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新任的科技辅导员,短短一年多的辅导工作使我感受最深的不是科技活动竞赛场上的得与失,而是平时的辅导工作中的点滴发现。作为辅导员,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们在某次比赛中的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指出:“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努力争取学生技能掌握与心理素质提升的双丰收。
一、把握机遇,适时培养合作意识
人的生存和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需要与他人相处、交流、合作,合作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的需要。受家庭结构的制约,学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合作的意识。教育专家们大力倡导合作式学习,老师们想尽办法在课堂上创设合作情境,但合作往往只限于形式,很难达到实质性的结果。科技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合作机会,它的趣味性也更能吸引孩子们实质性的参与。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天时地利的好机会,营造氛围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合作的好处和乐趣。
在一次大赛的准备过程中,小组内的3名同学各自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对同伴的想法作了简单的评述。听了孩子们的想法,我没有作过多的点评,只是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试一试。一天半的时间过去了,他们各自尝试自己的想法。我让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汇报一下进展,他们的回答是:“没什么进展。”“喊他们帮忙都说忙着呢。”“我一个人拉不好木头。”……我反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忙不过来的问题?”他们想了想说:“要不先一个个来?”我说:“那你们就再试试。”三天后他们拿来了两件作品。我夸他们效率挺高,他们就说大家一起干就快多了。我又问:“是不是还要做一件?”一个学生说:“不用了,我的想法已经加到他们的作品中了。”我没有急于对他们的作品作出点评,而是及时地引导他们对这几天和前几天的工作作一个比较和反思。他们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说:“还是大家一起合作好!”
其实科技活动本身就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合作机会,需要辅导员做的工作并不多也不难,只需要细心敏锐地观察和适时地引导,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树立信心,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与他人友好地相处;让学生在合作中明白:“人心齐,泰山移”、“水涨船高,柴多火旺”,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合作,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通过平时点滴的培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并让这种意识延伸到学习过程,以至将来的工作、生活中。
二、依托兴趣,培养坚韧的意志
著名画家达·芬奇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毅力其实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意志是人们为达到确定的目标,自觉地克服困难,不断地调节支配个人行动的一种心理过程。意志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人的意志是心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锲而不舍、兢兢业业,始终如一地敬业奋斗,就会建功立业,反之,一个意志薄弱的人,遇见困难就打退堂鼓,即使智商再高,也不可能获得成功。人的意志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教育的作用下,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培养起来的。相比学习知识,科技活动更接近于“玩”,更能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在遇到困难时更不容易被放弃。我们应该依托学生们对“玩”的浓厚兴趣,通过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培养他们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坚韧意志。
一次,为了调试一个发射器,学生们进行了十几次的改装,上百次的发射试验,但准确率仍不理想。半个多月过去了,他们开始倦怠。其实我也有些失落,但作为辅导员、作为老师,我必须比孩子们更有毅力、更坚强。我面带笑容地走到学生们中间,摸着一个学生的头说:“刚失败这几次就没信心了?要是这么容易就能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那不人人都是爱迪生了?爱迪生发明灯泡可是经历了上万次的失败的!”随后,我拉着孩子们的手,齐呼了几声:“加油!”给大家打气。我们重新开始,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争取最后的成功。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意志,自己首先就要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意志,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当学生们意志消沉的时候,我们要用激情去感染他们。当我们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的时候,只需一句话,一个故事,抑或是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能让他们心中的星火复燃。风雨过后才有彩虹,失败过后的成功才更让人兴奋,更有成就感。这样的经历让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有勇气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
三、点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还为学生的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科技活动中,学生们在行为习惯方面暴露出的两个典型问题是自理能力和节约意识差。现在的学生在家都是小皇帝,别说帮家长做家务,自己的物品都很少整理,同时家长还会给他们相当宽裕的物质供给,因此非常缺乏自理能力和节约意识。表现在科技活动中就是:材料、用具乱摆乱放,需要使用时经常找不到;垃圾、废料随意丢弃,活动室内一片狼藉;原材料无计划、无节制地使用浪费。
在一次以鸡蛋为弹头的发射实验中,孩子们在没有明确的设计方案前就匆匆尝试,白白浪费了二十几个鸡蛋,而且活动室内一片狼藉,第二天早晨一开门室内臭气熏天。第一天的种种我都看在眼里,但并没有急于批评和指责,更没有替他们整理。因为现在的学生对批评指责都非常反感,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所以我决定让他们自己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再来到活动室,学生们都喊:“太臭了,太脏了!”我非常严肃地问了一句:“是谁弄的?”学生们开始相互指责,渐渐的,他们不再说话了。我说:“这是我们的活动室,我们要在这里学习、实验,我们自己应该爱护,不然每天都要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指着地上发臭的鸡蛋液,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关于鸡蛋的教育故事。随后的一天里发生了很多小事,找不到用具,相互指责,不过学生们尝到了乱丢乱放的后果,所以就有了“下次用完还放回原处”的教训;由于活动材料都是根据他们的设计方案限量供给的,浪费就会不够用,因此就有了“省着点用”的教训,有的学生还从废弃的作品上拆原料进行二次利用。一天的活动结束后,我先提示学生们进行了清理,又把他们集合在一起总结了一天的情况。好的习惯不会在一天养成,更不会因为一件事情而养成,但我们应该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小事从细节着手,让孩子们去感悟,甚至是让他们去自尝“恶果”,从而自觉地改变行为习惯,提高素养。
“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在科技活动中通过细心敏锐地观察,从小事入手,点滴积累,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既关注学生今天的成绩,更关注学生明天的发展,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看着学生们接过荣誉证书时那灿烂的笑容,我由衷地为他们,也为自己感到高兴和自豪,而且我觉得我比他们更幸福,因为我不仅看到了他们今天的笑容和荣誉,而且可以预见另一种收获将是他们受益终身的,那就是在科技活动过程中他们在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上得到的锻炼和提高。
一、把握机遇,适时培养合作意识
人的生存和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需要与他人相处、交流、合作,合作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的需要。受家庭结构的制约,学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合作的意识。教育专家们大力倡导合作式学习,老师们想尽办法在课堂上创设合作情境,但合作往往只限于形式,很难达到实质性的结果。科技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合作机会,它的趣味性也更能吸引孩子们实质性的参与。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天时地利的好机会,营造氛围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合作的好处和乐趣。
在一次大赛的准备过程中,小组内的3名同学各自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对同伴的想法作了简单的评述。听了孩子们的想法,我没有作过多的点评,只是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试一试。一天半的时间过去了,他们各自尝试自己的想法。我让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汇报一下进展,他们的回答是:“没什么进展。”“喊他们帮忙都说忙着呢。”“我一个人拉不好木头。”……我反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忙不过来的问题?”他们想了想说:“要不先一个个来?”我说:“那你们就再试试。”三天后他们拿来了两件作品。我夸他们效率挺高,他们就说大家一起干就快多了。我又问:“是不是还要做一件?”一个学生说:“不用了,我的想法已经加到他们的作品中了。”我没有急于对他们的作品作出点评,而是及时地引导他们对这几天和前几天的工作作一个比较和反思。他们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说:“还是大家一起合作好!”
其实科技活动本身就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合作机会,需要辅导员做的工作并不多也不难,只需要细心敏锐地观察和适时地引导,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树立信心,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与他人友好地相处;让学生在合作中明白:“人心齐,泰山移”、“水涨船高,柴多火旺”,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合作,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通过平时点滴的培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并让这种意识延伸到学习过程,以至将来的工作、生活中。
二、依托兴趣,培养坚韧的意志
著名画家达·芬奇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毅力其实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意志是人们为达到确定的目标,自觉地克服困难,不断地调节支配个人行动的一种心理过程。意志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人的意志是心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锲而不舍、兢兢业业,始终如一地敬业奋斗,就会建功立业,反之,一个意志薄弱的人,遇见困难就打退堂鼓,即使智商再高,也不可能获得成功。人的意志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教育的作用下,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培养起来的。相比学习知识,科技活动更接近于“玩”,更能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在遇到困难时更不容易被放弃。我们应该依托学生们对“玩”的浓厚兴趣,通过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培养他们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坚韧意志。
一次,为了调试一个发射器,学生们进行了十几次的改装,上百次的发射试验,但准确率仍不理想。半个多月过去了,他们开始倦怠。其实我也有些失落,但作为辅导员、作为老师,我必须比孩子们更有毅力、更坚强。我面带笑容地走到学生们中间,摸着一个学生的头说:“刚失败这几次就没信心了?要是这么容易就能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那不人人都是爱迪生了?爱迪生发明灯泡可是经历了上万次的失败的!”随后,我拉着孩子们的手,齐呼了几声:“加油!”给大家打气。我们重新开始,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争取最后的成功。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意志,自己首先就要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意志,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当学生们意志消沉的时候,我们要用激情去感染他们。当我们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的时候,只需一句话,一个故事,抑或是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能让他们心中的星火复燃。风雨过后才有彩虹,失败过后的成功才更让人兴奋,更有成就感。这样的经历让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有勇气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
三、点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还为学生的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科技活动中,学生们在行为习惯方面暴露出的两个典型问题是自理能力和节约意识差。现在的学生在家都是小皇帝,别说帮家长做家务,自己的物品都很少整理,同时家长还会给他们相当宽裕的物质供给,因此非常缺乏自理能力和节约意识。表现在科技活动中就是:材料、用具乱摆乱放,需要使用时经常找不到;垃圾、废料随意丢弃,活动室内一片狼藉;原材料无计划、无节制地使用浪费。
在一次以鸡蛋为弹头的发射实验中,孩子们在没有明确的设计方案前就匆匆尝试,白白浪费了二十几个鸡蛋,而且活动室内一片狼藉,第二天早晨一开门室内臭气熏天。第一天的种种我都看在眼里,但并没有急于批评和指责,更没有替他们整理。因为现在的学生对批评指责都非常反感,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所以我决定让他们自己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再来到活动室,学生们都喊:“太臭了,太脏了!”我非常严肃地问了一句:“是谁弄的?”学生们开始相互指责,渐渐的,他们不再说话了。我说:“这是我们的活动室,我们要在这里学习、实验,我们自己应该爱护,不然每天都要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指着地上发臭的鸡蛋液,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关于鸡蛋的教育故事。随后的一天里发生了很多小事,找不到用具,相互指责,不过学生们尝到了乱丢乱放的后果,所以就有了“下次用完还放回原处”的教训;由于活动材料都是根据他们的设计方案限量供给的,浪费就会不够用,因此就有了“省着点用”的教训,有的学生还从废弃的作品上拆原料进行二次利用。一天的活动结束后,我先提示学生们进行了清理,又把他们集合在一起总结了一天的情况。好的习惯不会在一天养成,更不会因为一件事情而养成,但我们应该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小事从细节着手,让孩子们去感悟,甚至是让他们去自尝“恶果”,从而自觉地改变行为习惯,提高素养。
“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在科技活动中通过细心敏锐地观察,从小事入手,点滴积累,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既关注学生今天的成绩,更关注学生明天的发展,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看着学生们接过荣誉证书时那灿烂的笑容,我由衷地为他们,也为自己感到高兴和自豪,而且我觉得我比他们更幸福,因为我不仅看到了他们今天的笑容和荣誉,而且可以预见另一种收获将是他们受益终身的,那就是在科技活动过程中他们在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上得到的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