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419例重度脓毒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fly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度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友谊医院ICU收治的419例重度脓毒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统计,分析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重度脓毒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重度脓毒症的ICU病死率为43.9%(184/41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50.8%)、胃肠道及腹腔(27.8%)、血流感染(4.3%)为主;革兰阴性菌为最常见致病菌[46.0% (214/465)];在纳入研究的重度脓毒症患者中院内获得性感染约占53.7%(225/41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R)=0.003,95%可信区间(95%CI)为1.015~1.056,P=0.000]、血管活性药物应用(OR=3.251,95%CI为1.562~6.768,P=0.002)、器官功能衰竭≥3个(OR=2.452,95%CI为1.015 ~ 5.924,P=0.046)、院内获得性感染(OR=1.775,95% CI为0.981~3.221,P=0.046)为重度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度脓毒症是ICU收治患者中的常见疾病,合并死亡危险因素的重度脓毒症患者应给予更为密切的监测和积极的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系统评价肝素治疗脓毒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IM/MEDLINE、Cochrane Library、SCIE、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肝素治疗脓毒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较常见的一种损伤.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患者.而跨窦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是一种特殊类型,其中骑跨横窦者较骑跨上矢状窦者常见。
目的 观察给脓毒症患者提供不同水平的目标能量对其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应用间接测热法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158例脓毒症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B、C组分别以静息代谢值<90%、90%~ 110%、>110%作为营养目标值,分析各组能量摄入、机械通气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及28 d、60d生存率.结果入住ICU前7d每天能量摄入情况:
神经导航系统使神经外科手术定位更为精确,手术并发症减少,是神经外科微侵袭手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脑积水的治疗中,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已被临床广泛采用,但并发症较多,如分流管的堵塞、脑室出血等,为了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我们在神经导航下对10例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貽琦先生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有责任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人才.他认为"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他非常重视教师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清华大学对师资人才的遴选和聘请是严格的.当年清华学生有三难:进校门难、读学分难、出校门难,学生没有补考机会,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是严格的.梅貽琦先生这几句名言,值得我们铭记和沉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