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某市山区市政道路工程为实例,结合工程的地质状况、工程现场情况、施工经验等经行经济技术进行多方案论证,最终确定本设计方案。
关键词:高填深挖;土工格栅;路基;稳定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市新区市政道路,道路总长约1.3公里,新区场地原地貌为黄土沟壑,后经削山填沟,场地平整而来,最高填方达80m,于道路修筑之前完成,场地填土沉降未达到稳定。本道路设计速度为40km/h,为城市主干路,道路底下敷设有各类管道及排洪箱涵。
二、地质情况
根据本项目地勘报告文件,地层分布大致为素填土Q4ml、黄土Q3eol、黄土Q2 eol,根据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结合地区经验,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取值如下:
三、路基处理
为提高本道路路基的地基承载力、消除路基的湿陷性及减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本设计考虑全线路段进行强夯处理。另在机动车道路床顶面以下0.8m、非机动车道路床顶面以下0.5m进行掺灰6%处理。
场地大填大挖路段(填挖高>5m) 填挖交界处的处理方式为:道路横向上,处理范围为道路红线向外各延伸5m。沿道路纵向,处理范围为以填挖交界线为界,填方区25m,挖方区15m。先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路基加固处理。桩体施工完成后在灰土挤密桩桩顶铺设50cm厚2:8灰土垫层。市政管线范围内桩孔回填至管道底往上50cm处。
在沿填挖交界缝灰土层顶铺一层双向钢塑格栅、一层防水土工布,2:8灰土层中部再铺设一层双向钢塑格栅。填方区域纵向铺设范围为25m,挖方区域纵向铺设范围为20m,见下图。
四、技术要点
1.强夯
地基夯实宽度为道路红线内,对路基范围内及其路线两侧的黄土陷穴、空洞和落水洞等,进行分层回填压实,局部孔洞较大较深区域,必要时采用注浆处理,以保证路基的强度。
本工程根据强夯施工经验提供的参考方案为:先点夯后满夯,夯击能范围2000~3000KN·m,夯点成4×4m见方布置,夯击次数8~12次;但具体强夯的方案由现场试夯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cm。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隆起量/夯沉量为0.25)。
3)现场注意不能夯坑太深,容易引起现场起锤困难。
4)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
2.灰土挤密桩
材料要求:
1)土料宜选用粉质粘土,土料中的有机质含量需小于5%,不得含有腐殖土、冻土和杂填土垃圾等。粒径宜≤15mm。
2)石灰可选用新鲜的消石灰或袋装生石灰粉,粒径应≤5mm,保存期需在三个月以内。Ca(OH)2的质量需选用至少是国家标准“合格品”等级以上的产品,有效氧化钙+氧化镁含量≥60%。
施工要求:
1)桩施工顺序应先外后里,间隔成孔;对大面积处理路段可采取分段施工,以免因施工振动挤压对相邻的孔造成缩孔或坍孔。成孔后应夯实孔底,夯实次数>8击,并及时夯填灰土。
2)冲击成孔时,锤体的提升高度一般控制在0.5m~3m。开始时应控制锤体高度,多次锤击,避免倒锤,等锤头入土1m以上,且进入地面的深度足以定向,才可加大冲程,但需控制好力度,避免冲程过大而引起塌孔或卡锤等事故。
3)當现状路基土的含水率ω<12%,或土质硬度过大造成成孔困难、影响挤密效果时,可对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洒水,增加路基土的湿度。
4)采用原成孔机具夯填桩孔。桩孔应分层采用灰土回填夯实,每次回填厚度范围为25-40cm。桩孔夯填结束后其高度宜高于桩顶设计标高0.5m以上,然后用其它土料轻夯回填剩余桩孔至地面。
5)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时,若正值雨期或冬期,应采取必要的防雨或防冻措施,确保灰土不受其影响变质,而影响施工质量。
3.钢塑土工格栅
材料要求:
钢塑双向土工格栅采用结点连接牢固良好的凸结点型式,主要应用于填挖交界处,其主要技术性能要求如下:
纵横向抗拉强度:不小于80KN;纵横向屈服伸长率:不大于3%;
结点剥离力:≥100N;凸结点高度:≥5mm。
为减少搭接工程数量,钢塑双向土工格栅幅宽宜大于等于4m。
施工要求:
1)铺设铺设土工材料时,应将其沿垂直于路轴线铺开,并根据填土层厚度选用核实的锚固钉固定、拉直,不得出现扭曲、折皱等现象。
2)土工材料纵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cm,采用锚接时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5cm;采用胶结时胶接宽度不得小于5cm,其胶结强度不得低于土工材料的抗拉强度。相邻土工材料横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cm。
3)土工格栅铺设完后,应立即铺筑上层填料,其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8h。
4.防水土工布
材料要求:
防水土工布采用两布一膜形式,技术要求如下:
膜厚度:≥0.3mm;布质量:≥500g/m2;断裂强度:≥7.5KN/m,CBR顶破强度:1.5KN;撕破强力:≥0.25KN;断裂伸长率:30~100%;剥离强度:6N/cm;渗透系数:10-11~10-13cm/s。
施工要求:
1)铺设应在干燥和暖天气进行,为了便于拼接,防止应力集中,复合土工膜铺设采用波浪形松弛方式,富余度约为1.5%,摊开后及时拉平,拉开,要求复合土工膜与坡面吻合平整,无突起褶皱。
2)复合土工膜的连接分2个程序进行,即下、上层无纺织布的缝接,中层PE膜的连接。无纺织布的缝接用手提缝纫机、尼龙线进行双道缝接,搭接宽度10cm;PE膜采用焊接工艺连接,焊接工具采用自动调温(调速) XC型土工膜焊接机。第1幅土工膜铺好后,将需焊接的边翻叠(约60cm宽),第2幅反向铺在第1幅膜上,调整两幅膜焊接边缘走向,使之搭接10cm。
3)铺好的土工膜应及时覆盖,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铺设时要求土工膜与下部垫层接合面务必吻合平整,切不可有上下游方向凸出褶皱。
四、结论
高填深挖路基产生病害的潜在因素较多,只有通过设计分析制定出有针对的、有效的处治方案,再经过精心地施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填挖交界处进行强夯处理,提高土的密实度;铺设土工格栅,有效的约束土体的侧向位移,增强地基稳固性能;土工布可避免由地表水的渗入而引起路基损坏,将较大的增加高填深挖路基稳定安全储备,有利于防止填方的滑移及不均匀沉降,有效减少了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开裂,从而对路面结构起到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邓学钧。
[2]地基处理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叶书麟。
[3]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
作者简介:张卫艳(1988-),女,陕西榆林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道桥。
关键词:高填深挖;土工格栅;路基;稳定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市新区市政道路,道路总长约1.3公里,新区场地原地貌为黄土沟壑,后经削山填沟,场地平整而来,最高填方达80m,于道路修筑之前完成,场地填土沉降未达到稳定。本道路设计速度为40km/h,为城市主干路,道路底下敷设有各类管道及排洪箱涵。
二、地质情况
根据本项目地勘报告文件,地层分布大致为素填土Q4ml、黄土Q3eol、黄土Q2 eol,根据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结合地区经验,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取值如下:
三、路基处理
为提高本道路路基的地基承载力、消除路基的湿陷性及减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本设计考虑全线路段进行强夯处理。另在机动车道路床顶面以下0.8m、非机动车道路床顶面以下0.5m进行掺灰6%处理。
场地大填大挖路段(填挖高>5m) 填挖交界处的处理方式为:道路横向上,处理范围为道路红线向外各延伸5m。沿道路纵向,处理范围为以填挖交界线为界,填方区25m,挖方区15m。先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路基加固处理。桩体施工完成后在灰土挤密桩桩顶铺设50cm厚2:8灰土垫层。市政管线范围内桩孔回填至管道底往上50cm处。
在沿填挖交界缝灰土层顶铺一层双向钢塑格栅、一层防水土工布,2:8灰土层中部再铺设一层双向钢塑格栅。填方区域纵向铺设范围为25m,挖方区域纵向铺设范围为20m,见下图。
四、技术要点
1.强夯
地基夯实宽度为道路红线内,对路基范围内及其路线两侧的黄土陷穴、空洞和落水洞等,进行分层回填压实,局部孔洞较大较深区域,必要时采用注浆处理,以保证路基的强度。
本工程根据强夯施工经验提供的参考方案为:先点夯后满夯,夯击能范围2000~3000KN·m,夯点成4×4m见方布置,夯击次数8~12次;但具体强夯的方案由现场试夯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cm。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隆起量/夯沉量为0.25)。
3)现场注意不能夯坑太深,容易引起现场起锤困难。
4)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
2.灰土挤密桩
材料要求:
1)土料宜选用粉质粘土,土料中的有机质含量需小于5%,不得含有腐殖土、冻土和杂填土垃圾等。粒径宜≤15mm。
2)石灰可选用新鲜的消石灰或袋装生石灰粉,粒径应≤5mm,保存期需在三个月以内。Ca(OH)2的质量需选用至少是国家标准“合格品”等级以上的产品,有效氧化钙+氧化镁含量≥60%。
施工要求:
1)桩施工顺序应先外后里,间隔成孔;对大面积处理路段可采取分段施工,以免因施工振动挤压对相邻的孔造成缩孔或坍孔。成孔后应夯实孔底,夯实次数>8击,并及时夯填灰土。
2)冲击成孔时,锤体的提升高度一般控制在0.5m~3m。开始时应控制锤体高度,多次锤击,避免倒锤,等锤头入土1m以上,且进入地面的深度足以定向,才可加大冲程,但需控制好力度,避免冲程过大而引起塌孔或卡锤等事故。
3)當现状路基土的含水率ω<12%,或土质硬度过大造成成孔困难、影响挤密效果时,可对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洒水,增加路基土的湿度。
4)采用原成孔机具夯填桩孔。桩孔应分层采用灰土回填夯实,每次回填厚度范围为25-40cm。桩孔夯填结束后其高度宜高于桩顶设计标高0.5m以上,然后用其它土料轻夯回填剩余桩孔至地面。
5)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时,若正值雨期或冬期,应采取必要的防雨或防冻措施,确保灰土不受其影响变质,而影响施工质量。
3.钢塑土工格栅
材料要求:
钢塑双向土工格栅采用结点连接牢固良好的凸结点型式,主要应用于填挖交界处,其主要技术性能要求如下:
纵横向抗拉强度:不小于80KN;纵横向屈服伸长率:不大于3%;
结点剥离力:≥100N;凸结点高度:≥5mm。
为减少搭接工程数量,钢塑双向土工格栅幅宽宜大于等于4m。
施工要求:
1)铺设铺设土工材料时,应将其沿垂直于路轴线铺开,并根据填土层厚度选用核实的锚固钉固定、拉直,不得出现扭曲、折皱等现象。
2)土工材料纵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cm,采用锚接时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5cm;采用胶结时胶接宽度不得小于5cm,其胶结强度不得低于土工材料的抗拉强度。相邻土工材料横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cm。
3)土工格栅铺设完后,应立即铺筑上层填料,其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8h。
4.防水土工布
材料要求:
防水土工布采用两布一膜形式,技术要求如下:
膜厚度:≥0.3mm;布质量:≥500g/m2;断裂强度:≥7.5KN/m,CBR顶破强度:1.5KN;撕破强力:≥0.25KN;断裂伸长率:30~100%;剥离强度:6N/cm;渗透系数:10-11~10-13cm/s。
施工要求:
1)铺设应在干燥和暖天气进行,为了便于拼接,防止应力集中,复合土工膜铺设采用波浪形松弛方式,富余度约为1.5%,摊开后及时拉平,拉开,要求复合土工膜与坡面吻合平整,无突起褶皱。
2)复合土工膜的连接分2个程序进行,即下、上层无纺织布的缝接,中层PE膜的连接。无纺织布的缝接用手提缝纫机、尼龙线进行双道缝接,搭接宽度10cm;PE膜采用焊接工艺连接,焊接工具采用自动调温(调速) XC型土工膜焊接机。第1幅土工膜铺好后,将需焊接的边翻叠(约60cm宽),第2幅反向铺在第1幅膜上,调整两幅膜焊接边缘走向,使之搭接10cm。
3)铺好的土工膜应及时覆盖,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铺设时要求土工膜与下部垫层接合面务必吻合平整,切不可有上下游方向凸出褶皱。
四、结论
高填深挖路基产生病害的潜在因素较多,只有通过设计分析制定出有针对的、有效的处治方案,再经过精心地施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填挖交界处进行强夯处理,提高土的密实度;铺设土工格栅,有效的约束土体的侧向位移,增强地基稳固性能;土工布可避免由地表水的渗入而引起路基损坏,将较大的增加高填深挖路基稳定安全储备,有利于防止填方的滑移及不均匀沉降,有效减少了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开裂,从而对路面结构起到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邓学钧。
[2]地基处理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叶书麟。
[3]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
作者简介:张卫艳(1988-),女,陕西榆林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