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与公平的辨识\抉择和启示

来源 :财经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i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国情现状,追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历程,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几度变化,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论争一刻也没有休止过。本文在界定效率与公平的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分配公平与公平期望的剖析,将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归并为三类,并获得启示: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效益原理或公平理论是正确处理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关系的准绳;市场主导经济效率,政府主导分配公平;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
  关键词:效率与公平;效益原理;公平理论;经济效率多元化;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091.3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9)12-0011-06
  
  面对“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国情现状,追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历程,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几度变化,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论争一刻也没有休止过。而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已经从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风向标转变成了收入分配制度及其政策的导航仪,越来越迫切需要理清。
  
  一、效率与公平的辨识
  
  (一)效率与公平的内涵
  1.效率的内涵
  效率的定义有多种表述,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涵义:一是生产效率,它从人力资源角度出发,用生产成果与其所消耗的人力资源量进行比较,反映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指标通常称为劳动生产率。二是利用效率,它从物力资源角度出发,用生产成果与其所占用或消耗的物力资源量进行比较,反映物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指标通常称为设备生产率或材料利用率。三是经济效率,它从社会资源配置角度出发,用经济责任主体的生产经营成果与其所计量的特定资源占用或消耗量进行比较,反映特定资源投入与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一定期间内的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经济增加值(EVA)、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绝对指标和销售收入利润率、资产净利率、资本金净利率等相对指标。
  生产效率、利用效率既可以按照生产环节进行计量,又可以按照经济责任主体进行计量;而经济效率通常只是按照经济责任主体进行计量。按照经济责任主体进行计量的生产效率和利用效率,可以看出它们是经济效率的特定表现形态。所以,生产效率、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的内在规定性有所不同,不能混用。与公平放在一起讨论的“效率”,应当指的是经济效率。
  2.公平的内涵
  公平观念是社会产物,是人们的心理体验,在不同分配领域,分配公平的内涵有所不同。
  从初次分配领域来看,初次分配是经济责任主体内部的分配,参与分配者均为经济责任主体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之所以有资格参与初次分配,是因为他们先前以其专用性资源生成了经济责任主体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初次分配必须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来进行分配,按劳分配即是人力资源要素按贡献大小所进行的分配。在初次分配中,分配公平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机会公平,即各专用性资源所有者都有权参与生产要素的组合,他们的机会均等。二是权利公平,即利益相关者应当根据他们各自投入的专用性资源的比例享有经济责任主体的所有权,同股同权,股多权重。三是规则公平,即各利益相关者都必须在统一的规则下享有经济责任主体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从再分配领域来看,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之后,由政府主宰的对生产要素分配结果所进行的调节。政府的调节权力来自于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主要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手段,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所以,再分配是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它听命于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受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国民道德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再分配中,分配公平应该包含二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生存公平,即每一个社会成员应当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在家庭生活、医疗、住房、养老和安全上,其保障不受学历、职务、职称、党派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第二是发展公平,即每一个社会成员应当具有平等的发展权,在受教育的机会和职业的选择上,不受家庭背景、种族、性别、身份以及资本占有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由此可见,初次分配领域的公平主张的是“过程公平”,再分配领域的公平主张的是“结果公平”,二者的性质完全不同。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搅和在一起,用一把尺子来度量所有的公平内容,其结果必然是永无公平。
  (二)效益原理与经济效率的升华
  1.效益原理
  效益原理是管理的基本原理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任何经济责任主体的各项管理活动都要以实现有效性、追求高效益作为目标;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效益的高低直接关乎经济责任主体的生存和发展。
  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对于某一家具体的经济责任主体而言,有效产出通常指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所得,如业务收入、利润总额或净利润等;投入通常指其所有全部资源的消耗量,如成本费用总额等。选择不同的有效产出与投入指标进行比较,经济效益便可以运用若干个经济指标来计算和考核。社会效益是相对于某一家特定的经济责任主体而言的,指其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为外界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如增加的就业人数、对产业链的衔接以及对地方科技、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贡献等。社会效益的受益主体不明确且难于计量,但随着经济责任主体空间范围的增大,有些社会效益会并入经济效益之中。
  2.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异同点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之间的关系大体上可以从下列数学模型的比较中显现出来。
  经济效率 =生产经营成果某特定资源占用或消耗量
   经济效益 = 生产经营成果全部资源消耗量
  (1)相同点:都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较。在一定的期间内,生产经营成果越多,经济效率越高,经济效益也就越好。讲经济效益,必须讲经济效率。
  (2)不同点:经济效率的投入是“某特定资源占用或消耗量”,经济效益的投入是“全部资源消耗量”,所以,经济效率的投入只是经济效益的投入的一部分。当经济效益投入中属于经济效率的投入部分发生异常变化时,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就会出现不同步甚至相反的变化,如某企业片面追求工业增加值指标,花费巨额投资更新生产设备,安排工人加班加点,结果使得单位产品成本上升,就会出现经济效率(如月度销售收入、年度劳动生产率等)提高而经济效益(如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的现象。
  3.经济效率的升华
  经济效益以“所有全部资源消耗量”为比较对象,而现行的计量规则尚没有这一指标的计量要求和完整的计量办法,即使“成本费用总额”这样的指标,也只是经济责任主体的付费资源消耗量,一些共享资源或免费资源的消耗根本没有包括在内。因此,目前实际工作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效益指标。
  (1)经济效率多元化是讲求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经济效率是一个分母与分子计量口径不一致的指标,单一的经济效率指标存在着严重的偏向性。从经济责任主体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情况来看,它表现为各种专用性资源的集合。由于各种专用性资源都可能是阶段性的或局部性的短缺资源,都可能成为重点考核的对象,所以,如果对每一种资源都进行经济效率的考核,那么,没有偏向的经济效率就将无限趋近于经济效益。因此,讲求经济效益应当逐步实现经济效率多元化。
  (2)经济效率是经济政策的风向标。各种专用性资源余缺不平衡现象的客观存在,使得政府可以借助于经济效率的偏向性来鼓励或抑制经济责任主体经济活动对某一资源的占有或耗用,从而引导经济责任主体的生产要素创新组合,促进预期经济目标的实现。所以,经济效率的偏向性既是缺点,也是优点。完全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一偏向性,才使得经济效率具有了打破生产要素固有组合的动力,继而成为政府经济政策的风向标。因此,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效率丢不得、不会丢。
  (3)经济效率是初次分配领域公平的现实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说明我国现阶段不具备按需分配的条件,同时也决定了我国目前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企业创新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生产要素的组合,生产经营成果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生产经营成果理应按照参与组合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来进行分配。考虑到经济效率本身就是生产要素连接生产经营成果的指标,因此,以经济效率作为分配依据,是初次分配领域公平的现实要求。
  (三)公平理论与分配公平的期望
  1.公平理论
  亚当斯是公平理论的重要贡献者,他认为一个人对其所得到的报酬是否满意可以用公平理论来说明。那就是个人主观地选择比较对象,将自己的投入(诸如努力、经济、教育等许多因素)和所得报酬同比较对象的投入和所得报酬进行比较,以此来评价自己是否得到公平或公正的报酬。公平理论的比较模型[1]如下:
  个人所得的报酬个人的投入= (作为比较的)另一个所得的报酬(作为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投入
  如果某人感觉:个人所得的报酬个人的投入>(作为比较的)另一个所得的报酬(作为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投入,则说明此人感觉自己得到了比较高的报酬,他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觉地增加工作量。但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却会通过高估自己的投入而对自己所得到的高报酬心安理得,于是其劳动积极性又会降低下来。
  如果某人感觉:个人所得的报酬个人的投入<(作为比较的)另一个所得的报酬(作为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投入,则说明此人感觉自己所得到的报酬低了,他立即就会认为分配不公平,接下来他可能会要求增加报酬,或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减少工作量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公平理论的现实意义在于:公平是人们的普遍要求,公平关乎人们的心理满足程度。一个人感觉自己所得的报酬少了,或一个人感觉自己所得的报酬多了,这都是不公平的表现。不公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及随后的投入,进而影响到经济责任主体的经济效率。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注重公平、谋求公平。
  2.分配公平的期望
  (1)分配公平是相对于投入的所得报酬公平。
  分配公平是相对于投入的所得报酬公平,而不是社会财富的绝对公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和可变性的特征,当低层次的生理、安全、社交需要依次得到满足以后,才会产生尊重、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是有限的,每个人也是相差无几的;高层次的需要是无限的,人与人之间可以相差很大。特别是高层次的需要,其本身就对应着更多的付出、更大的投入。所以,“均贫富”、平均主义不是公平,相反,它正是不公平的典型表现。因此,分配公平应当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并且还需要拉开一定的档次。
  (2)分配公平是一定经济效率基础上的公平。
  讲分配公平,必须讲经济效率。实践已经证明,无效率的公平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经济效率上去了,创造出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分配公平才能有物质基础。因此,分配公平是一定经济效率基础上的公平,没有经济效率,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分配公平。
  (3)分配公平有助于经济效率提高的公平。
  分配公平必须是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基础上的公平,损害了经济效率也就损害了分配公平的物质基础。只讲经济效率,不讲分配公平,收入差距过大,贫富不均,以至社会不能承受,最终必然破坏经济效率。所以,我们讲分配公平,心中必须有经济效率,以提高经济效率为目标,让初次分配公平的过程和再分配公平的结果,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二、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和抉择
  
  (一)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
  根据人们对经济效率和分配公平二者的重视程度不同,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之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组合,但细察这些组合的导向性功能,便可以将它们归并为三类,即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存在着三类情况。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服从于提高经济效率的需要。发展是第一位的,公平是第二位的;一切要为了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只要蛋糕做大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着力于市场的调节作用,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裕起来。在初次分配领域,要求收入拉开档次,劳动成果的多少、职务职称的高低、工作岗位的设置、专用性资源的多寡等都可以作为分配的依据。只要经济效率指标完成了,重奖特奖在所不惜。在再分配领域,没有成套的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医保、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仍与经济效率挂钩,初次分配领域收入越高,再分配领域社会保障就越充分。
  2.漠视效率,公平至上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歪批“唯生产力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一切围绕“计划”转,按计划生产,按人头分配。在初次分配领域,以计划指标为任务,单位不分盈亏,个人不计业绩,强调同工同酬,提倡“互帮互助”和“奉献”精神,把提高效率当作职工群众应有的自觉行为,公平至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在再分配领域,把医疗、卫生、住房、教育等都作为福利性待遇,或由单位提供,或由政府包揽,有则同甘,无则共苦,实行贫民主义的“大锅饭”形式。
  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分配,它们的分配目的、分配依据和分配方法都应该各不相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就是要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区分开来,划清界线,初次分配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再分配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以提高效率提高公平的物质水平,以保障公平保证效率与效益的同步,走科学发展之路。
  (二)效率与公平的现实抉择
  1.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效率与公平关系抉择
  1956年“三大改造”以后,我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和缺乏实践经验,我国基本照搬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起初,面对一边是极低的生产水平和极端的物资匮乏,另一边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高涨热情,这种模式发挥了阶段性的积极作用。随后1958年的“大跃进”和3年的困难时期,从高指标“浮夸风”中得出了经济建设必须搞好综合平衡;从供给制“共产风”中得出了收入分配必须遵循“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这说明“效率”的问题、“公平”的问题在此时期都已经出现了,但尚没有把二者联系起来,实践中采取的是各个击破的解决办法。到了10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挂帅,斗私批修,用政治的手段解决经济的问题,讲“效率”被诬蔑为“唯生产力论”,提“公平”被丑化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当人们逐渐适应了无效率的劳作和“大锅饭”式的公平之后,“效率”和“公平”的问题便销声匿迹了。
  2.经济体制过渡时期效率与公平关系抉择
  从粉碎“四人帮”到党的十四大,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历了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伴随着思想解放的步伐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看到了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为了提高效率,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利润包干、超额分成”为基本框架,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但是,由于在此时期将不公平与平均主义画上了等号,片面地认为平均主义是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严重障碍,故而实践中一再宽松环境,用政策鼓励的办法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所以,经济体制过渡时期我们虽然重视了“效率”,注意到了用“超额分成”的“公平”办法来解决“效率”的问题,但却没有能够完全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因此,经济体制过渡时期效率与公平之间是一种不对称的关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效率与公平关系抉择
  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市场经济体制,就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鼓励竞争,以效率高低来优胜劣汰。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防止两极分化。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对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毫无可资借鉴的经验,所以,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党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走过了一段曲折难忘的探索历程。回顾一下:十四大提出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是“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提出的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提出的是“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先侧重于效率,而后逐渐趋向于实现二者的平衡。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效率与公平关系抉择
  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完善阶段。一方面,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出现了贫富过度分化的现象。以致“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凸现,人和自然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人和人之间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社会不和谐因素加剧”[2]。这说明经济效率上去之后,公平却转而拖起了后腿。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七大更是在方针和策略上对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行了调整,提出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新要求。
  
  三、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启示
  
  (一)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是辨证统一关系
  效益原理和公平理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视角,它们是一致的。按照效益原理开展经济活动,必然要遵循公平理论;反过来,遵循公平理论,也必须贯彻效益原理。鉴于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第一,当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趋于一致时,经济效率是分配公平的基础,分配公平是经济效率的保证,没有经济效率,谈不上分配公平;没有分配公平,最终也没有经济效率。第二,当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背道而驰时,片面追求经济效率就要以失去公平为代价,经济效率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甚至两极分化,社会就越不公平;同样,讲分配公平就要以牺牲效率为前提,谋求分配公平的措施势必会阻碍经济效率指标的完成。第三,经济效率多元化,是解决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矛盾的有效途径。因此,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辨证统一关系启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考虑用综合的经济效率指标替代单一的经济效率指标。
  (二)效益原理或公平理论是正确处理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关系的准绳
  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可以用图1示意。图1告诉我们:第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关系中偏重于效率的一个极端;漠视效率,公平至上是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关系中偏重于公平的另一个极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是“效益原理”或“公平理论”的内在要求,是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关系的理想状态。第二,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就如同动点P,通过位置的移动适应阶段性的政策要求。第三,动点P介于A、C之间时,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为政策上偏重于效率;动点P介于C、B之间时,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为政策上偏重于公平。
  图1启示我们:第一,在实际工作中,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不能走极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走的是B极端,它导致国民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走的是A极端,它导致矛盾凸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第二,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政策上180度拐点不适宜。改革开放之初,发展经济迫在眉睫,为了提高效率,政策上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这在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完善的情况下,使得先富裕起来的人并非全部在政策的预料之中。另外,尽管从2002年起就开始逐步微调前面的极端政策,但是由于实际工作力度不大及滞后效应,2007年调整的政策又偏向了另一边。所以,现在看起来当初180度的转弯过急过大了。第三,效益原理或公平理论是正确处理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关系的准绳。
  (三)市场主导经济效率,政府主导分配公平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必须走出过去的全能型政府角色,但“政企分开、政府放权”是否要政府来扮演经济型的政府角色呢?不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启示我们:政府越俎代庖不行,政府推卸责任也不行。理由如下:第一,经济效率必须由市场来主导。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企业(典型的经济责任主体)是政府的附属生产单位,按计划生产、生产资料及产品按计划调拨,没有竞争,无所谓盈亏;没有压力,吃“大锅饭”,经济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目的就是要引入竞争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提高效率来促进社会发展。所以,政府只有把生产经营权交还给企业,责权利相结合,企业才能够有动力来努力提高经济效率。当然,市场主导经济效率并不是说政府从此撒手不管不问,而是说政府要从具体的生产经营事务中摆脱出来,不当运动员和裁判员,潜心于宏观层面的游戏规则。第二,分配公平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企业的定位及职能发生了变化,过去由企业提供的社会福利再也不能强加在其头上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五险一金”(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实行的是统筹办法,个人和企业交纳的费用基本上都是以工资作为计算的依据,实质上是按劳分配的延续;食堂、浴室、托儿所、幼儿园等实行的是社会化改革,即全面推向了市场。所以,我国现阶段再分配领域的分配思路不利于做到“结果公平”。众所周知,分配的公平问题,是经济的问题,也是政治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政府作为维护社会公平的最终责任人,不管是哪个环节的公平出了问题,政府都要承担连带责任。这个责任政府是推卸不掉的。因此,政府必须主动地挑起这副担子,转变思路,以国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为底线,通过对公平问题的创新设计,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分配框架体系,一层层一环环地落实下去;并通过检查督促,着实维护公平。
  (四)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任务,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第一,我国要的是科学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的发展观念。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差距还比较大,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还有待化解,所以,下一步的发展应着眼于大局意识和长远利益,既提高经济效率,又促进平衡发展。第二,我国要的是和谐发展,必须以人为本、造福人民。人民群众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发展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的成果必须由人民群众共享。所以,下一步的发展必须注重解决分配公平的问题,防止两极分化。第三,我国要的是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实现效率与效益的统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我国30年的经济创造了年均8%—9%的高速增长奇迹。但是,这种以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增长是不能够长久维持下去的。所以,下一步的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平衡型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关系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十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 陈春莲.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几点思考[J].理论月刊,2008,(12).
  
  The Identification, Op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Li Guodong1,Zhou Luling2,Dai Zutian3,Li Wenjiang4
  (1.Finance and Economic College of Jiangsu University;2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of Jiangsu University
  3 .Zhen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of Jiangsu Province;4.Zhenjiang Treasury Bureau of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Facing with the national status quo of the co-exist of “golden age of development” and “contradiction emerging period”, and to trace back to the history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e debate for argu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never stop during the change of the view of “giving priority to efficiency with due consideration to fairnes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ocial equity”.By def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and by analyz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effectiveness, distributive fairness and fairness expectation, the paper class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into three groups, and get the enlightenment that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ive fairness are of a relationship of dialectic unity; Effectiveness principle or fairness principle are the standard of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efficiency distributive fairness; Market dominates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government dominates distributive fairness;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must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ive fairness.
  Key words:efficiency and fairness; effectiveness principle; fairness principle; Diversification of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于振荣)
其他文献
摘要:组织支持、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离职率及工作绩效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组织支持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以某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任教师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了教师组织支持、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是影响工作满意度水平的重要因素;组织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关系绩效,但对任务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支持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这些结论对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噪声交易理论对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的个人信贷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如果消费者效用函数是常相对风险厌恶函数,并且消费者的破产价值为正值,那么当房地产价格受到噪声扰动时,居民按揭贷款金额与房地产的价格泡沫成正相关,与房地产价格风险负相关,并且受居民主观风险偏好的影响。  关键词:噪声交易;个人信贷;按揭贷款;房地产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自主创新能力是能够带来长期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创新要素在区域层次上的聚集和整合,区域创新能力被认为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地区惟一的沿海区域和开发开放条件最好的地区,其整体开发战略自2005年启动以来,进展顺利,成效初显,成为引领辽宁乃至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借助相关指标从多方面对辽宁的
期刊
摘要:长期记忆性的存在不仅是对市场有效性的违背,为投资利润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而且对传统的实证研究方法也是一个冲击。本文对中国内地A股和香港H股两个分割市场分别建立能够反映其收益率波动的分形单整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FIGARCH (1,d,1)模型,利用Teyssiere、Brunetti and Gilbert所倡导的双变量FIGARCH(1,d,1)模型框架,检验内地A股与香港H股市场的分
期刊
摘 要:质量调整是价格指数构建中最重要的实践问题之一,它是决定价格指数精确性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目前价格指数编制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质量调整方法,其中,Hedonic质量调整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统计机构在编制价格指数时开始使用Hedonic质量调整方法。本文对Hedonic质量调整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Hedonic方法的理论框架和实施步骤,介绍了H
期刊
六省十村农民工调查项目由徐勇教授策划、邓大才教授主持,项目组最终成果为政府咨询报告《农民工:返乡、留乡及去向》。本文原为咨询报告的一部分,后在其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订而成。在文章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邓大才教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在此致以谢意。  摘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农民工流动出现异动状况,返乡农民工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全国六省十村的数据为基础,详细评估了当前我国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美国20世纪以来主要经济危机成因的分析,力图阐明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来自于市场经济自身所蕴含的一种矛盾,即由需求推动的市场内在扩张力与抑制这种扩张力的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美国的经济发展史说明,市场自身的调节力量不仅无助于化解这种矛盾,反而可能使之加剧。从大萧条到次贷危机,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也是最成熟的市场化国家,也仍然没有能力去避免危机的发生,这足以说明这种矛盾是市场经济所固
期刊
摘 要: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GARCH模型,分析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推出的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轻微地增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同时信息对现货市场的冲击更强;通过TARCH/EGARCH模型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大了现货市场的非对称效应。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 要:利他主义经济学的研究非常繁杂,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本文提出利他行为的方向性问题,分析了基因决定论的局限,综合研究了基因选择、个体选择以及群体选择对人类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利他性研究的一个综合性理论。在解决利他行为方向性问题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利他行为实质上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从而提出了社会理性概念,扩展了利他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关键词:利他;基因选择;个体选择;群体选择;社会理性
期刊
摘要:辽宁区域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态势将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加剧的势头,如何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协同发展,是现时发展背景下值得深思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视角,深入剖析了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以增长极培育增长轴,增长轴辐射成为增长面,增长面进一步联结成为增长网,通过积聚与扩散作用实现沿海与内陆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五点一线”;辽宁沿海经济带;腹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