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做了阐述,分析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提背景,提出了高等院校应作出的一些相关策略改进,从而达到提升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 ;提升;对策
一、高等院校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背景
1.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党和国家一直以来极为重视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工作,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想.近几年,高校的创新教育和实践在我国经济发展大环境下,其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也不断完善,越来越贴近实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由于多方面原因陷入困局,导致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不仅严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因此重视和寻求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近期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与发展的必然出路.
2.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多年来,应试教育占据我国教育的主要阵地,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以考试来选拔优秀学生已被社会大众看作是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为了减小社会争议,考试答案往往固定、死板.此外,很多教师迫于升学压力、绩效考核压力等,在课堂上很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甚至否定学生的答案,让学生直接死记硬背知识点和考试题目. 应试教育由此带来的便是一群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天性受到限制,对学习失去兴趣,独立思考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与思维.当代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依赖于创新,对于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其具备创新能力非常重要.高校要将创新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培养学生思想的思辨性,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探索、思考精神,能够举一反三,而不是单纯学习理论知识,将自我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学会学习与方法,提高基本素养,发现新事物,产生新认知,善于捕捉机会,挖掘和利用有利资源,用现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提高自我综合能力,从而成为新一代复合型经济与管理人才.
3.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社会必须具备开放、民主的创新氛围才能适应当今发展局势.由于新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其无论是在专业设置,还是在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是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因此其基本上定位于应用型大学.唯有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力度,才能促使自身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大学是人才的聚集地和培养地,肩负着为国 家 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但是,由于当前的大学教育和管理模式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当代大学生总体创新能力不强。
1.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缺乏的就是创新的意识,这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情况并不是存在于几个或者个别的高校中,而是普遍存在,尤其在地方高校表现得更为突出。我们若想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我们要解决创新意识缺乏的这一长期存在的根深蒂固的问题,从根本上为以后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做准备。
2.缺乏创新的信念和毅力。创新,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这就要求创新的实践者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具有不怕困难和失败的决心和勇气,这样,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性。一些大学生虽有创新想法,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尝试,但由于其缺乏足够的创新毅力和信心,在遇到困难时临场退缩,不能很好地将创新活动完成,久而久之,他们创新的积极性也被打消的一干二净。
3.缺少创新的条件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大学生充满了青春活力,思维活跃、开放,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更容易产生一些独特的想法和见解,也敢于打破常规去创新,但是,由于缺少创新的条件和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们的创新观点得不到足够重视和及时实施。
4.缺少创新的主动性。虽然,目前多数大学生认为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且对以后的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极大好处,他们对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持肯定态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只有少部分人能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大多数学生或因自身能力不足,或缺乏足够自信,导致创新的主动性不够。
5.缺乏创新的相关引导。虽然,目前许多高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但是,很多措施都还处于初期阶段,尤其是在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的引导与教育方面还不够完善。
三、高等院校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实践课程体系,是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类课程必须提高技能性和实践性课程在总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允许学生依据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实践课程的类型,让学生对实践课程愿意做、认真做,最终计算学分,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实践课程体系,需要加强学校師生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对自身的要求,进而使大学生了解培养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高校应不断加强与相关产业的结合,依托相关产业建立大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的平台,指导大学生实践,积累实践经验。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长效机制,帮助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学校应建立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学校应制订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机构,号召高等院校类大学生和志同道合的学生参与其中,为大学生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2.创建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当今社会经济背景下我国发布了诸多相关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同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环境不断对优化,社会的此项举措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身为教育事业的领导者,高校也要致力于提高校内教育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学校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通过该种途径客观上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力支持,建立服务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为大学生创造有利的创新创业校园环境。比如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学校实验室的建设等等。学校应当将实验室场所、实验设施设备供给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学校也可以配合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的运营,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分享创新创业经验,给予学生创新创业灵感和有效的启示。
3.以实验教学优化升级助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现实验教学的优化升级,必须打破传统的“课上讲、课后练”的单一模式。
在新形势下,实验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拓宽实验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实验教学的优化升级,必须实现实验室开放工作改革。实验室是高等院校类大学生考查自身理论掌握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然而,多数高校实验室只在课堂上开放,有限的操作时间和操作设备使学生无法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各高校必须更加科学合理地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让学生可以增多在实验室自己动手的机会,多练习、多实践,逐步熟练专业实验仪器,彻底掌握各种实验方法。实现实验教学的优化升级,必须转变实验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在新时期,必须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首要目标。应不断创新高等院校类实验课的课堂设计,如采取情境课堂教学的方式,设定某一情境,请学生自主探索某一理论的发现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教师通过交流、引导等方式支持和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其科技创新的主动性。
4.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高等院校创业宣传组织不仅能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有力的优秀资源,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面对高校创新创业实习及创业孵化基地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创业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树立大学生勇于创新,不断开拓、挑战的精神,加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最终达到培养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总之创新能力培养事关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结构改革大局,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对于调整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优势,实现大学生生活幸福和事业有成,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天兴.大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培 養 的 几 点 思 考 [J].中 国 林 业 教 育,2010.
[2]王晶宇,孙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
[3]宁洁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环境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2.
关键词: 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 ;提升;对策
一、高等院校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背景
1.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党和国家一直以来极为重视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工作,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想.近几年,高校的创新教育和实践在我国经济发展大环境下,其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也不断完善,越来越贴近实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由于多方面原因陷入困局,导致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不仅严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因此重视和寻求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近期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与发展的必然出路.
2.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多年来,应试教育占据我国教育的主要阵地,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以考试来选拔优秀学生已被社会大众看作是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为了减小社会争议,考试答案往往固定、死板.此外,很多教师迫于升学压力、绩效考核压力等,在课堂上很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甚至否定学生的答案,让学生直接死记硬背知识点和考试题目. 应试教育由此带来的便是一群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天性受到限制,对学习失去兴趣,独立思考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与思维.当代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依赖于创新,对于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其具备创新能力非常重要.高校要将创新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培养学生思想的思辨性,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探索、思考精神,能够举一反三,而不是单纯学习理论知识,将自我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学会学习与方法,提高基本素养,发现新事物,产生新认知,善于捕捉机会,挖掘和利用有利资源,用现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提高自我综合能力,从而成为新一代复合型经济与管理人才.
3.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社会必须具备开放、民主的创新氛围才能适应当今发展局势.由于新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其无论是在专业设置,还是在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是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因此其基本上定位于应用型大学.唯有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力度,才能促使自身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大学是人才的聚集地和培养地,肩负着为国 家 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但是,由于当前的大学教育和管理模式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当代大学生总体创新能力不强。
1.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缺乏的就是创新的意识,这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情况并不是存在于几个或者个别的高校中,而是普遍存在,尤其在地方高校表现得更为突出。我们若想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我们要解决创新意识缺乏的这一长期存在的根深蒂固的问题,从根本上为以后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做准备。
2.缺乏创新的信念和毅力。创新,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这就要求创新的实践者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具有不怕困难和失败的决心和勇气,这样,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性。一些大学生虽有创新想法,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尝试,但由于其缺乏足够的创新毅力和信心,在遇到困难时临场退缩,不能很好地将创新活动完成,久而久之,他们创新的积极性也被打消的一干二净。
3.缺少创新的条件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大学生充满了青春活力,思维活跃、开放,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更容易产生一些独特的想法和见解,也敢于打破常规去创新,但是,由于缺少创新的条件和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们的创新观点得不到足够重视和及时实施。
4.缺少创新的主动性。虽然,目前多数大学生认为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且对以后的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极大好处,他们对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持肯定态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只有少部分人能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大多数学生或因自身能力不足,或缺乏足够自信,导致创新的主动性不够。
5.缺乏创新的相关引导。虽然,目前许多高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但是,很多措施都还处于初期阶段,尤其是在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的引导与教育方面还不够完善。
三、高等院校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实践课程体系,是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类课程必须提高技能性和实践性课程在总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允许学生依据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实践课程的类型,让学生对实践课程愿意做、认真做,最终计算学分,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实践课程体系,需要加强学校師生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对自身的要求,进而使大学生了解培养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高校应不断加强与相关产业的结合,依托相关产业建立大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的平台,指导大学生实践,积累实践经验。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长效机制,帮助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学校应建立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学校应制订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机构,号召高等院校类大学生和志同道合的学生参与其中,为大学生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2.创建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当今社会经济背景下我国发布了诸多相关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同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环境不断对优化,社会的此项举措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身为教育事业的领导者,高校也要致力于提高校内教育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学校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通过该种途径客观上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力支持,建立服务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为大学生创造有利的创新创业校园环境。比如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学校实验室的建设等等。学校应当将实验室场所、实验设施设备供给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学校也可以配合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的运营,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分享创新创业经验,给予学生创新创业灵感和有效的启示。
3.以实验教学优化升级助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现实验教学的优化升级,必须打破传统的“课上讲、课后练”的单一模式。
在新形势下,实验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拓宽实验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实验教学的优化升级,必须实现实验室开放工作改革。实验室是高等院校类大学生考查自身理论掌握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然而,多数高校实验室只在课堂上开放,有限的操作时间和操作设备使学生无法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各高校必须更加科学合理地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让学生可以增多在实验室自己动手的机会,多练习、多实践,逐步熟练专业实验仪器,彻底掌握各种实验方法。实现实验教学的优化升级,必须转变实验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在新时期,必须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首要目标。应不断创新高等院校类实验课的课堂设计,如采取情境课堂教学的方式,设定某一情境,请学生自主探索某一理论的发现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教师通过交流、引导等方式支持和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其科技创新的主动性。
4.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高等院校创业宣传组织不仅能够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有力的优秀资源,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面对高校创新创业实习及创业孵化基地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创业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树立大学生勇于创新,不断开拓、挑战的精神,加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最终达到培养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总之创新能力培养事关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结构改革大局,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对于调整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优势,实现大学生生活幸福和事业有成,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天兴.大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培 養 的 几 点 思 考 [J].中 国 林 业 教 育,2010.
[2]王晶宇,孙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
[3]宁洁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环境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