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1-丁基-3-甲基氯咪唑([Bmim] C1)离子液体均相反应介质体系下,以易改性甘蔗渣为原材料,经1%的NaOH预处理后,选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
【机 构】
: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3;辽宁省高校近岸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丁基-3-甲基氯咪唑([Bmim] C1)离子液体均相反应介质体系下,以易改性甘蔗渣为原材料,经1%的NaOH预处理后,选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采用均相接枝共聚制备天然纤维素基吸油材料.探究接枝反应中单体、引发剂、交联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效果的影响.采用SEM、FT-IR和XRD对甘蔗渣纤维素接枝前后的形态、结构以及结晶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表面变粗糙且结晶度降低已成功接枝.最优条件下所制备甘蔗渣纤维素接枝率可达471.25%,水面浮油回收率为22.56 g/g,吸水率为2.55 g/g.通过均相共聚法实现对甘蔗渣的化学改性,所制备的吸油材料可应用于海洋石油污染处理.
其他文献
以聚丙烯(PP)无纺布为主体材料,利用UV辐照接枝聚合在PP无纺布表层引入第1层活性基羧基,然后通过静电自组装技术再向其引入第2层活性基芳香胺基,最后通过芳香胺基的叠氮法对明胶分子进行偶联固定,制备出对单宁具有吸附作用的新型吸附材料。通过对各步反应中间产物和吸附前后吸附材料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扫描电镜分析,对吸附材料进行表征,最终在PP无纺布上实现各步改性反应与活性分子组装,也证实了该吸附材料对单宁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为探究进水氨氮(NH4+-N)对颗粒污泥生物除磷的影响,构建了序批式反应器(SBR),在中温条件下考察了进水NH4+-N对生物除磷颗粒污泥的特征及其污染物去除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NH4+-N质量浓度为40 mg/L时,颗粒污泥沉降性能最好、生物量最大,稳定运行期污泥体积指数(SVI)为52.9 m L/g,总悬浮固体(TSS)质量浓度达到5.7~5.9 g/L,显著高于
介绍了改性碳纳米管的主要方法;阐述了改性碳纳米管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介绍了从环境中回收再生碳纳米管的主要方法并提出现存问题.
加氢站与加油站合建可以有效解决用地审批困难、选址受限、远离终端客户及管理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功能设施分区,共用给水和排水、供电、站控及安防系统,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合建站建设管理成本,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加油与加氢合建站的可持续发展。简要分析了油氢合建站的优势,从功能分区、建设方案、建站等级、安全管理及日常运维等多角度介绍了合建站的特点;剖析了国内外加氢站建设标准和规范发展现状,以《加氢站技术规范》GB 50516—2010为切入点,对我国加氢站设计与建设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分析结果可为加氢站项目建设或标
石化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碳减排、新能源崛起等压力,亟待转型升级.虽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化石能源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但新能源的崛起已成趋势,无法阻挡,其中氢能被认为是化石能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ASICON结构Na3CrV(PO4)3@C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包覆的碳源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和柠檬酸.通过XRD、Raman、XPS、TGA、SEM等对材料的结构组成和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煤基能源的兴衰关系到煤炭、煤电和煤化工上下游各个相关板块,影响面甚广。通过研究能源形态变革的演进规律发现,氢能是架起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桥梁,是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的推进器,是煤化工/冶金产业转型发展的原料仓,是交通/电力领域多元发展的动力源,是未来电网平衡的稳定器。基于此,研究提出了氢能-煤基能源产业发展的契入点,布局氢源和制氢技术,建设通道,建立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激活煤炭原料属性,实现CO2零排放。最后阐述了氢能-煤基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和建议,以切
目标检测网络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但庞大的计算复杂度使得传统硬件难以满足实时计算需求。为此,一种面向低延时目标检测的FPGA神经网络加速器被设计研究。该加速器能够支持高并行卷积稀疏计算,进而优化计算延时;同时设计了集中式存储阵列结构,能够实现存储阵列和计算阵列非一一对应的数据交互。基于Xilinx VCU118开发板和YOLOv3深度神经网络的测试结果显示,加速器单帧延时只有24.36 ms,并具有2704 GOPS的吞吐性能和更高的面积效率。
阐述中药材供应链、中药材溯源体系的行业现状,参考目前较成熟的食品质量溯源体系结合中药材自身特点,分析目前中药材溯源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中药材溯源过程涉及到的关键信息点,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对中药材溯源体系进行设计和研究,包括溯源体系的整体设计、中药材加工模块的详细设计以及中药材溯源智能合约小程序的设计实现。
完美石墨烯不具有氧还原活性,掺杂石墨烯是产生氧吸附活性位、提高氧还原活性的关键。以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的hummers氧化还原方法得到氧化石墨烯(GO)溶液;以卟啉铁为Fe、N源,进一步制备出高氧还原催化活性的Fe、N掺杂石墨烯。结果发现,随着卟啉铁与石墨烯质量比的增加,其活性先增大后减小,当石墨烯与卟啉铁质量比为1∶4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合适的掺杂质量比有利于形成更多Fe3C活性位点,得到较大的比表面积,从而获得高活性的掺杂石墨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