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块链与个人信息保护之冲突与兼容

来源 :行政法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t13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个人信息多被大型机构收集,并集中存储于中央数据库中.此种存储模式异化了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亦可能为信息主体带来歧视、类型化等风险,损害了信息主体的自主权.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等优势正在成为个人信息保护的一种新的技术尝试.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有利于信息主体控制其自身的个人信息,进而提升了信息主体的自主权.然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是以透明度为代价,亦存在损害个人信息的风险.此外,区块链的技术特征也造成了个人信息控制者难以确定,引发了与信息主体的被遗忘权、可携带权等新型个人信息权利之间的冲突等问题.原则上应将在链上具有某种管理功能的主体视为个人信息控制者,针对区块链技术与新型个人信息权利的冲突,应采取技术路径与法律缓和解释路径并行的方式使两者兼容.
其他文献
村委会在重大公共卫生风险防控的参与过程中,承担着自治职责、法定职责和辅助职责,为了化解村委会参与中的若干现实困境,需要予以法治化改善.因此,应当以村委会的宪法地位为出发点,以“帮助者”的角色定位充分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村委会既可以广泛参与不涉及行政强制措施的任务;还可以在行政机关的指挥下,参与实施涉及限制人身自由、财产权等行政强制措施的任务.基于村道的所有权归属与利用目的,村委会有权封锁弱开放性村道,并限制非本村村民的通行,但应当遵循比例原则的要求.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在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进而对社会、他人、自己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的问题。本研究报告笔者在辅导员工作中所经历的1个案例,浅析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我国行政协议由单方行政行为的概念出发,经诉讼法突围,最终进入司法实务进而凝结成一般规范.这种历史惯性使得行政协议诉讼规则大规模地承袭单方行政行为的诉讼规则,而我国行政机关无法提起诉讼的传统,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套诉讼规则,使得单纯合约性争议的当事人主义诉讼被忽视,造成诉、审、判之间杂糅与错位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实体上厘清行政协议与行政行为这两个法律用语的关系,进而按诉讼类型区分、融合及转换适用不同的诉讼规则.
新中国成立后,公务人员退休金完全由财政直接转移支付,国家并未实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从2015年1月开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其工作人员收入中开始代扣养老保险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将形成相应的养老保险基金.该基金将成为日后达到退休年龄的退休公务人员,甚至包括已经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的资金来源.公务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这样关切每位公务人员切身利益的基本经济制度,尚未启动立法.不论从公务人员工资中“扣钱”,还是对公务人员予以相应的养老给付——支付养老金,皆须依据法律规定执行.公务人员参加养老保
在行政公益诉讼实践中,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职”的认定标准不一.学界主要围绕“行为标准”“结果标准”展开讨论.“行为标准”符合“依法履职”的基本语义.两种标准之间的关系需从“因果关系”的视角进行检视.两种标准在必然因果关系下实质上是相同的.相反,选择“结果标准”则不具有合理性.较之“实现公益保护目的”,“职权法定原则”更具有正当性.从语义符合度、关系协调度以及法理依据与现行法律体系的契合度来看,“行为标准”更为妥当.法院从公益保护最大化角度对是否穷尽监管措施作出认定是“行为标准”的要义.
着眼于申请人诉求和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手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地位作用开展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类型化研究,重视过程分析,推动工作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有助于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加强对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类型化的研究,探索建立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复议审理机制,构建强调动态流程的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类型化体系,使行政争议的解决更规范、可预期,对于提高行政复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将行政复议建设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要渠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学科评估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同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评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使其备受诟病,影响了学科评估的健康发展.学科评估作为一种公权力行为,其行使的正当与否关乎参评高校与学科的重要利益.维护高校合法权益,确保评估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对学科评估加以规制,实现学科评估权的合法运行.
受智慧审判启发,在线政务服务和各类行政执法领域都出现了裁量自动化现象,尤以裁量辅助系统为代表.裁量自动化能提升行政效能和规范裁量权的行使,也需经受既有学理的检验.按裁量过程中是否有人工介入为标准,裁量自动化分为裁量辅助和全自动裁量,裁量基准和一般裁量可为前者提供理论支撑,但后者不仅在理论上无从证立,也被域外立法排除.行政裁量自动化应定位于辅助功能,可纳入整体行政流程再造体系予以开发,在类案推荐、结果参考、偏离监督(预警、督查、监察)等方面予以积极利用.
当代立法中行政立法与立法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难分彼此.立法的技术逻辑是立法技术的核心和精髓,其旨在将立法者意念中的法律转化为执法者、司法者、守法者可以理解的规则,进而现象化为社会秩序的现实.立法技术中的数理逻辑可以作为防范立法失误的重要提醒和技术保障;数理逻辑使法律语言更为言简意赅;常理逻辑将法理寓于事理,保证立法合乎事理、循于情理;法理逻辑强调理论性、观念性,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法治理念落实,指导立法实践.然而当前立法技术在上述逻辑层面依然存在问题,故在未来立法时应努力做到开篇确立原则、破题界定概念
网络平台差别化定价的应用包括商家定价与平台定价场景.基于市场博弈结构分析,作为传统平台规制路径的反垄断机制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存在较大的规制失灵成本.网络平台差别化定价的核心场景特征为,平台与商家以个人信息作为“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判定基础.在当下信息技术发展场景中,个人信息保护应当以维系信息关系为核心价值目标.在用户——平台关系场景中,这一信息关系体现为数字信任.维系数字信任,成为平台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应当通过设置信任公地资源使用规则的方式,建构平台经济中的可信承诺.在差别化定价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