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目前尚没有能够可靠预测其发病的实验室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对其眼底表现典型者,主要是根据其后极部“奶油番茄酱”眼底表现、周边颗粒样病变呈“卫星灶”样分布等眼底病变特征做出诊断[1-5].但还有少数患者眼底表现并不典型,或具有其他特殊表现,使其诊断较为困难.为此,我们对一组眼底表现不典型的AIDS合并CMVR患者的眼底表现进行了观察分
【机 构】
:
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眼科,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眼科,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眼科,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眼科,100015首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目前尚没有能够可靠预测其发病的实验室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对其眼底表现典型者,主要是根据其后极部“奶油番茄酱”眼底表现、周边颗粒样病变呈“卫星灶”样分布等眼底病变特征做出诊断[1-5].但还有少数患者眼底表现并不典型,或具有其他特殊表现,使其诊断较为困难.为此,我们对一组眼底表现不典型的AIDS合并CMVR患者的眼底表现进行了观察分析,以期增强对这一类眼底表现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症;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诊断
分类号:R774.1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手术后视力和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的改变.方法 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连续IMH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例,女例28例;平均年龄(62.43±5.68)岁;平均病程2.78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统计
研究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启动区的多态性有关。眼部VEGF主要由视网膜Muller细胞分泌,视网膜Muller细胞VEGF的生成和调节机制、阻止和逆转DR的发生发展一直是DR研究的热点。
目的 了解我国内地从猪中分离到H9N2亚型毒株HA和NA基因来源及它们使猪致病的原因.方法用PCR扩增目的基因,与PGEM-TEasy Vector 4℃过夜连接,重组质粒转化DH-10β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鉴定,测序.然后,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两株猪H9N2毒株HA蛋白分子上第226位上氨基酸为L,这与从人和猪所分离出的H9N2毒株相同,其连接肽属对禽致病的毒株,但它们的序列为R-L-S-R
目的 观察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玻璃体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严重PDR患者80例80只眼纳入研究.依照非主动随机方法将患眼分为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组(A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组(B组),均为40只眼.两组间性别(x2 =0.05)、年龄(t=0.59)、糖尿病病程(t=0.36)、HbA1c(t=0.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目的 观察放射疗法(放疗)对难治性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经氩激光光凝或光动力疗法多次治疗无效的脉络膜血管瘤患者8例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11~54岁,平均年龄(27.50±15.18)岁.均为单眼发病,右眼3只,左眼5只.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5只眼,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3只眼.均合并广泛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患眼视力为光感~0.01.肿瘤体积1.96~5.35
本刊以推动眼底病学术发展为已任,整个编辑出版活动均是以此出发点为基础,自然也有一些体现自身特色的稿件录用原则及编辑加工送修要求。为了方便作者投稿,现将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说明如下:1稿件评审录用刊稿稿件审理实行编辑初审、同行评议、总编及编辑部复审的“三审制”;其中,同行评议采取“双盲”方式进行。以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为稿件审选的标准;以学术质量为稿件录用的基本原则。同行评审结果是确定稿件录用与否的
目的 观察视网膜下瘢痕形成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脉络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纤维化因子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方法 7~8周龄雌性C57BL/6(B6)小鼠64只,应用激光结合视网膜下注射炎症巨噬细胞的方法建立视网膜下瘢痕动物模型.建模后7d,摘除小鼠眼球行Masson染色,同时选取部分眼球作脉络膜铺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确认视网膜下瘢痕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