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教学应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路子,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数学课的目的,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学会提问、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因而提问这种教学方法被许多教师运用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提问的作用呢?
一、营造提问的氛围
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主动参与。因此,老师平时要尽可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提问要认真对待,不要轻易阻止。初中学生虽然已经脱离了稚气,但是因为各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有时可能问得很荒唐、很冒失,或者不够得体,对此,老师既不能训斥,更不能讥讽、嘲笑,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能提问题,就要给予表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能回答的要尽量给以满足;一时不能回答的,可启发学生去问别人,或者去查找资料。另外,老师还要经常和学生用平等的态度一道玩耍,一道学习,一道讨论问题。有时也可以把问题让学生一起来讨论和争辩,让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开始可以硬性规定班级的前十名必须每天一问,设计好表格,张贴于教室,自己当天问了,自己打勾,并列入学生考核中,慢慢的以点带面,整个班级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高起来了。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将会在竞争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自卑、胆怯的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其信心。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能得以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步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习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提问
课堂上想要让学生乐于提问,就要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情境,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提问题的欲望,从而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实验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中通过剪拼、测量、计算、游戏等方法,让学生进行观察、猜想,从而提出问题。例如:学习平行线的判定时,教师拿出“三线八角图”的教具,同时提出问题:这“三线八角图”中的同位角能相等吗?学生都回答了自己的答案。这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三线八角图”学具,用量角器测量使一组同位角相等,此时,“三线八角图”有没有特殊形状?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发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内错角相等时,两直线平行吗?同旁内角互补时,两直线平行吗?”
又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长短不等的小木棒任意拿三根来,并说出它们的长度,教师马上就可以猜出它们能不能组成三角形,教师猜,同时学生拼,进行验证。通过此游戏,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这时学生自然就会提出问题:“三条线段满足什么关系就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认知欲望,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要有启发性
1.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路
能启发学生的思路的问题必须具体、明确、严密,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只有具体、明确、严密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沿着一定的思路去解答。例如:在学习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时,教师可以依次的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如果做出四边形一条对角线,你能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吗?能说出你的方法吗?
(3)运用这种方法你能求出5边性和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4)你能猜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
这一系列的问题给学生逐步深入探索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以明确的提示,这样的问题才能启发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反之教师若提出笼统,模糊的问题,学生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从,思路混乱,不知如何去着手进行探究活动。
2.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和综合性问题让学生去探究。所谓开放性问题就是指问题的正确的答案不唯一,这类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多角度的心理兴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三条直线可能将平面分割为几个部分(不考虑直线重合的情况)?所谓综合性问题就是解答问题所用的知识是综合性的,它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进行一番加工,灵活地有创造性地运用。
四、不懂或不理解的题目,应引导学生提出来,然后适时进行解答
学生在学习时,难免常常碰到许多不懂或不理解的题目,应引导学生提出来,然后适时进行解答。例如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后,学生做了下面的练习:“在钉子板上,以给定的线段AB为一条边,以A、B为两个顶点,能连出多少个等腰三角形?”学生很难理解,就应启发学生:“你在这道题目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更多地亲自尝试提问与探索,更多地激发他们的心智活动和思维活动,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积极投入到教与学中去,才能真正做到:既“会问”,也“会学”。
一、营造提问的氛围
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主动参与。因此,老师平时要尽可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提问要认真对待,不要轻易阻止。初中学生虽然已经脱离了稚气,但是因为各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有时可能问得很荒唐、很冒失,或者不够得体,对此,老师既不能训斥,更不能讥讽、嘲笑,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能提问题,就要给予表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能回答的要尽量给以满足;一时不能回答的,可启发学生去问别人,或者去查找资料。另外,老师还要经常和学生用平等的态度一道玩耍,一道学习,一道讨论问题。有时也可以把问题让学生一起来讨论和争辩,让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开始可以硬性规定班级的前十名必须每天一问,设计好表格,张贴于教室,自己当天问了,自己打勾,并列入学生考核中,慢慢的以点带面,整个班级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高起来了。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将会在竞争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自卑、胆怯的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其信心。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能得以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步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习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提问
课堂上想要让学生乐于提问,就要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情境,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提问题的欲望,从而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实验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中通过剪拼、测量、计算、游戏等方法,让学生进行观察、猜想,从而提出问题。例如:学习平行线的判定时,教师拿出“三线八角图”的教具,同时提出问题:这“三线八角图”中的同位角能相等吗?学生都回答了自己的答案。这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三线八角图”学具,用量角器测量使一组同位角相等,此时,“三线八角图”有没有特殊形状?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发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内错角相等时,两直线平行吗?同旁内角互补时,两直线平行吗?”
又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长短不等的小木棒任意拿三根来,并说出它们的长度,教师马上就可以猜出它们能不能组成三角形,教师猜,同时学生拼,进行验证。通过此游戏,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这时学生自然就会提出问题:“三条线段满足什么关系就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认知欲望,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要有启发性
1.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路
能启发学生的思路的问题必须具体、明确、严密,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只有具体、明确、严密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沿着一定的思路去解答。例如:在学习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时,教师可以依次的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如果做出四边形一条对角线,你能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吗?能说出你的方法吗?
(3)运用这种方法你能求出5边性和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4)你能猜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
这一系列的问题给学生逐步深入探索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以明确的提示,这样的问题才能启发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反之教师若提出笼统,模糊的问题,学生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从,思路混乱,不知如何去着手进行探究活动。
2.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和综合性问题让学生去探究。所谓开放性问题就是指问题的正确的答案不唯一,这类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多角度的心理兴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三条直线可能将平面分割为几个部分(不考虑直线重合的情况)?所谓综合性问题就是解答问题所用的知识是综合性的,它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进行一番加工,灵活地有创造性地运用。
四、不懂或不理解的题目,应引导学生提出来,然后适时进行解答
学生在学习时,难免常常碰到许多不懂或不理解的题目,应引导学生提出来,然后适时进行解答。例如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后,学生做了下面的练习:“在钉子板上,以给定的线段AB为一条边,以A、B为两个顶点,能连出多少个等腰三角形?”学生很难理解,就应启发学生:“你在这道题目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更多地亲自尝试提问与探索,更多地激发他们的心智活动和思维活动,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积极投入到教与学中去,才能真正做到:既“会问”,也“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