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bg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去鞋袜,光脚踩在铺着鹅卵石的小路上来回走,这是城市里新兴的一项晨练活动。说是脚板上穴位多,能刺激各个穴位,利于健康。不少老人乐此不疲。
  儿子说:“爸,你也跟人家那样去练练吧,都说练了身体好!”
  “我从小就这样天天练,练了十八九年,现在不用练了。”
  儿子当然不相信:“是吗?”
  他哪会想得到,我是十九岁那年才真正穿上鞋袜的。
  老家解放前真穷,天气炎热,从记事起,见到的大人小孩都赤着双脚。夜晚,从庄稼地回来,冲洗脚板,才穿上木屐。夏夜,木屐敲打石板路的声音“嗒、嗒……”给乡村的夜色增添了别具一格的情调。
  家里仅有的几双鞋子,补钉连着补钉,平常是舍不得穿的。春节快到时,补鞋匠挑着工具、牛皮、鞋钉,沿村吆喝:“补鞋啰”……。家里翻出旧鞋,让鞋匠缝缝补补。往年哥哥姐姐穿过嫌小了,缝缝补补弟弟妹妹接着穿,家里难得买一双新鞋。实在没有鞋穿,过年那三天不下地干活,白天就穿着木屐。印象中,母亲每逢过春节,脚上便是一双木屐。不过,不管怎么穷,母亲总要让我们兄弟姐妹穿上鞋子。村里人都这么说,大年初一到初三,如果还是一双赤脚,这辈子运气好不了,定是穷命,赤脚的命。一年春节,我那双已穿过三年的胶鞋,穿在脚上像裹脚似的,咬得直疼。我穿了一会儿就想脱掉,母亲很生气:“没用,一辈子赤脚的命!”为了不让母亲生气,那年春节我差不多就是呆在家里,没敢跟伙伴们四处玩。家里偶然买双新鞋,也总要挑选大得多的,我穿过后好再让弟妹穿。
  除了新年春节穿鞋,平常日子是不穿的。若见到个穿鞋袜的,往往用揶揄的口气说人家:“锄锥(镢头)还笼布袋!”再就是走远亲戚时才穿鞋袜。大概为了不让亲戚及周围的人笑话,也许还有些尊重人家的意思。走亲戚,那怕自家没有鞋,也得向邻居借双合适的鞋穿。那时,村里这种借鞋穿的事很多,谁也不笑话谁。走远方亲戚,路途较远,怕把借来的鞋给穿坏了,再说长年赤脚,穿鞋走路也不习惯,常常手里提着鞋,赤脚走到临近亲戚家的村子,在小溪或池塘里把脚洗干净,然后才穿上鞋袜进亲戚的家门。
  长年赤脚,脚底板已长了厚厚的一层茧,在一般的沙土路上行走,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踢足球,照样用赤脚。小时候在村里,买不起足球,小伙伴们摘下还没成熟的柚子,作为练习用球学习盘带过人技术。也有赤脚带来苦痛的时候,盛夏酷暑,中午走在发烫的石板路、水泥路上,脚下就像火炙一般。偶尔路有荆棘,尖刺扎透厚茧,刺痛嫩肉,钻心一般疼痛。我们从小就得学会怎样用缝衣针把扎进脚板的刺挑出来。
  “赤脚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着脚步噼啪噼啪响,伴随着声声亲切的呼唤,带我走回童年的时光……”这首台湾校园歌曲,让人想起,赤脚走在稻田窄窄的田埂上,确是惬意。夏日清晨,水稻田里灌满水,田埂湿漉漉、滑溜溜的,两边的绿草闪着晶莹的露珠。赤脚走在那田埂上,脚背拂着露水,脚底凉丝丝的,凉意流透全身。藏在绿草里的小青蛙,扑通扑通往稻田里跳。这种田埂很窄,一不小心,就会滑进稻田,要是挑着粪水,可就倒霉了。小时候母亲就教我们走这种田埂,脚大拇指得往下勾,像钉子一样扎进田埂湿泥里。
  我到上海上大学那年,家里把一头“猪犊”卖了,那是家里唯一可以卖点钱的东西。除了买车票,就买了点布做个被套,实在没钱再买双新鞋。父亲拿出那双我已穿过两三年的旧胶鞋,鞋面几处破损已用牛皮补好,就是后跟磨得已见里衬。父亲特意带我进城,让能做“火补”的修鞋铺修补。修鞋师傅把胶鞋放在一个铁模子里,后跟垫上旧橡胶,然后把铁模子放在炭火上烧烤,让旧橡胶溶化,塑出一个新的后跟。父亲叮嘱道:“孩子要去上大学,不能再赤脚了,你把后跟补厚点,耐点磨。”
  十几年不受束缚的双脚,一旦天天被鞋袜约束,真不习惯。刚进大学那阵子,上体育课,要跑要跳,如同带着枷锁跳舞。我们福建籍的同学,上体育课时常常解除鞋袜,一下子,跑得快了,跳得也高了。在大学里天天穿那双旧胶鞋,脚汗湿得鞋子臭气熏人,只好节省点伙食费,买了一双最便宜的圆口布便鞋。这是我第一次拥有两双鞋,很高兴了些日子。好日子没多久就结束了,学校组织到机器厂劳动锻炼,运钢管,搬铸件,一天下来,那双旧胶鞋湿漉漉的,晚上放到窗外吹干,第二天再穿。一个周末,换穿着布鞋,胶鞋洗净凉晒在室外。傍晚去收回时,鞋子却不翼而飞。谁会偷这么双满身补钉的旧鞋呢?大概是打扫卫生的师傅,以为谁乱扔破鞋给清扫走的。这是我上大学后最悲伤的一天,为明天劳动没鞋穿直发愁。那时多么盼望有双鞋啊,那怕再破再旧的都好。
  儿子听了我关于鞋的回忆,脸上一副茫然。他从出生至今,已买过多少双鞋子,数不过来了,他是难以理解我对鞋子的情愫。他说:“没鞋的时候想鞋穿,有鞋子却要赤脚,你说怪不怪!”是啊,拥有的,往往不知它的价值;企望得到的,才懂得它的珍贵。司空见怪的东西,未必知道它的可贵。
其他文献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会突然梦见自己踩空,并且身体也会不由自主猛的抽搐一下,有人说是在长个儿,有人说是因为缺钙,还有人说这是大脑在试探你是不是还活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种现象叫做肌抽跃,它是一种急速的肌肉不自主抽动,类似触电一样的动作,也叫做入睡抽动。   肌抽跃是如何发生的呢?   在快睡着的时候,大脑皮层大部分神经都是处于抑制状态下,但是仍然有部分神经比较活跃,发出一
期刊
有经验  妻子向丈夫唠叨着:“邻居老刘死得真惨啊。唉!我死时可别那样!”  丈夫一本正经地安慰她:“亲爱的,别悲伤,万事开头难,不过,第二次就有经验啦!”  算命先生  王三得暴病而死,人们议论纷纷。  “定是做了坏事,受到老天的惩罚!”  算命先生:“是的,恶有恶报。”  有的说:“也许王三是个大好人。”  算命先生:“对了,古人常说:‘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  下次结婚再去  某地有个风
期刊
离休之后,时间宽裕,便以读书为养生之一法。每读之后,总要反复思索品味。今有余暇,神思回首,觉得读书以来,有三大收获。  第一个收获是:从书中得知,有学问者并不“文人相轻”,反而文人相重、相爱、相亲、相依。如当白居易最困难的时候,另一大诗人元稹(即元九)为他编篡出版了《长庆集》和《与元九书》,表达了他俩真挚的情感。又如韩愈与柳宗元虽然政见不同,但丝毫不影响他俩的个人友谊。韩愈曾写出充满友情、感人至深
期刊
不久前,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收集古币亦可致富》。文中说古钱的价格这几年是翻着跟头往上涨,想发财,集古钱。文中还印有几枚古币的图谱和价格,一枚元德重宝是3万元,一枚祟庆通宝是5000元,有一枚铜钱竟达7万元之巨。啧啧!这铜钱都卖出金砖价了。我怦然心动,便去找集古币已有十余年历史的老友问个究竟。  老友听了我的提问,嗬嗬一笑,说:有这个想法的人还不少,这是对收藏无知的一种表现。奥地利作家茨威
期刊
湖南常德桃花源桃花观的一处墙上,刻有一首诗,共49个字。许多游人到此,想欣赏此诗,但无论横念、竖念,都读不通。个个望诗搔首,怅怅而去。这首诗的句子排列不同寻常。如果你能解开读它的奥秘,你就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富有道家思想的妙诗。中老年朋友,你们读一读,看如何读才能读通它。机时得到桃花洞忘钟鼓响停始彼尽开会佳期觉仙作惟女牛底星人而静织郎弹斗下几诗赋又琴移象观道妇冠黄少棋
期刊
所谓的「上火」,究竟是什么?「上火」源于传统医学或民间对某些「炎症」症状的统称。但现代医学里,并没有「上火」的概念和诊断。   我们常说的上火,一般指的是嘴角溃烂、眼屎多、口腔溃疡、小便发黄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其实属于口腔粘膜疾病、眼部疾病、消化道或者是泌尿道疾病的一些临床表现。   表现为「上火」的症状   提到「上火的症状」,可就多了去了,说一天一夜可能都说不完。   为了讲清楚这个问
期刊
菩萨是赃官  有天,一位叫王兆的先生去卖文,和几个赴省赶考的秀才在一个小寨过夜。寨旁有个关帝庙,寨里的泥水匠想请人写副对子送到关帝庙,要求对联里既写有关帝,又写有他自己——泥水匠,如写得满意,愿酬谢五两银子。然而,好久也没有人能写这对子,反而得到了一些风凉话:“泥腿子要和关帝平起子坐,连八字都不算一算!”秀才们知道了这件事,但肚里挤不出这份墨水,只好在王兆先生头上打主意。王兆也为难了一阵,但不到一
期刊
该年之人禀赋湿土太过,转入太阴司天运气能量场中,内外相合,湿重身腫,对肾系统十分不利。且当下主客厥阴,与湿相遇,恐内生湿热,外显风湿,应格外注意。
期刊
有的人看到彩票的奖金高达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令人心跳的500万元,便认为这是投资的一个极好形式,便全力,以赴,期期投入,等待中大奖的回报。这是对待彩票的一个误区。  花2元钱,中500万元大奖,这种回报率当然是其他投资都无法比拟的。  彩民购买彩票,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通过投入获得一定的回报和效益,这确实在某些经济特征上与投资有相似之处。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摸彩和一般意义上的投资是完全不同
期刊
该年之人脾气为虚,今逢厥阴當令之时,必将悲上加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恐有较大减弱或发生疾病。若有便血、便稀、胃病、身肿、腰痛等症状,应早早寻医问药,莫要拖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