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年重印28次,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20本图书之一”
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
很久之前就听说了吴晓波的《大败局》,但是一直无暇拜读,这次终于挤出点时间以看故事的心态读了一遍,收获颇丰。直到现在为止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认为吴晓波是中国最好的企业史作者,从大败局到他FT的专栏,无一不一针见血,振聋发聩。
《大败局》序言中,有一句话,“在我的理解中,失败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果;是一个阶段,而非全部。”,在成王败寇的中国,不经意间我们就会把成功、失败当作衡量一个人的尺度,我们太注重结果,太注重荣誉与光环,以至于我们忽视了过程中的汗水与付出,以至于我们会竭力想去紧紧抓住那些一夜暴富一瞬成名的机会。
其实,比起成功史,更有趣的是人类失败的历史,正如作者所说,那些倒下的企业们,无一不能称得上伟大的失败。从那个狂热而不成熟的年代里走出来的企业,成功来自对时代机遇的把握,而失败则再所难免,现在重复他们成功的轨迹,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然而总结他们失败的教训,却永远有效。
《大败局》是一本关于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失败的教案,它全程回放了十多年前创立的那批新兴民营企业中最著名的十家企业跌宕起伏的命运和企业家悲壮的陨落,揭示了这批企业由盛极而衰落的失败原因,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沉重思考。
在大雾中领跑的“瀛海威”已经被人遗忘了;“秦池”白酒只是疯过了;人们看着“爱多”“不明不白”地倒下;北京的“玫瑰园”别墅区看上去很美却刺伤了接近它的人;“飞龙”集团在它的诗意经营中已经升天;“巨人集团”换了一个名字现在还活得红红火火;“太阳神”被认为“逝水难追”,如今却站到直销品牌前沿;“三株集团”倒是真的“逝水难追”……
这些都是经历过神话崛起与破灭的企业,诞生或风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是一个经济秩序和市场都一片混乱的年代。刚从计划经济中慢慢走出的人民,对市场经济充满了好奇。很多企业利用这种好奇缔造了他们的神话。广告业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快速发展。伴随着一个新兴企业或一种新兴产品迅速成长的,往往是铺天盖地难辨真假的广告,是互相之前无序恶劣的竞争,是大雾中的迷茫与盲目。
当然,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十个案例中有4个是做保健品,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似乎也是大势所趋,有病治病,没病保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就是那时候的信条,政府的调控管理能力差造就了那时的疯狂。再看大败局的续,进入21世纪后的企业失败,就基本没有这种快速消费品了,或许它的市场已经趋于平静了;我们也只能看到“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而看不到以往以各种名义像消费者推销保健品的广告了,当然,在一些小地方的电视台依旧有着一些拙劣的广告宣传,但显然,消费者对其已经不感冒了。
从这些案例中发现在那个时期出来的企业家似乎都是草莽之气很浓,也许只有这种气质才会在那样一个不健全的体制下的市场中成功吧,他们善于抓住漏洞善于发现市场的缺口,有时真羡慕可以在那样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一展宏图,可是后来细想其实也有很多人在那时失败了只是现在没有人知道罢了。他们是幸运的,可以抓住那样的机会,但是这些让他们成功的因素又或许正好导致了他们的失败,他们漠视规则漠视市场可以让他们冲破桎梏,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在自己创造的市场中打败自己。
印象最深刻是各个企业对于广告的疯狂使用。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其中以保健品最盛。其实自己很不理解,为什么单靠各种夸大其词的宣传,就能够掀起那样的购买狂潮。是刚刚由物质单一的境况中走出,面对突然丰富的商品的不知所措以及盲从的结果?那为什么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吴晓波把很多的失败都引到了下面两点:
1,个人的膨胀。标榜自己和自己企业是强者。
2,企业的外扩。无论是地域上的扩张,比如全国甚至全球商业帝国之类的,还是行业上的多元化。
对诸如脑白金之类的,没人能说得清疗效的产品面前,大家的表现依然是盲目地相信呢。
其实,在中国这片特殊的土壤上,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机遇和挑战远比其他类型的企业要多的多。机遇和危机都是对等出现的,吉凶悔吝,转化无非霎那间。大浪淘沙的三十年间,一些企业一些企业家很好地生存了下来,枝繁叶茂。我们很难从成功中总结经验,因为这之中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和个人命运的主导,而从失败者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共通点:成功之后的冒进;资本市场的过度运作;个人功利主义的过分膨胀。成功之后的冒进导致了企业急速扩张,管理失控,对市场缺乏控制力,引起资金链的断裂;资本市场的过度运作导致了企业丢失了发展的根基,短期效应摧毁了企业长期的发展;个人功利主义的过分膨胀导致了企业家失去了冷静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忽视了做人做事的低调,在中国这个历来枪打出头鸟的土地上,夹着尾巴谦虚谨慎地做人始终是生存的长久之道…… 这些失败者,除了个别体制转变的受害者,大部分都轰然倒塌在这几大绊脚石的面前。
民营企业的种种先天不足导致了民营企业家们在企业创立之后的发展阶段要面临种种难题,这是一个阵痛的阶段,企业是否能够立足百年而不衰,就在于这个时期蜕变是否能够成功进行。作为企业的领航者,企业家本人的战略意识与对企业的控制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是一门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与评判标准,它可以任你自由发挥,而最终只有市场可以给出答案。
吴晓波在书中几次提到:让我们给这些失败者一些掌声吧。一些陷阱,总是需要有人掉下去才能被露出来。冲在前面的士兵,先挨子弹成炮灰是为了让后面的士兵更好地向前冲。这些企业被动的充当了这些挨子弹的人。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商场如战场,永远是残酷而激烈的。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容许我们停下来思考。这样的故事现在还在上演着,他们燃烧,爆发,陨落,留给我们的是一声唏嘘和面对夜空的无尽反思。
1、书名冠以“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十分吸引人。从赢海威到南德,都是上世纪末国人耳熟能详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故事也是他们当家人的辉煌历史。企业的盛衰史也是企业家的奋斗史。虽败犹荣。
当一个企业初创成功。企业家实在应该如履薄冰。小心地培养企业的基础,规范财务管理,产权关系,组织结构,新产品开发。企业家自身不断学习。才有可能将企业塑造成令人尊敬的公司。
——Ted
2、失败是容易的,成功非常困难;能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和经验是可贵的,成功也只能用平常心以对。假如能从失败中站起来那么再次倒下的机率就不会太大了。成功就是爬起来的次数比跌倒的次数多出一次。
——香山红叶
3、他们这样的先驱在大雾中领跑,他们的失败实在值得后来者学习,不过同样我们这一代也是在大雾中,每个人都在雾中,我想必然没有人可以讲对未来很有把握,只能在雾中小心翼翼地前行,有时又必须飞驰一把,只是心中常有忧患意识,同时也不要低估别人的实力。 ——花飘零
4、用纪实的方法叙述了老一代民营企业的大起大落,有些企业还是我们这一代年轻所不知的,证明了自己是多么的无知。以失为鉴,是我们作为下一代准备创业者该警醒的。
——Girlxyan
5、吴晓波的企业史读起来很过瘾,在他的笔下,那些远去的历史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文艺色彩,故事主人公的挥斥方遒、跌宕起伏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成与败则不再重要。 套用那句名言:成功的企业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失败。但还是能总结出一些他们失败的共同点:领导的抉择或浮躁、或疯狂、或盲目。
——Wataru
6、通过这本说,真正体会到“欲使之灭亡,先使之疯狂”的到道理。书中所有的企业的共同点是都曾风光一时,毁于一旦。在高速的成长的过程中,被某个运营上的风险一击而毙,或者是产品转型、或者是资金的供给、或者是媒体的处理、或者是组织结构的构建,等等。
——clisun
同类书籍介绍:
《道路与梦想 》
作者: 王石 / 缪川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王石,中国企业家群体中阳光式的领袖人物。他为人们所熟知,除了因万科的品牌及地产项目外,还因他的鲜明个性和登山经历。这位万科的创始人,同万科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共同引领万科,用20年的时间创造了一系列奇迹。
《街头生意经》
作者: (美)博林翰 / (美)布罗茨基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生意无论大小,我们总会遇到拦路虎,比如:
有什么好办法不会让销售离职时不把“人脉”也带走。
是应该争取10家小客户呢,还是赢得一家大客户,哪种会带来长期效益?
是看销售数据呢,还是看毛利润率,哪个比较靠谱?
《人生第一课》
作者: 威廉·A·阿尔科特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方忠告文学的代表之作,问世至今,再版20版,影响整整几代美国人。全书所探讨的每个主题与培根《论人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多了几分朴实与实用,被公认为是一部年轻人步入美好人生的必读书。
《六顶思考帽》
作者: 爱德华·德·波诺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此书中所强调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它只能允许思考者在同一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思考者要学会将逻辑与情感、创造与信息等区分开来。这一概念就是六顶思考帽的方法。戴上任一顶帽子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类型的思考方式。我将在此书中分别描述每一种思考方式的性质和作用。
《皮格马利翁的象牙雕像 》
作者: 崔丽娟 / 王小晔 / 赵鑫 编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性格是天生的还是教养决定的?失败是否等于成功之母?我们为什么怕孤独?名人光环背后的心理学道理是什么?讨人喜欢的诀窍是什么?如果读者希望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你可以读读这本书。
《利润模式》
作者: (美)斯莱沃斯基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我们怎样从经验中吸取教训?——通过学习模式。精明的管理者善于辨别各种战略模式。《利润模式》为管理者和投资人提供了一系列便利的工具,使他们在新的商业竞争中有更大的可能赢得胜利。
作者介绍:
吴晓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EMBA课程教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并获得南方阅读盛典·2009最受读者关注的“年度十大作者”称号。著有:《都市背景》、《农民创世纪》、《大智大愚吴先生》、《我们为什么冷漠》和百余篇经济随笔。
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
很久之前就听说了吴晓波的《大败局》,但是一直无暇拜读,这次终于挤出点时间以看故事的心态读了一遍,收获颇丰。直到现在为止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认为吴晓波是中国最好的企业史作者,从大败局到他FT的专栏,无一不一针见血,振聋发聩。
《大败局》序言中,有一句话,“在我的理解中,失败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果;是一个阶段,而非全部。”,在成王败寇的中国,不经意间我们就会把成功、失败当作衡量一个人的尺度,我们太注重结果,太注重荣誉与光环,以至于我们忽视了过程中的汗水与付出,以至于我们会竭力想去紧紧抓住那些一夜暴富一瞬成名的机会。
其实,比起成功史,更有趣的是人类失败的历史,正如作者所说,那些倒下的企业们,无一不能称得上伟大的失败。从那个狂热而不成熟的年代里走出来的企业,成功来自对时代机遇的把握,而失败则再所难免,现在重复他们成功的轨迹,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然而总结他们失败的教训,却永远有效。
《大败局》是一本关于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失败的教案,它全程回放了十多年前创立的那批新兴民营企业中最著名的十家企业跌宕起伏的命运和企业家悲壮的陨落,揭示了这批企业由盛极而衰落的失败原因,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沉重思考。
在大雾中领跑的“瀛海威”已经被人遗忘了;“秦池”白酒只是疯过了;人们看着“爱多”“不明不白”地倒下;北京的“玫瑰园”别墅区看上去很美却刺伤了接近它的人;“飞龙”集团在它的诗意经营中已经升天;“巨人集团”换了一个名字现在还活得红红火火;“太阳神”被认为“逝水难追”,如今却站到直销品牌前沿;“三株集团”倒是真的“逝水难追”……
这些都是经历过神话崛起与破灭的企业,诞生或风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是一个经济秩序和市场都一片混乱的年代。刚从计划经济中慢慢走出的人民,对市场经济充满了好奇。很多企业利用这种好奇缔造了他们的神话。广告业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快速发展。伴随着一个新兴企业或一种新兴产品迅速成长的,往往是铺天盖地难辨真假的广告,是互相之前无序恶劣的竞争,是大雾中的迷茫与盲目。
当然,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十个案例中有4个是做保健品,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似乎也是大势所趋,有病治病,没病保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就是那时候的信条,政府的调控管理能力差造就了那时的疯狂。再看大败局的续,进入21世纪后的企业失败,就基本没有这种快速消费品了,或许它的市场已经趋于平静了;我们也只能看到“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而看不到以往以各种名义像消费者推销保健品的广告了,当然,在一些小地方的电视台依旧有着一些拙劣的广告宣传,但显然,消费者对其已经不感冒了。
从这些案例中发现在那个时期出来的企业家似乎都是草莽之气很浓,也许只有这种气质才会在那样一个不健全的体制下的市场中成功吧,他们善于抓住漏洞善于发现市场的缺口,有时真羡慕可以在那样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一展宏图,可是后来细想其实也有很多人在那时失败了只是现在没有人知道罢了。他们是幸运的,可以抓住那样的机会,但是这些让他们成功的因素又或许正好导致了他们的失败,他们漠视规则漠视市场可以让他们冲破桎梏,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在自己创造的市场中打败自己。
印象最深刻是各个企业对于广告的疯狂使用。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其中以保健品最盛。其实自己很不理解,为什么单靠各种夸大其词的宣传,就能够掀起那样的购买狂潮。是刚刚由物质单一的境况中走出,面对突然丰富的商品的不知所措以及盲从的结果?那为什么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吴晓波把很多的失败都引到了下面两点:
1,个人的膨胀。标榜自己和自己企业是强者。
2,企业的外扩。无论是地域上的扩张,比如全国甚至全球商业帝国之类的,还是行业上的多元化。
对诸如脑白金之类的,没人能说得清疗效的产品面前,大家的表现依然是盲目地相信呢。
其实,在中国这片特殊的土壤上,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机遇和挑战远比其他类型的企业要多的多。机遇和危机都是对等出现的,吉凶悔吝,转化无非霎那间。大浪淘沙的三十年间,一些企业一些企业家很好地生存了下来,枝繁叶茂。我们很难从成功中总结经验,因为这之中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和个人命运的主导,而从失败者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共通点:成功之后的冒进;资本市场的过度运作;个人功利主义的过分膨胀。成功之后的冒进导致了企业急速扩张,管理失控,对市场缺乏控制力,引起资金链的断裂;资本市场的过度运作导致了企业丢失了发展的根基,短期效应摧毁了企业长期的发展;个人功利主义的过分膨胀导致了企业家失去了冷静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忽视了做人做事的低调,在中国这个历来枪打出头鸟的土地上,夹着尾巴谦虚谨慎地做人始终是生存的长久之道…… 这些失败者,除了个别体制转变的受害者,大部分都轰然倒塌在这几大绊脚石的面前。
民营企业的种种先天不足导致了民营企业家们在企业创立之后的发展阶段要面临种种难题,这是一个阵痛的阶段,企业是否能够立足百年而不衰,就在于这个时期蜕变是否能够成功进行。作为企业的领航者,企业家本人的战略意识与对企业的控制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是一门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与评判标准,它可以任你自由发挥,而最终只有市场可以给出答案。
吴晓波在书中几次提到:让我们给这些失败者一些掌声吧。一些陷阱,总是需要有人掉下去才能被露出来。冲在前面的士兵,先挨子弹成炮灰是为了让后面的士兵更好地向前冲。这些企业被动的充当了这些挨子弹的人。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商场如战场,永远是残酷而激烈的。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容许我们停下来思考。这样的故事现在还在上演着,他们燃烧,爆发,陨落,留给我们的是一声唏嘘和面对夜空的无尽反思。
1、书名冠以“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十分吸引人。从赢海威到南德,都是上世纪末国人耳熟能详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故事也是他们当家人的辉煌历史。企业的盛衰史也是企业家的奋斗史。虽败犹荣。
当一个企业初创成功。企业家实在应该如履薄冰。小心地培养企业的基础,规范财务管理,产权关系,组织结构,新产品开发。企业家自身不断学习。才有可能将企业塑造成令人尊敬的公司。
——Ted
2、失败是容易的,成功非常困难;能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和经验是可贵的,成功也只能用平常心以对。假如能从失败中站起来那么再次倒下的机率就不会太大了。成功就是爬起来的次数比跌倒的次数多出一次。
——香山红叶
3、他们这样的先驱在大雾中领跑,他们的失败实在值得后来者学习,不过同样我们这一代也是在大雾中,每个人都在雾中,我想必然没有人可以讲对未来很有把握,只能在雾中小心翼翼地前行,有时又必须飞驰一把,只是心中常有忧患意识,同时也不要低估别人的实力。 ——花飘零
4、用纪实的方法叙述了老一代民营企业的大起大落,有些企业还是我们这一代年轻所不知的,证明了自己是多么的无知。以失为鉴,是我们作为下一代准备创业者该警醒的。
——Girlxyan
5、吴晓波的企业史读起来很过瘾,在他的笔下,那些远去的历史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文艺色彩,故事主人公的挥斥方遒、跌宕起伏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成与败则不再重要。 套用那句名言:成功的企业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失败。但还是能总结出一些他们失败的共同点:领导的抉择或浮躁、或疯狂、或盲目。
——Wataru
6、通过这本说,真正体会到“欲使之灭亡,先使之疯狂”的到道理。书中所有的企业的共同点是都曾风光一时,毁于一旦。在高速的成长的过程中,被某个运营上的风险一击而毙,或者是产品转型、或者是资金的供给、或者是媒体的处理、或者是组织结构的构建,等等。
——clisun
同类书籍介绍:
《道路与梦想 》
作者: 王石 / 缪川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王石,中国企业家群体中阳光式的领袖人物。他为人们所熟知,除了因万科的品牌及地产项目外,还因他的鲜明个性和登山经历。这位万科的创始人,同万科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共同引领万科,用20年的时间创造了一系列奇迹。
《街头生意经》
作者: (美)博林翰 / (美)布罗茨基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生意无论大小,我们总会遇到拦路虎,比如:
有什么好办法不会让销售离职时不把“人脉”也带走。
是应该争取10家小客户呢,还是赢得一家大客户,哪种会带来长期效益?
是看销售数据呢,还是看毛利润率,哪个比较靠谱?
《人生第一课》
作者: 威廉·A·阿尔科特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方忠告文学的代表之作,问世至今,再版20版,影响整整几代美国人。全书所探讨的每个主题与培根《论人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多了几分朴实与实用,被公认为是一部年轻人步入美好人生的必读书。
《六顶思考帽》
作者: 爱德华·德·波诺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此书中所强调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它只能允许思考者在同一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思考者要学会将逻辑与情感、创造与信息等区分开来。这一概念就是六顶思考帽的方法。戴上任一顶帽子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类型的思考方式。我将在此书中分别描述每一种思考方式的性质和作用。
《皮格马利翁的象牙雕像 》
作者: 崔丽娟 / 王小晔 / 赵鑫 编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性格是天生的还是教养决定的?失败是否等于成功之母?我们为什么怕孤独?名人光环背后的心理学道理是什么?讨人喜欢的诀窍是什么?如果读者希望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你可以读读这本书。
《利润模式》
作者: (美)斯莱沃斯基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我们怎样从经验中吸取教训?——通过学习模式。精明的管理者善于辨别各种战略模式。《利润模式》为管理者和投资人提供了一系列便利的工具,使他们在新的商业竞争中有更大的可能赢得胜利。
作者介绍:
吴晓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EMBA课程教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并获得南方阅读盛典·2009最受读者关注的“年度十大作者”称号。著有:《都市背景》、《农民创世纪》、《大智大愚吴先生》、《我们为什么冷漠》和百余篇经济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