧,其属于宁波曲艺,甬剧就是从宁波曲艺中演变而来。甬剧的历史一般从“串客”时期说起,学者蒋中崎在《甬剧》一书中曾讲到,最早的甬剧“串客”艺人邬拾来生于1840年,二十岁左右开始演唱“串客”,当时的宁波“串客”已极为流行,邬拾来先生约于1890年带领“串客”班到上海演出,甬剧的雏形才开始显现。
范:我从资料里看到甬剧在宁波滩簧时期只有男小旦,到上海却出现了女小旦,同时男小旦退出舞台,其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王:这与时代有关。以前女性在家里相夫教子,不便抛头露面,这就导致甬剧在宁波滩簧时期没有女小旦上台演出,因此,当时男小旦穿长衫演,观众也会接受。到了十九世纪初,中国封建势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环境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上海的其它戏曲剧种开始出现女演员,并且演出效果极佳,所以甬剧也向姊妹剧种学习,与时俱进。造成女小旦出现的另一个因素是甬剧作品较为现代化,以民国戏居多,也有少部分的清代戏,所以甬剧不会有古装戏曲的那种夸张妆扮,对于甬剧来说,在盛行的“脸谱妆”中男扮女装的代入感是微弱的,所以男小旦终被女小旦所取代。
范:请您讲述一下您和甬剧之间的故事!
王:我于1980年考入甬剧团艺术培训班,同批演员有二十多人。当时条件很艰苦,工资难发,医药费难报,毕业时女演员仅留下两人。我想我必须坚守,假如我也逃走了,那真的太辜负上一代老艺人对我们的培养了。
1995年甬剧开始走下坡路,之后几年生存就更加困难了,1999年我担任甬剧团常务副团长,接着被任命为团长,那时我刚从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回来,才34岁,时任局长跟我说“锦文啊,你是受命于危难之中”。当时氛围确实很艰难,也有人说“王锦文,甬剧是救不活的,你们解散掉去博物馆搞研究吧”,我年纪小、胆子大,就说“不许你们讲这种话!”我当时是政协委员,有次开会领导跟我说:“锦文,你这么小,要想救甬剧好像也蛮困难的。”他又觉得这样讲不妥,便说“但甬剧也不能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于2001年提出“解放思想,塑造甬剧团新形象!”我们必须排一部戏,背水一战,成功就生存,不成功就解散!之后便是一部《典妻》救活了甬剧。真的要感谢著名导演曹其敬、编剧罗怀臻两位老师,他们当作肩负使命一样拯救甬剧,他们就讲“王锦文蛮可怜,一个女子小小年纪当团长,又这么困难,我们得帮她!”后来2002年甬剧《典妻》一炮打响,甬剧活下来了!
二、甬剧的特征
范:王老师,甬剧有何区别于其它戏曲剧种的特征?
王:一个剧种区别于其它剧种,就是通过语言和唱腔来显现。甬剧语言为宁波方言,宁波人包容性较强,甬剧亦然,甬剧由曲艺演变而来,起初城市化内容很少,向戏曲发展后学习戏曲城市化内容,吸收其它剧种优点为我所用,其唱腔发展总结为四大声腔:
一是基本调,甬剧基本调从唱新闻、宁波走书、四明南词学来。四明南词像讲故事,自弹自唱非常动听,不比苏州评弹差。宁波走书的唱腔和甬剧一样,是甬剧早期的基本调;
二是二黄,二黄是甬剧吸收紹兴高腔而来。甬剧原有唱腔表达温和,无法表达激动情绪,就将高亢激越的高腔吸收所用;
三是宁波曲艺,譬如全部保留四明南词曲调;
四是小调类,如江南小调;
所以甬剧是由曲艺演变、吸收其他剧种优点、结合江南小调,最后形成的较为完整的戏曲剧种。
三、甬剧的发展现状
范:王老师,您认为目前甬剧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王:主要是唱腔问题。我是由上海的徐凤仙、宁波的金玉兰、徐秋霞三位老师教出来的,她们唱的都非常好,那个时代作曲家根据老艺术家的嗓音条件设计唱腔,比如徐凤仙老师的滑音,其独特韵味是我们难以学会的,我以前住在徐凤仙老师家里学,也只是学到些皮毛。在我这一代时还是可以跟设计唱腔的作曲老师商量唱腔创作的,比如我可以问甬剧作曲家戴老师:“我觉得这样唱可能更符合人物,你可不可以帮我这样设计”,戴老师就明白了,我们还可以沟通。现在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作曲家怎么写,她们怎么唱,完全依赖于作曲,从这方面看确实是退步。
当然,声腔也需要进步。以前甬剧演员基本是大本嗓演唱,嗓子好就有高音,嗓子不好就不行。现在有了变化,比如上海的范素琴老师虽然是中音,但她根据的特点,形成独有的风格,我们都有她的录音带,唱的非常好。从这方面看,甬剧的声腔系统也需要更加进步,要想根据角色需要演唱,就必须拓宽音域才不会受限制,这就要求科学的发声,学习真假声结合,还有混声。哪怕是基本调,歌剧中叫宣叙调,就像讲话一样,也要讲的好听呀! 范:是的,好听是观众接受和喜爱一个舞台艺术的根本要素。那现在甬剧一般都会在什么场合进行演出?
王:现在演出相较困难时期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了,而且演出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政府采购、剧院安排、宴会邀请、走进校园、艺术交流等等。
范:现在甬剧的推广除了日复一日的演出,还有其他的发展途径吗?
王:前几年我们和宁波电视台合作拍摄了《药行街》甬剧情景剧,在宁波三套播出。我们去年开始做电台,也有固定的栏目。
四、甬剧新路径的探索
范:您对甬剧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
王:甬剧发展一定要与时俱进。甬剧最初在小茶楼里演出,因其舞台限制只能摆放一桌两椅。现在剧场艺术发展这么好,如果还是一桌两椅,观众只会越来越少。著名剧作家罗怀臻老师讲过一句话“现在的戏曲艺术,既要符合当代的剧场艺术,还要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否则是要被淘汰掉的”,所以甬剧必须与时俱进,创作出符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剧目。百货有百客,戏曲亦是如此,我们现在尝试将观众分群,分三步进行创作:
首先,改进典型传统剧目。我们有句话叫“留住老观众,培养新观众”。我去年在一个四合院里演《小城之春》,老观众们就不容易接受这种“沉浸式”戏曲,他们习惯于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只要故事精彩、扮相好看、唱的好听,不符合剧情也无关紧要,所以要留下老观众,典型的传统剧目不可或缺。但传统剧目也需要透出时代感,在一些传统剧目中我们对舞美、服装、音乐配器也进行了改进,比如近年的《半把剪刀》以及2016年上演的滩簧大戏《呆大烧香》,都在保留了原有精华部分的基础上,让配器更丰满、舞台视觉更好看。传统剧目更精致便能留住老观众,如有新观众想了解传统剧目,改进后的传统剧目亦可吸引部分年轻观众。
其次,探索新剧目。甬剧以前的剧场艺术是一幕一幕的,一场戏就在一个地点,但甬剧原创剧目《甬港往事》的空间转换很灵活,节奏非常快。
最后,实验性甬剧。去年创作的《小城之春》主要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观众告别观众席,跟随演员行动路线去探索剧情的方式,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民国时期,希望通过这样新颖的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感受甬剧。这个戏男女之间情感的文学性,同时也满足了有知识、有文化的观众群体。
所以甬剧现在基本上是三步创作。
范:您在传承人培养方面有什么计划,能否与大学合作培养?
王:我们现在基本是委托宁波市文艺学校定向培养。他们是职高三年制,但对戏曲而言,三年学习真的不够,这样是练不出来的。而且現在的戏曲演员,一定要综合培养,学习中国戏曲史、西方戏剧史、美学概论、音乐史等等,这样才能培养出好的戏曲演员。昆曲、京剧中专培养都是六年制,如果甬剧能和大学合作是最好的,一方面可以接受更长时间的培养,一方面可以提升演员的综合素质。
范:您对甬剧传承所做的努力,以及对甬剧发展的规划,让我对甬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也期待甬剧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有更广阔的发展,祝福甬剧,谢谢王老师!
参考文献
[1]蒋中崎,李微.甬剧[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2]吴丹妮.艺术与商业之间——沉浸式戏剧现况与发展趋势初探[J].上海艺术评论,2018.
作者简介:范超(1995—),男,山西平遥人,宁波大学音乐学院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