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黔东南各苗族村寨流动至凯里市金泉湖仰阿莎广场的苗族生意人为视点,以他们出售的苗族刺绣成品和交易市场活动为研究核心,探索苗族传统刺绣技艺在异地的传承保护和产业化开发路径。即探析苗绣技艺在现代市场下如何理性保护、如何在开发中得到传承,让其在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前提下向前发展。
关键词:苗族刺绣;产业化;商业群体;传承和保护
“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起源于对“大众文化”的争议。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no )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他们于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表述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可见,所有文化事项一旦进入到大众消费视野,参与工业市场和现代化生产和流通进程的开发活动都可被列为文化产业化的范畴。
苗族刺绣是苗族服饰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苗族服饰被世人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苗绣是苗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一种家庭工艺,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神秘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刺绣工艺的一朵奇葩。苗族刺绣技艺,在海外人士眼里,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当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市场的运作及旅游业的推动,苗族刺绣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了日益扩张的现代消费文化当中,刺绣手工艺的大众化、商品化,最后走向产业化是当今苗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凯里市仰阿莎广场苗族商业群体概况
贵州省凯里市仰阿莎广场的苗族刺绣商业群体是让苗族刺绣手工艺进入现代市场的主体,她们主要是来自黔东南州的苗族妇女,基本上都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她们将自己的家庭也迁移到了凯里,大概有50户。周末,苗族妇女们都会在自己的“摊位”上陈列出从各地收集来各种各样的刺绣成品在仰阿莎广场。将这部分商业群体合理引导、理智规范,将会对苗族刺绣工艺品的产业化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苗族刺绣手工艺产业化和文化保护间的博弈
贵州省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刺激了民间刺绣产品远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苗绣也因此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此种局面与苗绣商品化的规模小、产品单一、营销观念滞后、缺乏专门的苗绣市场等有关。
由此可见,苗族刺绣工艺交易活动确实造成了很多民间传统古老刺绣技艺的流失。特别是大部分掌握刺绣工艺传承的苗族妇女,离开村里流动到城市从事商业活动,造成了原来村寨里的刺绣技艺无人可传,年轻人无人可教的文化断裂局面。但不断商业化的流程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苗族刺绣工艺的生产及商品价值的提升,客观上促进了苗族刺绣传统工艺的文化传承。只有对这个商品市场和创作群体进行正确引导,发展苗族刺绣技艺产业化,苗绣技艺才不会在现代市场中消沉下去,其积极影响还会大于消极影响。
三、苗族刺绣手工艺产业化的可行性
(一)苗族商业群体是刺绣手工艺的发展主体
苗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没有固定的文化模式。所以刺绣这个群体具有类亲属性、流动性强、生产能力低、市场不稳定、风险无保障等特点。然而,这个群体与传统文化又没有完全割裂联系,她们除了是对外传播和销售的生意人,也是刺绣工艺的直接生产者和传承者。他们在销售苗绣过程中占主体作用,引导和规范这个群体在刺绣技艺上的传承作用,积极探寻适用于现代市场的异地传承模式,是苗绣文化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二)日益多元的市场需求是刺绣工艺品产业化的助推器
苗族刺绣以其夸张抽象的图案、深沉厚重的内涵、变换多姿的色彩和精美细致的手法而成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国内外为之惊叹的旅游者、消费者、学者和收藏家。
苗绣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仍显薄弱。苗绣最有价值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得到重视,藏在深山无人识,此种局面与苗绣企业的规模小、产品单一、营销观念落后、缺乏专门的苗绣市场等有关。
四、现代市场下良性发展苗族刺绣产业化的几点考量
(一)整合社会资源
苗族刺绣文化是苗族民间生产方式、價值取向、审美情趣的重要标识,集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黔东南苗绣市场虽然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但是没有规范的产销流程,要行成产业还要发挥多方主体的作用,需要将零散的收集商、小生产和小作坊整合起来,与大市场顺畅地对接,把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传统和创新相结合
市场经济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苗族刺绣手工艺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撑,还要注重自身的生产发展能力,在既维持传统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转变落后的经营理念和机制推动技术创新,依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出新品种,主动迎合时代的潮流,刺绣把适当地让游客参与到刺绣的生产和制作流程当中来,积极扩大文化交流范围和工艺品销售市场[3]。
参考文献:
[1]韩会庆,郜 凯.论贵州苗绣的开发和利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
[2]符 娅,王德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J].贵州民族研究,2006(1).
(作者简介:潘璐璐(1985-),女,苗族,贵州凯里人,黔东南州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民族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文化、少数民族妇女和文化多样性。)
关键词:苗族刺绣;产业化;商业群体;传承和保护
“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起源于对“大众文化”的争议。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no )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他们于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表述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可见,所有文化事项一旦进入到大众消费视野,参与工业市场和现代化生产和流通进程的开发活动都可被列为文化产业化的范畴。
苗族刺绣是苗族服饰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苗族服饰被世人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苗绣是苗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一种家庭工艺,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神秘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刺绣工艺的一朵奇葩。苗族刺绣技艺,在海外人士眼里,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当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市场的运作及旅游业的推动,苗族刺绣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了日益扩张的现代消费文化当中,刺绣手工艺的大众化、商品化,最后走向产业化是当今苗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凯里市仰阿莎广场苗族商业群体概况
贵州省凯里市仰阿莎广场的苗族刺绣商业群体是让苗族刺绣手工艺进入现代市场的主体,她们主要是来自黔东南州的苗族妇女,基本上都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她们将自己的家庭也迁移到了凯里,大概有50户。周末,苗族妇女们都会在自己的“摊位”上陈列出从各地收集来各种各样的刺绣成品在仰阿莎广场。将这部分商业群体合理引导、理智规范,将会对苗族刺绣工艺品的产业化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苗族刺绣手工艺产业化和文化保护间的博弈
贵州省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刺激了民间刺绣产品远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苗绣也因此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此种局面与苗绣商品化的规模小、产品单一、营销观念滞后、缺乏专门的苗绣市场等有关。
由此可见,苗族刺绣工艺交易活动确实造成了很多民间传统古老刺绣技艺的流失。特别是大部分掌握刺绣工艺传承的苗族妇女,离开村里流动到城市从事商业活动,造成了原来村寨里的刺绣技艺无人可传,年轻人无人可教的文化断裂局面。但不断商业化的流程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苗族刺绣工艺的生产及商品价值的提升,客观上促进了苗族刺绣传统工艺的文化传承。只有对这个商品市场和创作群体进行正确引导,发展苗族刺绣技艺产业化,苗绣技艺才不会在现代市场中消沉下去,其积极影响还会大于消极影响。
三、苗族刺绣手工艺产业化的可行性
(一)苗族商业群体是刺绣手工艺的发展主体
苗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没有固定的文化模式。所以刺绣这个群体具有类亲属性、流动性强、生产能力低、市场不稳定、风险无保障等特点。然而,这个群体与传统文化又没有完全割裂联系,她们除了是对外传播和销售的生意人,也是刺绣工艺的直接生产者和传承者。他们在销售苗绣过程中占主体作用,引导和规范这个群体在刺绣技艺上的传承作用,积极探寻适用于现代市场的异地传承模式,是苗绣文化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二)日益多元的市场需求是刺绣工艺品产业化的助推器
苗族刺绣以其夸张抽象的图案、深沉厚重的内涵、变换多姿的色彩和精美细致的手法而成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国内外为之惊叹的旅游者、消费者、学者和收藏家。
苗绣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仍显薄弱。苗绣最有价值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得到重视,藏在深山无人识,此种局面与苗绣企业的规模小、产品单一、营销观念落后、缺乏专门的苗绣市场等有关。
四、现代市场下良性发展苗族刺绣产业化的几点考量
(一)整合社会资源
苗族刺绣文化是苗族民间生产方式、價值取向、审美情趣的重要标识,集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黔东南苗绣市场虽然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但是没有规范的产销流程,要行成产业还要发挥多方主体的作用,需要将零散的收集商、小生产和小作坊整合起来,与大市场顺畅地对接,把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传统和创新相结合
市场经济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苗族刺绣手工艺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撑,还要注重自身的生产发展能力,在既维持传统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转变落后的经营理念和机制推动技术创新,依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出新品种,主动迎合时代的潮流,刺绣把适当地让游客参与到刺绣的生产和制作流程当中来,积极扩大文化交流范围和工艺品销售市场[3]。
参考文献:
[1]韩会庆,郜 凯.论贵州苗绣的开发和利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
[2]符 娅,王德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J].贵州民族研究,2006(1).
(作者简介:潘璐璐(1985-),女,苗族,贵州凯里人,黔东南州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民族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文化、少数民族妇女和文化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