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来源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这说明创新是国家兴旺的关键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就这一问题,笔者介绍一下自己的做法。1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众所周知,在新的世纪里,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竞争将是新世纪发展的主流。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s progress and an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for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The key to innovation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s and talents by education. This shows that innovation is the key impetus to the prosperity of our country. Innovative educ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worth exploring in teaching. So,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innovative ability in the history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On this issue, I introduce my own practice. 1 Changing Teaching Ideas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Explore Proactively It is well known that in the new century, education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alent competition will be the mainstream of development in the new century. The premise of training creative talents is
其他文献
本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的现存实际情况的现实考虑,分析了优化整合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优势,并针对信息管理系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出高效优化计
[目的]探讨泰勒氏架辅助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截骨(MOHTO)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本院实施泰勒氏架辅助MOHTO治疗膝关
目的:动物实验水平研究榄香烯和VEGF多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对昆明小鼠皮下C6胶质瘤的抑制作用。方法:1.建立昆明小鼠皮下C6胶质瘤模型配制细胞悬液1×106/l,并将细胞悬液1ml接种
前言 细胞凋亡是组织正常生长,行使功能的基本要素,细胞受损或增殖过度时,通过凋亡消除受损及异常过多的细胞,防止组织进一步形成肿瘤或损伤,这些调节是由一系列基因进行调控
第一部分人膀胱癌细胞株高侵袭性亚群的体外筛选目的:利用体外模型筛选人侵袭性膀胱癌细胞株T24的高侵袭性亚群,并观察其体外侵袭能力与运动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Boyd
文章介绍了基于INTEL8086微处理器的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该系统在Proteus平台下进行电路设计,利用定时计数器8253和中断控制器8259产生定时中断信号,通过中断控制并行可
北极冰雪融化的加速,不仅增加了其资源开发和航道开通的前景,也再次唤起了该地区一度沉静的地缘政治竞争,更加剧了国际社会对北极生态环境恶化的普遍担忧。由于其体系的封闭性、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涎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涎腺恶性肿瘤的27%,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腺样囊性癌侵袭性强,容易侵犯血管和神经,易于复发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截骨手术前后在平地行走中的三维运动学差异。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9月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腓骨近端截骨患者7例,男性2例,女性5
目的研究介入栓塞(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IE)治疗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神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