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名片]
江阴市山观实验小学坐落在美丽富裕的江苏省江阴经济开发区城东街道,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曾走出过著名学者、一代文豪胡山源先生。学校创建于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140多年的办学历程积淀起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学校首创“红领巾小书房”活动工程,确立“读书、思考、实践,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红领巾小书房进万家”获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特色教育荣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被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授予“书香校园”,被江阴市人民政府授予“江阴市十佳特色学校”,连续十八年被评为“无锡市文明单位”,较早地跨入了江苏省实验小学的行列。学校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两次论证,正逐步建立起国际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杨孝如:孟校长,听说您1981年参加工作就在山观实小,在一所学校工作30年,从普通教师到副校长再到校长,对这所学校一定很有感情吧?
孟彩娟:非常深厚。记得我刚来山观实小——那时还是山观中心小学——的时候,是全校唯一的师范毕业生,作为年轻的新生力量,学校给了我很多历练的平台。第一年就担任学校总辅导员、班主任,还教一个班的语文兼一个年级的音乐。当时的王明华校长对我说:彩娟,不要怕吃苦,这些都是成长的财富啊!在老校长的殷殷鼓励下,我把担子当动力,学习、思考、实践,在无数次打磨后逐渐成长起来。三十年来,我们的学校也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学校成长为现在的颇具规模、特色鲜明的新农村实验小学。可以说,山小成就了我,我和我的同事们也努力让她变得丰厚,我和学校彼此见证了对方的成长。
杨孝如:你们学校的“小书房”已经做了20年了,作为学校的一个“老兵”,您一定很熟悉这个过程,能谈谈刚开始建“红领巾小书房”的情况吗?
孟彩娟:实际上,如果要追溯我们学校“小书房”建设的源头,还得从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说起。1984年,《江苏教育》杂志主办的省小语教学年会在无锡举行。我22岁,参加工作不到三年,作为江阴地区唯一的教师代表参加了这次年会。就在这次会议上,我碰到了斯霞、李吉林这两位小语界的泰斗。会后,我搀着斯霞老师的手,陪她一起游鼋头渚,听她讲教育理想;和李吉林老师一同乘车到汽车站,分享她的教育教学故事。在与大师零距离交流的过程中,一种作为语文老师的幸福感在我年轻的心头油然而生,“我要做像她们一样优秀的语文老师”,带着这样的激情,我开始了语文教学的理性思索并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突破口,那就是阅读。我发现,当时的学生课外读物极其匮乏,要想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光靠一到六年级的十二册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要有大量阅读的积淀。于是,我开始在班中进行“大量阅读、提前读写”、“快速阅读”等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91年,我29岁,担任副校长,主管教育教学。当时我就想,从哪一个方面入手,既能育德,又能长智;既可以推动师生发展,又能办出学校特色?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读书。如何操作?我们的孩子有没有书读?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江阴人的生活在全国率先富裕了起来,但每个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不容乐观。每个学生平均只有2.6本课外读物,只有2%的孩子拥有简易乐器。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江阴人,特别在农村人——“鼓了口袋、贫了脑袋”。面对“小康农家缺什么”的问题,我提出了“让每一个家庭都有书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的美好憧憬,开始了“红领巾小书房”的建设。
杨孝如:创建“红领巾小书房”的同时,你们也在打造“书香校园”,那么,我就有个问题了:打造“书香校园”并不稀奇啊,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学校也有很多,跟它们相比,你们有什么不同吗?
孟彩娟: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的“书香校园”建设,始终是在“读书、思考、实践”的理念指引下进行的。学生家庭小书房建设初期,顾明远教授视察我校,欣然题词:“读书、思考、实践,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顾老的题词,振聋发聩:“读书”是促进发展的基础积淀,是获取信息、增长智能和培养个性品德的重要途径;“思考”是促进发展的动力源泉,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不可能具有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的;“实践”是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新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加强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读书、思考、实践”,读有字之书,读无字之书;思疑、思惑、思惘;践知、践言、践行。在读书中走向睿智,在思考中探索发展,在实践中享受成功。三者既层层深入,又循环往复,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既家庭小书房建设之后,我们又有了创建“学校大书房”、走向“社会活书房”的多向辐射,多级提升,引导学生在“读”、“思”、“践”中由“小”渐“大”,从“小天地”步入“大环境”,融进“大社会”,走向“大世界”。
杨孝如:是的,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强调读书与实践要相辅相成。你们后来又打造了个“故事三进”工程,就是“故事妈妈进校园,故事老师进课堂,故事少年进社区”。这很有特色,你们是怎么想到设计、实施这个工程的?
孟彩娟:当小书房建设和读书活动日趋成熟时,如何将这一学校特色向更高层次迈进?就像人的发展会遇到“高原期”,我校读书活动似乎也到了一个不可突破的高度。2007年春天,还在寻寻觅觅、苦苦思索的我有幸聆听了台湾著名故事妈妈王欣雯女士的演讲,并观摩了王女士执教的故事课,我发现,孩子们聆听故事妈妈带来的一个个经典的绘本故事时,是那样投入,课堂是那样情趣盎然。我豁然开朗,小小的故事里有着孩子的生活,有着孩子的情感,也有着孩子的梦。在回校的路上,我与同行的老师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一个“用七彩故事点染儿童阅读”的设想在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中有了雏形。
随着“故事妈妈进校园”活动的启动,我们发现,故事向孩子们传达出一种让人心灵震撼的人生哲理,但缺少相应的实践体验仍会显得空洞,“读书,思考,实践”,故事的引领也只有遵循这样的规律才能富有生命,我们需要给孩子搭建体验的平台。如何引领孩子更好地在故事中成长,教师这一资源不可或缺,于是“故事老师进课堂”诞生了,同时启动的还有“故事少年进社区”活动。“故事老师”在学校开设的故事课中,和孩子们讲故事、演故事、编故事、玩故事、做故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故事少年进社区”,实际上就为学生搭建故事讲演的平台,通过“走出去分享”的方式,展示学生在故事的聆听、阅读、创作过程中知识、能力提高的同时,将“好故事、真道理”带向社区,惠及社会,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
“故事三进”将原来零散的单线的学校德育向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辐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新模式。
杨孝如:听说你们最近又在酝酿“故事教育”课题研究,作为“十二五”学校特色发展的新的突破口,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孟彩娟:随着我校“‘故事妈妈进校园’促儿童道德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故事三进”活动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想,如果说山小这么多年的红领巾小书房建设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孕育了一块肥沃的土地的话,“故事三进”活动就是我们在这片沃土上精心开辟的一块试验田。接下来,我们想开展“故事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将把多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地推广、播撒,让教育真正指向儿童生命的成长。
杨孝如:“故事教育”是个新名词,不过,现在提这个教育那个教育的很多,有些也就是提出个口号,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和做法。说句实话,我有点担心,你们的“故事教育”是不是能够自圆其说,是不是能够站得住脚。
孟彩娟:实际上,在“故事教育”诞生之初,我们的团队对这个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说唯有宁静才能致远,唯有否定才能前行。在“故事三进”活动的研究中山观实小师生收获了智慧,收获了情意,收获了成长,但坦率地讲,其中还有一些不足和发展的空间。“故事三进”研究的目标尽管定位在学生知识获得、技能发展、情感熏陶、行为养成、道德完善的多维目标,但在实践过程中,目标实际上是过多地聚焦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改善学生道德行为,而并没有真正指向培养幸福儿童,指向对生命的教育,对故事和教育关系的研究充其量只是浮光掠影,惊鸿一瞥。“故事三进”活动研究的内容是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做故事,这虽然解决了从关注知识到关注能力、从关注成绩到关注成长、从关注教学到关注教育的三个转变,但并没有解决孩子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系统化和艺术化的问题,因此,故事也没有深入课程,深入生活,深入管理。
基于上面的自我否定,我们赋予“故事三进”以新的内涵:故事进社区,就是让故事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实现家庭教育科学化和艺术化;故事进课堂,就让故事走进课程,进入学校的环境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现学校教育的科学化和艺术化;故事进校园,就是让故事走进学校管理,走进班级管理,走进自我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艺术化。随着内涵的扩展,我们在“故事三进”活动研究的基础上才生长出“故事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命题。我们也坚信,“故事教育”能给我校的特色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
杨孝如:海尔总裁张瑞敏讲过一句话:“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一个特色坚持20年,而且还在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生长点,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小书房”教育的见证者和引领者,您有什么感想和大家分享吗?
孟彩娟:山观实小“读书成长”特色办学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认可,回首学校的特色办学之路,作为校长,感受的确很多。
我觉得“特色的”首先应是“适合的”。我校的“读书成长”办学特色是有着厚实根基的,那就是“红领巾小书房”创建,是源于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追求,起于一所学校发展的特色探求,成于一个书香家庭的建设需求,融于一个书香社会的发展要求,是契合时代发展的脉搏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校长,在寻求学校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认准了“对师生发展有益”这样的实践性,扎实去做,特色也就逐渐鲜明起来了。
其次,特色是需要扎根的。扎在哪里,扎在我们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心中。我们说有目标就有动力,有追求就有收获。而且要坚信一条:智慧来自群众。校长在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团队的合作为荣,要善于发挥师生群体的智慧。我们学校的大型儿童壁画的诞生,学校口号、校园诗歌的征集,教学楼名的确定,都有这样一个从思考到发散而后聚焦的生成过程,都凝聚了集体智慧。程振响教授曾经提出“办法与问题”的问题,我想,不要惧怕问题,问题越多,催生的办法也就越多,积累的智慧也就更多。很多时候,校长的信任会点燃教师参与学校建设的热情;教师的热情会推动校长特色办学的决心。而最后受益的,是包括学生、教师、校长、学校在内的一个群体的集体成长。
另外,特色是需要培植的。学校特色的成长与一棵树的成长是相通的,根越深,干越壮,枝叶也就越繁茂。深入决定深度,要想成功,不能贪大贪博,而要求精求深。深度倒过来就是高度,行家顺过去就是大家。我们做的其实很简单,只是把认为正确的事情坚持去做了,而且认真去做了,学校的特色也就亮起来了。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特色是需要发展的。学校的特色,是一种源于实践的自然积淀,它始于无形。学校的特色,又是一个不断涵养的渐进过程,它张力无限。就像我们学校“读书文化”的发展轨迹,小书房建设之初,并没有规划出她多年后将会出现的宏伟蓝图,只是从一开始的“让每一个家庭都有书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的构想实现,到“学校首先应是一个大书房,教师首先要做读书人”的环境引领,到“纵有好书千万册,最终还需读书郎”的活动跟进,到“读书、思考、实践,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的核心确立,到“书香润童年,故事伴成长”的大步跨越……“读书特色”的“主干”在不断地壮大,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枝繁叶茂的勃勃生机。我们学校特色的足迹从自发生成走向自觉行动又逐渐走出了自主发展的状态。当然,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的特色将沿着“故事教育”继续发展,山小校园将会成长为一座故事翩飞的乐园。到那时,大家可以来解读我的更多的校长管理故事,来聆听我们老师的一个个爱心故事,来分享我们孩子的一串串成长小故事,在故事这方浓缩的天地中感受我们学校的成长。
江阴市山观实验小学坐落在美丽富裕的江苏省江阴经济开发区城东街道,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曾走出过著名学者、一代文豪胡山源先生。学校创建于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140多年的办学历程积淀起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学校首创“红领巾小书房”活动工程,确立“读书、思考、实践,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红领巾小书房进万家”获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特色教育荣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被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授予“书香校园”,被江阴市人民政府授予“江阴市十佳特色学校”,连续十八年被评为“无锡市文明单位”,较早地跨入了江苏省实验小学的行列。学校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两次论证,正逐步建立起国际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杨孝如:孟校长,听说您1981年参加工作就在山观实小,在一所学校工作30年,从普通教师到副校长再到校长,对这所学校一定很有感情吧?
孟彩娟:非常深厚。记得我刚来山观实小——那时还是山观中心小学——的时候,是全校唯一的师范毕业生,作为年轻的新生力量,学校给了我很多历练的平台。第一年就担任学校总辅导员、班主任,还教一个班的语文兼一个年级的音乐。当时的王明华校长对我说:彩娟,不要怕吃苦,这些都是成长的财富啊!在老校长的殷殷鼓励下,我把担子当动力,学习、思考、实践,在无数次打磨后逐渐成长起来。三十年来,我们的学校也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学校成长为现在的颇具规模、特色鲜明的新农村实验小学。可以说,山小成就了我,我和我的同事们也努力让她变得丰厚,我和学校彼此见证了对方的成长。
杨孝如:你们学校的“小书房”已经做了20年了,作为学校的一个“老兵”,您一定很熟悉这个过程,能谈谈刚开始建“红领巾小书房”的情况吗?
孟彩娟:实际上,如果要追溯我们学校“小书房”建设的源头,还得从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说起。1984年,《江苏教育》杂志主办的省小语教学年会在无锡举行。我22岁,参加工作不到三年,作为江阴地区唯一的教师代表参加了这次年会。就在这次会议上,我碰到了斯霞、李吉林这两位小语界的泰斗。会后,我搀着斯霞老师的手,陪她一起游鼋头渚,听她讲教育理想;和李吉林老师一同乘车到汽车站,分享她的教育教学故事。在与大师零距离交流的过程中,一种作为语文老师的幸福感在我年轻的心头油然而生,“我要做像她们一样优秀的语文老师”,带着这样的激情,我开始了语文教学的理性思索并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突破口,那就是阅读。我发现,当时的学生课外读物极其匮乏,要想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光靠一到六年级的十二册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要有大量阅读的积淀。于是,我开始在班中进行“大量阅读、提前读写”、“快速阅读”等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91年,我29岁,担任副校长,主管教育教学。当时我就想,从哪一个方面入手,既能育德,又能长智;既可以推动师生发展,又能办出学校特色?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读书。如何操作?我们的孩子有没有书读?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江阴人的生活在全国率先富裕了起来,但每个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不容乐观。每个学生平均只有2.6本课外读物,只有2%的孩子拥有简易乐器。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江阴人,特别在农村人——“鼓了口袋、贫了脑袋”。面对“小康农家缺什么”的问题,我提出了“让每一个家庭都有书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的美好憧憬,开始了“红领巾小书房”的建设。
杨孝如:创建“红领巾小书房”的同时,你们也在打造“书香校园”,那么,我就有个问题了:打造“书香校园”并不稀奇啊,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学校也有很多,跟它们相比,你们有什么不同吗?
孟彩娟: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的“书香校园”建设,始终是在“读书、思考、实践”的理念指引下进行的。学生家庭小书房建设初期,顾明远教授视察我校,欣然题词:“读书、思考、实践,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顾老的题词,振聋发聩:“读书”是促进发展的基础积淀,是获取信息、增长智能和培养个性品德的重要途径;“思考”是促进发展的动力源泉,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不可能具有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的;“实践”是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新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加强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读书、思考、实践”,读有字之书,读无字之书;思疑、思惑、思惘;践知、践言、践行。在读书中走向睿智,在思考中探索发展,在实践中享受成功。三者既层层深入,又循环往复,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既家庭小书房建设之后,我们又有了创建“学校大书房”、走向“社会活书房”的多向辐射,多级提升,引导学生在“读”、“思”、“践”中由“小”渐“大”,从“小天地”步入“大环境”,融进“大社会”,走向“大世界”。
杨孝如:是的,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强调读书与实践要相辅相成。你们后来又打造了个“故事三进”工程,就是“故事妈妈进校园,故事老师进课堂,故事少年进社区”。这很有特色,你们是怎么想到设计、实施这个工程的?
孟彩娟:当小书房建设和读书活动日趋成熟时,如何将这一学校特色向更高层次迈进?就像人的发展会遇到“高原期”,我校读书活动似乎也到了一个不可突破的高度。2007年春天,还在寻寻觅觅、苦苦思索的我有幸聆听了台湾著名故事妈妈王欣雯女士的演讲,并观摩了王女士执教的故事课,我发现,孩子们聆听故事妈妈带来的一个个经典的绘本故事时,是那样投入,课堂是那样情趣盎然。我豁然开朗,小小的故事里有着孩子的生活,有着孩子的情感,也有着孩子的梦。在回校的路上,我与同行的老师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一个“用七彩故事点染儿童阅读”的设想在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中有了雏形。
随着“故事妈妈进校园”活动的启动,我们发现,故事向孩子们传达出一种让人心灵震撼的人生哲理,但缺少相应的实践体验仍会显得空洞,“读书,思考,实践”,故事的引领也只有遵循这样的规律才能富有生命,我们需要给孩子搭建体验的平台。如何引领孩子更好地在故事中成长,教师这一资源不可或缺,于是“故事老师进课堂”诞生了,同时启动的还有“故事少年进社区”活动。“故事老师”在学校开设的故事课中,和孩子们讲故事、演故事、编故事、玩故事、做故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故事少年进社区”,实际上就为学生搭建故事讲演的平台,通过“走出去分享”的方式,展示学生在故事的聆听、阅读、创作过程中知识、能力提高的同时,将“好故事、真道理”带向社区,惠及社会,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
“故事三进”将原来零散的单线的学校德育向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辐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新模式。
杨孝如:听说你们最近又在酝酿“故事教育”课题研究,作为“十二五”学校特色发展的新的突破口,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孟彩娟:随着我校“‘故事妈妈进校园’促儿童道德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故事三进”活动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想,如果说山小这么多年的红领巾小书房建设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孕育了一块肥沃的土地的话,“故事三进”活动就是我们在这片沃土上精心开辟的一块试验田。接下来,我们想开展“故事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将把多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地推广、播撒,让教育真正指向儿童生命的成长。
杨孝如:“故事教育”是个新名词,不过,现在提这个教育那个教育的很多,有些也就是提出个口号,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和做法。说句实话,我有点担心,你们的“故事教育”是不是能够自圆其说,是不是能够站得住脚。
孟彩娟:实际上,在“故事教育”诞生之初,我们的团队对这个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说唯有宁静才能致远,唯有否定才能前行。在“故事三进”活动的研究中山观实小师生收获了智慧,收获了情意,收获了成长,但坦率地讲,其中还有一些不足和发展的空间。“故事三进”研究的目标尽管定位在学生知识获得、技能发展、情感熏陶、行为养成、道德完善的多维目标,但在实践过程中,目标实际上是过多地聚焦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改善学生道德行为,而并没有真正指向培养幸福儿童,指向对生命的教育,对故事和教育关系的研究充其量只是浮光掠影,惊鸿一瞥。“故事三进”活动研究的内容是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做故事,这虽然解决了从关注知识到关注能力、从关注成绩到关注成长、从关注教学到关注教育的三个转变,但并没有解决孩子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系统化和艺术化的问题,因此,故事也没有深入课程,深入生活,深入管理。
基于上面的自我否定,我们赋予“故事三进”以新的内涵:故事进社区,就是让故事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实现家庭教育科学化和艺术化;故事进课堂,就让故事走进课程,进入学校的环境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现学校教育的科学化和艺术化;故事进校园,就是让故事走进学校管理,走进班级管理,走进自我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艺术化。随着内涵的扩展,我们在“故事三进”活动研究的基础上才生长出“故事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命题。我们也坚信,“故事教育”能给我校的特色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
杨孝如:海尔总裁张瑞敏讲过一句话:“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一个特色坚持20年,而且还在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生长点,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小书房”教育的见证者和引领者,您有什么感想和大家分享吗?
孟彩娟:山观实小“读书成长”特色办学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认可,回首学校的特色办学之路,作为校长,感受的确很多。
我觉得“特色的”首先应是“适合的”。我校的“读书成长”办学特色是有着厚实根基的,那就是“红领巾小书房”创建,是源于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追求,起于一所学校发展的特色探求,成于一个书香家庭的建设需求,融于一个书香社会的发展要求,是契合时代发展的脉搏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校长,在寻求学校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认准了“对师生发展有益”这样的实践性,扎实去做,特色也就逐渐鲜明起来了。
其次,特色是需要扎根的。扎在哪里,扎在我们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心中。我们说有目标就有动力,有追求就有收获。而且要坚信一条:智慧来自群众。校长在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团队的合作为荣,要善于发挥师生群体的智慧。我们学校的大型儿童壁画的诞生,学校口号、校园诗歌的征集,教学楼名的确定,都有这样一个从思考到发散而后聚焦的生成过程,都凝聚了集体智慧。程振响教授曾经提出“办法与问题”的问题,我想,不要惧怕问题,问题越多,催生的办法也就越多,积累的智慧也就更多。很多时候,校长的信任会点燃教师参与学校建设的热情;教师的热情会推动校长特色办学的决心。而最后受益的,是包括学生、教师、校长、学校在内的一个群体的集体成长。
另外,特色是需要培植的。学校特色的成长与一棵树的成长是相通的,根越深,干越壮,枝叶也就越繁茂。深入决定深度,要想成功,不能贪大贪博,而要求精求深。深度倒过来就是高度,行家顺过去就是大家。我们做的其实很简单,只是把认为正确的事情坚持去做了,而且认真去做了,学校的特色也就亮起来了。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特色是需要发展的。学校的特色,是一种源于实践的自然积淀,它始于无形。学校的特色,又是一个不断涵养的渐进过程,它张力无限。就像我们学校“读书文化”的发展轨迹,小书房建设之初,并没有规划出她多年后将会出现的宏伟蓝图,只是从一开始的“让每一个家庭都有书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的构想实现,到“学校首先应是一个大书房,教师首先要做读书人”的环境引领,到“纵有好书千万册,最终还需读书郎”的活动跟进,到“读书、思考、实践,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的核心确立,到“书香润童年,故事伴成长”的大步跨越……“读书特色”的“主干”在不断地壮大,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枝繁叶茂的勃勃生机。我们学校特色的足迹从自发生成走向自觉行动又逐渐走出了自主发展的状态。当然,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的特色将沿着“故事教育”继续发展,山小校园将会成长为一座故事翩飞的乐园。到那时,大家可以来解读我的更多的校长管理故事,来聆听我们老师的一个个爱心故事,来分享我们孩子的一串串成长小故事,在故事这方浓缩的天地中感受我们学校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