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用白描手法,忠实还原了受过教育的青年自发回乡创业的奋斗历程,展现他们在积极参与新乡村建设、扶贫又扶智、促进当地多元发展的同时,找到了与乡土、乡村结合的独特方式,也找到了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通过他们,我们对“乡”以及“乡”的生活与建设有了新的定义,看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更多的美好的路径。
前段时间热映的一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勾起了无数人的思乡情结。在故事《回乡之路》中,从毛乌素沙漠走出的乔树林,自主创业研发新品种“沙地苹果”,立志要在家乡的茫茫沙漠中种下果树,实现退沙还林,再用卖苹果的钱去捐资助学,回报养育他的家乡。而这条返乡之路是崎岖的,就在苹果滞销,濒临破产时,乔树林千方百计游说电商女王帮忙带货,谁知这位高流量电商女王竟然也是准备回报家乡的同乡……
很多观众为这种拼命建设自己家乡的举动泪落,然而,又有多少人愿意选择踏上返乡路呢?是的,美丽中国的构建,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城市与乡村的交融,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常态。城市需要“烟火气”,乡村更少不了“烟火气”。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已有不少曾经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小地方,现在什么都有,生活并不输给大城市,这其中蕴藏着许许多多返乡创业青年的血汗。
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三十岁,回乡去》一书,就是通过20位返乡青年的故事,告诉人们有一批年轻人选择在而立之年,回归乡村,立于土地,尊重内心,成就别样人生。
逃离
作者蔺桃身处异国,却长期关注祖国乡村和在那里深耕返乡的人们,终于完成了一个采访“30岁返乡”群体的计划,采访了一系列返乡青年的创业故事,忠实纪录了他们的返乡生活。
从这些故事中不难发现,不少人当初都可以说是“逃离”家乡。据这些返乡青年讲述,年轻人,会读书的在城里找了工作、安了家;不会读书的,把孩子留在老家,小两口一块去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两次。留在村里的,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再也没有人愿意在青年时期留在家乡,没有人关注自己家乡的好山好水好食物。
书中讲述,创业青年周华诚的父亲从地里拔起了刚下过霜的青菜、萝卜,他一人一袋送给同事,谁知当晚同事发信息说, “好多年没吃过这么水灵的萝卜、这么甜的青菜了。”的确,这些食物在家乡人眼里是拿不出手的低贱品,对城里人来说是稀缺资源。这些我们日常所见的稻米、蔬菜、瓜果等食物太需要大家幻化出新形态,分享给全国各地的人。
那个前半生努力逃离农村的少年,如今最喜欢的标签是“稻田工作者”。他突然理解了父亲。像父亲这样,一辈子做个农民,做着他喜欢又擅长的事,何尝不是成功的一生?
回归
切不可以为回到故乡仅仅是一种从城市到乡村的物理空间的回归,也不可被轻率地理解为人生归途上回归心灵的停泊与淡定。如果真是这般,那我们岂不是既往前走又往回退了吗?没有一个真正进入融入纳入城市生活的现代人,心甘情愿,原封不动地回归乡村,这种所谓的回归必定是一种升华,一次提升,一次涅巢。
回归需要比离开更多的勇气。《三十岁,回乡去》一书将创业青年返乡之心描写得淋漓尽致,虽然他们的目的不同,但是殊途同归。他们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乡村,用最有创意的方式,回到一个有传统的地方。
试想一下,如果回归的是现代的、富足的、绿色环保的、生态的、窗明几净的乡土,那么我们愿意回去;如果回归的是已经具备法治约束的现代文明的家乡,那么我们愿意回去……离乡的人们最清楚乡村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离乡的人,具有记者和作家双重身份,2014年开始深入了解国内的乡村和返乡的人们,并忠实记录他们返乡创业生活的故事,这些返乡青年大多30岁左右,而立之年的青年们,褪去了年轻人冲动,也积攒了经验与能力,同时也还具备重头再来的魄力,这也是这些青年成功的资本。
改变
陈统奎是从海南岛走出来的,青年时代在南京、上海奋斗多年,曾经做过记者,因2019年一次台湾采访了解到社区营造改造家乡,于是他帮助家乡修路盖水塔,建立灌溉机井,弥补当地火山土壤不利于种植的缺点,使得当地农民荔枝蔬菜得以丰收。多年来,他往返上海和海南两地致力于打造家乡火山村荔枝品牌。
在浙江杭州富陽区一个山坳里,原来的养鸡场被一批城里来的公益人士改造成看花公益村,他们致力于乡村建设和乡村儿童联合工艺,在浙江莫干山下的文化人朱锦东远道而来,在这里开了家莫干山居图民宿,是全球率先建成的图书馆精品民宿。作为作家创作基地,那顶天立地的巨大书墙,让人震撼,名声远扬。
杨阳是在上海奋斗过的云南女孩,她回到昆明工作后,在公司开始接触公益,她想过上一种知行合一的生活,就去泰国的生态农场打工学习,2018年她搬进云南大墨雨村,在这里,她学习并实践普朴门农业,恢复土壤活力,构建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她35岁第1次扛起锄头,带领一批人开垦果园,种植森林食物。返璞归真的新田园生活,不只是治愈土壤,更治愈人心。
这些都是《三十岁,回乡去》一书中的真实故事。这些返乡青年们在城市中大都有着高学历,好工作,有让世人觉得精彩而成功的人生。他们带着“归乡情节”返乡,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着财富,不遗余力地让家乡变得更好,最终把自己的根扎在土地里,把自己的心灵寄托在乡村的山水中。
不仅如此,在我们周围也有许许多多家乡建设者,有20多岁的大学生回乡去教书、当村官,有30多岁的壮年回乡做智慧农业,有退休返乡的人们做教育,还有70多岁的老人回乡修祠堂……他们不仅圆了自己的归乡梦,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人生的价值,还为父老乡亲打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
蔺桃
记者、作家。2011年,作为首届大陆学生前往台湾读研。其间采访了宜兰、台中、台南等多个从事永续农耕和生活创新的个人及团队,深受影响。2014年开始深度了解祖国大陆的乡村和在那里返乡深耕的青年,用细腻的文字忠实记录下他们返乡、创业、生活的故事。已出版有《陆生元年》(合著)、《藏在小日子里的慢调台湾》等。
前段时间热映的一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勾起了无数人的思乡情结。在故事《回乡之路》中,从毛乌素沙漠走出的乔树林,自主创业研发新品种“沙地苹果”,立志要在家乡的茫茫沙漠中种下果树,实现退沙还林,再用卖苹果的钱去捐资助学,回报养育他的家乡。而这条返乡之路是崎岖的,就在苹果滞销,濒临破产时,乔树林千方百计游说电商女王帮忙带货,谁知这位高流量电商女王竟然也是准备回报家乡的同乡……
很多观众为这种拼命建设自己家乡的举动泪落,然而,又有多少人愿意选择踏上返乡路呢?是的,美丽中国的构建,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城市与乡村的交融,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常态。城市需要“烟火气”,乡村更少不了“烟火气”。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已有不少曾经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小地方,现在什么都有,生活并不输给大城市,这其中蕴藏着许许多多返乡创业青年的血汗。
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三十岁,回乡去》一书,就是通过20位返乡青年的故事,告诉人们有一批年轻人选择在而立之年,回归乡村,立于土地,尊重内心,成就别样人生。
逃离
作者蔺桃身处异国,却长期关注祖国乡村和在那里深耕返乡的人们,终于完成了一个采访“30岁返乡”群体的计划,采访了一系列返乡青年的创业故事,忠实纪录了他们的返乡生活。
从这些故事中不难发现,不少人当初都可以说是“逃离”家乡。据这些返乡青年讲述,年轻人,会读书的在城里找了工作、安了家;不会读书的,把孩子留在老家,小两口一块去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两次。留在村里的,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再也没有人愿意在青年时期留在家乡,没有人关注自己家乡的好山好水好食物。
书中讲述,创业青年周华诚的父亲从地里拔起了刚下过霜的青菜、萝卜,他一人一袋送给同事,谁知当晚同事发信息说, “好多年没吃过这么水灵的萝卜、这么甜的青菜了。”的确,这些食物在家乡人眼里是拿不出手的低贱品,对城里人来说是稀缺资源。这些我们日常所见的稻米、蔬菜、瓜果等食物太需要大家幻化出新形态,分享给全国各地的人。
那个前半生努力逃离农村的少年,如今最喜欢的标签是“稻田工作者”。他突然理解了父亲。像父亲这样,一辈子做个农民,做着他喜欢又擅长的事,何尝不是成功的一生?
回归
切不可以为回到故乡仅仅是一种从城市到乡村的物理空间的回归,也不可被轻率地理解为人生归途上回归心灵的停泊与淡定。如果真是这般,那我们岂不是既往前走又往回退了吗?没有一个真正进入融入纳入城市生活的现代人,心甘情愿,原封不动地回归乡村,这种所谓的回归必定是一种升华,一次提升,一次涅巢。
回归需要比离开更多的勇气。《三十岁,回乡去》一书将创业青年返乡之心描写得淋漓尽致,虽然他们的目的不同,但是殊途同归。他们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乡村,用最有创意的方式,回到一个有传统的地方。
试想一下,如果回归的是现代的、富足的、绿色环保的、生态的、窗明几净的乡土,那么我们愿意回去;如果回归的是已经具备法治约束的现代文明的家乡,那么我们愿意回去……离乡的人们最清楚乡村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离乡的人,具有记者和作家双重身份,2014年开始深入了解国内的乡村和返乡的人们,并忠实记录他们返乡创业生活的故事,这些返乡青年大多30岁左右,而立之年的青年们,褪去了年轻人冲动,也积攒了经验与能力,同时也还具备重头再来的魄力,这也是这些青年成功的资本。
改变
陈统奎是从海南岛走出来的,青年时代在南京、上海奋斗多年,曾经做过记者,因2019年一次台湾采访了解到社区营造改造家乡,于是他帮助家乡修路盖水塔,建立灌溉机井,弥补当地火山土壤不利于种植的缺点,使得当地农民荔枝蔬菜得以丰收。多年来,他往返上海和海南两地致力于打造家乡火山村荔枝品牌。
在浙江杭州富陽区一个山坳里,原来的养鸡场被一批城里来的公益人士改造成看花公益村,他们致力于乡村建设和乡村儿童联合工艺,在浙江莫干山下的文化人朱锦东远道而来,在这里开了家莫干山居图民宿,是全球率先建成的图书馆精品民宿。作为作家创作基地,那顶天立地的巨大书墙,让人震撼,名声远扬。
杨阳是在上海奋斗过的云南女孩,她回到昆明工作后,在公司开始接触公益,她想过上一种知行合一的生活,就去泰国的生态农场打工学习,2018年她搬进云南大墨雨村,在这里,她学习并实践普朴门农业,恢复土壤活力,构建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她35岁第1次扛起锄头,带领一批人开垦果园,种植森林食物。返璞归真的新田园生活,不只是治愈土壤,更治愈人心。
这些都是《三十岁,回乡去》一书中的真实故事。这些返乡青年们在城市中大都有着高学历,好工作,有让世人觉得精彩而成功的人生。他们带着“归乡情节”返乡,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着财富,不遗余力地让家乡变得更好,最终把自己的根扎在土地里,把自己的心灵寄托在乡村的山水中。
不仅如此,在我们周围也有许许多多家乡建设者,有20多岁的大学生回乡去教书、当村官,有30多岁的壮年回乡做智慧农业,有退休返乡的人们做教育,还有70多岁的老人回乡修祠堂……他们不仅圆了自己的归乡梦,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人生的价值,还为父老乡亲打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
蔺桃
记者、作家。2011年,作为首届大陆学生前往台湾读研。其间采访了宜兰、台中、台南等多个从事永续农耕和生活创新的个人及团队,深受影响。2014年开始深度了解祖国大陆的乡村和在那里返乡深耕的青年,用细腻的文字忠实记录下他们返乡、创业、生活的故事。已出版有《陆生元年》(合著)、《藏在小日子里的慢调台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