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特朗普,最大的可能误判,就是过高估计他的政治能力。
特朗普上台不过二十来天,已经把美国和世界搅了个天翻地覆。从废除奥巴马医改、退出TPP、给美墨边境建隔离墙,到颁布“禁穆令”引发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特朗普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把西方所谓的民主和价值观框架,烧了个千疮百孔,以至于特朗普创造了一项新的纪录——历任美国总统中最快跌破50%支持率的新任总统。
美国新总统上任后,通常都会与公众有一段短暂蜜月期,特朗普是“蜜月”最短的一位,只能称“蜜周”,他的支持率比任何前任下降得都要快得多。以50%不支持率来衡量,根据盖勒普最新调查,对奥巴马的不支持率直到他就任936天后才过半,乔治·W.布什是1205天,在此之前,克林顿是573天,老布什是1336天,罗纳德·里根是727天。而特朗普,才在白宫履任8天,就突破了这个不幸的门槛。
在美国的各个州、在世界的许多国家,无数人走上街头,或者是在互联网以及各种能够想象得到的地方,反对特朗普以及他的政策。甚至是前任总统奥巴马和他班子里的人,也打破了通常不评论继任者的惯例,纷纷出来公开反对特朗普。最新进入这场嘴仗的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科林·卡尔,曾是奥巴马治下的一名国土安全官员。对于特朗普政府试图指责奥巴马在也门反恐行动上的错误,卡尔发出一连串推特,解释说奥巴马既未策划也没允许该行动,任何不同的说法都是“一派谎言”。
卡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奥巴马的前高级顾问丹·法伊弗、演讲撰稿主任乔恩·法夫罗和科迪·基南以及演讲撰稿人乔恩·洛维特、长期发言人汤米·菲托尔、副国家安全顾问本·罗兹和其他许多人都斗志昂扬,每天都要对新总统的言行进行多次事实清查。这些前白宫工作人员的共识是一种强烈愿望——拒绝他们如今不赞同的政策,并在认为必要时澄清真相、纠正错误。
不仅是奥巴马的班子,还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反对美国新总统,从中东、美洲到欧洲,到处蔓延。最新一期的德国《明镜》周刊,用了一幅极其惊悚的画面做封面:一个貌似特朗普的男人,拿着一把血淋淋的屠刀,割下了自由女神的头颅……
特朗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美国总统?一直以来有各式各样的解读,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特别是,当特朗普不仅有匪夷所思的言论,更有匪夷所思的行动后,许多人也力图用“大智若愚”或“假痴真醒”来为其圆场。
事情没有那么复杂。特朗普不过是美国历史上最弱爆的总统之一,而特朗普“冒尖”正是美国国力下落的象征。
特朗普无论是竞选时期的言论,还是上任之后的举动,都体现了他信口开河、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特色,而作为一国最高领导人,这种特点是致命的。
比如说“禁穆令”,任何一位清醒的政治家,都不会这样“一棍子打翻一船人”,这是在与整个民族作战,除了制造更多的敌人之外,既不可能获胜也不合公理。比如“美国再次强大”,两大基石是“制造业回归”和“基础设施再造”,这不是以前的美国总统不想这么干,而是美国的社会成本和综合国力已经难以用合理的方式去干成这些事。粗略估计,这至少会让美国国债在现今20万亿美元基础上增加到30万亿美元,接近美国年GDP的两倍,让实现这一计划的可能性,大打折扣。还有,一夜之间罢免所有驻外大使和几乎任性地与别国撕毁贸易协议的做法,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是明智的政治决定。
在现代政治体制下,领导人的个人作用虽然有所分散,但是依然起着重要和决定的作用。一个政体能不能选出卓越的领导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国力的兴衰。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国民心态充满希望,更容易诞生伟人;一个矛盾重重的国家,国民心态压抑复杂,领导人会更加偏激。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国内、美国与世界的矛盾会更趋激烈。美国国内会更多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体现特朗普“白富右”特色;美国外交会更多地出现“哪管别人洪水滔天”的举动,体现特朗普“美国第一”。
对于世界各国来说,特朗普政策会留下不少可以“借势借力”的空间,应对得当,措施有力,完全可以让今后几年成為发展自己的“特朗普机遇期”。
特朗普上台不过二十来天,已经把美国和世界搅了个天翻地覆。从废除奥巴马医改、退出TPP、给美墨边境建隔离墙,到颁布“禁穆令”引发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特朗普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把西方所谓的民主和价值观框架,烧了个千疮百孔,以至于特朗普创造了一项新的纪录——历任美国总统中最快跌破50%支持率的新任总统。
美国新总统上任后,通常都会与公众有一段短暂蜜月期,特朗普是“蜜月”最短的一位,只能称“蜜周”,他的支持率比任何前任下降得都要快得多。以50%不支持率来衡量,根据盖勒普最新调查,对奥巴马的不支持率直到他就任936天后才过半,乔治·W.布什是1205天,在此之前,克林顿是573天,老布什是1336天,罗纳德·里根是727天。而特朗普,才在白宫履任8天,就突破了这个不幸的门槛。
在美国的各个州、在世界的许多国家,无数人走上街头,或者是在互联网以及各种能够想象得到的地方,反对特朗普以及他的政策。甚至是前任总统奥巴马和他班子里的人,也打破了通常不评论继任者的惯例,纷纷出来公开反对特朗普。最新进入这场嘴仗的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科林·卡尔,曾是奥巴马治下的一名国土安全官员。对于特朗普政府试图指责奥巴马在也门反恐行动上的错误,卡尔发出一连串推特,解释说奥巴马既未策划也没允许该行动,任何不同的说法都是“一派谎言”。
卡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奥巴马的前高级顾问丹·法伊弗、演讲撰稿主任乔恩·法夫罗和科迪·基南以及演讲撰稿人乔恩·洛维特、长期发言人汤米·菲托尔、副国家安全顾问本·罗兹和其他许多人都斗志昂扬,每天都要对新总统的言行进行多次事实清查。这些前白宫工作人员的共识是一种强烈愿望——拒绝他们如今不赞同的政策,并在认为必要时澄清真相、纠正错误。
不仅是奥巴马的班子,还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反对美国新总统,从中东、美洲到欧洲,到处蔓延。最新一期的德国《明镜》周刊,用了一幅极其惊悚的画面做封面:一个貌似特朗普的男人,拿着一把血淋淋的屠刀,割下了自由女神的头颅……
特朗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美国总统?一直以来有各式各样的解读,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特别是,当特朗普不仅有匪夷所思的言论,更有匪夷所思的行动后,许多人也力图用“大智若愚”或“假痴真醒”来为其圆场。
事情没有那么复杂。特朗普不过是美国历史上最弱爆的总统之一,而特朗普“冒尖”正是美国国力下落的象征。
特朗普无论是竞选时期的言论,还是上任之后的举动,都体现了他信口开河、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特色,而作为一国最高领导人,这种特点是致命的。
比如说“禁穆令”,任何一位清醒的政治家,都不会这样“一棍子打翻一船人”,这是在与整个民族作战,除了制造更多的敌人之外,既不可能获胜也不合公理。比如“美国再次强大”,两大基石是“制造业回归”和“基础设施再造”,这不是以前的美国总统不想这么干,而是美国的社会成本和综合国力已经难以用合理的方式去干成这些事。粗略估计,这至少会让美国国债在现今20万亿美元基础上增加到30万亿美元,接近美国年GDP的两倍,让实现这一计划的可能性,大打折扣。还有,一夜之间罢免所有驻外大使和几乎任性地与别国撕毁贸易协议的做法,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是明智的政治决定。
在现代政治体制下,领导人的个人作用虽然有所分散,但是依然起着重要和决定的作用。一个政体能不能选出卓越的领导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国力的兴衰。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国民心态充满希望,更容易诞生伟人;一个矛盾重重的国家,国民心态压抑复杂,领导人会更加偏激。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国内、美国与世界的矛盾会更趋激烈。美国国内会更多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体现特朗普“白富右”特色;美国外交会更多地出现“哪管别人洪水滔天”的举动,体现特朗普“美国第一”。
对于世界各国来说,特朗普政策会留下不少可以“借势借力”的空间,应对得当,措施有力,完全可以让今后几年成為发展自己的“特朗普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