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大量事例中详细说明了增加作文语言文采的几种方法及效果。
[关键词]作文语言文采;比描;拟人;描写具体
文章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作文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内容的传达。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作与阅读的本质上就是作者读者两种生命状态的交流、碰撞和沟通。有文采的语言往往是能刺激读者的大脑进行自主加工。比如,你用“这个女孩长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就比用“这个女孩儿很漂亮”来得有诗意,因为前者要通过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得到“漂亮”的信息,这加工过程是一个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进而使大脑产生快感的过程,我们可以总结为语言表达总则一“有话不直说。”直说的话不是文学,是信息,而好的有文采的语言就是给大脑自主化加工的机会。
1 善用比描
所谓“比描”,就是指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地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描述,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说直白点,就是为了说清、说好一种情景,就拿另一种情景来与之比较。照朱熹说的:“比者,比也,以彼物喻此物也。”请看《编织二十一世纪的梦》一文中的开头句子:
1.1 二十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
如果这样写:
1.2 二十世纪快要成为历史了,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前,我们回首百年的世事沧桑……
或者这样写:
1.3 二十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云散的往事……
你会喜欢哪一句呢?我们可能会比较喜欢第2旬。但我们肯定最喜欢笫3句,因为它形象可感,颇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话不直说,以比描之法说精妙处。“二十世纪快要过去”与“帷幕徐徐落下”作比描,“世纪之交”与“驿站”作比描,“往事”与“烟消云散”作比描,三组比描,使同样一个意思传达起来更鲜活,有了情感,有了形象。
其实,自古文章典籍,比描的比比皆是,诗人作家没有不钟情比描的。请细细品读以下例旬:
相似比描:
1.3.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3.2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相反比描:
1.3.3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1.3.4 生活可不象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再重新做。
相类比描:
1.3.5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
相对比描:
1.3.6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
相称比描:
1.3.7 已是悬崖百仗冰,犹有花枝俏。比描的妙处与方法你自可慢慢领悟。而比描的美,美在新,美在巧,美在机智。一般而言,比描所在的甲乙两种情景距离愈远,比描效果越好。愈是把盾似毫无联系的情景放在一起,比描效果越好。其实,由于比描的方式多种多样,人们又把比描细分为许多类型,如比喻、对比、映衬、类比等等,但你大可不必掌握那么多类型,我们只需抓住一点:用“比”的方式去说话!
2 学会拟人
2.1 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
2.2 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
相比之下,句子2生动多了。因为句子1只是客观叙述,以“豆荚”为主体的当前情景与作者没有情感交流。而句子2不同,豆荚仿佛有灵魂了,作者将其当成了人,理解和感受着豆荚的一切。一个“挤”字表现出豆荚的茂盛与可爱,豆荚也不辜负作者的“知遇之恩”,助作者传达了愉悦的心情。触动作者用“挤”字的原因,便是作者心中的“拟人”意识,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假思索,让感情流诸笔端。我们的文章枯干生涩,多半由于极度缺乏这种“拟人”意识。
古人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诗人们更是望飞雁而起愁,睹落花而见伤,固然有些脆弱,但也正是这种“物我合一”的认知方式造就好多优秀诗篇:
①李白《登太自峰》: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太白星对李白有多么深厚的友谊啊,愿为他打开通向天界的门户。其实,星只是星而已,写得这么美丽神奇是因为作者把星当成了人。
②辛弃疾《西江月》:昨日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诗人以酒为友,看来有缘起。酒醉之后,松不复是松。人也。
作者始终把自己当作万物之一,平等友好地与万物交流……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希望今后我们能突破语言层面,改从思维角度上领悟和掌握它。“拟人”教我们将客观的当前情景“人化”“生命化”,或将无生命的世界转化为有生命的世界,或将有生命的世界转化为人的情感世界。
3 描写具体
许多同学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语言缺乏表现力,其主要原因是只重视句子的主干,而忽略了枝叶的修饰功能,换言之,若恰当地合理地以“定、状、补”加以补充描写,使情景具体化,语句就会顿放异彩。
3.1 我曾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的身影,倍感失意。
3.2 我曾在这秋水之畔终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瘦削的身影,倍感失意,就象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的失意。
比较而言,句子2效果更好,因为这样的具体描写。一种孤寂生活和郁郁不得志的哀怨和闲愁,呼之欲出。
所以,作文中,人、事、景、物的刻画,都应该做到这两个字:具体。语言概略不具体,形象就扁平、模糊,缺乏逼真、清晰的立体感。因此,当你写作的时候,请记住:不是“一杯茶”而是“一杯柠檬茶”,抑或“一杯热腾腾的柠檬茶”;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卷毛狗”,抑或“一只黄色的卷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康乃馨”,抑或“一束素白淡雅的康乃馨”;不是“一个夜晚”而是“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抑或“一个月白风清木叶萧萧的夜晚”……
若同学们写作时没有注意到描写“具体”这样一个简单的语言技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只管自己说,而不管读者的接受情况。读者可能凭借的就只有作者的语言,却没有作者的经验。譬如,表述“今年夏天很热”时,同学们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今年怎样热的情景,但寒冷地区的读者可能没有反应。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加些修饰,描写具体,这样更为具体形象的表达,便于读者的理解和把握,也能传达出特别的意味来。
[关键词]作文语言文采;比描;拟人;描写具体
文章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作文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内容的传达。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作与阅读的本质上就是作者读者两种生命状态的交流、碰撞和沟通。有文采的语言往往是能刺激读者的大脑进行自主加工。比如,你用“这个女孩长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就比用“这个女孩儿很漂亮”来得有诗意,因为前者要通过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得到“漂亮”的信息,这加工过程是一个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进而使大脑产生快感的过程,我们可以总结为语言表达总则一“有话不直说。”直说的话不是文学,是信息,而好的有文采的语言就是给大脑自主化加工的机会。
1 善用比描
所谓“比描”,就是指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地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描述,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说直白点,就是为了说清、说好一种情景,就拿另一种情景来与之比较。照朱熹说的:“比者,比也,以彼物喻此物也。”请看《编织二十一世纪的梦》一文中的开头句子:
1.1 二十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
如果这样写:
1.2 二十世纪快要成为历史了,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前,我们回首百年的世事沧桑……
或者这样写:
1.3 二十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云散的往事……
你会喜欢哪一句呢?我们可能会比较喜欢第2旬。但我们肯定最喜欢笫3句,因为它形象可感,颇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话不直说,以比描之法说精妙处。“二十世纪快要过去”与“帷幕徐徐落下”作比描,“世纪之交”与“驿站”作比描,“往事”与“烟消云散”作比描,三组比描,使同样一个意思传达起来更鲜活,有了情感,有了形象。
其实,自古文章典籍,比描的比比皆是,诗人作家没有不钟情比描的。请细细品读以下例旬:
相似比描:
1.3.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3.2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相反比描:
1.3.3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1.3.4 生活可不象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再重新做。
相类比描:
1.3.5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
相对比描:
1.3.6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
相称比描:
1.3.7 已是悬崖百仗冰,犹有花枝俏。比描的妙处与方法你自可慢慢领悟。而比描的美,美在新,美在巧,美在机智。一般而言,比描所在的甲乙两种情景距离愈远,比描效果越好。愈是把盾似毫无联系的情景放在一起,比描效果越好。其实,由于比描的方式多种多样,人们又把比描细分为许多类型,如比喻、对比、映衬、类比等等,但你大可不必掌握那么多类型,我们只需抓住一点:用“比”的方式去说话!
2 学会拟人
2.1 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
2.2 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
相比之下,句子2生动多了。因为句子1只是客观叙述,以“豆荚”为主体的当前情景与作者没有情感交流。而句子2不同,豆荚仿佛有灵魂了,作者将其当成了人,理解和感受着豆荚的一切。一个“挤”字表现出豆荚的茂盛与可爱,豆荚也不辜负作者的“知遇之恩”,助作者传达了愉悦的心情。触动作者用“挤”字的原因,便是作者心中的“拟人”意识,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假思索,让感情流诸笔端。我们的文章枯干生涩,多半由于极度缺乏这种“拟人”意识。
古人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诗人们更是望飞雁而起愁,睹落花而见伤,固然有些脆弱,但也正是这种“物我合一”的认知方式造就好多优秀诗篇:
①李白《登太自峰》: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太白星对李白有多么深厚的友谊啊,愿为他打开通向天界的门户。其实,星只是星而已,写得这么美丽神奇是因为作者把星当成了人。
②辛弃疾《西江月》:昨日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诗人以酒为友,看来有缘起。酒醉之后,松不复是松。人也。
作者始终把自己当作万物之一,平等友好地与万物交流……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希望今后我们能突破语言层面,改从思维角度上领悟和掌握它。“拟人”教我们将客观的当前情景“人化”“生命化”,或将无生命的世界转化为有生命的世界,或将有生命的世界转化为人的情感世界。
3 描写具体
许多同学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语言缺乏表现力,其主要原因是只重视句子的主干,而忽略了枝叶的修饰功能,换言之,若恰当地合理地以“定、状、补”加以补充描写,使情景具体化,语句就会顿放异彩。
3.1 我曾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的身影,倍感失意。
3.2 我曾在这秋水之畔终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瘦削的身影,倍感失意,就象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的失意。
比较而言,句子2效果更好,因为这样的具体描写。一种孤寂生活和郁郁不得志的哀怨和闲愁,呼之欲出。
所以,作文中,人、事、景、物的刻画,都应该做到这两个字:具体。语言概略不具体,形象就扁平、模糊,缺乏逼真、清晰的立体感。因此,当你写作的时候,请记住:不是“一杯茶”而是“一杯柠檬茶”,抑或“一杯热腾腾的柠檬茶”;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卷毛狗”,抑或“一只黄色的卷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康乃馨”,抑或“一束素白淡雅的康乃馨”;不是“一个夜晚”而是“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抑或“一个月白风清木叶萧萧的夜晚”……
若同学们写作时没有注意到描写“具体”这样一个简单的语言技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只管自己说,而不管读者的接受情况。读者可能凭借的就只有作者的语言,却没有作者的经验。譬如,表述“今年夏天很热”时,同学们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今年怎样热的情景,但寒冷地区的读者可能没有反应。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加些修饰,描写具体,这样更为具体形象的表达,便于读者的理解和把握,也能传达出特别的意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