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科学筹划“起跑线”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暑假,不少孩子反而比平时更忙:除了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类暑期班,有的还要参与费用高昂的海外游学项目。对孩子来说,快节奏、高强度的课程,让暑假变成了“第三学期”。而课程带来的巨大花销,也让很多家长感叹,“收入撑不起一个暑假”。
  一个争分夺秒、花费不菲的暑假,真能达到家长们预期的效果吗?这背后反映出的家长心态及培养方式,值得我们深思。有网友评价:“不少家长关注的,已经不是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是怎样更早、更快地实现人生‘抢跑’。”5岁孩子长达15页的华丽简历让成年人自叹不如,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学习电脑编程知识,咿呀学语时就跟着早教上起“情商课”……当人生的起跑线越来越靠前,我们在惊叹身边出现一个又一个“牛娃”时,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否存在透支孩子身心健康的风险?
  世间万物皆有时节,孩子的成长更是如此。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争拼“起跑线”现象,很大程度上折射的是成年人的焦虑。一方面,有的家长急于求成,对子女总是抱有“过度期待”,以为只要增加培训的强度或加大投入,就能为孩子打造成功的未来;另一方面,不少家长也是出于无奈,倘若身边孩子都已“起跑”,自家孩子却还在“热身”,未来在人生道路上岂不是要“掉队”?这样的心态如果走向极端,就会在家长之间形成攀比、“拼娃”的风气,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孩子。急功近利的教育并非育人之道,对个人来说难以获得全面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说更难以培养出真正杰出的人才。
  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教育,一个人不仅要获得知识,更需要收获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据此培养的孩子,才能获得过上幸福生活的能力。如果说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真的有一条起跑线,那这条起跑线应当是健康、科学、理性并着眼于孩子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
  有教育专家认为,很多早教都是“被创造出的需求”,其实孩子最理想的第一任教师就是父母,在人生起步阶段最好的课堂就是日常生活。家长擺正心态、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既重视智育也重视德育,既重视言传也重视身教,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孩子的启蒙和教育是一项真正的“系统工程”,一味苛责家长并不合理,家长的许多选择也是外部环境使然。比如,评价孩子的标准如果只是唯证书论、唯竞赛论,那么过多过滥的培训必然呈现低龄化趋势。再比如,许多家长之所以倾尽全力打造“牛娃”,追求一项又一项“认证”,为的还是争取相对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同时进一步做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提升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均等化水平,从根本上扭转不当的教育观,才是孩子们应当享有的科学合理的“起跑线”。
  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长们不必过度追求孩子成长的“初速度”,更不必拔苗助长。通过包括家长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初衷,充分尊重孩子成长规律,释放孩子的个性与天性,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扎扎实实地成才。
其他文献
說到月,不能不想起两三个古诗人,不能不说一说张若虚那“孤篇横绝,一诗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李白的《月下独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说,唐诗宋词中的月色,寄寓着诗人们不同寻常的人生际遇和生命情感。  在这春江花月夜里,诗人是不是有隐隐的怅惘?我们不得而知。但一轮永恒的孤月注释的空寂是了然的,诗人面对大江的发问是真切可触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类生命不过是虚幻的
期刊
前言及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在AD的多种病理改变中,Aβ缩氨酸成为了重要的治疗目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β-淀粉样蛋白(Aβ)在AD病情进展中扮演了
故乡多河,水质清冽,清浅水流中,自然少不了蚌螺蛏蚬之类的鲜美贝壳,而螺蛳特多,成为水乡餐桌经典的菜肴。  夏日清晨,村姑们喜欢去卤汀河边拉螺蛳。在铅丝篮的把子上系一根尼龙绳,左手绕着绳子一端,右手把篮子猛地向河心一甩,“扑通”一声,远处水花飞溅,光影迷离。接着,双手交替贴着水底拉。拉到岸边,把篮子里的淤泥淘掉,倒到河坎子上。旁边的人就拣里面的螺蛳和蚬子了。再甩,再拉,拉足了螺蛳才停手。大家挎着满篮
期刊
目的:   探讨术前咽腔测量值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病情的关系   方法:   选择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202例OSHAS患者测量坐位及全麻后的咽腔不
2019年的港姐選举如约而至。但回想起2018年的“香港小姐”,从开始到落幕,除了佳丽颜值被吐槽外,基本没有引起太大水花。选举出来的港姐,也不再作为娱乐圈的后起之秀而声名鹊起,她们中的很多人,只能在昙花一现后归于平静。  时间是向前滚动的车轮,曾经辉煌一时的港姐选举,已经变成了一档收视降到冰点的综艺短片。随着城市的变迁,观众口味的变化,“香港小姐”也走向了末路。  多少美人正在迟暮,多少传奇正在落
期刊
那天看电视,主持人问一对老夫少妻,谁先追的谁。先生回答,他先追的妻子。主持人又问,当时看上了妻子什么?妻子抢着回答:“都说闻香识女人,他闻到了我身上的菜味儿便喜欢上了我。”妻子说,如果她家里做臭干子,她身上就有一股臭干子的味道;做酸菜,她身上就有一股酸菜味。先生说,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在家自己做饭的很少,喜欢下厨房的人身上才能带着饭菜的味道,他喜欢这种味道,便开始追求她。果然,两人结婚后,妻子天天下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