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供给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路径及其内在逻辑——以福建省永春县社区大学为表达对象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dongw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势供给是理解乡村文化振兴的一条新型驱动路径.构建优势供给分析视角,通过对永春县社区大学实证研究发现:优势供给作为不同于外部嵌入、内生驱动的复合型路径,具有文化内容有效、供给成本低、群众参与度高的可持续发展优势.优势供给驱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在于内容的在地化、专业化与创新化契合了文化建设的有效性,供给主体的一核多元化契合了文化建设的自主性,供给成本的共担性契合了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在今后的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要注重引入“主题视角”.在供给内容、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层面,要坚持在党的引领下,发挥多元主体的合力,按照“谁占有优势就由谁补位”的原则,真正以最低成本,实现文化建设效能最大化.
其他文献
冬枣以其独特品质从260多个鲜食枣品种中脱颖而出,冬枣特点是肉质细脆、甜度适口、色泽鲜红、嚼食无渣、品质佳.冬枣是个古老品种,过去都是零星栽植,主要分布河北黄骅和山东滨州等地河北黄骅有近千株上百年的古树,最近几十年陕西大荔冷棚冬枣和温室冬枣发展迅猛,河北和山东也有部分农户,利用温棚栽培冬枣,通过错峰上市,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期刊
期刊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开展党史学习,强调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贯穿大历史观,开拓历史视野,增强历史自觉,突出历史主题,抓住历史主线,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历史大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贯穿辩证思维,辩证研判历史虚无主义,辩证看待重要历史时期,辩证评价重要人物事件;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贯穿实践要求:读好“教科书”、增强开拓进取的智慧,打剂“清醒剂”、促进执政水平的提升;注入“营养剂”、赓续精神血脉的传承.
探究涉农财政影响农业生态效率的内在机理对于缓解农业生态压力、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3-2019年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涉农财政、粮食产能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涉农财政资金的投入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2)复种指数与粮食产量在涉农财政资金与农业生态效率之间存在中介作用.(3)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遮掩效应.粮食种植结构正向调节了复种指数与农业生态效率之间的关系,负向强化
坚持绿色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采用面板熵值法和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结合2010-2019年的相关数据,对河北省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比分析,最后就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河北省各地市绿色创新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绿色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城市间绿色创新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冀东地区创新效率相对更高;单个因素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决定整体绿色创新效率,效率水平由环境质量和创新水平共同决定.
4月,冀北地区各种果树都陆续进入萌芽期,修剪工作已接近尾声,同时又迎来一年之中非常关键的管理时段,在这里提示广大果农朋友,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为赢得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期刊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2022年冬奥会为研究对象,探讨张家口居民对冬奥会影响的认知和态度,346名居民参与了该项研究.研究发现:①居民对冬奥会影响的感知因子包括16个积极影响项和9个消极影响项,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产生了3个维度,归纳为城市价值利益感知、成本消耗感知与个人价值利益感知;②社区居民可以分为乐观型、中间型与复合型,其中,乐观型的人数最多;③在城市价值利益感知与个人价值利益感知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其中,张家口市区、崇礼区等对冬奥会的积极影响感知更为明显;④各种类型居民对2022年冬奥会的支持率均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乡村产业升级面临的挑战之一.乡村产业升级是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基础,农业技术创新是实现乡村产业升级之芯.理清人口老龄化、农业技术创新与乡村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可为政府制定切实有效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现实依据.基于中国1997-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自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农业技术创新与乡村产业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 表明,人口老龄化、农业技术创新会推动乡村产业升级.虽然短期内,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会对乡村产业升级与农业技术创新产生不利影响;但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显著推动了农业
构建多元协同反贫困治理机制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基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及协同治理理论,通过SCP范式的“结构—行为—绩效”框架进行“银里实验”的典型个案研究,系统梳理脱贫攻坚实践举措与乡村振兴推进策略,总结多元主体参与贫困治理的成功要义.研究发现:主体多元是取得贫困治理成效的重要前提,权责明晰是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基本原则,组织建设是引领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举措,沟通顺畅是多元主体合作的必要保障.据此,以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合作理念的方式,促进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对于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主要体现为农村由封闭型走向流动型、农民由群体化转向个体化以及治理单元扩大化3个方面,由此相应带来了村治主体空心化、公共精神淡漠化、网络关系陌生化等消极影响,成为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困境.针对于此,湖南宁乡大成桥镇“六化社团”、浙江桐乡“三治融合”和湖北秭归“幸福村落”3个地区的乡村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成功构建了乡村治理共同体.3个实践案例对于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治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