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良恶性梗阻致胆道感染的菌群分布与耐药状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道感染的原因很多,不同的病因引起感染的细菌菌群可能有所不同.本文中我们主要对胆道系统良、恶性梗阻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差异和抗生素敏感度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8月至2010年3月胆道梗阻合并感染的112例住院患者.恶性梗阻组37例中,胆管癌15例,壶腹部肿瘤9例,胰头癌4例,肝癌1例,胃癌腹腔转移致胆道梗阻8例;

其他文献
晚期食管癌常有严重吞咽困难、食管气管瘘等,置入记忆合金食管支架是一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办法。置入支架的方法有多种,我们采用中心定位法置入支架操作简单,定位准确,自2001年4月至2006年6月用此法治疗60例患者,现总结如下。
放大结肠镜结合染色可以观察肿瘤表面腺管开口形态,从而判断肿瘤性质。利用内镜系统中的全数字化图像处理器不仅可以观察肿瘤表面开口形态,还可利用人工智能电子染色(FICE,Fuji intelligent color enhancement)技术观察肿瘤表面毛细血管结构,对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本研究运用Fujinon4400全数字化图像处理器的590系列结肠镜观察息肉表面毛细血管的结构与病理之间的
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胆漏发生时间的早晚,将其分为术后即发性胆漏(术后24~48h内)和术后迟发性胆漏(术后1周左右),而迟发性胆漏相对少见。现对我院12例行LC发生术后迟发性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和防治对策。
上消化道内镜对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治价值无可质疑,但消化内镜医师如对内镜诊断涉入不深或初学者,在内镜操作时对食管入口及咽喉部疾病诊断往往容易忽视。现将我科应用电子内镜在对食管、胃和十二指肠检查过程中诊断食管入口及咽喉部疾病35例报道如下。
为促进消化内镜诊治技术的发展和学术交流,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办,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省消化内镜学会、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及黑龙江省临床消化病研究所承办的“第五届哈尔滨全国消化内镜学术会议暨内镜清洗消毒会议”将于2010年1月22—24日举行。
患者男,59岁。因“上腹胀、恶心、腹泻1个月,水肿半月”入院。患者解黄色稀便,3~4次/d,无便血,无呕吐、腹痛,无发热及血尿、少尿,发病以来食欲可。既往体健,无哮喘史,无大量饮酒和滥用药物史。自诉对磺胺过敏。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除四肢和眼睑水肿外,余无特殊。血常规:血红蛋白133g/L,白细胞计数6.61×10^9/L,嗜酸性粒细胞1.60×10^9/L,血清电解质、肝脏酶学、胆红素水平及肾
患者女,67岁,因“间断性腹泻伴有恶心、呕吐10个月”入院。10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间断腹泻,大便呈水样,每天30余次,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无里急后重,无腹痛,无特殊药物服用史,无盗汗,无咳嗽、咳痰,无体重减轻。给予止泻对症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血常规:WBC18.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0.84,中性粒细胞计数:15.6×10^9/L。粪常规正常。抗线粒体抗体为1:1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疾病,80%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置入普通覆膜食管支架只是解决患者的吞咽困难问题,而将放射性碘-125粒子与食管支架整合制成的食管内照射支架,能对癌肿组织进行放射性治疗,有望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为此,我们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了普通自膨式钛镍合金支架和碘-125粒子自膨式钛镍合金支架的比较研究。
幼年性息肉又称黏液性或潴留性息肉,属于肠道错构瘤性息肉,好发于小儿,常因便血而就诊[1-3].近年来,随着结肠镜的普及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广泛应用,小儿幼年性息肉的诊断率和治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现回顾我院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幼年性息肉的资料,报道如下.
随着内镜下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内镜介入需要在检查前行肠道的清洁准备。肠道清洁是结肠镜、小肠镜及胶囊内镜等检查防止误诊、漏诊提高诊断阳性率的关键。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比较用改良的“3合1”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磷酸钠盐口服溶液3种清肠剂的结肠镜检查患者顺应性、安全性和清肠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