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活动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1].本文通过选用统计模型与建立回归模型,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PM2.5污染物的现象并做出预测,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认识到数学模型在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数学抽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本文的教学设计如下: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将信息技术的运用融入教学
空间薄膜材料的泊松比是张拉中产生膜面褶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需要对薄膜的泊松比进行设计,从而削弱甚至消除薄膜的泊松比效应对膜面精度产生的影响。针对应用于空间结构中的新型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膜,使用正交椭圆孔阵列对复合膜胞元进行泊松比设计,分析其等效的经纬双向泊松比随孔间边界距离和椭圆本身的长短轴之比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打孔后孔间边界距离g,以及椭圆长轴占长短轴之和的比例r,对打孔后薄膜胞元的等
污水处理厂运行中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其不同构筑物中排放气体的组成和浓度不尽相同。采用不同工艺(生物法、水洗-生物法、酸洗-生物法和生物-碱洗法)对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恶臭气体进行了处理,并在1 a内开展了共计12次现场监测,以评估除臭设施对氨(NH3)和挥发性硫化物(VSCs,包括硫化氢(H2S)、甲硫醇(MT)、甲硫醚(DMS)、二甲二硫醚(DMDS)、二硫化碳(CS2)和羰基硫(COS))
为探究中国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布特征与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管理水平与自然因素对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异的影响,以中国2008—2018年1 890起水污染事件为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核密度估计法(KDE)、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标准差椭圆法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污染事件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并呈“一核多带”的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