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19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思想政治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收效并不大。我们应正视问题,研究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教学;思想政治课程;合作学习;问题;对策;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8-0039-02
  
  在新课改中,“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使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受关注的教学方式,是否运用这种方式已逐渐成为评价教学是否贯彻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维度之一;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逐步确立,民主和谐的气氛日趋浓厚,合作学习的方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收效并不很大。我们应正视问题,研究对策,使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随意化。合作的前提是分工,然而现实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显得随心所欲:当还缺少必要的组织者、任务的合理分配及合作前的独立思考时,有些教师就盲目地将学生引入合作学习;有些教师为了刻意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提出问题之后不给学生留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发现问题,就立即让学生讨论,一节课中组织二十多次讨论。当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还没来得及思考、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见解的时候,合作学习必然流于形式,很难达到目的。
  2.小组合作学习的泛滥化。说的严重一点,有的教师的确在打着课改的“幌子”,盲目地去赶合作学习的“时髦”,以造成轰动效应。他们所交给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学生“张口就会”,过于简单,或没有深度,根本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例如,一位教师在高三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如下问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内容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生产目的是什么”等。此类简单易懂、显而易见的问题用于合作学习,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导致了低效、平庸的教学效果。
  3.合作学习过程形式化。不少课堂上的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无非就是教师先提问学生后讨论,小组是事先按座位早分好了的,学生“接旨”后就迅速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几分钟,待教师令“停”,学生戛然而止,然后学生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公布标准答案,整个过程“天衣无缝”。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深入其中,只落得个热闹了课堂气氛,冷却了学生的热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4.参与合作学习“精英化”。当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中最为活跃的往往只是少数成绩较好的同学,部分同学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只是充当着“听众”和“陪坐”的角色,依赖于“集体智慧”;他们即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往往碍于面子不愿付诸交流。合作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外,达不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5.教师参与合作学习“边沿化”。有些教师高估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像蝴蝶般地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没有真正深入下去;有的教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象征性地在这儿插一言,那儿提一句,只待预设的时间一到,便迫不及待地命令“同学们各就各位”。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投入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去,更沒有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指导和合理调控。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的对策
  
  1.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和学业成绩等进行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也可以同桌为单位,即双人合作,这是其他合作方式的基础,其每个人都是这个小组的“主角”,这种合作学习活动简便易行。或者由前后排3~4名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分组时不仅要关注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而且要考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效能。
  2.精心设计合作学习问题。(1)设计的合作学习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要让学生明白通过合作学习什么,教师要对学生还含糊不清的合作学习问题做进一步澄清、明确,使合作学习的目标更集中。(2)问题要有不确定性。如果学生对问题都已有明确答案,就没必要讨论。类似“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等事实性判断问题更无讨论价值。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是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让他们的认识进入新的境界。(3)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问题过难易冷场或只有少数人能参与讨论;问题过易缺少思维价值,会使学生无须深层思考,讨论无意义。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应是学生暂时无法独立理解、解决的问题,且具备讨论该问题的知识背景,否则讨论同样难以深入。(4)问题的内容要精选。问题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值得讨论的问题,要紧密联系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要尽可能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或现实生活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兴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习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
  3.恰当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1)在教材难点处、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合作学习。教学疑难问题大多是教材或教学理论性较强、距离现实生活较远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会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例如,在讲“商品的价值量”时,讨论“为什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问题,学生很感兴趣,通过讨论,基本上统一了认识,加深了对难点的理解。(2)当课堂教学中出现有效生成时引导合作学习。例如,在讲“如何将爱国主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巴黎发生了奥运火炬传递受阻事件,因此有人号召中国民众抵制法国货。这是爱国主义表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进行了正、反方唇枪舌剑的争论。最后教师点拨:“提出抵制法货是中国民众对法国政府不满情绪的合理表达,值得理解。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法国许多产品在我国设置了生产基地,断然排斥将带来国内就业、产业链破损,将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也会影响我国的大国形象。因此,我们要把爱国主义和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区分开来。一方面要提倡爱国情怀,另一方面,要防止非理性民族主义的滋生。”这种生成性问题,对学生吸引力很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合作需求,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辩论中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当问题存在多种答案或留有空白时引导合作学习。例如,有位教师在讲“影响商品的价格因素”时说:“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很显然,这里的答案还留有空白。假如这位老师设计这一话题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将更深,课堂气氛会更浓——因为价格还会受国家经济政策、广告、消费者心理等影响,教师的结论只是一个规律性因素。可惜这位老师没有抓住这一良好的合作学习时机。(4)当学生产生对新知的渴求时引导合作学习。例如,在讲“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说,人民币由国家发行,为什么国家不能多发行人民币,让公民手中的钱多一些,以此来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呢?”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相关的知识:人民币作为纸币,发行量要以货币流通量为限度,不能过多,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也不能过少,否则会引起通货紧缩。学生的认知需要常常产生于其学习过程中的这种状态:对所学新知识、新技能似乎明白却又说不清楚,不能立即掌握或者不能立即解决所面对的实际问题,这就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对新知的渴求心态。而这种心态往往也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希望从别人的想法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得到验证,更希望从别人的观点中得到启发。所以,这时组织合作学习效果最佳。
  4.教师应宏观调控合作学习过程。几乎所有论述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地位的文章都表达了这样的共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要观察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当合作小组还不清楚研讨任务时,教师要耐心地向学生反复说明学习目标及操作程序;当合作学习偏离主题或受阻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引导学生廓清模糊不清的问题,纠正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而当合作学习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还应加强对小组的协调监管,加强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进程的掌控与反馈,引导合作探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学习中展示自我和尊重他人,培养自觉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庄文革.课堂讨论的四大策略与五个“避免”[J].基础教育课程,2008.7.
  [2]陈建炳.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成长[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9.1.
  [3]王海滨.将“体验探究进行到底”[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1.
  【责任编辑 韩立鹏】
其他文献
摘要:充分利用“错误”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可以促进教学。利用学生错误进行数学教学要分析错误原因、发现学生思维闪光点,提高学生自我纠错能力。  关键词:错课;数学教学;错误原因;纠错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12—0048—03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关注学生对文化传统的理解认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
摘要:迎接高中新课改,教师需要做好三方面准备:树立新课程理念,建立多元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新课程目标,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做研究型教师。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8)11-0047-02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最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的人。因
任务型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信息的沟通,其任务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多层次性。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连串任务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预测能力
摘 要: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数学情境的精心创设,数学情境的创设,其素材可以源于生活,源于自身,还可以源于其它相关学科,在此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的数学材料信息,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发现欲,引起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的目的,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