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初中生良好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责任意识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素养,它能够监督一个人履行自身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培养初中生良好责任意识是促进其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需要,也是发扬我国优秀传统美德的明智之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对培养学生良好责任意识之事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实践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优化课堂 责任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才的较量相当激烈,而人才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综合素质的较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人才的根据地。因此,在这基础教学阶段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增强学生较强的责任意识,促进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角度出发,对于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浅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初中学生良好责任意识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要求,就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任教老师可以通过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来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通过教师的正确导向以及对教材内容、新闻时事的讲授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责任意识。
2.能帮助初中生在青春期“化茧成蝶”
初中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但他们在思想和行为意识上处于不成熟时期。在这一阶段,初中学生较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抵制不了社会的不良诱惑。严重的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在这一教学阶段向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他们完成“化茧成蝶”的过程至关重要的,增强他们明辨是非,学会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
3.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明智举措
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包括艰苦奋斗、热爱祖国、勤俭节约、孝敬父母等,这些良好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块块无瑕的美玉。要让学生传承并弘扬这些良好责任意识,就相当于让学生寻找美玉,当学生收集了大量“美玉”之后,我们的优秀传统美德文化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传承。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责任意识的做法
1.以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负责任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继续采用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只会让学生感觉课堂学习的无聊和乏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组织开展名为“负责任,从小培养”的演讲,让学生积极发言。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小品、相声、诗歌朗诵等。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可以适当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更好培养初中生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促进初中学生健康发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课本教材,是基础性课程资源,有很多关于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内容树立起良好的责任意识,实现全面发展。
在《爱的冲突》一课教学时,为培养学生对家责任感,让学生学会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润滑剂。可先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体验,说一说什么是“家”。当学生对家的含义有一定了解之后,可向学生展示一组海外华侨及春运图片,让学生真切感受人们与亲人团聚的焦急心情。接着,向学生分享一些家规。如“父之爱子,教以义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再让学生讨论亲子冲突的原因及危害。最后,组织一个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们分享今后生活中化解爱的冲突的做法。通过分享做法,让学生懂得在今后生活中理解关心父母,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承担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2.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形式,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充分钻研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找出相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针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培养他们健康的思想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他们懂得在这一黄金时期优化个性、陶冶情操和培养负责任能力的重要意义。针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法律意识的教育培养。针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做负责任的人》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思考探讨增强责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补充拓展了一些社会事件,例如,谁该为这场灾难负责——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有人说,是那个妇女,因为坐过站不停车就暴怒而置一车人于逝去;有人说,是那个司机,不该因为斗气而撒开方向盘反击,导致车辆失控坠入江中;也有人说,每一个乘客都有责任,因为他们没有制止。通过反思从而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做负责任的人?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无私奉献社会的进程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实践,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对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上,要以课堂为基础,利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比如,组织走访、观察、问卷、座谈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的组织,可使学生将这一种社会责任意识内化于心,真正实现成长,并从中体验到承担责任的感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外参加义务植树,打扫社区卫生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福利院当志愿者,奉献自己的爱心,关爱老人,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责任意识。在《公民义务》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法律对青少年的关爱,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可组织一次调查活动。活动中,要求学生自由组成一个调查小组,以组为单位,收集关于日常生活中對青少年的诱惑资料。课上,选派一名小组代表,将本组搜集到的案例或者事件等信息一一罗列出来,一起分析社会上存在的危害现象,从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责任意识,对于初中生实现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责任意识,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在实践中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必须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培养学生良好责任意识,从而更好地为集体、社会、国家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能够扭转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现状,令学生责任感由内而生。但是,为取得更好的责任意识养成效果,应注重充分挖掘教材中关于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同时,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引入生活化教育素材、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具有责任意识的初中生。
参考文献:
[1]欧光南.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2]武红昌.中学生道德问题的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3]李文桥.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索——以社会责任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8):16.
【关键词】优化课堂 责任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才的较量相当激烈,而人才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综合素质的较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人才的根据地。因此,在这基础教学阶段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增强学生较强的责任意识,促进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角度出发,对于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浅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初中学生良好责任意识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要求,就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任教老师可以通过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来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通过教师的正确导向以及对教材内容、新闻时事的讲授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责任意识。
2.能帮助初中生在青春期“化茧成蝶”
初中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但他们在思想和行为意识上处于不成熟时期。在这一阶段,初中学生较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抵制不了社会的不良诱惑。严重的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在这一教学阶段向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他们完成“化茧成蝶”的过程至关重要的,增强他们明辨是非,学会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
3.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明智举措
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包括艰苦奋斗、热爱祖国、勤俭节约、孝敬父母等,这些良好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块块无瑕的美玉。要让学生传承并弘扬这些良好责任意识,就相当于让学生寻找美玉,当学生收集了大量“美玉”之后,我们的优秀传统美德文化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传承。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责任意识的做法
1.以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负责任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继续采用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只会让学生感觉课堂学习的无聊和乏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组织开展名为“负责任,从小培养”的演讲,让学生积极发言。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小品、相声、诗歌朗诵等。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可以适当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更好培养初中生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促进初中学生健康发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课本教材,是基础性课程资源,有很多关于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教师应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内容树立起良好的责任意识,实现全面发展。
在《爱的冲突》一课教学时,为培养学生对家责任感,让学生学会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润滑剂。可先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体验,说一说什么是“家”。当学生对家的含义有一定了解之后,可向学生展示一组海外华侨及春运图片,让学生真切感受人们与亲人团聚的焦急心情。接着,向学生分享一些家规。如“父之爱子,教以义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再让学生讨论亲子冲突的原因及危害。最后,组织一个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们分享今后生活中化解爱的冲突的做法。通过分享做法,让学生懂得在今后生活中理解关心父母,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承担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2.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形式,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充分钻研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找出相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针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培养他们健康的思想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他们懂得在这一黄金时期优化个性、陶冶情操和培养负责任能力的重要意义。针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法律意识的教育培养。针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做负责任的人》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思考探讨增强责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补充拓展了一些社会事件,例如,谁该为这场灾难负责——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有人说,是那个妇女,因为坐过站不停车就暴怒而置一车人于逝去;有人说,是那个司机,不该因为斗气而撒开方向盘反击,导致车辆失控坠入江中;也有人说,每一个乘客都有责任,因为他们没有制止。通过反思从而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做负责任的人?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无私奉献社会的进程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实践,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对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上,要以课堂为基础,利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比如,组织走访、观察、问卷、座谈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的组织,可使学生将这一种社会责任意识内化于心,真正实现成长,并从中体验到承担责任的感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外参加义务植树,打扫社区卫生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福利院当志愿者,奉献自己的爱心,关爱老人,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责任意识。在《公民义务》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法律对青少年的关爱,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可组织一次调查活动。活动中,要求学生自由组成一个调查小组,以组为单位,收集关于日常生活中對青少年的诱惑资料。课上,选派一名小组代表,将本组搜集到的案例或者事件等信息一一罗列出来,一起分析社会上存在的危害现象,从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责任意识,对于初中生实现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责任意识,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在实践中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必须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培养学生良好责任意识,从而更好地为集体、社会、国家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能够扭转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现状,令学生责任感由内而生。但是,为取得更好的责任意识养成效果,应注重充分挖掘教材中关于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同时,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引入生活化教育素材、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具有责任意识的初中生。
参考文献:
[1]欧光南.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2]武红昌.中学生道德问题的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3]李文桥.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索——以社会责任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