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外一篇)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e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的房子临街,去年夏天,城管允许商贩们在附近摆摊,于是,摆摊的小贩拖拽东西的声音伴着他们彼此交谈的大嗓门,每天早晨6点前就准时响起。周末早上,好不容易让孩子补充睡眠,却遇上小贩们卯足了劲的叫卖声,令人常生从阳台泼一盆冷水让吵闹的人闭嘴的冲动。苦笑之余,一度想搬离这个地方。
  早市近在咫尺,方便也是有的。早晨同孩子一同出门,在闲聊时就留心把早市上的蔬菜观察好,孩子进了校门后,直接到刚才留心过的摊点前买菜。买后放到小区门房,赶在8点前去单位上班,一点都不耽误。
  去早市的次数多了,渐渐对一些常来的小贩熟悉,虽然并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他们主要卖什么菜,卖菜的招数就看明白了。
  我最爱买青笋,早市上卖青笋的菜贩子众多,但有一个人与众不同,他的菜摊前通常只摆三种菜:蘑菇、圆生菜、笋。不管你什么时候去,他总是生菜、蘑菇横排,笋竖排,三样菜摆放的整整齐齐。只要不是在称菜、找钱,他总是不言不语的左手拿青笋,右手拿刀,在快速地削青笋,轻快的就像厨师削刀削面一般,他脚下是一堆是青笋皮,摊上摆的当然是削过皮的水灵灵的青笋了。
  吆喝声最大的是一个高个子,健壮的卖鱼老头。他的语速很快,比如说:“十块钱一条的罗非鱼”,让你听清的必定是“十块罗非”这几个字。当然,第一遍快速说完以后,他必定会将“罗非鱼”三个字连续重复3到5遍。如果说“黑鱼15块一斤”,他快速重复的就是“15一斤”,总之他重复的就是他的卖点。顾客挑好活蹦乱跳的鱼,卖鱼的老头上秤称了,只见他一把捏住鱼头,往他摊位的木板上使劲一摔,捡起来,只需刮刀来回4下,再两秒钟掏出鱼腮,就将黏乎乎的鱼装袋收钱了。穿着褪色的褐色衣、头发上粘满鱼鳞的,眼珠突出的他,最厉害的是,在整个剖鱼过程中,他的吆喝声绝不停歇。可谓人与鱼同色,口水与鱼鳞齐飞。
  豆腐卖的最好的是一个长相端正的年轻女人。皮肤白,牙齿整齐,我是暗地叫她“豆腐西施”的。她的摊位前常常排着长队,不过队伍移动很快。一是因为买豆腐的通常都不说买几斤几两,都说买几块钱的豆腐,早早在排队时准备好零钱;二是卖豆腐的在听完你买的钱数后,手起刀落,就切好了你要的豆腐,似乎永远都不多不少。或许你想看一眼秤,验证一下她是否真有这等眼力功夫,但她早已将豆腐袋装递到你跟前,等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
  除了卖菜,早市上少不了卖早点的,卖包子一家,卖豆浆油条一家,都在自己的餐馆门前。从春天开始多了一个卖牛肉饼的摊,摊主是一对20岁出头的年轻夫妇,俩人瘦的都像没完全发育好。小伙子负责做饼,小媳妇负责卖。夏天傍晚散步,曾看见他们两个人收摊后,手牵手给还在路边摆摊的人送自己的牛肉饼。冬季来时,略带羞涩的小媳妇在人群大声叫卖“牛肉饼,刚出锅的”,她生硬的关中方言,像是费力地从喉咙里挤出来似的。但小伙子做饼的技术则明显娴熟,只是,一年的风吹日晒,夫妻俩白白净净的脸显然黑了不少。
  早市上当然少不了了卖菜与买菜的争吵,有人给单位食堂买了一口袋莲花白,回去过秤少了,气得骑着摩托车到菜摊前怒骂,摊主自知理亏,嘴上辩解不过,悄然补上两疙瘩菜,将就买主快走。
  有一次,看见摆摊的把自己的没卖完的丝瓜故意放在马路中间,然后让从此开车路过的小伙子给自己赔偿。从他们拿到钱后相视一笑中我看到了他们小算计背后的狡猾。
  也有两老太太一起买蒜苗,找钱后,偷偷多装一把,被卖菜的小妇人大骂“不要脸,丢人”,老太太说一句“装忘了”转身扔下蒜苗,飞快远去了,但她脸上那种“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的神情让我许久不能忘记。
  从我家5楼的阳台上,有一次,我看见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与卖菜的商贩吵架,好像为少找了钱,双方激动的对骂,来来回回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以老人被救护车拉走结束。这让我立即打电话给自己的母亲,告诉她如果遇到这样的纠纷,别认死理,宽容忍让,直接当作送钱做善事好了,把人气病了不划算。
  无论酷热寒冷,无论高兴苦闷,小商贩们的叫卖声每天都会早早响起,因为不管天气如何,心情好坏,生活都将继续。看得久了,人来人彺、熙熙攘攘的早市,也成风景。市井生活的智慧与哲理,麻辣鲜香,尽在这里。
  外 婆
  外婆是小垭村里唯一一个70多岁还到地里拾麦穗的人。拾麦穗时她头上插着雕花精美的银簪子,手上戴着银手镯、银扳指。我还见过她的银耳环,“龙”的造型,带着很多穗子,形象逼真,做工精细。
  对外婆拾麦穗的行为,她的儿女们显然是不赞成的。舅妈就无奈地说“晓得她跑啥呀跑?是缺她吃还是少她喝了?”但是外婆依然挎着竹篮辗转在收割后的麥地里拾麦穗。有一次,外婆拾麦穗拾到我家房后的坡地,正赶上人家准备犁地,外婆顾不上晒、渴,大太阳底下,急急的拾了半篮子麦穗。妈妈就心疼地喊外婆在我家休息,又责怨她不该到处跑着拾麦穗,外婆”呼呼“地喘着气”,一边擦汗一边说“人家没割的地里我又不去。人家掉在地里,不捡,我就是看着糟蹋了可惜么。”
  外婆在家时永远都在忙,做饭、洗衣、喂牲口,缝缝补补、这些都做完了,外婆就坐在屋子一角用麦秸编草帽。要选细长,亮白的麦秸,在水里泡得柔韧了,先编成长长的帽辫子,再一圈一圈绕起来用白棉线缝成帽子,整个过程是很费时间的。但我外婆在不耽误所有家务活儿的那有限的工夫里,不知不觉就垒起高高一叠草帽来。趁着天热,爬山下坡,背到几里路外的街上去卖。买草帽的大多是干农活的乡亲,常常为一两毛钱讨价还价,外婆觉得太不划算时,少不得又将没卖掉的草帽,大老远地背回来。
  独自拾麦穗、卖草帽的外婆常常让人忘了她是一个“三寸金莲”的小脚老人。
  根据我小时候的回忆,外爷家以种田、放羊为生,听我妈说。我外爷比我外婆大12岁,不知是怎样的因缘巧合,外婆嫁给外爷。听老一辈的人说,为了众多孩子能多一口吃食,外婆外爷从地势平坦的“坝”里举家搬到山高人稀的“山”里,在这个群山环绕的村子,养成三男两女,五个孩子。
  我从没有外婆外爷吵架的印象。我的记忆中外爷是一个白胡子老人,赶着一群羊,天晴下雨都出去。我记得他家冬天石炭炉子上红萝卜炖羊肉冒着的香气(也可能是猪大肠白萝卜炖绿豆);他床头搪瓷缸子里装的冰糖,我一去他就指着缸子逗我说:“白火石!给你拿一个,敢不敢吃?”
  可惜这样的外爷早早离外婆而去。
  外爷去世以后外婆长时间和小舅住在一起,小舅家不远处有个水库。我家和小舅家隔着一道山梁,山沟里有一条小河。我外婆经常背着背篓或提着蓝子到我家门前的河里洗衣服。后来,二舅在我家对面不远处盖了新房,接外婆同住。外婆又常常背着背篓或提着蓝子到小舅家门前水库边去洗衣服。看着她舍近求远,翻山越岭,我好几次听到大人说她“爱跑”。
  “爱跑”的外婆,也爱哭,一年中她总有几次不知不觉就跑到外爷的坟前哭。哭外爷走的早,狠心抛下她,留她在世间受罪。外婆的哭声在年幼的我听来真的是伤心难过,我舅舅、舅妈们听来就是心烦。他们要为填饱一群孩子们饭量渐涨的肚子,整天在田间地头,屋里屋外奔波忙碌。“啥都没人少给她,不晓得她隔三间五哭啥子?外人还当我们亏待她。”舅舅们通常无奈地一边劝着一边责怪着把外婆背回家,舅妈们自觉没做错啥多少脸面上挂不住。就这样各怀怨气继续把日子往下过,直到冷不防哪天外婆又到外爷坟头哭开了。
  我一直不懂外婆为什么要这样。
  直到我四十岁以后的某一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幅农妇拾麦穗的图——一大片收割后的麦茬地、一个蹲在地上的农妇、一个竹篮、留着几颗麦粒的麦杆。猛然就想到我外婆,才恍然醒悟:外婆的“爱跑”“爱哭”,原来是心里头有深深的苦闷和孤独。
  此时,外婆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了。
  责任编辑|王 琪
其他文献
墙角里,一只  丑陋的蜘蛛  死死咬住貪婪的线  爬上爬下,爬左爬右  这只看不清脸的小爬虫  不管公共环境多么需要清洁  就是不肯  撕碎它肮脏的黏液网
期刊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眨眼的功夫,我在这古城已经生活了四十年了。夏夜,漫步在一江两岸,伴着明亮的月光,观赏着璀璨的华灯,一股轻柔的晚风,把我带到了几十年前……  在凤县古城生活也几十年了。从我记事起,就感觉这是个破破烂烂的街道,那坑坑洼洼的小街。一片叫卖声迎面而来,随即是扑鼻而来的各种食品的香味。我,顾不上头顶彩条布上飘下的黑油飞沫,顾不上下雨天两脚的泥巴,更顾不上眼前黑乎乎的小饭桌,挤在那仅
期刊
以儿童视角进行文学表达,并不新鲜,总括起来有两种:一种试图贴近、描摹儿童生活,并赋予一定的教育意义;一种借由儿童之眼之口去洞察、感受周围事物,探寻一种成人世界鲜见的、更为广阔的生活。前者是写给儿童看的,属儿童文学范畴,儿童视角是作为一种文学题材的存在;而后者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写作的策略和技巧,是试图造成一种阅读的陌生化而选取的写作角度。就第二种儿童视角的写作而言,儿童从被“发现”之日始,就不再是一种
期刊
我不知道这个村名时  就已经来这里多次了  我沿着一道紅光滑过来  我化着一条鱼儿游过来  我伴着一位美人走过来  她朝我一笑 将满天的星星  笑落在河水中  这河叫嘉陵江 不知道名字时  我已泅进去多次了  河心里我抱过的石头仍在  那轮总也抓不住的月亮还在  东河桥村不在山脚  在一座巨象的背梁上  在这里 日月河从未改变  村子则像一个永不老的美女  不停地变幻衣装  就象巨象背梁上的光斑 
期刊
当然要深记着你了  记着那山、那水、那虫草花木  那真正空空如也的空气  记着那明澈至死的阳光  那一切自然而然着的表情  那令我掐死自己  也要追逐的一场黄金黄的梦里  那千肠百回的褶皱  无数小坡上,成群的又独自绽放的你  以带刺的图案与疼痛  锁定一棵小树千里萬里的梦  弥漫一片痴心褪不去血痂的香  一直不忍放你在那大口朝天的大锅里  已安置你在那案几、书桌和床头  甚至长途奔波的车厢  从
期刊
第一朵雪花落在麦叶上  比白蝶归来更安静,比杨花  更蓬松,我的心生了痴念  蓬松之上,如何再叠加蓬松  安静之中,如何再添加安静  我很想,听听  雪扑窗棂的声音,听听  雪盖山河的声音,听听  雪被里麦子握手言欢的声音  听聽雪水滋养土地的声音  听着听着,雪花就请来了春天
期刊
记不清  是一见钟情,还是万世宿命  不知何时  就冠上了你的姓氏  当从襁褓中睁开眼睛  忍不住就向着你的方向仰望  以一种望眼欲穿的姿态  铺满渴望  在追逐的旅途中  我一身尊贵的嫁衣,等着你的花轿  满月般的脸庞  始终带着金色的余韵,等你  是夢总会苏醒  当破碎的嫁衣随风而逝  我沧桑的脸,结满忧伤  包裹着曾经每一个惆怅  在即将枯萎的生命里  慢慢膨胀
期刊
喜娃是小区里收废品的大叔,大家都不知道他姓啥,只是因为他平时喜欢笑,一笑起来大眼睛就眯成一条长长的缝,嘴角两侧会堆起两道深深的印痕,嘴巴显得更宽了,很有喜感,让人一见也就不自觉的乐起来,所以大家都叫他喜娃。喜娃大概有五十岁,瘦高个,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最显眼的是那个戴在头上永远都不会去掉的破帽子下像毡片一样蓬着的头发,以及那个因门牙脱落形成的洞的嘴巴,一说话就漏气。他穿的衣服总
期刊
我把整个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的诗学视作一种碎片化的痴妄诗学,它惶惶不可终日地背离了作为上帝整全性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式的整体诗学。痴妄诗学以作为个体的存在为最终的意义来源,抹杀整体性的世界的意义与价值,充满了对于他者和最高他者的暴力。而这说到底是因为整体的大写的人的缺失,人成为失去人之为人的结构中的一个环节,显得孤立无助。越是孤立无助,就越是迷恋于螺丝眼般的自恋画像,认为这个失序和错序的零碎而小写的人能
期刊
梦  昨晚的梦,在风暴中  我被风暴带到高山之上  又弃之荒野  从倒伏的草丛,我爬了出来  爬到了梦的外面  像一只惊蛰的虫子  孤独而又慌乱地守着自己的月亮  实验  那些长在大树底下的蘑菇  像包着糖衣的忧伤  泡沫像白色的鱼卵  布满了鸟儿翅膀下的山冈  一场戏剧终究要谢幕  我内心里的舞台  只有一个演员,它是秋风  梦要醒了,望着你的幻影  我在水面抄写着一张无价的药方  随想  从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