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新思路的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hu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这些弊端使课堂教学不仅没有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反而成了他们身心发展的“藩篱”,致使课堂教学缺乏激发学生生命活力、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力量。因此,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角色地位 听说读写 常规教学
  
  课堂——这块神圣的宝地,长期以来,都是老师一人的“领地”。老师在这块“领地”里,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任其讲、任其说,任其写、任其“演”。而这块宝地的主人——四五十个学生,却只能唯老师之命是从,静静地坐在那里,洗耳恭听。如果哪位学生稍有“越轨”举动,老师就会以所谓“科教严明,赏罚必信”为由,对这些学生轻则加以训斥,重则给予处分。这就是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状况。
  语文课堂教学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随之进行思想教育,开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德、智、美等方面得到发展。而我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例如:课堂教学静态化与统一化,学生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失;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脱离;课堂教学孤立化,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和对话形式单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和互动,缺乏对课堂教学中丰富内涵的深刻挖掘。课堂教学不仅没有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反而成了他们身心发展的“藩篱”,致使课堂教学缺乏激发学生生命活力、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力量。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教师没有从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在我们的思想深处,总是喜欢那套已经习惯了的、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抄写;教师表演,学生观看”的教法。这种“以教代学,以讲代练”的教法,教师的积极性高,可学生的主动性就差了。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差,求知欲望受到了抑制,对学习缺乏兴趣。有时为了教学的需要,教师提问学生,叫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这些学生却胆小如鼠,低头弯腰,似站非站,或缄口不言,或用低得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得清的声音说“不知道”三个字。
  那么,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就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首先要改变师生对“教材”的观念。在传统教学中,教材被视为“圣经”,教师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至上,学生对于课本知识要绝对遵从。变革后的“教材观”中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一种材料,或者说是供师生学习的参考,并不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唯一的教学资源。
  其次,要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控制、管理、命令等是其主要活动,就其语言行为而言,教师通常扮演定向者、定规者、定论者,控制课堂进程,约束调控学生的行为,而学生只是被管理者、被教育者。这样的师生角色地位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师生要改变角色地位,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学习者,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然后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和经验的指导者;最后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与促进者。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正确认识、理解和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再次,要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听说读写训练原则是中学语文诸多教学原则中不可或缺的一条。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发展,语文教育越来越侧重训练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个体语文素质。然而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读和写的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书面表达能力也徘徊不前。因此,我们要纠正这种偏向,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才能相应提高。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呢?我们可以以说话训练来促进听、读、写等其他能力,以说促看、促听、促读。写作教学强调“生活是源,阅读是流”,说话训练同样如此。为了使自己所说的话富有时代感,让听众耳目一新,学生就必须时时处处留心观察生活,贴近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更多更好的说话材料。为此,首先要学会听话,学会捕捉说话者话语中的重要信息,体会话语中蕴涵的深层含义,进而对说话者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这些方面包括话语的内容,说话者的语气、语速、表情,乃至说话者的动作,等等。为使自己说话的内容更加丰富,语言更加精彩,思想更加深刻,更富感染力,学生会细心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广泛阅读报纸杂志,并从中找出那些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能带给人美的感受的材料及信息。这样就能达到以说促看、促听、促读的效果。其次,以说促写。在准备讲稿的过程中,学生从命题、立意、选材到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语言特点都会仔细推敲,反复修改,这样他们的写作水平就提高了,同时,说话能力也有了提高。总之,听说读写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四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这四个方面。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这样的做法:每堂课前进行3—5分钟的说话训练,可以讲讲故事,说说新闻,话题随意,并由教师或学生当场评议;每周安排一堂口语交际课,即说话活动课,可分小组先说,再由每小组推荐一两名学生,每个学生说话后请学生评议;每学期几次辩论赛,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等等。具体做法很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
  最后,要对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我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一种以讲授法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教师注重讲,学生注重听,教师滔滔不绝,学生默默接受。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辛苦,学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学习的自主性也日渐消磨殆尽。一堂语文课,真正属于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太少。
  其实,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教学方法很多,概括起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串讲法、问答法、讨论法等;以训练为主的方法,如练习法、诵读法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研究法、比较法等。尽管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的课堂教学大多只采用讲授法、串讲法这样的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氛围呆板、冷清、沉闷、乏味,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师在选取某一种教学方法为主时,必须考虑辅以其他教学方法,即使是采用讲授法,也不能从头到尾教师一个人讲,有时也要提问,也要辅以教具、影视等直观教学。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把“讲堂”变为“学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校语文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当前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广大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改革并重建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胃粘膜组织中水通道蛋白蛋白表达、线粒体内腺苷酸含量来探讨水通道蛋白、线粒体与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脾虚证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脾失健运,聚湿生热
  目的:探讨顾护脾胃对于养生的重要性。   方法:通过翻阅大量书籍及在 CNKI 数据库查询文献,发现从怡情养性、运动锻炼、脏腑养生等方面来谈养生的著述很多。其实这许多方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主要是由PML/RARα始动突变所致的急性白血病,PML位于15号染色体上,C末端外显子形成多种核型结构和一种细胞质结构.其中一种PML核体,具有抗肿瘤生长和抗病毒
2008年起四川省启动牧民定居计划。计划启动之后,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媒体在牧民定居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作者通过发放问卷和走访的形式对牧民定居计划中的一个
  目的:研究透穴埋线法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血清瘦素( Leptin, LEP)及胰岛素(Insulin, INS)水平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将健康雄性 SD(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两组,
摘 要: 道德内化的生成是一个涉及诸多层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不仅需要完善道德主体的内环境,而且要求优化道德内化形成的外部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是道德内化生成的重要外在条件,应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并营造积极践行道德的社会氛围,促进道德内化的生成。  关键词: 社会环境氛围 道德内化 外在条件    道德内化生成的社会环境氛围指的是借助社会舆论和各种利益机制,营造一个有利
摘 要: 具有良好的社会能力有助于学生建立和维持与父母、同伴、老师之间的积极互动,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和人格的积极发展,以及学习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因此,充分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是可行的和必要的。本文从阅读教学、了解社会,写作训练、感悟社会,练习测试、注入社会问题,语文活动、融入社会生活,过程管理、关注社会行为五个方面对此加以阐述。  关键词: 语文教育 人文资源 培养社会能力  
文言实词是考试中文言文试题的必考内容,对文言文的测试,是中考和高考的测试要点之一。解答此类问题,考生首先要熟记中学阶段所学的文言实词,并能根据文言文阅读的语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代入检验方法  代入检验法是首选的方法,特别对选择、判断类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且无障碍之处即为正确答案。如2010年广东省梅州中考题文言文阅读《四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