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饮食养生,感觉好像是近十多年的事。
殊不知,饮食养生算不上什么新生名词,更谈不上什么新观念,只不过是曾经被遗忘的老祖训。记得孔子说过一句话:“民以食为天。”这位圣人早已总结出对于老百姓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吃饭。不错,饮食在满足我们口感的同时,也为我们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储备,而正因为饮食是人每天的必须,古人尤其看重饮食不当的危害与饮食调养的重要,由此出版了许多饮食养生的著作。而直到今天,再读这些饮食养生论,也是受益匪浅。
《养性延命录》中说:“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以切。”意思是说,饮食可能导致的危害比娱乐与性事所造成的危害更大,更为严重。声色可能一年不沾,但饮食却是一天也不能废止,饮食为人带来了许多好处,也很可能带来严重的祸患。每每看到这句话,都百感交集。为何?我年逾花甲,患冠心病、高血压已有5年,遍访名医,问“何以得该病”,均答“肥甘厚腻之祸”。不得不感慨,古人之语真是远见卓识。若是铭记这一祖训,如今也不会因贪图美味,而受疾病之苦。
再说饮食养生中一个重要部分——食疗。食疗的全称就是饮食疗法,它是饮食养生的一个分支,指用食物的不同性味作用于不同的脏器,从而起着调理和治疗作用。
传说中药汤药就是由商朝一位曾经做过厨师的大臣“伊尹”发明的。而在《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科,其中就有“食医”一职。据专家研究认为,此时的食医未必是真正用食物治病的医生,更大的可能是宫廷的营养师。可以看出,在商周时期,食疗治病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同。另外,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很少提到药物,但却频频涉及饮食调养。书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句话中的“养”即补养,“助”即帮助,“益”即补益,“充”即充实,说明饮食食物对人体的补养作用。所以,食疗也不是现代人的发明,而是古人疗病养生的经验之谈。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方面的书很多,如崔浩的《食经》九卷、何晋的《食蔬》、刘休的《食方》、虞悰的《食珍录》,这些书多数都是食谱方面的书籍,涉及到饮食养生方面的内容很少。而在隋唐的时候,尤其是在唐代,国力强盛,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大量的饮食治疗经验得到总结,出现大量的食疗专著,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要方》就专设“食治”一卷,把可用于治疗的食物集在一起。其后,孙思邈的弟子孟诜撰写《食疗本草》三卷,介绍了约三百多种食物的治疗作用,并揭示某些饮食治病的规律性问题,以及地区不同,人们对食物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
孙思邈曾肯定食疗的地位,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意思很明显,指凡是有病需要治疗,先采用食物疗法,若食疗不愈,再改用药物治疗。对此,我也是深有体会。刚被诊断高血压的时候,靠吃药控制血压并不理想,后幸逢一位老医生,他告诉我,高血压与饮食有很大关系,如果单靠药物,而不改变饮食习惯,那只能是徒劳无功。他还告诉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改变饮食习惯,比如少盐,少油腻,如果血压没有纠正,再服药。瞧瞧,这简直与孙思邈所说如出一辙,后来我也了解到,有部分早期高血压患者通过改变饮食习惯甚至完全可以不必用药。
当然,有很多人常把食疗和药膳混为一谈。其实,所谓药膳与食疗并不是同等的概念,它们的区别在于食疗用的是食物,即使有某些治疗作用,也是利用食物的偏性。而药膳,除了有食物之外,常常还会加入一些药物,只是通过烹调方法使之具有比较好的口感。
古人的饮食养生理论真的是博大精深。今人学饮食养生,必须明白,若要达到养生的目的,既不能靠单一的一种食物,也不能靠某款药膳,必须得把饮食养生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既用食物的性味,兼以饮食治疗,又要遵循饮食法则。
殊不知,饮食养生算不上什么新生名词,更谈不上什么新观念,只不过是曾经被遗忘的老祖训。记得孔子说过一句话:“民以食为天。”这位圣人早已总结出对于老百姓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吃饭。不错,饮食在满足我们口感的同时,也为我们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储备,而正因为饮食是人每天的必须,古人尤其看重饮食不当的危害与饮食调养的重要,由此出版了许多饮食养生的著作。而直到今天,再读这些饮食养生论,也是受益匪浅。
《养性延命录》中说:“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以切。”意思是说,饮食可能导致的危害比娱乐与性事所造成的危害更大,更为严重。声色可能一年不沾,但饮食却是一天也不能废止,饮食为人带来了许多好处,也很可能带来严重的祸患。每每看到这句话,都百感交集。为何?我年逾花甲,患冠心病、高血压已有5年,遍访名医,问“何以得该病”,均答“肥甘厚腻之祸”。不得不感慨,古人之语真是远见卓识。若是铭记这一祖训,如今也不会因贪图美味,而受疾病之苦。
再说饮食养生中一个重要部分——食疗。食疗的全称就是饮食疗法,它是饮食养生的一个分支,指用食物的不同性味作用于不同的脏器,从而起着调理和治疗作用。
传说中药汤药就是由商朝一位曾经做过厨师的大臣“伊尹”发明的。而在《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科,其中就有“食医”一职。据专家研究认为,此时的食医未必是真正用食物治病的医生,更大的可能是宫廷的营养师。可以看出,在商周时期,食疗治病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同。另外,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很少提到药物,但却频频涉及饮食调养。书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句话中的“养”即补养,“助”即帮助,“益”即补益,“充”即充实,说明饮食食物对人体的补养作用。所以,食疗也不是现代人的发明,而是古人疗病养生的经验之谈。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方面的书很多,如崔浩的《食经》九卷、何晋的《食蔬》、刘休的《食方》、虞悰的《食珍录》,这些书多数都是食谱方面的书籍,涉及到饮食养生方面的内容很少。而在隋唐的时候,尤其是在唐代,国力强盛,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大量的饮食治疗经验得到总结,出现大量的食疗专著,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要方》就专设“食治”一卷,把可用于治疗的食物集在一起。其后,孙思邈的弟子孟诜撰写《食疗本草》三卷,介绍了约三百多种食物的治疗作用,并揭示某些饮食治病的规律性问题,以及地区不同,人们对食物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
孙思邈曾肯定食疗的地位,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意思很明显,指凡是有病需要治疗,先采用食物疗法,若食疗不愈,再改用药物治疗。对此,我也是深有体会。刚被诊断高血压的时候,靠吃药控制血压并不理想,后幸逢一位老医生,他告诉我,高血压与饮食有很大关系,如果单靠药物,而不改变饮食习惯,那只能是徒劳无功。他还告诉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改变饮食习惯,比如少盐,少油腻,如果血压没有纠正,再服药。瞧瞧,这简直与孙思邈所说如出一辙,后来我也了解到,有部分早期高血压患者通过改变饮食习惯甚至完全可以不必用药。
当然,有很多人常把食疗和药膳混为一谈。其实,所谓药膳与食疗并不是同等的概念,它们的区别在于食疗用的是食物,即使有某些治疗作用,也是利用食物的偏性。而药膳,除了有食物之外,常常还会加入一些药物,只是通过烹调方法使之具有比较好的口感。
古人的饮食养生理论真的是博大精深。今人学饮食养生,必须明白,若要达到养生的目的,既不能靠单一的一种食物,也不能靠某款药膳,必须得把饮食养生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既用食物的性味,兼以饮食治疗,又要遵循饮食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