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中考、高考的重头戏,从分值看早已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从后果看“得作文者得天下”。最近,一篇名为“作文中的必杀结尾句”的网络民调走红网络。网友们纷纷跟帖、投票,最终评出了几条作文中使用率最高的话,如“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红领巾……”“在灯光下,看着妈妈的白发,我泪流满面。”……然而绝大多数人都承认,这些内容都是自己编造的。
面对这些毫无生活气息,绝非真情实感的“格式化”文字,我们不得不好奇地发问——
千人一面:
学生作文“造假”成风
作文,本是孩子记录生活、表达感情和心声的重要途径。可是现在,老师们却越来越难以在孩子们的字里行间找到他们自己,孩子们的作文编造痕迹明显、矫情做作、套路化现象严重,本应毫无城府的年少作者却一个个“潜伏”到文字之外,让人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有人不禁感慨:“睁眼说瞎话的作文风气,是使孩子变得虚假、做作的‘催化剂’。”
◆生编硬造的内容
某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战胜脆弱”,一大批考生的作文中不是说爸爸撞车了,就是说奶奶、外公去世了。那年是全国统一命题,据初步统计,在语文高考作文中,学生笔下一下就写“死”了30多万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做过北京市某作文比赛评委,他回忆说,有一年的题目叫《我的妈妈》,很多同学为了写坚强,写“我的妈妈死了,生活使我不能不坚强”。结果,一个孩子的妈妈就是语文老师,也在现场阅卷,她正好看到儿子的作文。试卷被封着,那一天,她就这么看着自己在熟悉的儿子的笔迹下惨死……
“枉死”的不只是母亲,还有老师。“那天,小王老师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给我们上最后一节课……小王老师只教了我们一个学期就患癌症死去了。我们是多么怀念他啊。”于是,为了“感人”,很多老师就这样患绝症死了。
◆模式化的“必杀句”
“小朋友,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红领巾。” “买东西的时候阿姨多找了2元钱,我低头看到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就退回去了。” “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他们比起来,我的心里惭愧极了……”由网友总结出的这样的“作文必杀句”,频繁地在学生作文中出现。
“不是虚假得很幼稚,就是虚假得很成人,有些作文做作得让人啼笑皆非。”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省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严华银说,“不少孩子的作文,一读就知道是套用的,甚至是抄的,细节经不起推敲,典型的‘为赋新词强说愁’。”
◆千篇一律的思路
一家知名教育培训机构曾经搞过一项科研课题:作文《帮卖煤人推车》,你打算怎样写?1.7万多名学生中,97.28%的思路是:某年某月某日,我发现一位老人在路上推车,我决心帮他推。到了目的地,老人感激地说“谢谢!”我摆摆手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不同的地方仅仅表现为有些学生会写得具体点,但大体的思路都千篇一律。
衡量一片作文的好与坏,最根本的立足点就是写真人、说真事、诉真情、讲真话。然而,这个最根本的立足点恰恰是大多数作文最缺乏的, 正如语文特级教师喻旭初所说,“作”的具体表现有三点:一是太夸张,动不动就“热泪盈眶” “眼泪哗地流了下来”。二是故事离奇的雷同,一看就是生搬硬套的。第三就是太矫情,作文中写到父子、母女情,动不动就说“久久凝望” “互相紧紧地拥抱”……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这样吗?
一篇作文,倘若文笔优美、情节生动、故事感人,固然很吸引人,但如果内容、情节都是作者凭借想象编造出来的、没有真挚情感,那么这种“无病呻吟”的作文读起来只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甚至令人作呕。更可怕的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种虚假的、隐藏自己真实感情的表达方式逐渐成为习惯,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那么这一代人的内心也将会是做作的、虚伪的。《说苑》中就有一句“君子言寡而实,小人言多而虚。”说的就是:文章内容要实在,语言表达要简明。长期用不良文风去写作,当表达方式成为生活方式,那就会影响做人了。
“做作之文”同时还是想象力的杀手。它的通病是内容、写法高度雷同,毫无个性可言。而想象力的特征或本质,就是个性。孩子一旦习惯了在文章中套用固有的模式和范文,那么创造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必将遭到遏制。长此以往,其结果只能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
说“做作之文”会使孩子变得虚伪、做作,并且抹杀他们的创造力,并不是危言耸听。作文虽然看上去是个小事,但这个小事发生的过程正是孩子成长的阶段。试想:在这种模式化、虚假的写作方式下成长的小孩,当他们长大时,他们的诚信度会有多高?创造力能有多强?
解码谎言:
为何 “假作文”盛行?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离开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作文也是如此。美国教育家B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应该看到,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多种文化相互激荡、交融,但由于学校急功近利,被动片面追求升学率,繁重的学习负担和一些重复的作业使部分学生脱离了“原汁原味”的生活。一方面,由于接触社会少、直接经验缺乏而导致作文“无话可说”,这是“真缺米”;另一方面,学生对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作文时瞪着眼睛干着急。另有些学生则把作文看得特神秘,觉得身边小事无所谓,“眼高手低”,不懂得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不善于挖掘平常事中的闪光点,有人称之为“假无米”。
一位小学生在一篇题为《老师!我要对你说》的习作中曾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师,每天摆在我面前的是没完没了的作业。除此之外还有爸爸、妈妈布置的任务,我连个看电视的机会都没有,哪有时间去想别的事呢?”学校和老师没有给孩子留出时间和空间,他们就无话可写,只能瞎编瞎抄。
回忆自己中学时写作文的情景,大学生黄明说,“我觉得那时候作文大部分都是编的。像‘难忘的一件事’这个题目,不知写了多少次,哪有这么多难忘的事啊?只好瞎编。”黄明曾编过自己去农村钻窑洞、荡秋千,还偷偷爬到树上摘香蕉。“后来被老师批评了,才知道香蕉不是长在树上的。”
当然,也有很多孩子写作文的功利性很强,单纯只是为了考试得分。因此很多人都采取了“简单有效”的方法——背下大量的范文,在考试时直接将范文套在自己身上。这也是孩子形成模式化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写作是生命的律动,是情感或思想的流淌与表露,有道是:写作是精神的旅行。但审视我们学生的习作,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装腔作势,都是在掩饰自己真实的思想,在揣测老师的“爱好”而“见机行事”。于是,把“作文”当成“做文”。而“做文”,是一种投机行为,是对写作规律的背叛,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失败。
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一条蛇被人打死了。他很同情这条小蛇,就在作文中议论抒情:这条小蛇也是父母所生,你为什么要残忍地将它杀害?你难道不知道小蛇多痛苦吗?这是多么可贵的同情心啊!可老师的评语是什么呢?“小蛇不是人,在这里你应该联系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这样主题就深刻了。”
还有一些教师过分地强调文章要“立意高远” “思想积极”,一些教师评卷时也会不自觉地给说“漂亮”话的作文大开绿灯。孩子的作文最终成了“做作”文。
宋女士的女儿一次观看了彩车表演后,看到现场有很多垃圾,以此为素材写了一篇题为《最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宋女士看后觉得很真实生动,没想到老师给了很低的分数。而被老师表扬的几篇范文多是“立意高远”之作,写彩车经过时自己想起了“一二·九”运动、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等。得到低分的女儿哭着对自己的妈妈说:“以后我再也不要你辅导作文了。”
个性表现:
虚构和虚假之间差多远?
有人认为,单纯以内容的真假来评价一篇作文是片面的,其实也可以把“假作文”称为想象作文,因为孩子在“编故事”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其有限的想象力。如2001年的满分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其故事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把“假作文”等同于虚构其实是错误的。近年来高考试卷中虽然也都提示考生作文可以大胆想象,编写故事,但同时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因为材料的虚假是虚构,表情达意的虚假则是虚伪。如《赤兔之死》,虽然是编述的故事,但作者在文中揭示了诚信为人之可贵,呼唤诚信回归的意旨。故事是假的,情却是真的。换句话说,虚构是基于真情实感的表达,是具有想象力的美的东西;虚假的文字则是缺少真情实感和想象力的勉强之作,不会有美在其中。
有位同学写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学生,说他看到一个同学自行车的气门芯坏了,他马上把自己自行车上的气门芯拔下来,给了那位同学,两个人高高兴兴地骑着自行车回家了。稍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段文字是假的,因为气门芯拔下来之后,这位同学的自行车当然也就没气了,又怎么能骑上走呢?由于想象得不合理,使文章变得虚假。再说作文《赤兔之死》,作者以熟谙的三国故事为基础,根据赤兔马先后跟随吕布、关羽,后病死在马忠之手的情节,虚构了赤兔马为忠义诚信的关羽殉主的故事。作者通过合理地虚构,在文中抒写了自己“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由此可见,虚构的前提是必须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如果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再精彩的想象也没有意义。而“虚假”文章的重心则多在“假”上,总是表现为无原则地捏造。
其实,虚构是作文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以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有时作文命题超出了自己的生活范围或自己的经历不足以生动地表达自己想要抒发的情感,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虚构来表达。比如:在描写某一真实事件时可适当地发挥想象,补充一些细节,使之曲折生动、丰富深刻;还可以将真人真事加以合理地改造,使之更有利于表达主题。但是,故事可以虚构,情感必须是真实的,而且想象和虚构一定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否则,虚构就变成“虚假”了。
“虚构”与“虚假”有本质区别,可现在却成了使孩子撒谎、造假的“催化剂”,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很多,譬如素质教育,譬如人格培养……
其实,考试作文就是在试卷上“说话”,考生理应说自己想说的话。从作文考题涉及开始,就交给学生实话实说、无话不说的自由空间,同时,答案也应注重“个性区别”,而不要那么“标准”。如此这般,只有彻底根除“虚假作文”产生的各种土壤,才有可能还孩子一个纯净的世界,给他们的心灵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从而真正让“写作”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链接:
雪·魂
那是几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那雪凶得仿佛在吞噬这座北方的大山。
孩子们呜咽着,大人们也哭红了眼。他们沿着结了冰的河流一直走到村口,像是在送谁。铺天盖地的大雪知道,他们是在送一个灵魂,一个如雪般洁白的灵魂。
在河边,孩子们都静静地开始回忆。
最大的那个孩子清楚地记得,有一个无雪的日子,村长叩响了每家每户的木门,欣喜地传播着一个消息:“孩子们有老师啦!”他不相信,因为前些日子村长才用一个“暴栗”回答他的读书请求。村长说,穷乡僻壤的,哪出得起钱清老师!
然而当见到那个像雪一样白净的老师,他信了。
寒风拍打着孩子们稚嫩的脸颊,他们都望着漫天的雪花出了神。
全村的孩子都记得,老师博学多识,老师亲切和蔼,老师会为他们洗去脸上的污泥,老师会背对他们送去的蔬菜偷偷哭泣……老师还会教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念着一首诗:雪是沉默的/它,悄无声息地一路走来/田野感激它的滋润/诗人歌咏它的壮美……
雪还在下着,掩盖了身后凌乱的脚印。山里几乎不见了其他色彩,只有令人哀伤的洁白,一直延伸到天边。
孩子们曾问老师叫什么,从哪儿来,会不会永远待在村里,老师只是微微一笑,告诉孩子们,老师就像雪花,滋润干涸的田园……
想到这里,最小的那个孩子哇地一声哭了。
几天前的一个清晨,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河边晨练,那时纷扬的雪花将视野舞得朦朦胧胧。最小的孩子竟踏上了冰层不厚的河面,掉进一个捕鱼用的冰窟窿里,看见这一切的,只有老师……
老师终究没有回来。
村长红着眼对孩子们说:大雪要走了,老师,老师再也回不来了,你们的老师就是雪的灵魂!
孩子们都对着河,流着眼泪。
最小的孩子抬头望一望飘雪的天空,念起老师最爱读的那首诗:
雪是沉默的/它,悄无声息地一路走来/田野感激它的滋润/诗人歌咏它的壮美……
点评:考生为“让老师不判离题”,就编造了一个老师与诗《雪》的“撼人”故事。看如此刻意做作、失去生活真实、毫无生活气息的作文,让人感觉在看一纸千篇一律的“悼文”,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哪是还有什么真情实感可言,又哪来的震撼心灵的力量?■
面对这些毫无生活气息,绝非真情实感的“格式化”文字,我们不得不好奇地发问——
千人一面:
学生作文“造假”成风
作文,本是孩子记录生活、表达感情和心声的重要途径。可是现在,老师们却越来越难以在孩子们的字里行间找到他们自己,孩子们的作文编造痕迹明显、矫情做作、套路化现象严重,本应毫无城府的年少作者却一个个“潜伏”到文字之外,让人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有人不禁感慨:“睁眼说瞎话的作文风气,是使孩子变得虚假、做作的‘催化剂’。”
◆生编硬造的内容
某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战胜脆弱”,一大批考生的作文中不是说爸爸撞车了,就是说奶奶、外公去世了。那年是全国统一命题,据初步统计,在语文高考作文中,学生笔下一下就写“死”了30多万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做过北京市某作文比赛评委,他回忆说,有一年的题目叫《我的妈妈》,很多同学为了写坚强,写“我的妈妈死了,生活使我不能不坚强”。结果,一个孩子的妈妈就是语文老师,也在现场阅卷,她正好看到儿子的作文。试卷被封着,那一天,她就这么看着自己在熟悉的儿子的笔迹下惨死……
“枉死”的不只是母亲,还有老师。“那天,小王老师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给我们上最后一节课……小王老师只教了我们一个学期就患癌症死去了。我们是多么怀念他啊。”于是,为了“感人”,很多老师就这样患绝症死了。
◆模式化的“必杀句”
“小朋友,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红领巾。” “买东西的时候阿姨多找了2元钱,我低头看到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就退回去了。” “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他们比起来,我的心里惭愧极了……”由网友总结出的这样的“作文必杀句”,频繁地在学生作文中出现。
“不是虚假得很幼稚,就是虚假得很成人,有些作文做作得让人啼笑皆非。”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省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严华银说,“不少孩子的作文,一读就知道是套用的,甚至是抄的,细节经不起推敲,典型的‘为赋新词强说愁’。”
◆千篇一律的思路
一家知名教育培训机构曾经搞过一项科研课题:作文《帮卖煤人推车》,你打算怎样写?1.7万多名学生中,97.28%的思路是:某年某月某日,我发现一位老人在路上推车,我决心帮他推。到了目的地,老人感激地说“谢谢!”我摆摆手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不同的地方仅仅表现为有些学生会写得具体点,但大体的思路都千篇一律。
衡量一片作文的好与坏,最根本的立足点就是写真人、说真事、诉真情、讲真话。然而,这个最根本的立足点恰恰是大多数作文最缺乏的, 正如语文特级教师喻旭初所说,“作”的具体表现有三点:一是太夸张,动不动就“热泪盈眶” “眼泪哗地流了下来”。二是故事离奇的雷同,一看就是生搬硬套的。第三就是太矫情,作文中写到父子、母女情,动不动就说“久久凝望” “互相紧紧地拥抱”……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这样吗?
一篇作文,倘若文笔优美、情节生动、故事感人,固然很吸引人,但如果内容、情节都是作者凭借想象编造出来的、没有真挚情感,那么这种“无病呻吟”的作文读起来只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甚至令人作呕。更可怕的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种虚假的、隐藏自己真实感情的表达方式逐渐成为习惯,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那么这一代人的内心也将会是做作的、虚伪的。《说苑》中就有一句“君子言寡而实,小人言多而虚。”说的就是:文章内容要实在,语言表达要简明。长期用不良文风去写作,当表达方式成为生活方式,那就会影响做人了。
“做作之文”同时还是想象力的杀手。它的通病是内容、写法高度雷同,毫无个性可言。而想象力的特征或本质,就是个性。孩子一旦习惯了在文章中套用固有的模式和范文,那么创造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必将遭到遏制。长此以往,其结果只能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
说“做作之文”会使孩子变得虚伪、做作,并且抹杀他们的创造力,并不是危言耸听。作文虽然看上去是个小事,但这个小事发生的过程正是孩子成长的阶段。试想:在这种模式化、虚假的写作方式下成长的小孩,当他们长大时,他们的诚信度会有多高?创造力能有多强?
解码谎言:
为何 “假作文”盛行?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离开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作文也是如此。美国教育家B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应该看到,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多种文化相互激荡、交融,但由于学校急功近利,被动片面追求升学率,繁重的学习负担和一些重复的作业使部分学生脱离了“原汁原味”的生活。一方面,由于接触社会少、直接经验缺乏而导致作文“无话可说”,这是“真缺米”;另一方面,学生对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作文时瞪着眼睛干着急。另有些学生则把作文看得特神秘,觉得身边小事无所谓,“眼高手低”,不懂得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不善于挖掘平常事中的闪光点,有人称之为“假无米”。
一位小学生在一篇题为《老师!我要对你说》的习作中曾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师,每天摆在我面前的是没完没了的作业。除此之外还有爸爸、妈妈布置的任务,我连个看电视的机会都没有,哪有时间去想别的事呢?”学校和老师没有给孩子留出时间和空间,他们就无话可写,只能瞎编瞎抄。
回忆自己中学时写作文的情景,大学生黄明说,“我觉得那时候作文大部分都是编的。像‘难忘的一件事’这个题目,不知写了多少次,哪有这么多难忘的事啊?只好瞎编。”黄明曾编过自己去农村钻窑洞、荡秋千,还偷偷爬到树上摘香蕉。“后来被老师批评了,才知道香蕉不是长在树上的。”
当然,也有很多孩子写作文的功利性很强,单纯只是为了考试得分。因此很多人都采取了“简单有效”的方法——背下大量的范文,在考试时直接将范文套在自己身上。这也是孩子形成模式化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写作是生命的律动,是情感或思想的流淌与表露,有道是:写作是精神的旅行。但审视我们学生的习作,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装腔作势,都是在掩饰自己真实的思想,在揣测老师的“爱好”而“见机行事”。于是,把“作文”当成“做文”。而“做文”,是一种投机行为,是对写作规律的背叛,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失败。
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一条蛇被人打死了。他很同情这条小蛇,就在作文中议论抒情:这条小蛇也是父母所生,你为什么要残忍地将它杀害?你难道不知道小蛇多痛苦吗?这是多么可贵的同情心啊!可老师的评语是什么呢?“小蛇不是人,在这里你应该联系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这样主题就深刻了。”
还有一些教师过分地强调文章要“立意高远” “思想积极”,一些教师评卷时也会不自觉地给说“漂亮”话的作文大开绿灯。孩子的作文最终成了“做作”文。
宋女士的女儿一次观看了彩车表演后,看到现场有很多垃圾,以此为素材写了一篇题为《最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宋女士看后觉得很真实生动,没想到老师给了很低的分数。而被老师表扬的几篇范文多是“立意高远”之作,写彩车经过时自己想起了“一二·九”运动、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等。得到低分的女儿哭着对自己的妈妈说:“以后我再也不要你辅导作文了。”
个性表现:
虚构和虚假之间差多远?
有人认为,单纯以内容的真假来评价一篇作文是片面的,其实也可以把“假作文”称为想象作文,因为孩子在“编故事”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其有限的想象力。如2001年的满分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其故事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把“假作文”等同于虚构其实是错误的。近年来高考试卷中虽然也都提示考生作文可以大胆想象,编写故事,但同时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因为材料的虚假是虚构,表情达意的虚假则是虚伪。如《赤兔之死》,虽然是编述的故事,但作者在文中揭示了诚信为人之可贵,呼唤诚信回归的意旨。故事是假的,情却是真的。换句话说,虚构是基于真情实感的表达,是具有想象力的美的东西;虚假的文字则是缺少真情实感和想象力的勉强之作,不会有美在其中。
有位同学写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学生,说他看到一个同学自行车的气门芯坏了,他马上把自己自行车上的气门芯拔下来,给了那位同学,两个人高高兴兴地骑着自行车回家了。稍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段文字是假的,因为气门芯拔下来之后,这位同学的自行车当然也就没气了,又怎么能骑上走呢?由于想象得不合理,使文章变得虚假。再说作文《赤兔之死》,作者以熟谙的三国故事为基础,根据赤兔马先后跟随吕布、关羽,后病死在马忠之手的情节,虚构了赤兔马为忠义诚信的关羽殉主的故事。作者通过合理地虚构,在文中抒写了自己“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由此可见,虚构的前提是必须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如果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再精彩的想象也没有意义。而“虚假”文章的重心则多在“假”上,总是表现为无原则地捏造。
其实,虚构是作文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以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有时作文命题超出了自己的生活范围或自己的经历不足以生动地表达自己想要抒发的情感,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虚构来表达。比如:在描写某一真实事件时可适当地发挥想象,补充一些细节,使之曲折生动、丰富深刻;还可以将真人真事加以合理地改造,使之更有利于表达主题。但是,故事可以虚构,情感必须是真实的,而且想象和虚构一定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否则,虚构就变成“虚假”了。
“虚构”与“虚假”有本质区别,可现在却成了使孩子撒谎、造假的“催化剂”,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很多,譬如素质教育,譬如人格培养……
其实,考试作文就是在试卷上“说话”,考生理应说自己想说的话。从作文考题涉及开始,就交给学生实话实说、无话不说的自由空间,同时,答案也应注重“个性区别”,而不要那么“标准”。如此这般,只有彻底根除“虚假作文”产生的各种土壤,才有可能还孩子一个纯净的世界,给他们的心灵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从而真正让“写作”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链接:
雪·魂
那是几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那雪凶得仿佛在吞噬这座北方的大山。
孩子们呜咽着,大人们也哭红了眼。他们沿着结了冰的河流一直走到村口,像是在送谁。铺天盖地的大雪知道,他们是在送一个灵魂,一个如雪般洁白的灵魂。
在河边,孩子们都静静地开始回忆。
最大的那个孩子清楚地记得,有一个无雪的日子,村长叩响了每家每户的木门,欣喜地传播着一个消息:“孩子们有老师啦!”他不相信,因为前些日子村长才用一个“暴栗”回答他的读书请求。村长说,穷乡僻壤的,哪出得起钱清老师!
然而当见到那个像雪一样白净的老师,他信了。
寒风拍打着孩子们稚嫩的脸颊,他们都望着漫天的雪花出了神。
全村的孩子都记得,老师博学多识,老师亲切和蔼,老师会为他们洗去脸上的污泥,老师会背对他们送去的蔬菜偷偷哭泣……老师还会教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念着一首诗:雪是沉默的/它,悄无声息地一路走来/田野感激它的滋润/诗人歌咏它的壮美……
雪还在下着,掩盖了身后凌乱的脚印。山里几乎不见了其他色彩,只有令人哀伤的洁白,一直延伸到天边。
孩子们曾问老师叫什么,从哪儿来,会不会永远待在村里,老师只是微微一笑,告诉孩子们,老师就像雪花,滋润干涸的田园……
想到这里,最小的那个孩子哇地一声哭了。
几天前的一个清晨,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河边晨练,那时纷扬的雪花将视野舞得朦朦胧胧。最小的孩子竟踏上了冰层不厚的河面,掉进一个捕鱼用的冰窟窿里,看见这一切的,只有老师……
老师终究没有回来。
村长红着眼对孩子们说:大雪要走了,老师,老师再也回不来了,你们的老师就是雪的灵魂!
孩子们都对着河,流着眼泪。
最小的孩子抬头望一望飘雪的天空,念起老师最爱读的那首诗:
雪是沉默的/它,悄无声息地一路走来/田野感激它的滋润/诗人歌咏它的壮美……
点评:考生为“让老师不判离题”,就编造了一个老师与诗《雪》的“撼人”故事。看如此刻意做作、失去生活真实、毫无生活气息的作文,让人感觉在看一纸千篇一律的“悼文”,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哪是还有什么真情实感可言,又哪来的震撼心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