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宗教信仰与政府公共文化供给的关系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y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研究了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视域下农村宗教热现象。基于南通地区的调查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农村村庄而言,公共文化供给的增加能够有效降低村庄内的信教比重;对于农户来说,公共文化供给能够显著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降低农户的宗教选择概率以及对宗教活动的参与程度。这说明,公共文化供给对宗教信仰而言具有一定的功能替代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长期缺乏是导致农村“宗教热”兴起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宗教;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TP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091-03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有很多外来的宗教,如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有本地就有的道家以及各少数民族独特的宗教信仰。中国施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宗教。根据宗教局发布数据显示,如今各种各样的宗教团体多达3000多个,其中的教职人员大约29万人,信徒超过1亿多人,他们的活动场所有9.21万处。农村是大部分宗教组织的场地,集中了90%的信徒。农村成了各种宗教的传播的场所,大量的宗教团体和宗教组织为了扩大影响力,开始采用各种手段来增加信徒,并且为了扩张宗教的活动场所,肆意的修建寺院、教堂以及道观等。宗教在农村已经产生一股强盛的力量,对农村的宗教信仰者的生活发展形成巨大影响力[1]。宗教在农村快速的发展,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与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息息相关[2]。
  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在公共文化领域有一定的差异性。南通地区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南通地区的公共文化状况的影响,这与南通地区农村宗教发展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二、文献回顾
  本文研究的目标是探讨南通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在现有文献中,宗教研究学者多是从宗教组织的角度出发,使宗教组织的研究呈现不同的研究视角。下面,笔者围绕公共文化供给和宗教信仰及其之间关系的主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文献回顾。
  对于“文化”,最早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aylor)在《原始文化》(1871)中就作出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是指这样一个复合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道德、艺术、习俗、法律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学习得到的一切能力和习惯。”[3]对“公共文化”的研究则要追溯到哈贝马斯探讨的“公共领域”。18世纪前后的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还局限在多数人的利益。哈贝马斯曾指出,要想区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有实质意义,划分私人事务与公共事务真正有价值,条件是要在健全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并且明确和依法保护私有产权制度,并且对明确宗教信仰与公共文化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索。
  对“公共物品理论”,如今被广泛认可的公共物品是指个体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引起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4],是指一定程度上共同享用的事物。在萨缪尔森的两分法中,公共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具有显著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5]而对于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理论,则认为在自愿供给下,纯公共物品会出现提供不足,因此需要政府干预以激励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而恢复最优配置[6]。
  而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公共文化现状并不让人满意。吴理财,夏国锋(2007)指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供给缺乏导致农村信仰缺失,并从地下宗教死灰复燃,封建迷信、“黄、赌、毒”等消极文化沉渣泛起的恶性结果来阐述,出现此类情况主要是政府公共文化供给实施相对薄弱。[3]
  财政部教科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2007)基于对70个县市的农村文化实证调查,认为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滞后,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供给单一,致使宗教信仰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3]
  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对于公共文化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论调,与我们本次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一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地域的差异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
  首先目前公共文化与宗教信仰相关文献并不多,且内容多是河南等西部地区的相关情况,南通地处东部沿海,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发展情况与西部自然不同。那么农村居民宗教信仰与政府公共文化供给的关系一样?
  其次由于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社会相关情况也不断改变,由于参考的相关文献是对以往社会的研究,时间相对较早,多是2010年以前的研究结果。所以并不符合南通市本地的实际情况。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田野观察、个案访谈、话语分析、叙述分析等方法,坚持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来对南通市当地农村居民进行调查。首先,引出题目、文献回顾、研究方法和样本构成;其次,研究结果呈现;最后分析南通文化供给影响农村宗教信仰的相关原因,笔者提出了几点有关提升政府公共文化供给能力的对策。
  本文选取的不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数据如表1:
  三、研究结果呈现
  (一)南通宗教信仰状况
  南通市是一个多宗教的地区,宗教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之后,在党和政府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下,在各宗教管理部门的贯彻指导下,境内的宗教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如今,南通市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五教俱全,但是发展不一,佛教在南通市历史悠久,人数也是最多的,关于对信教人数的调査,南通市宣传部没有最新的信教人数的资料,只有2012年的一次粗略统计,佛教有8000人左右,占人口总数的21%,这几年随着宗教的不断传播,己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因为南通几乎家家供有菩萨,会经常去寺院烧香拜佛,南通的佛教主持說佛教信仰者在50%上,但是这个数字遭到了南通市宣传部工作人员的否定。基督教有3000人左右,占人口总数的7%,伊斯兰教、天主教只是南通市的一些少数民族人们信仰,均有几千人。民众真正信仰道教的人不多,南通市只有十几个道士,负责丧葬、冥寿和周年法事。   (二)南通政府公共文化供给状况
  在了解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后,笔者对南通市某社区的公共文化供给状况进行了调查,主要文化供给方式有建立文化站(馆)、图书馆(农家书屋)、活动室、棋牌室、阅报栏、体育设施,并对当地农民进行供给(表2)。
  通过调查对象对公共文化设施的了解状况,反映出农村社区居民对文化供给的需求程度。调研结果显示:第一,仅有11.2%的调查对象了解文化站的设置,近九成的调查对象不清楚或不知道有文化站;第二,政府对图书馆(农家书屋)的设施建设投入较大,但是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并不高,并有一半的调查对象忽视了图书馆的存在。
  总体来说,供需结构失衡、利用率不高等是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存在的问题。供需结构的明显失衡说明,农村现有的部分公共文化供给形式不是社区居民所需,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存在闲置现象。
  四、南通公共文化供给对宗教的影响
  1.南通公共文化供给对宗教的影响程度
  对于农村的公共文化供给,以村民为本的工作重心至关重要。由于客观实际使农村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更强的民间性、明确的非营利性和传承的习惯性[8],因此,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对需求信息的采集、分析和类别分定体系的完善,势在必行。在这当中,一切工作应当以村民为主体,需要走访民居、个体户等切实了解村民需求及其对当前现状的意见。并在这基础上,科学地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使居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思想上,理性的眼观看待宗教,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公共文化供给使居民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从而使农村宗教在居民生活中的份额回归理性,回归自然发展。
  2.南通公共文化供给对农村宗教的影响方式与途径
  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速度,是为民生提供保障的重要举措之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重大现实意义,是以必须保证贴近实际、走近生活、靠近群众,多渠道创造亲民、便民、利民、乐民的公共文化产业和服务,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南通公共文化供给方式主要包含以下两种类型点,商品性文化供给与非商品文化供给,会使人民业余生活更加丰富,通过这两类方式不断影响宗教着宗教的发展。此类方式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去影响这宗教的发展,首先一种途径是让居民用科学的眼观去看待宗教活动,其次文化供给可以使居民培养自己的爱好,从而使其大量的业余时间,从事自己爱好的事情上,从而使其远离宗教。在全社会塑造全民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良好氛围,创建和谐社会。
  3.调查对象所在地公共文化设施状况
  非信教者所在地(或周围)有公共文化设施的比例占89%,而信教者情况的则低于非信教者,占80%,看得出非信教者较信教者,平时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到这些公共文化设施。
  4.调查对象所在地公共文化活动组织状况
  据我们调查结果显示,就有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而言,无论是信教者还是非信教者,他们所在地(或周围)都是文艺演出占较大比例,同时,信教者所在地有组织庙会一类的活动的比例更高。就从未组织过公共文化活动而言,非信教者所在地占9.5%,信教者却占了23.3%,明显看出非信教者较信教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公共文化活动。
  据我们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非信教者经常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的频率有8%,而信教者却占了16.7%,其中不少信教者是经常参加庙会,这与其信仰相关,无可厚非。但从另一方面看,信教者中从不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的频率占到了24.4%,超过了非信教者,这也说明了,信教者中懈怠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比例比非信教者更多。
  在调查后发现,信教者和非信教者平时休闲娱乐时的活动,两者都是看电视、上网比例占据前列,反映现在被更多人接受信息和娱乐的是媒体这类的公众平台,这也反映了信息在这类公众平台上展示是被最多人接受的地方,也是改善人们知识认知最广泛的平台。在其他(球类、阅读)活动方面,非信教者选择的比例比信教者高,这也证明了图1、2反映的非信教者所在地拥有公共文化设施的比例比信教者高。
  五、思考与对策
  (一)思考
  1.农村宗教发展影响有优有劣
  就我国当前政治体系和农村管理现状看,一方面,农村宗教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的丰富,有利于部分农村居民心理的自我改造,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与交流。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农村社会也因为宗教受到了消极影响。随着宗教的发展,不仅农村基层组织的社会权威削弱了,还一定程度上使农村社会的稳定受到了影响[vii]。其次,个别宗教传播信息存在良莠不齐、动机不明等问题,会是我国农村社会治安与稳定的潜在隐患。
  2.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程度、质量有限,严重阻碍村民文化生活长足健康发展
  农村公共文化存在服务供给缺位、错位、财政投入不到位等不足,实际对村民文化生活的改变尚处较浅层次,也未真正被村民广泛接受。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进步,农村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大。
  (二)对策
  1.以农民为基点,办实事
  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丞待进一步通过深入民众实际需求予以满足的、以村民为基点的导向机制。有别于城市大众文化,农村文化地域性鲜明、民间性更强、非营利性明确和传承的习惯性[8],因此对具体农村文化进行科学客观、详细全面的实地了解尤为重要。这需要大量走访,并充分尊重农村长大、对城乡文化足够了解的学者意见。同时,在理解农民的需要、倾听他们的想法之余,务必实施为村民办实事的原则,做到专款专用,专事专办。
  同时,在尊重农民群众的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之余,务必要以为村民办实事的原则,做到专款专用,專事专办。要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一定要让农民做主体,改变以“送文化”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因此,政府要探索广大农民参与决策和实施的制度平台,确保农民享受文化的权益,从而使政策行为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公共利益和广大农民的意愿。[8]   2.挖掘和培养农村文化优秀人才,提升农村文化知名度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优秀文化的发源地,而民间传统文化又是由民间艺人在农村发扬并传承给后人。培养并发挥民间艺人在农村文化生活中的带头作用,通过民间艺人组织农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从而带动农民建立文化队伍,在农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优秀人才的指导及培训提供工作,提高农民文化骨干的工作能力以及知识储备。与此同时,应当尽快完善南通农村文化人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形成优秀文化人才成长的良性机制。
  参考文献
  [1] 冉书华,对农村宗教活动的传播学研究——以湖北省黄梅县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2013.
  [2] 沈永真,陕西蒲城农村宗教与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
  [3] 刘卿卿,农村社区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表达研究——以山东省某农村社区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2015.
  [4] 徐嘉徽,浅析我国公共物品的供给--基于公共行政的公共性视角[D].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5(28).
  [5] 李琦,关于公共物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的研究综述[D].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010(22).
  [6] 罗玉林,城市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的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
  [7] 赵琼.当代中国宗教发展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及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6.
  [8] 于志勇.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04):110-112.
  作者简介
  吴树泉(1995-8),男,天津北辰人,汉,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在读本科生,就读行政管理专业。
  孔鈺莹(1996-9),女,江苏南通人,汉,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在读本科生,就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马宝锋(1994-6)男,甘肃庆阳人,汉,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在读本科生,就读社会工作专业。
  季佳炜(1995-9),女,南通通州人,汉,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在读本科生。就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林可立(1995.12),男,广东中山人,汉,在校本科,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就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满足经济建设的需求和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需要,政府和市民更加的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重要的路桥施工自然而然的成为关注的问题。软土地基频繁出现在市政路桥施工当中,进行软基加固处理势在必行,这既是保证路桥施工质量的需要,更是为了人民的出行安全。笔者在文中分析了几种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技术要点,希望对道路施工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市政路桥;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路在城乡物流流通和人员往来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成为经济的增长的倍增剂和社会进步的助动器。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对车辆损失小、方便施工和易于养护等优点,成为我国城乡各级各类公路采用的主要路面施工技术。因此,探析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及预防,对于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  中图分类号:TH6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采用桌面虚拟化技术和管理平台,将桌面操作系统/应用/数据等,传统由终端个人电脑处理的事务迁移到数据中心,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难题:数据高安全性,确保数据万无一失;性能优势,发挥强大的数据运算能力;低维护成本,管理端维护快捷,终端免维护。本篇论文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处理业务系统(协同办公、营销系统、PMS、ERP、及辅助生产、营销系统)等工作,企业重要商业秘密、企业敏感信息、重要信息、公司
期刊
[摘 要]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15标位于灵昆特大桥范围, 共有现浇梁127孔,线路主要从居民区、鱼塘区、农田、滩涂和沼泽区依次穿过,主要为松软软基,地质条件较差,满堂支架法不适用本项目现浇梁施工,由于本项目墩高在7~12米,故采用贝雷梁膺架法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容易控制,即在承台上搭设钢管立柱、立柱上用贝雷梁作为纵梁搭设门式支架。  中图分类号:TM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煤矿开采生产技术的选用关系着煤矿资源的开采效率与安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现代煤矿的开采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膏体充填开采技术便是一种相对较为先进的现代化煤矿开采技术,在现代煤矿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确保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的实践应用价值发挥,本文将针对我国煤矿开采作业中膏体充填开采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煤
期刊
[摘 要]城市的排水系统是一种保障覆盖区域内其它他设施得以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大雨过后各地相继报到“看海”模式,暴露了很多城市现有排水管网的建设水平较为滞后。例如布局不合理、管道线路老化、排水管径偏小等不良情况,使城市道路排水功能受到极大的制约,排水管网的工程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中圖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
期刊
[摘 要]工程技术人员对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必须全面了解此项工作的技术重难点,同时充分结合其实际情况,对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管理作出相应调整,以此来构建完善的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不断适应其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而对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强化控制与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拌合站;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H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在逐渐加大,其中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对其的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矿井的开采深度也在逐年提高,这就对煤矿开拓延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以此来满足煤炭开采的需要。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我国煤矿矿井开拓延深方式的发展展开了探讨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煤矿开拓;延深方式;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英语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愈来愈高,社会对于英语教学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有效的英语教学不仅是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够培养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逻辑思维。然而,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是对于高中英语的教学效率产生了影响,还在一定程
期刊
[摘 要]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本文中,笔者就将针对水利工程安全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未来水利工程的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施工  中图分类号:TH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13-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