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的想象,是与掌握语言相联系,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并在言语的表达中发展起来。由此可见,语言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和发展想象力,必须充分利用语言因素,丰富学生的言语。而同时,学生丰富的想象又会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他们认识事物,培养观察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最终发展学生的语言。
一、撷取生活素材,储备表象,丰富语汇
想象力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形象的过程。培养想象力,发展语言,首先要丰富学生的表象,使他们能“言之有物”。而要占有丰富的表象,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源泉。”作为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由于学校地处城区,实地观察有许多不便,运用电教媒体,就显得方便快捷,且丝毫不影响效果。暮春三月,我让孩子看一段田野春色的录像,对他们说:“小朋友们,春天到了,你们能从录像中的哪些事物看出春天来了呢?如果你仔细观察,再认真地想一想,可以找出几十种来。那么,你能找出几种呢?”孩子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录像所吸引,他们兴致勃勃地观察开了。如身临其境的观察使他们认识了许多前所未知的事物,并把这些事物的特征牢牢地记于脑海之中。尝到了观察的甜头,我便常常组织学生观察。有时,一张小小的照片,就能唤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兴奋地看看、想想、说说。一次又一次的观察,储备了大量的表象,丰富了学生的语汇,更强化了学生的感知。
二、提供形象素材,指导表达,启发想象,运用语言
儿童是极富想象力的。在以电教媒体为依托的观察活动中,他们会情不自禁的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于想象的广阔空间。但是,儿童想象的随意性很大,教师不应让学生去胡思乱想,而应精心设计展开想象的情境和导语,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正确表达。三月桃花开放的时候,让孩子看一段关于桃园的录像,通过观察桃花的外形,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含苞欲放,什么是盛开,什么是花蕾。这时,我这样引导学生:“三月,桃花开了,香气扑鼻。这里的花,有的是盛开的,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还是花蕾,真是美极了!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些花像什么?”孩子们依据教师的语言描绘,结合观察到的花的外形,展开了想象,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你们看,含苞欲放的花儿就像是害羞的小姑娘,她不好意思地把头藏在花瓣里呢。”“大家看这花蕾,它还在睡觉呢。它把自己包得紧紧的,睡得多香啊!”“盛开的桃花真美,怪不得书上说人长得好看叫‘面如桃花’”……这样,电教手段和教师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好的情境,使学生乐于想象。同时,学生也急于把自己所想的告诉大家,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在练说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类似上述的想象表达活动,在学习课文时,我经常运用。如在学习课文《美丽的丹顶鹤》时,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鹤,书上的描述对他们而言相当抽象,同时,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高雅、引吭高歌等光靠字面上的解释,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低年级儿童感性认识大大多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占极大优势。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种美丽的鸟儿呢?正巧,央视《人与自然》节目播放关于丹顶鹤的纪录片,我便把它录了下来。当屏幕上出现了一群群展翅飞翔的丹顶鹤时,同学们立刻被吸引住了。我让他们边看录像,边联系课文,想一想,你学懂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先看看,再说说。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课文。一节本来需要花很多口舌……都难以讲透的内容,就这样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生动、逼真的电教媒体,不仅使学生在想象活动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想象活动中得到了提高。
三、丰富想象内容,多种途径,促进想象,发展语言
记得一句很通俗的老话,再好吃的东西吃久了也会腻。教学亦是如此。电教手段多种多样,如果总是运用一种,时间一长,难免会失去新鲜感。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多种手段,丰富活动内容,促进想象,发展语言。
教学中,教者还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故事,让学生在故事提供的基础上想象、续编故事。如根据开头编故事。先让学生听故事的开头部分,要求学生通过想象补充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在编写的过程中鼓励求异思维,不要求一致。在听配乐故事《聪明的公鸡》时,我先让大家听录音(森林里住着公鸡、小兔、小松鼠、小狗和狡猾的狐狸。狐狸想吃鸡又害怕公鸡的邻居小狗。有一天,狐狸听说公鸡生病了,他连忙穿着白大褂,挎着大药箱,打扮成医生的样子公鸡家门口……)听到这里,我关掉录音,问:“公鸡是怎样识破狐狸的?结果怎样?”这样,录音的讲述,像一根藤,学生就顺着这跟藤展开想象,编拟出一个个击败狐狸的好办法,然后,我推荐给学生一些词语(如急中生智、惊慌失‘措、虚情假意、凶恶、热情等),指导学生用连贯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样,学生的词汇得到丰富,语言也得到了发展。此外,我还让学生根据录音故事的结尾编故事,根据内容续编故事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有教师认为,电教媒体越接近真实越好。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记得儿童剧场创始人阿里斯·朋尼赫茨女士说过:“儿童剧场的背景和装扮过于逼真,儿童就没有想象的余地了,因而,不能促进想象力的发展。”这句话很有道理,过于逼真,学生的想象只能是对事物的简单的重复,反而抑制了想象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发展语言。比如,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几笔勾画的一只小狗,就可以激起学生无穷的想象,根据简笔画,他们可以尽情的想象出无数形态各异的狗来。反之,如果出示一张狗的照片,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学生无拘无束,通过想象,孩子可以到达任何一个地方。而想象后的表达,会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与发展语言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电教媒体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想象力的发展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同时,丰富的语言更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他们认识事物,培养观察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最终发展学生的语言。
一、撷取生活素材,储备表象,丰富语汇
想象力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形象的过程。培养想象力,发展语言,首先要丰富学生的表象,使他们能“言之有物”。而要占有丰富的表象,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源泉。”作为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由于学校地处城区,实地观察有许多不便,运用电教媒体,就显得方便快捷,且丝毫不影响效果。暮春三月,我让孩子看一段田野春色的录像,对他们说:“小朋友们,春天到了,你们能从录像中的哪些事物看出春天来了呢?如果你仔细观察,再认真地想一想,可以找出几十种来。那么,你能找出几种呢?”孩子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录像所吸引,他们兴致勃勃地观察开了。如身临其境的观察使他们认识了许多前所未知的事物,并把这些事物的特征牢牢地记于脑海之中。尝到了观察的甜头,我便常常组织学生观察。有时,一张小小的照片,就能唤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兴奋地看看、想想、说说。一次又一次的观察,储备了大量的表象,丰富了学生的语汇,更强化了学生的感知。
二、提供形象素材,指导表达,启发想象,运用语言
儿童是极富想象力的。在以电教媒体为依托的观察活动中,他们会情不自禁的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于想象的广阔空间。但是,儿童想象的随意性很大,教师不应让学生去胡思乱想,而应精心设计展开想象的情境和导语,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正确表达。三月桃花开放的时候,让孩子看一段关于桃园的录像,通过观察桃花的外形,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含苞欲放,什么是盛开,什么是花蕾。这时,我这样引导学生:“三月,桃花开了,香气扑鼻。这里的花,有的是盛开的,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还是花蕾,真是美极了!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些花像什么?”孩子们依据教师的语言描绘,结合观察到的花的外形,展开了想象,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你们看,含苞欲放的花儿就像是害羞的小姑娘,她不好意思地把头藏在花瓣里呢。”“大家看这花蕾,它还在睡觉呢。它把自己包得紧紧的,睡得多香啊!”“盛开的桃花真美,怪不得书上说人长得好看叫‘面如桃花’”……这样,电教手段和教师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好的情境,使学生乐于想象。同时,学生也急于把自己所想的告诉大家,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在练说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类似上述的想象表达活动,在学习课文时,我经常运用。如在学习课文《美丽的丹顶鹤》时,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鹤,书上的描述对他们而言相当抽象,同时,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高雅、引吭高歌等光靠字面上的解释,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低年级儿童感性认识大大多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占极大优势。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种美丽的鸟儿呢?正巧,央视《人与自然》节目播放关于丹顶鹤的纪录片,我便把它录了下来。当屏幕上出现了一群群展翅飞翔的丹顶鹤时,同学们立刻被吸引住了。我让他们边看录像,边联系课文,想一想,你学懂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先看看,再说说。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课文。一节本来需要花很多口舌……都难以讲透的内容,就这样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生动、逼真的电教媒体,不仅使学生在想象活动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想象活动中得到了提高。
三、丰富想象内容,多种途径,促进想象,发展语言
记得一句很通俗的老话,再好吃的东西吃久了也会腻。教学亦是如此。电教手段多种多样,如果总是运用一种,时间一长,难免会失去新鲜感。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多种手段,丰富活动内容,促进想象,发展语言。
教学中,教者还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故事,让学生在故事提供的基础上想象、续编故事。如根据开头编故事。先让学生听故事的开头部分,要求学生通过想象补充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在编写的过程中鼓励求异思维,不要求一致。在听配乐故事《聪明的公鸡》时,我先让大家听录音(森林里住着公鸡、小兔、小松鼠、小狗和狡猾的狐狸。狐狸想吃鸡又害怕公鸡的邻居小狗。有一天,狐狸听说公鸡生病了,他连忙穿着白大褂,挎着大药箱,打扮成医生的样子公鸡家门口……)听到这里,我关掉录音,问:“公鸡是怎样识破狐狸的?结果怎样?”这样,录音的讲述,像一根藤,学生就顺着这跟藤展开想象,编拟出一个个击败狐狸的好办法,然后,我推荐给学生一些词语(如急中生智、惊慌失‘措、虚情假意、凶恶、热情等),指导学生用连贯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样,学生的词汇得到丰富,语言也得到了发展。此外,我还让学生根据录音故事的结尾编故事,根据内容续编故事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有教师认为,电教媒体越接近真实越好。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记得儿童剧场创始人阿里斯·朋尼赫茨女士说过:“儿童剧场的背景和装扮过于逼真,儿童就没有想象的余地了,因而,不能促进想象力的发展。”这句话很有道理,过于逼真,学生的想象只能是对事物的简单的重复,反而抑制了想象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发展语言。比如,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几笔勾画的一只小狗,就可以激起学生无穷的想象,根据简笔画,他们可以尽情的想象出无数形态各异的狗来。反之,如果出示一张狗的照片,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学生无拘无束,通过想象,孩子可以到达任何一个地方。而想象后的表达,会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与发展语言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电教媒体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想象力的发展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同时,丰富的语言更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