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礼尚往来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手段,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对比了中西方不同的礼尚往来行为和习俗,并试图从文化起源、价值观、习俗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跨文化礼尚往来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旨在帮助人们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关键词:送礼 差异 原因 原则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040-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元文化的出现,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面临着新的挑战,那就是文化冲突。 缺乏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可能会引起误解,甚至是冒犯和冲突。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对世界上各个国家不同礼仪的了解。礼尚往来行为从古至今一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礼文化成为跨文化交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礼文化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对比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礼文化的差异,分析了导致这些差异的根源,目的是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
一、差异分析
(一)礼尚往来时机
在中国,礼尚往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在一些节日, 如元旦、春节、中秋节、母亲节、教师节等,人们习惯向他人赠送礼物。人们赠送礼物或是为了表达节日的喜悦或是为了表达对受礼者的尊重和感激。在其他的一些场合,例如生日、结婚典礼、葬礼、乔迁新居、开业典礼、提拔、走亲访友,人们也会通过赠送礼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美好祝愿。相对来说,日常馈赠礼物在西方国家没有那么频繁,他们通常在圣诞节、生日、结婚日、毕业典礼、受邀做客等场合才会赠送礼物。
(二)礼物的选择
在中国,人们很看重礼物的价值。人们认为,礼物的价值可以反映送礼者对受礼者的尊敬程度。因此,在送礼的过程中,人们会充分考虑目标对象和特定的时机。在生日、结婚和葬礼等场合,赠送现金是很普遍的一种做法。然而在西方国家,这种做法很少见。中国人在礼尚往来的过程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人们不太关注礼物的包装。人们很少会自己动手包装礼物,更不用说想出一些新奇的点子使礼物看起来更特别和引人注目。相比之下,西方人对礼物的选择没有那么挑剔。他们很少赠送和接受特别贵重的礼物,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送礼者的心意和祝福,而不是礼物的价值。一束鲜花、一瓶酒、一盒巧克力、小纪念品、手工艺品和自制的卡片都是很好的礼物。
(三)礼尚往来的方式
在中西方的文化中,方式也有不同。在中国,在公共场合馈赠礼物是不适合的,因为这可能会给人受贿的印象。此外,礼物最好亲自送,否则受礼者可能会觉得对方缺乏诚意和足够的尊重。在中国的文化中,另一种做法也很常见。那就是尽管礼物很珍贵,人们还是会谦虚地说:“小小礼物,不值一提”。在西方国家,礼尚往来通常发生在公共场合。而且即使是个小礼物,送礼者也会认为是特别的而且非常适合受礼者。送礼者甚至会告诉接受者他在挑选和购买礼物时花费的巨大努力从而使受礼者更中意礼物。
(四)有关礼尚往来的禁忌
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人们需要对不同国家的礼尚往来的禁忌加以注意。如果忽视这个部分会很容易导致文化误解甚至冲突。以下的几个方面需要格外小心。
一是关于数字。在中国,偶数象征着吉祥和好运,单数则是孤独和分离的象征。正如谚语所说:“好事成双”。所以当谈论到礼物时,人们更喜欢送的东西是偶数而不是单数。但是数字“4”应该避免,因为它的发音和“死”相似,这被看成不祥之兆。在西方国家,“13”是一个不吉的数字,因为它总是与厄运联系在一起。
二是关于颜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颜色被赋予截然不同的内涵。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喜悦、好运和繁荣。而在西方国家,红色往往和激进、鲜血与暴力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白色常常含有贬义而且与悲伤、灾难和失败相联系。而在西方,白色更多的代表着纯洁、忠诚和公正。
三是关于一些特定的习俗。在中国,在生日时送给别人“钟”作为礼物是不明智的,因为“钟”的发音与“终”相似,意味着“结束,死亡”。毫无疑问,人们不想收到“钟”作为生日礼物,尤其是老年人。对于西方人来说,太贵重的礼物是不受欢迎的,因为可能会给接受者带来负担。英国人不喜欢印有公司标志的礼物以及百合花,因为百合意味着死亡。法国人不喜欢胡桃和带有“鹤”图案的礼物。还有一些习俗与宗教有关。当送礼物给信仰基督教的人时,记住不要把包装的丝带系成十字形。
二、原因分析
(一)文化起源
儒家文化在中国备受推崇,几千年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的哲学思想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人们应该使自己的言行与社会地位相一致,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中国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中,“礼”最受到儒家的推崇。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在礼尚往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些节日或其他的重要场合,礼物必不可少。否则会给人留下不礼貌的印象。对于“礼”的重视可以充分地解释为什么赠送礼物在中国比在西方国家更为频繁以及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看重礼物的价值。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罗马文化。在他们的文化中没有“礼”的概念。由于缺乏文化继承,他们自然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看重礼物的价值,他们更崇尚的是独立,所以太贵重的礼物是一种负担。
(二)价值观
中西方的许多差异是由不同的价值观所造成的。在跨文化心理学中,个体—集体维度一直被视为主要的人际文化价值分类。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国属于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而西方属于个体主义文化。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中,中国人特别看重集体的利益。他们认为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属于复杂集体网络中的一员。因此,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他们很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试图运用各种方法来建立和维持关系。显然,送礼是加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送礼,人们可以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強烈的身份认同。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最重视的是个体的独立、自由和自主。他们认为所有人生来平等,因而与中国相比,西方国家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更松散,对集体的忠诚度更低。这种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导致个体和集体主义两种文化下不同的礼尚往来方式。
(三)习俗和宗教
我们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由习俗带来的差异。在中国,礼品好为双数,而在西方,数字“13”应该避免。红色在中国很受欢迎,而在西方,红色可能就不太适合。在德国,太尖锐的东西例如刀子和剪子是不好的象征。中国与西方国家礼俗的不同有些是由不同的宗教信仰造成的。在中国,佛教影响力较大,而基督教在西方国家占有重要地位,当向信仰基督教的人馈赠礼物时,一些送礼的禁忌需要尤其注意。
三、结论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差异无处不在。在这种背景下,送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送礼变成了一种艺术。送什么、何时送都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特定的风俗习惯。为了使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我们需要保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并且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Geert 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M].SAGE Publications, 1980.
[2]Seong-Yeon Park.A comparison of Korean and American gift-giving behaviors[J].Psychology
关键词:送礼 差异 原因 原则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040-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元文化的出现,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面临着新的挑战,那就是文化冲突。 缺乏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可能会引起误解,甚至是冒犯和冲突。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对世界上各个国家不同礼仪的了解。礼尚往来行为从古至今一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礼文化成为跨文化交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礼文化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对比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礼文化的差异,分析了导致这些差异的根源,目的是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
一、差异分析
(一)礼尚往来时机
在中国,礼尚往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在一些节日, 如元旦、春节、中秋节、母亲节、教师节等,人们习惯向他人赠送礼物。人们赠送礼物或是为了表达节日的喜悦或是为了表达对受礼者的尊重和感激。在其他的一些场合,例如生日、结婚典礼、葬礼、乔迁新居、开业典礼、提拔、走亲访友,人们也会通过赠送礼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美好祝愿。相对来说,日常馈赠礼物在西方国家没有那么频繁,他们通常在圣诞节、生日、结婚日、毕业典礼、受邀做客等场合才会赠送礼物。
(二)礼物的选择
在中国,人们很看重礼物的价值。人们认为,礼物的价值可以反映送礼者对受礼者的尊敬程度。因此,在送礼的过程中,人们会充分考虑目标对象和特定的时机。在生日、结婚和葬礼等场合,赠送现金是很普遍的一种做法。然而在西方国家,这种做法很少见。中国人在礼尚往来的过程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人们不太关注礼物的包装。人们很少会自己动手包装礼物,更不用说想出一些新奇的点子使礼物看起来更特别和引人注目。相比之下,西方人对礼物的选择没有那么挑剔。他们很少赠送和接受特别贵重的礼物,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送礼者的心意和祝福,而不是礼物的价值。一束鲜花、一瓶酒、一盒巧克力、小纪念品、手工艺品和自制的卡片都是很好的礼物。
(三)礼尚往来的方式
在中西方的文化中,方式也有不同。在中国,在公共场合馈赠礼物是不适合的,因为这可能会给人受贿的印象。此外,礼物最好亲自送,否则受礼者可能会觉得对方缺乏诚意和足够的尊重。在中国的文化中,另一种做法也很常见。那就是尽管礼物很珍贵,人们还是会谦虚地说:“小小礼物,不值一提”。在西方国家,礼尚往来通常发生在公共场合。而且即使是个小礼物,送礼者也会认为是特别的而且非常适合受礼者。送礼者甚至会告诉接受者他在挑选和购买礼物时花费的巨大努力从而使受礼者更中意礼物。
(四)有关礼尚往来的禁忌
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人们需要对不同国家的礼尚往来的禁忌加以注意。如果忽视这个部分会很容易导致文化误解甚至冲突。以下的几个方面需要格外小心。
一是关于数字。在中国,偶数象征着吉祥和好运,单数则是孤独和分离的象征。正如谚语所说:“好事成双”。所以当谈论到礼物时,人们更喜欢送的东西是偶数而不是单数。但是数字“4”应该避免,因为它的发音和“死”相似,这被看成不祥之兆。在西方国家,“13”是一个不吉的数字,因为它总是与厄运联系在一起。
二是关于颜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颜色被赋予截然不同的内涵。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喜悦、好运和繁荣。而在西方国家,红色往往和激进、鲜血与暴力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白色常常含有贬义而且与悲伤、灾难和失败相联系。而在西方,白色更多的代表着纯洁、忠诚和公正。
三是关于一些特定的习俗。在中国,在生日时送给别人“钟”作为礼物是不明智的,因为“钟”的发音与“终”相似,意味着“结束,死亡”。毫无疑问,人们不想收到“钟”作为生日礼物,尤其是老年人。对于西方人来说,太贵重的礼物是不受欢迎的,因为可能会给接受者带来负担。英国人不喜欢印有公司标志的礼物以及百合花,因为百合意味着死亡。法国人不喜欢胡桃和带有“鹤”图案的礼物。还有一些习俗与宗教有关。当送礼物给信仰基督教的人时,记住不要把包装的丝带系成十字形。
二、原因分析
(一)文化起源
儒家文化在中国备受推崇,几千年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的哲学思想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人们应该使自己的言行与社会地位相一致,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中国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中,“礼”最受到儒家的推崇。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在礼尚往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些节日或其他的重要场合,礼物必不可少。否则会给人留下不礼貌的印象。对于“礼”的重视可以充分地解释为什么赠送礼物在中国比在西方国家更为频繁以及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看重礼物的价值。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罗马文化。在他们的文化中没有“礼”的概念。由于缺乏文化继承,他们自然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看重礼物的价值,他们更崇尚的是独立,所以太贵重的礼物是一种负担。
(二)价值观
中西方的许多差异是由不同的价值观所造成的。在跨文化心理学中,个体—集体维度一直被视为主要的人际文化价值分类。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国属于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而西方属于个体主义文化。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中,中国人特别看重集体的利益。他们认为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属于复杂集体网络中的一员。因此,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他们很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试图运用各种方法来建立和维持关系。显然,送礼是加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送礼,人们可以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強烈的身份认同。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最重视的是个体的独立、自由和自主。他们认为所有人生来平等,因而与中国相比,西方国家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更松散,对集体的忠诚度更低。这种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导致个体和集体主义两种文化下不同的礼尚往来方式。
(三)习俗和宗教
我们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由习俗带来的差异。在中国,礼品好为双数,而在西方,数字“13”应该避免。红色在中国很受欢迎,而在西方,红色可能就不太适合。在德国,太尖锐的东西例如刀子和剪子是不好的象征。中国与西方国家礼俗的不同有些是由不同的宗教信仰造成的。在中国,佛教影响力较大,而基督教在西方国家占有重要地位,当向信仰基督教的人馈赠礼物时,一些送礼的禁忌需要尤其注意。
三、结论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差异无处不在。在这种背景下,送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送礼变成了一种艺术。送什么、何时送都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特定的风俗习惯。为了使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我们需要保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并且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Geert 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M].SAGE Publications, 1980.
[2]Seong-Yeon Park.A comparison of Korean and American gift-giving behaviors[J].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