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是卫生部直属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其门诊量在北京市一直处于前列,目前日门诊量已超过一万人次。
十年前,医院开始进行总体规划和改扩建,门急诊医技楼是其改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门急诊医技楼总建筑面积44278m2,地上8层,地下2层,主要担负全院门诊、急诊和医技检查服务。门诊主要布置在地上一至六层,急诊布置在地下一层,医技科室分布在地下二层至地上六层。该工程设计始于2005年,2007年开始建设,2012年1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
从设计之初至投入使用,设计师始终将人性化作为设计的核心,即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在设计方案原有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令使用者感到方便、舒适,在心理和精神需求方面得到尊重和满足。
合理优化医疗功能
此工程内部人流复杂,患者就医的主要流程在此进行。如何给病患提供最佳的就医流程,并缩短就医路线?提供合理的医疗功能尤为重要,同时它也是医疗建筑设计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是人性化设计的重心。
*功能布局遵循3原则,缩短就医流程
该工程方案设计在功能布局时遵循了以下3个原则——
首先是依据科室患者人数的多少,将患者较多的科室优先考虑低层设置,这样做可以使较多的患者受益,比如普通内科和外科的患者人数多,便将其设置在较低的二三层;
其次是依据患者的类型,考虑患者行动的便捷 程度,将行动不便的患者所占比率高的科室优先考虑布置在低层,比如骨科和运动医学科患者多且行动不便,普遍存在乘坐轮椅、拄拐、推床等情况,设计时将骨科诊区和运动医学科诊区布置在较低的二层;
再次是综合考量各科室之间的联系程度,以此确定科室的位置。外科和普放联系紧密,内科与检验、功能检查、输液中心等联系紧密,宜同层或邻近布置。因医院用地狭小,不可能将所有联系紧密的科室均同层布置,综合考虑以上情况,设计中在首层布置门诊大厅、放射影像中心和儿科诊区;二层布置外科诊区和普放;三至六层布置内科系统诊区、妇产科诊区、中医诊区等,检验科和门诊输液室布置在三层,功能检查和内镜中心分别布置在四层和六层。
上述布局形式以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就医便利为主,以降低竖向交通的压力为辅。
*医疗主街的运用,既简化布局又提高可识别性
医疗主街的运用简化了医院中各科室之间的关系,它等同于城市中的“交通主干道”,首先可以起到快速分散人流的作用;第二,各功能科室分布在医疗主街的两侧,科室均为尽端式布局,通过医疗主街进行联系;第三,竖向交通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分层挂号和收费等功能组合在医疗主街上,丰富了医疗主街的功能。
医疗主街宽度为7m,即使在人流最集中的时间段也能起到快速分散人流的作用。各功能区的标牌悬挂在医疗主街上,提高了可识别性,使患者一目了然,明确方向。
*分层挂号收费的方式,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
设计中采用分层挂号收费、增加开放服务窗口的方式,以缩短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首层门诊大厅设置集中的挂号收费窗口,二层至六层分设挂号收费窗口。挂号收费窗口根据时间段开放为不同的功能,如上午9点以前主要开放为挂号窗口,9点以后主要开放为收费窗口等,提高使用率。
虽然医院为此需要招聘更多的服务人员,但带给患者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便利。该院是业内较早提出分层挂号收费并付诸实施的医院之一,目前这一做法已在很多大型医院中推广使用。
*科室布局标准化,注重差异化设计
门诊单元采用标准化设计,应用8.7m×5.7m的标准柱网,各诊区面积基本相同,诊区内配置基本一致,均采用一次候诊和二次候诊相结合的候诊方式,诊室面积相同。
在采用标准化布局的同时,还注重科室之间的差异,除了医疗工艺上的不同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科室因患者人流量的差异,候诊区大小不同,因此要避免千篇一律,人流量大的科室的候诊区面积要适当扩大;二是不同科室患者类型不同,候诊区的布置方式也不相同,比如骨科和运动医学科,由于其患者大多行动不便,所以骨科和运动医学科的候诊厅相对较大,且布置候诊椅时充分考虑了乘坐轮椅患者的候诊空间。标准化布局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了便利,差异化的设计则给患者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
*医患分区﹑分流,体现了对医护人员的关心
相对于患者来说,医护人员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又是医院的“常驻人群”,是医院真正的主人,设计应体现对他们的关心。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患分区分流,医护人员与患者分设出入口,避免人流上的交叉,科室单元内部设置与患者相对隔离的医护人员区域,主要设置办公、休息、更衣、开水间、卫生间等,避免医患间的相互干扰,为医护人员提供安静的办公休息场所;二是对布置在地下室的科室,在地上楼层为医护人员提供适当数量的办公室,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天人合一”是我国的传统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大自然可以带来无限生机,给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医院作为特殊的场所,从医学角度而言也需要加强采光和通风,以降低感染的几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也可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因此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是设计医疗建筑时的另一重要原则。
针对采光,首先在建筑适当位置布置天井,除某些医技部门外,主要诊查、医护办公等用房均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条件;其次是在建筑东北侧设计自地下一层至地上四层通高的共享中庭,中庭东立面和屋顶采用拉锁玻璃幕墙,以保证充足的光线照进建筑内部,将地下一层部分区域由地下转变为地上,照亮了医疗主街;三是门诊大厅局部架空两层,大厅南立面采用通高8m的全玻璃幕墙,使门诊大厅内光线充足;四是加大外窗面积,采用600mm高的窗台,使房间内变得更加明亮。
针对通风,首先是增加外窗单扇窗户的开启扇数和面积,扩大通风量;其次是天井扩大了建筑外墙面,可以将自然风引入建筑内部。
灵活运用色彩
该工程室内装饰在色彩方面做了精心的设计,以期通过色彩营造丰富的空间环境,调整患者的心情。设计采用“主+辅”的方式,“主”指的是公共空间大面积墙顶地,均采用以米黄色系列为主的浅色调材料,构成整体温馨﹑柔和﹑亲人的空间效果;“辅”则是指公共空间局部采用彩色有机玻璃材料,主要集中在两个部位,一是在医疗主街中部吊顶上,采用多彩的有机玻璃挂板,另一个是在科室的候诊厅门口设置彩色有机玻璃隔断,不同的科室选用不同的色彩,增强了科室的可识别性。变幻的色彩成为活跃空间的重要元素,丰富了空间环境,也预示着人生的瑰丽多彩,象征着美好的希望和未来,舒缓患者压抑心情的同时,也给患者注入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设置智能化系统
科技的发展给医院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原有的医疗模式,给患者就诊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工程中设置了智能化的系统,如排队叫号系统、医护对讲系统、自动查询系统等,给患者带了很大的便利,也使医院的人性化设计得以充分体现。
(编辑 吕志新)
十年前,医院开始进行总体规划和改扩建,门急诊医技楼是其改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门急诊医技楼总建筑面积44278m2,地上8层,地下2层,主要担负全院门诊、急诊和医技检查服务。门诊主要布置在地上一至六层,急诊布置在地下一层,医技科室分布在地下二层至地上六层。该工程设计始于2005年,2007年开始建设,2012年1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
从设计之初至投入使用,设计师始终将人性化作为设计的核心,即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在设计方案原有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令使用者感到方便、舒适,在心理和精神需求方面得到尊重和满足。
合理优化医疗功能
此工程内部人流复杂,患者就医的主要流程在此进行。如何给病患提供最佳的就医流程,并缩短就医路线?提供合理的医疗功能尤为重要,同时它也是医疗建筑设计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是人性化设计的重心。
*功能布局遵循3原则,缩短就医流程
该工程方案设计在功能布局时遵循了以下3个原则——
首先是依据科室患者人数的多少,将患者较多的科室优先考虑低层设置,这样做可以使较多的患者受益,比如普通内科和外科的患者人数多,便将其设置在较低的二三层;
其次是依据患者的类型,考虑患者行动的便捷 程度,将行动不便的患者所占比率高的科室优先考虑布置在低层,比如骨科和运动医学科患者多且行动不便,普遍存在乘坐轮椅、拄拐、推床等情况,设计时将骨科诊区和运动医学科诊区布置在较低的二层;
再次是综合考量各科室之间的联系程度,以此确定科室的位置。外科和普放联系紧密,内科与检验、功能检查、输液中心等联系紧密,宜同层或邻近布置。因医院用地狭小,不可能将所有联系紧密的科室均同层布置,综合考虑以上情况,设计中在首层布置门诊大厅、放射影像中心和儿科诊区;二层布置外科诊区和普放;三至六层布置内科系统诊区、妇产科诊区、中医诊区等,检验科和门诊输液室布置在三层,功能检查和内镜中心分别布置在四层和六层。
上述布局形式以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就医便利为主,以降低竖向交通的压力为辅。
*医疗主街的运用,既简化布局又提高可识别性
医疗主街的运用简化了医院中各科室之间的关系,它等同于城市中的“交通主干道”,首先可以起到快速分散人流的作用;第二,各功能科室分布在医疗主街的两侧,科室均为尽端式布局,通过医疗主街进行联系;第三,竖向交通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分层挂号和收费等功能组合在医疗主街上,丰富了医疗主街的功能。
医疗主街宽度为7m,即使在人流最集中的时间段也能起到快速分散人流的作用。各功能区的标牌悬挂在医疗主街上,提高了可识别性,使患者一目了然,明确方向。
*分层挂号收费的方式,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
设计中采用分层挂号收费、增加开放服务窗口的方式,以缩短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首层门诊大厅设置集中的挂号收费窗口,二层至六层分设挂号收费窗口。挂号收费窗口根据时间段开放为不同的功能,如上午9点以前主要开放为挂号窗口,9点以后主要开放为收费窗口等,提高使用率。
虽然医院为此需要招聘更多的服务人员,但带给患者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便利。该院是业内较早提出分层挂号收费并付诸实施的医院之一,目前这一做法已在很多大型医院中推广使用。
*科室布局标准化,注重差异化设计
门诊单元采用标准化设计,应用8.7m×5.7m的标准柱网,各诊区面积基本相同,诊区内配置基本一致,均采用一次候诊和二次候诊相结合的候诊方式,诊室面积相同。
在采用标准化布局的同时,还注重科室之间的差异,除了医疗工艺上的不同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科室因患者人流量的差异,候诊区大小不同,因此要避免千篇一律,人流量大的科室的候诊区面积要适当扩大;二是不同科室患者类型不同,候诊区的布置方式也不相同,比如骨科和运动医学科,由于其患者大多行动不便,所以骨科和运动医学科的候诊厅相对较大,且布置候诊椅时充分考虑了乘坐轮椅患者的候诊空间。标准化布局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了便利,差异化的设计则给患者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
*医患分区﹑分流,体现了对医护人员的关心
相对于患者来说,医护人员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又是医院的“常驻人群”,是医院真正的主人,设计应体现对他们的关心。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患分区分流,医护人员与患者分设出入口,避免人流上的交叉,科室单元内部设置与患者相对隔离的医护人员区域,主要设置办公、休息、更衣、开水间、卫生间等,避免医患间的相互干扰,为医护人员提供安静的办公休息场所;二是对布置在地下室的科室,在地上楼层为医护人员提供适当数量的办公室,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天人合一”是我国的传统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大自然可以带来无限生机,给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医院作为特殊的场所,从医学角度而言也需要加强采光和通风,以降低感染的几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也可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因此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是设计医疗建筑时的另一重要原则。
针对采光,首先在建筑适当位置布置天井,除某些医技部门外,主要诊查、医护办公等用房均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条件;其次是在建筑东北侧设计自地下一层至地上四层通高的共享中庭,中庭东立面和屋顶采用拉锁玻璃幕墙,以保证充足的光线照进建筑内部,将地下一层部分区域由地下转变为地上,照亮了医疗主街;三是门诊大厅局部架空两层,大厅南立面采用通高8m的全玻璃幕墙,使门诊大厅内光线充足;四是加大外窗面积,采用600mm高的窗台,使房间内变得更加明亮。
针对通风,首先是增加外窗单扇窗户的开启扇数和面积,扩大通风量;其次是天井扩大了建筑外墙面,可以将自然风引入建筑内部。
灵活运用色彩
该工程室内装饰在色彩方面做了精心的设计,以期通过色彩营造丰富的空间环境,调整患者的心情。设计采用“主+辅”的方式,“主”指的是公共空间大面积墙顶地,均采用以米黄色系列为主的浅色调材料,构成整体温馨﹑柔和﹑亲人的空间效果;“辅”则是指公共空间局部采用彩色有机玻璃材料,主要集中在两个部位,一是在医疗主街中部吊顶上,采用多彩的有机玻璃挂板,另一个是在科室的候诊厅门口设置彩色有机玻璃隔断,不同的科室选用不同的色彩,增强了科室的可识别性。变幻的色彩成为活跃空间的重要元素,丰富了空间环境,也预示着人生的瑰丽多彩,象征着美好的希望和未来,舒缓患者压抑心情的同时,也给患者注入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设置智能化系统
科技的发展给医院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原有的医疗模式,给患者就诊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工程中设置了智能化的系统,如排队叫号系统、医护对讲系统、自动查询系统等,给患者带了很大的便利,也使医院的人性化设计得以充分体现。
(编辑 吕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