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沙头角,常常会牵动我们这辈人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个南国边陲的弹丸小镇,曾经吸引了亿万人热切的目光和匆忙的脚步,如今在我们的视线里却有些渐行渐远。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曾多次到过沙头角。当时我在地区行署办做秘书工作。为了开放搞活,行署几乎每年都要在深圳举办商品交易和投资洽谈活动,因此来深圳的机会也就比较多。那时深圳刚开办特区,对特区大家都很向往和好奇。每次同事和亲友得知我要去深圳出差,羡慕得直痒痒,总要托我去沙头角捎带点便宜货和金首饰、收录机等时髦而内地又不容易买到的东西。
沙头角地处深港交界的东南海湾一角,远离深圳中心城区,与香港新界相接。那个时候由于对外开放,国门初开,沙头角这个小镇被赋予了非比寻常的地位。镇上那条长不足里、宽仅盈丈的中英街,成为国人走近香港、触摸香港的最好去处。彼时的香港,在内地人看来,几乎像天堂一样美好、梦一样的迷幻,可又是如此遥不可及、高不可攀。既然出不了国,去不了香港繁华的闹市,那就选择去趟沙头角,近距离看看资本主义的模样,让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也就不枉来一趟特区。“不到沙头角,不算到深圳。”浩浩荡荡的内地人正是以一种趋之若鹜的情结,心潮澎湃地涌向沙头角。
记得第一次去沙头角,我和几个同去的同事既兴奋又紧张,头天就开始做“功课”,找人了解注意事项,借来一根有拉链口袋能放钱的皮带,把钱卷起藏好系在腰间,准备好几个大编织袋,天不亮就往沙头角方向进发。八点多钟尚未开关,关前就已人头攒动,黑压压一大片。我们挤进排队的长龙,被人流裹挟着一步步往前挪,周边是边防战士来回巡查,喝斥着那些试图插队不讲规矩的人。虽是深秋季节,一个个却挤得满头大汗,推搡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验明身份、放行过关了。
我们就像洪水冲破闸门,随着滚滚人流扎进了中英街。眼前一切都是那么眩目,就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既感到新奇,又有些无所适从。窄小的一条街,以中间线为港深分界,两边店铺鳞次栉比,各式商品琳琅满目,处处人潮涌动、人声鼎沸。还是陪去的办事处同志提醒:多逛逛,香港那边的东西货真,价格便宜,要买就到香港的店铺买。还反复嘱咐,香港的英国皇家警察盯得紧,千万不能往香港那边的巷子深处走,否则可能让警察当成逃港者逮起来。果然,街面上是有不少高鼻梁、大个头的英国警察在巡逻,有时我们往香港那边的巷子多走了几步,立马就会走过来说“NO!NO!”,挥手加以阻拦,像驱赶小偷一样。我们只得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
香港的店铺档次显然要比我们这边高出不少。尤其是那些卖金器手表的,装饰得富丽堂皇,什么周大福、周生生、谢瑞麟等品牌闻所未闻,在内地看不到的索尼、三洋、尼康收录机、影碟机、相机,应有尽有。各类服装姹紫嫣红、款式大胆新颖,令人眼花缭乱。苦于囊中羞涩,除了咬牙给家里人买点金首饰和自己喜爱的小电器外,更多的是放肆购买那些地摊上便宜的味精、香皂、袜子、服装等。由于开关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大家都行色匆匆,各取所需,几乎来不及与商家讨价还价。出关时每个人肩挑背扛着花花绿绿的大包小包,排着长长的队,相互讨论着购买的东西和价格,买得便宜的得意洋洋,买贵了的虽然有点懊悔,但想想内地的价格,感觉就像捡到了大便宜,转眼又兴高采烈。大家一边出关一边还禁不住频频回望,心中有诸多不舍,似乎东西还没买够,似有很多秘密还没探得清楚,怅然不知何时再来。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当我再度漫步沙头角,情景和心境已完全不一样,少了当年的新奇、激动和购物的渴望,多了一些回忆、比较和思考,步履早已从容不迫,内心更加云淡风清。
中英街依稀还是当年的模样。街头中英界碑犹在,只不过如今已作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起来。街上执勤的是佩带紫荆花警徽的香港警察,见到我们往香港那边多走几步,知道不会走远,也只是颔首微笑,显得非常友好。街道依旧窄小拥挤,店铺林立,香港那边店铺几乎就是当年格局,还是一间间老平房,显得比较沉寂,而深圳这边大多做了翻修,一般有上下两层,且装修时尚,豪华气派,尤其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街上依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但人流显然比当年少了许多,且以旅行团队为主,几乎看不见扛着大包小包的纯购物客。
我还是选择先逛香港那边的商铺,想找找当年卖味精、香皂、黄金、电器的地方。问了几个年轻店员,似乎都听不懂我的话,一脸的疑惑和不解。后来问到一个与我年纪大抵相仿的中年女店员,才给作了些解释。她问我是不是多年没来沙头角了,现在哪还有大把大把卖味精、香皂、袜子的,整条街连金店也只有一家了。她告诉我,如今香港有的,内地也有,价格也都差不多,内地人来这里主要不是购物,而是观光,就算是购物,也只买些婴儿奶粉、药材之类的,这些东西还是香港的质量靠得住。末了,她還满怀惆怅地感叹,当年什么东西都好卖,现在生意难做,一些年轻人都不愿意呆在这里了,说我们难得来一次,请多照顾下她的生意。
女店员的一番话叫我好生感慨。一眼就可望到头的中英街,尽管商业气息浓郁,但早已风光不再。当年最抢手的商品已不见踪影,剩下的大多是食品和药品,每个店铺卖的货大同小异。虽有游客进进出出,真正买东西的却不多。感念于店家生意的惨淡和女店员热心的解答,我多少带有一点同情心,从她店里买了点常用药品。
街口中英界碑前,有许多年轻的男男女女在踊跃地拍照,他们摆着各种POSE,或振臂,或卖萌,或打出V字手势,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快乐。我久久地凝望,回想当年,同样是在这块界碑前,我仿佛听到了一百多年前由海外逼近的隆隆炮声,看到了从沙头角上空划过的凜凛军刀,让我们只能无助地站在界碑之外,遥望东方之珠,聆听香江涛声。所以也就有了许多人遗散在中英街的那份自惭、卑微和匆忙,有了在沙头角体会“半出国”的故事。其实那些日子也有不少人在界碑前驻足徘徊,留影纪念,可以想见,他们的心情一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轻松和欢愉。猎猎的五星红旗下,历史的悲怆和屈辱已荡然无存,沙头角依然叫沙头角,可中英街早已不是中英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家国之难,但也没有理由纠结于历史而不能自拔,应当以更加宽广的胸襟拥抱世界,以更加坚定的自信走好自己的路,以奋起的姿态去寻梦追梦。今天的沙头角已为这一切作了最好的佐证。想到这些,我豁然开朗,心也随之飞翔起来,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了留影者的行列……
离开沙头角,正值晌午时分,海风轻拂,细雨沥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曾多次到过沙头角。当时我在地区行署办做秘书工作。为了开放搞活,行署几乎每年都要在深圳举办商品交易和投资洽谈活动,因此来深圳的机会也就比较多。那时深圳刚开办特区,对特区大家都很向往和好奇。每次同事和亲友得知我要去深圳出差,羡慕得直痒痒,总要托我去沙头角捎带点便宜货和金首饰、收录机等时髦而内地又不容易买到的东西。
沙头角地处深港交界的东南海湾一角,远离深圳中心城区,与香港新界相接。那个时候由于对外开放,国门初开,沙头角这个小镇被赋予了非比寻常的地位。镇上那条长不足里、宽仅盈丈的中英街,成为国人走近香港、触摸香港的最好去处。彼时的香港,在内地人看来,几乎像天堂一样美好、梦一样的迷幻,可又是如此遥不可及、高不可攀。既然出不了国,去不了香港繁华的闹市,那就选择去趟沙头角,近距离看看资本主义的模样,让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也就不枉来一趟特区。“不到沙头角,不算到深圳。”浩浩荡荡的内地人正是以一种趋之若鹜的情结,心潮澎湃地涌向沙头角。
记得第一次去沙头角,我和几个同去的同事既兴奋又紧张,头天就开始做“功课”,找人了解注意事项,借来一根有拉链口袋能放钱的皮带,把钱卷起藏好系在腰间,准备好几个大编织袋,天不亮就往沙头角方向进发。八点多钟尚未开关,关前就已人头攒动,黑压压一大片。我们挤进排队的长龙,被人流裹挟着一步步往前挪,周边是边防战士来回巡查,喝斥着那些试图插队不讲规矩的人。虽是深秋季节,一个个却挤得满头大汗,推搡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验明身份、放行过关了。
我们就像洪水冲破闸门,随着滚滚人流扎进了中英街。眼前一切都是那么眩目,就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既感到新奇,又有些无所适从。窄小的一条街,以中间线为港深分界,两边店铺鳞次栉比,各式商品琳琅满目,处处人潮涌动、人声鼎沸。还是陪去的办事处同志提醒:多逛逛,香港那边的东西货真,价格便宜,要买就到香港的店铺买。还反复嘱咐,香港的英国皇家警察盯得紧,千万不能往香港那边的巷子深处走,否则可能让警察当成逃港者逮起来。果然,街面上是有不少高鼻梁、大个头的英国警察在巡逻,有时我们往香港那边的巷子多走了几步,立马就会走过来说“NO!NO!”,挥手加以阻拦,像驱赶小偷一样。我们只得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
香港的店铺档次显然要比我们这边高出不少。尤其是那些卖金器手表的,装饰得富丽堂皇,什么周大福、周生生、谢瑞麟等品牌闻所未闻,在内地看不到的索尼、三洋、尼康收录机、影碟机、相机,应有尽有。各类服装姹紫嫣红、款式大胆新颖,令人眼花缭乱。苦于囊中羞涩,除了咬牙给家里人买点金首饰和自己喜爱的小电器外,更多的是放肆购买那些地摊上便宜的味精、香皂、袜子、服装等。由于开关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大家都行色匆匆,各取所需,几乎来不及与商家讨价还价。出关时每个人肩挑背扛着花花绿绿的大包小包,排着长长的队,相互讨论着购买的东西和价格,买得便宜的得意洋洋,买贵了的虽然有点懊悔,但想想内地的价格,感觉就像捡到了大便宜,转眼又兴高采烈。大家一边出关一边还禁不住频频回望,心中有诸多不舍,似乎东西还没买够,似有很多秘密还没探得清楚,怅然不知何时再来。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当我再度漫步沙头角,情景和心境已完全不一样,少了当年的新奇、激动和购物的渴望,多了一些回忆、比较和思考,步履早已从容不迫,内心更加云淡风清。
中英街依稀还是当年的模样。街头中英界碑犹在,只不过如今已作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起来。街上执勤的是佩带紫荆花警徽的香港警察,见到我们往香港那边多走几步,知道不会走远,也只是颔首微笑,显得非常友好。街道依旧窄小拥挤,店铺林立,香港那边店铺几乎就是当年格局,还是一间间老平房,显得比较沉寂,而深圳这边大多做了翻修,一般有上下两层,且装修时尚,豪华气派,尤其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街上依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但人流显然比当年少了许多,且以旅行团队为主,几乎看不见扛着大包小包的纯购物客。
我还是选择先逛香港那边的商铺,想找找当年卖味精、香皂、黄金、电器的地方。问了几个年轻店员,似乎都听不懂我的话,一脸的疑惑和不解。后来问到一个与我年纪大抵相仿的中年女店员,才给作了些解释。她问我是不是多年没来沙头角了,现在哪还有大把大把卖味精、香皂、袜子的,整条街连金店也只有一家了。她告诉我,如今香港有的,内地也有,价格也都差不多,内地人来这里主要不是购物,而是观光,就算是购物,也只买些婴儿奶粉、药材之类的,这些东西还是香港的质量靠得住。末了,她還满怀惆怅地感叹,当年什么东西都好卖,现在生意难做,一些年轻人都不愿意呆在这里了,说我们难得来一次,请多照顾下她的生意。
女店员的一番话叫我好生感慨。一眼就可望到头的中英街,尽管商业气息浓郁,但早已风光不再。当年最抢手的商品已不见踪影,剩下的大多是食品和药品,每个店铺卖的货大同小异。虽有游客进进出出,真正买东西的却不多。感念于店家生意的惨淡和女店员热心的解答,我多少带有一点同情心,从她店里买了点常用药品。
街口中英界碑前,有许多年轻的男男女女在踊跃地拍照,他们摆着各种POSE,或振臂,或卖萌,或打出V字手势,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快乐。我久久地凝望,回想当年,同样是在这块界碑前,我仿佛听到了一百多年前由海外逼近的隆隆炮声,看到了从沙头角上空划过的凜凛军刀,让我们只能无助地站在界碑之外,遥望东方之珠,聆听香江涛声。所以也就有了许多人遗散在中英街的那份自惭、卑微和匆忙,有了在沙头角体会“半出国”的故事。其实那些日子也有不少人在界碑前驻足徘徊,留影纪念,可以想见,他们的心情一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轻松和欢愉。猎猎的五星红旗下,历史的悲怆和屈辱已荡然无存,沙头角依然叫沙头角,可中英街早已不是中英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家国之难,但也没有理由纠结于历史而不能自拔,应当以更加宽广的胸襟拥抱世界,以更加坚定的自信走好自己的路,以奋起的姿态去寻梦追梦。今天的沙头角已为这一切作了最好的佐证。想到这些,我豁然开朗,心也随之飞翔起来,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了留影者的行列……
离开沙头角,正值晌午时分,海风轻拂,细雨沥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