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西方建筑,作为中西文化体系中的两种并行的艺术方式,无论是中国的传统建筑,还是西方的古典建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美学特征,实际上是在走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而今天,人类的文化进入了一个高度融会和整合的时代。
[关键词]审美 中西建筑 空间 装饰
中图分类号:TQ174文献标识码: A
1、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在古代,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把和谐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和审美追求。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和精髓。古代中西虽都以和谐为审美理想,但两者的区别在于,西方和谐思想并没有把和谐作为价值观的最高准则,侧重的是审美对象的物理属性,在形式的背后追求的是“人神之和”。西方人以求真的科学态度,“以数为万物内在的质”,并用数的和谐来比附完美的神或上帝的形象。因建筑是神的寓所,只有美的建筑,才能与完美的神相通,因而体现在建筑艺术中的比例、尺度、均衡、秩序等形式的和谐也就附着了神或上帝的灵光,成为人神以和的物化表征(如图1);中国人
图1 帕提侬陶立克柱
从现世的立场出发,则“以数为万物外在的象”,并衍生出天地和谐、美善调和的审美原则,进而用之于建筑艺术,因建筑是人的家园,数的和谐作为社会人政的辅助,也就比附了人世的和谐(如图2)。所以,中西古代的和谐观,一是偏于科学的、物理的,重在求真;一是偏于人文的、心理的,重
图2 北京故宫俯瞰图
于求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中西古代建筑艺术的和谐美,也同样沾灌着这两方面不同的审美内涵。
2.、中西建筑的时空意识
建筑是划分空间的艺术,所以要谈中西建筑美的比较就要从中西对时空观念的不同理解对建筑的影响。中西对时空观念的不同理解,使得中西传统建筑空间艺术在构成要素、组合方式与表达手法都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西方古代建筑以单体建筑为主,类似于雕刻艺术(如图3),重视建筑物的外观造型和动感,其内部空间是相对静态的,因而在空间观念上表现出竖向、垂直、向
图3凡尔赛宫园林内雕塑
上的特征,有着浓厚的宗教狂热和神秘色彩,追求的是单体建筑的造型美。而中国传统建筑则以群体为主(如图1),类似于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建筑群空间的营构,其空间是在时间的节奏中流动的,是一种“可望”、“可行”、“可游”的空间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空间观念是横向的、平衡的,给人的审美感受则是舒缓的、直观的、世俗的,表现的是建筑空间的流动美。
3.中西传统建筑的审美尺度
欣赏中西传统建筑,无论是从建筑物的外观结构造型,还是从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都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比如,明清故宫以匍匐于大地的庞大建筑群体,象征着君权的绝对权威,给人的一种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的美;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如图4)则以尖耸云端的单体造型,比附着神权对人的心灵统摄,给人一种心灵激荡、飞升超拔的美。中西传统建筑在不同社会文化功能的影响和制约下,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尺度,即中国建筑的人的尺度和西
图4哥特式教堂
方建筑的神的尺度。
4、中西建筑的物质载体
中西古代建筑都起源于木构,这已为大量的人类考古发现所证明。但是,中国建筑始终对土木情有独钟,沿用了原始的木构结构(如图5),并保持了长期的一贯性和连续性,用土木谱写了一曲优美的乐章。西方古代建筑则在人类文明的早
图5 中国木结构示意图图6吉萨高地上的金字塔
期就走上了石材发展的道路(如图6)。中国传统建筑以木为材的梁架结构体系,使得中国建筑把木材运用得得心应手,把木材的装饰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西方古代以石为材的建筑结构也决定了对石材装饰的偏爱,从五种古典柱式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石雕以及巴洛克建筑装饰,都说明西方建筑装饰对石材的垂青。
5、中西建筑的装饰意匠
建筑装饰是追求美观的重要表现,具有独特的时代风貌和民族文化特色,既与构成建筑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有关,也与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相联,所有这些,都使得中西古代建筑在装饰色彩、装饰图案和装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5.1装饰色彩的中西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装饰一般比较平和,体现出清醒的理性精神(如图7),主要图7云南佛寺大殿内景
使用了黄色,而西方古代建筑的色彩装饰则显得比较热烈(如图8),映射出迷狂的宗教主题。 图8 西方镶嵌画
5.2装饰图案的中西对照
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图案有下列特点:丰富的动植物图案装饰(如图9),奇妙的动植物纹样(如图10),独特的文字装饰(如图11)。而西方古代建筑
图9寺庙建筑上的屋顶走兽图10 木门装饰图案图11紫禁城乾清宫内
的装饰图案远没有中国的丰富多彩,她的装饰图案比较具象化,多是直接模 仿自然界中的事物,如反复出现在柱头上忍冬草图案(如图13)就是如此。
图12 希腊罗马柱式比较图13 拜占庭式柱头装饰
5.3装饰手法的中西不同
中西古代建筑的装饰手法,因建筑材料的不同,也体现出鲜明的差异性,西方古代建筑多以雕饰(石雕)为主(如图1),帕提侬神庙注重块面和形体,
图14山西大同九龙壁 图15广州陈家祠堂外墙砖雕装饰
立体感较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则相对丰富,以突出图案的线条为主,由此构成平面或浮雕图案(如图14、15),除雕饰(主要是土雕、木雕和石雕)外,还有彩饰。
6、中西现代建筑的发展之路
6.1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
相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稳定与渐进,西方古代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剧烈得多,伴随着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是西方建筑审美观念的变异。在建筑史上,西方建筑思想和设计观念曾发生了两次重大的时代变革,这就是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的转变,再从现代建筑到后现代建筑的转折。
6.2中国建筑的现代转型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一脉相承的传统建筑形式。知道鸦片战争前,在中国有了西方古代建筑的式样出现。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建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西建筑文化开始了实质性的融合。80年代作为中国建筑发展的黄金时代,加快了建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结语: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简略比较,可以看出,无论从建筑的物质层面还是文化内涵上,中西建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文化积淀,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实际上,建筑作为一种人居的文化形态,作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空间存在,怎样使人类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和温馨,才是中西建筑文化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安乐哲:《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沈福伟:《中西古代建筑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余東升:《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6.沈福煦:《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审美 中西建筑 空间 装饰
中图分类号:TQ174文献标识码: A
1、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在古代,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把和谐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和审美追求。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和精髓。古代中西虽都以和谐为审美理想,但两者的区别在于,西方和谐思想并没有把和谐作为价值观的最高准则,侧重的是审美对象的物理属性,在形式的背后追求的是“人神之和”。西方人以求真的科学态度,“以数为万物内在的质”,并用数的和谐来比附完美的神或上帝的形象。因建筑是神的寓所,只有美的建筑,才能与完美的神相通,因而体现在建筑艺术中的比例、尺度、均衡、秩序等形式的和谐也就附着了神或上帝的灵光,成为人神以和的物化表征(如图1);中国人
图1 帕提侬陶立克柱
从现世的立场出发,则“以数为万物外在的象”,并衍生出天地和谐、美善调和的审美原则,进而用之于建筑艺术,因建筑是人的家园,数的和谐作为社会人政的辅助,也就比附了人世的和谐(如图2)。所以,中西古代的和谐观,一是偏于科学的、物理的,重在求真;一是偏于人文的、心理的,重
图2 北京故宫俯瞰图
于求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中西古代建筑艺术的和谐美,也同样沾灌着这两方面不同的审美内涵。
2.、中西建筑的时空意识
建筑是划分空间的艺术,所以要谈中西建筑美的比较就要从中西对时空观念的不同理解对建筑的影响。中西对时空观念的不同理解,使得中西传统建筑空间艺术在构成要素、组合方式与表达手法都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西方古代建筑以单体建筑为主,类似于雕刻艺术(如图3),重视建筑物的外观造型和动感,其内部空间是相对静态的,因而在空间观念上表现出竖向、垂直、向
图3凡尔赛宫园林内雕塑
上的特征,有着浓厚的宗教狂热和神秘色彩,追求的是单体建筑的造型美。而中国传统建筑则以群体为主(如图1),类似于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建筑群空间的营构,其空间是在时间的节奏中流动的,是一种“可望”、“可行”、“可游”的空间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空间观念是横向的、平衡的,给人的审美感受则是舒缓的、直观的、世俗的,表现的是建筑空间的流动美。
3.中西传统建筑的审美尺度
欣赏中西传统建筑,无论是从建筑物的外观结构造型,还是从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都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比如,明清故宫以匍匐于大地的庞大建筑群体,象征着君权的绝对权威,给人的一种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的美;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如图4)则以尖耸云端的单体造型,比附着神权对人的心灵统摄,给人一种心灵激荡、飞升超拔的美。中西传统建筑在不同社会文化功能的影响和制约下,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尺度,即中国建筑的人的尺度和西
图4哥特式教堂
方建筑的神的尺度。
4、中西建筑的物质载体
中西古代建筑都起源于木构,这已为大量的人类考古发现所证明。但是,中国建筑始终对土木情有独钟,沿用了原始的木构结构(如图5),并保持了长期的一贯性和连续性,用土木谱写了一曲优美的乐章。西方古代建筑则在人类文明的早
图5 中国木结构示意图图6吉萨高地上的金字塔
期就走上了石材发展的道路(如图6)。中国传统建筑以木为材的梁架结构体系,使得中国建筑把木材运用得得心应手,把木材的装饰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西方古代以石为材的建筑结构也决定了对石材装饰的偏爱,从五种古典柱式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石雕以及巴洛克建筑装饰,都说明西方建筑装饰对石材的垂青。
5、中西建筑的装饰意匠
建筑装饰是追求美观的重要表现,具有独特的时代风貌和民族文化特色,既与构成建筑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有关,也与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相联,所有这些,都使得中西古代建筑在装饰色彩、装饰图案和装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5.1装饰色彩的中西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装饰一般比较平和,体现出清醒的理性精神(如图7),主要图7云南佛寺大殿内景
使用了黄色,而西方古代建筑的色彩装饰则显得比较热烈(如图8),映射出迷狂的宗教主题。 图8 西方镶嵌画
5.2装饰图案的中西对照
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图案有下列特点:丰富的动植物图案装饰(如图9),奇妙的动植物纹样(如图10),独特的文字装饰(如图11)。而西方古代建筑
图9寺庙建筑上的屋顶走兽图10 木门装饰图案图11紫禁城乾清宫内
的装饰图案远没有中国的丰富多彩,她的装饰图案比较具象化,多是直接模 仿自然界中的事物,如反复出现在柱头上忍冬草图案(如图13)就是如此。
图12 希腊罗马柱式比较图13 拜占庭式柱头装饰
5.3装饰手法的中西不同
中西古代建筑的装饰手法,因建筑材料的不同,也体现出鲜明的差异性,西方古代建筑多以雕饰(石雕)为主(如图1),帕提侬神庙注重块面和形体,
图14山西大同九龙壁 图15广州陈家祠堂外墙砖雕装饰
立体感较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则相对丰富,以突出图案的线条为主,由此构成平面或浮雕图案(如图14、15),除雕饰(主要是土雕、木雕和石雕)外,还有彩饰。
6、中西现代建筑的发展之路
6.1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
相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稳定与渐进,西方古代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剧烈得多,伴随着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是西方建筑审美观念的变异。在建筑史上,西方建筑思想和设计观念曾发生了两次重大的时代变革,这就是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的转变,再从现代建筑到后现代建筑的转折。
6.2中国建筑的现代转型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一脉相承的传统建筑形式。知道鸦片战争前,在中国有了西方古代建筑的式样出现。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建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西建筑文化开始了实质性的融合。80年代作为中国建筑发展的黄金时代,加快了建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结语: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简略比较,可以看出,无论从建筑的物质层面还是文化内涵上,中西建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文化积淀,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实际上,建筑作为一种人居的文化形态,作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空间存在,怎样使人类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和温馨,才是中西建筑文化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安乐哲:《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沈福伟:《中西古代建筑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余東升:《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6.沈福煦:《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