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素质的过程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途径。推进二者的融合不仅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抓手,也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创业创新;融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被提升到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因此必须贯穿于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的始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创新融合的必要性
(一)教育目标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二者在教育目标上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根本目标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进步之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创业教育既是关于人的生存发展的教育,又是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创业教育着力开发教育对象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其养成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和合作性等个性品质,以创新、创造、创业型人才等培养为根本目标。由此可见,两者均为高层次素质教育,都是培养社会所需求的现代化新型人才,并服务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新时代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可以催生强大的协同效应,两者彼此交融,可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转变。
(二)两者相互促进
尽管思政课中增加了实践教学部分,却并未真正落实抑或收效甚微。思政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限制了教学方法丰富性和拓展性的可能,减弱了课程教育的实效性。基于创新创业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兼顾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的全新教育方式,既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闭锁式、灌输式的说教型思政教育向开放式、互动式的参与型思政教育转变。创业教育通过理想信念的引导,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促成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生成,进而付诸创业实践,使思政课教育从抽象走向具体,贴近了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扩展了创业教育的普及性,为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者培育了创业所需要具备的精神品质与人格素养。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修养,培育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与开拓进取精神,树立责任意识与感恩意识,将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补充完善思政教育体系,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择业观,以达到服务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目的,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与发展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创新融合的途径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作為融合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主体的教师还亟需提高和培养。因此,要加强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必须首先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创业导师,这也是关系到该项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是影响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因素。思政课教师应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并主动践行创新创业,将自身的创业体验融入思政教学,达到良好的启发式效果。思政课教师应学习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厘清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者的重要关系。教师更应该具备必需的创业知识和创业素养,高校对建设具有高创业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二)课堂教学方面。
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无疑也成为创业教育的主渠道。各大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因而改进课堂教学手段是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的主要渠道。思政课要使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首先必须具备精心设计的理论教学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基础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作出适当的调整,让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渗入其中,以转变观念的方式促进创新教育开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保证创业教育可以发挥实效,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优势,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树立持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努力培育创新人才的观念,适应社会发展与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时代诉求,培养敢闯敢拼、有担当、有毅力、勇于创新、不惧艰难的高素质人才基于课程性质和特点等因素的考量,各门课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可精心设计显现课程优势和特色的创业理论专题,能够使学生用最科学最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品格素质投身于创业热潮。在对思政课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在各门课程中继续拓展和深入挖掘创业教育内容。在创新教学内容之后,教学方法也要有所突破。教师应围绕创新创业主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启发式教学方式与鲜活的案例讲述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教学的诉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校园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宣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导向与人生规划起到指引与激励的作用。高校要全面收集、合理利用当前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通过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主题讲座、社团活动、校史陈列,通过对已有的创业典型进行讲述,深化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同时举办挑战杯创业竞赛、创办创新创业技能训练班、开办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定期召开创业指导座谈会,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通过思政教育打造创业文化氛围,把创业教育和实践作为思政教育的新载体和新战场,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致力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宇业力,何苗,邵海军.论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学术论坛,2009(3).
[2]张向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4).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创业创新;融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被提升到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因此必须贯穿于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的始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创新融合的必要性
(一)教育目标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二者在教育目标上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根本目标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进步之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创业教育既是关于人的生存发展的教育,又是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创业教育着力开发教育对象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其养成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和合作性等个性品质,以创新、创造、创业型人才等培养为根本目标。由此可见,两者均为高层次素质教育,都是培养社会所需求的现代化新型人才,并服务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新时代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可以催生强大的协同效应,两者彼此交融,可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转变。
(二)两者相互促进
尽管思政课中增加了实践教学部分,却并未真正落实抑或收效甚微。思政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限制了教学方法丰富性和拓展性的可能,减弱了课程教育的实效性。基于创新创业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兼顾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的全新教育方式,既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闭锁式、灌输式的说教型思政教育向开放式、互动式的参与型思政教育转变。创业教育通过理想信念的引导,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促成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生成,进而付诸创业实践,使思政课教育从抽象走向具体,贴近了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扩展了创业教育的普及性,为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者培育了创业所需要具备的精神品质与人格素养。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修养,培育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与开拓进取精神,树立责任意识与感恩意识,将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补充完善思政教育体系,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择业观,以达到服务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目的,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与发展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创新融合的途径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作為融合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主体的教师还亟需提高和培养。因此,要加强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必须首先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创业导师,这也是关系到该项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是影响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因素。思政课教师应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并主动践行创新创业,将自身的创业体验融入思政教学,达到良好的启发式效果。思政课教师应学习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厘清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者的重要关系。教师更应该具备必需的创业知识和创业素养,高校对建设具有高创业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二)课堂教学方面。
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无疑也成为创业教育的主渠道。各大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因而改进课堂教学手段是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的主要渠道。思政课要使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首先必须具备精心设计的理论教学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基础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作出适当的调整,让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渗入其中,以转变观念的方式促进创新教育开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保证创业教育可以发挥实效,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优势,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树立持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努力培育创新人才的观念,适应社会发展与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时代诉求,培养敢闯敢拼、有担当、有毅力、勇于创新、不惧艰难的高素质人才基于课程性质和特点等因素的考量,各门课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可精心设计显现课程优势和特色的创业理论专题,能够使学生用最科学最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品格素质投身于创业热潮。在对思政课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在各门课程中继续拓展和深入挖掘创业教育内容。在创新教学内容之后,教学方法也要有所突破。教师应围绕创新创业主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启发式教学方式与鲜活的案例讲述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教学的诉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校园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宣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导向与人生规划起到指引与激励的作用。高校要全面收集、合理利用当前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通过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主题讲座、社团活动、校史陈列,通过对已有的创业典型进行讲述,深化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同时举办挑战杯创业竞赛、创办创新创业技能训练班、开办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定期召开创业指导座谈会,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通过思政教育打造创业文化氛围,把创业教育和实践作为思政教育的新载体和新战场,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致力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宇业力,何苗,邵海军.论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学术论坛,2009(3).
[2]张向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