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城郊林场)
林木种苗生产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造林绿化的物质基础,林木种苗的优质与余缺,直接影响造林绿化的进度、林分质量和国土绿化目标的实现,榆阳区是荒沙、侵蚀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林木种苗品种的优势、直接影响人工林的生产率和质量,直接制约整个林业生产效益和发展水平,为了实现林木良种化、基地化、规模化,必须建立良种基地,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种苗生产,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种苗,并严格实行种苗品质的检验制度,更好地 服务于林业生产,为实现榆阳区林业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
一、榆阳区林木种苗发展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苗木生产多为指令性计划,培育的苗木多为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流通,国营林场苗圃生产的苗木除自造外,余由林业局包销。进入八十年代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林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指令性的任务育苗逐渐被商品化育苗所取代。
林业政策放宽后,特别是九十年代后,国家对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需苗、用苗数量剧增,给商品化育苗提供了广阔前景。育苗专业户、产业户专业户个体育苗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越来越普及,对苗术的质量和品种要求越来越高,常规育苗被高档次绿化苗木所取代。所育苗木除满足本区外,还远销内蒙、山西、宁夏等周边地区。靠经营苗木而致富的个体户屡见不鲜。与此同时,国营林场苗木培育向高标准、示范性、样板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周边地区及城区、矿区、园区、校区绿化建设的加快,榆阳区林木种苗生产呈现出旺盛发展势头,国营林场、苗圃、个体育苗戶紧紧抓住机遇,改善基础设施,改善苗木品种,扩大生产规模,提质量、闯市场。2011年全区育苗达21000亩,均为樟子松、长柄扁桃等高档次苗木,苗木总产量38621.28万株,民营种苗企业和个体户育苗面积已经占到全区
育苗总面积的80.5%。2011年8月12日,成功举办了“榆阳区首届林木种苗展销会”吸引了全区42家相关单位参展。共签约1.46亿元,为做大、做强榆阳区林术种苗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存在问题
2013年以来,苗木市场混乱,没有形成规模化、基地化、各自为政,特别是樟子松、油松等针叶树苗木及乡土树种苗木,严重过剩,严重挫伤广大林农的积极性,暴露出许多突出问题,不容忽视,迫切需要解决。
1.总量供过于求,社会化种苗胜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般树种品种、易于繁殖的树种产量明显供过于求,必将造成种苗积压,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也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樟子松、侧柏、杨树等。
2.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树种品种结构失调,市场和生产需要的名特优新品种不足,一般树种和品种供过于求。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景观 绿化、特别是城市绿化需要大规格绿化苗木,而当前苗木供求严重失衡,小苗过剩,大苗紧缺成为突出问题,苗木供求失调的结构性矛盾还表现在规格上参差不齐,如云杉、大苗樟子松等
3.林木种苗质量低
主要表现在一是良种化程度不高,二是缺乏标准化生产,绿化苗木生产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目前榆阳区新品种育、繁、推脱节,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应滞后,影响了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缺乏多样性,不能有效的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抵御市场经济的风险,价格和功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急需调整结构。
4.林木种苗市场混乱,法规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质量监督和信息管理手段落后,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无证生产经营,假种苗、劣质种苗、虚假宣传等问题扰乱市场秩序,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现状是除了国家制定的《森林法》、国务院颁布的《种子管理条例》外,榆林市尚没有关于种苗方面的法规;林业主管部门与工商、税务等部门还没有形成合力,种苗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建设不规范;种苗质量监督检查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种苗管理机制和约束手段,社会上无证生产和经营现状仍相当严重。
三、种苗生产发展对策
1.林木良种壮苗是科技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高,科技含量高,贡献大。良种繁育基地是良好工程的基础和出发点。良好繁育基地建设要在保护、利用好现有良好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新的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抓好优良资源的收集、繁育和推广,提高种苗对林业的贡献率。
2.抓好国有苗圃建设,加快育苗生产速度。
目前,榆阳区造林绿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天保工程,三北护林工程,今年开始实施的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工程,需苗量大,对苗木质量要求高,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建立稳定的苗木基地体系,如城郊林场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的大墩山1000亩苗圃地,对全区各场(圃)乃至全市同类地区将起到很好的示范样板作用。
3.加强林木种苗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准备收集、发布种苗供求信息,以信息培训引导市场发展。
4.加强依法治种,强化种苗质量管理
加强种苗法规建设,搞好调研工作,实行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种苗生产经营活动,建立种苗质量抽查制度。使榆阳区种苗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5.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种苗工作抓紧抓好
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造林绿化进度、提高营林质量,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真抓科技,就要真抓种苗。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一定要把种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增强创新意识,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检查,逐级考核,奖优罚劣;要加强种苗机构和队伍建设,保持机构稳定,切实搞好种苗的行业管理和组织生产,推动种苗事业健康发展;要配备得力干部,明确专人,从事种苗工作,使种国工作得以有序、稳定、健康的发展。
结束语: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及黄土丘陵区交接地带,总占地面积7053平方公里。地类呈“七沙、二山、一分田”地类景观,榆阳区是沙漠化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区广大群众在全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为艰险,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使全区治沙治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受到上級领导的高度赞扬和中外专家的充分肯定,造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1.8%提高到28%,这些成就取得,林木种苗生产功不可没,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年植绿大行动工程都顺利实施,林木种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面临的是如何巩固好治理成果,提升治理水平,实施好创建全国森林城市,首要任务是强化林木种苗生产的物质基础作用。
林木种苗生产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造林绿化的物质基础,林木种苗的优质与余缺,直接影响造林绿化的进度、林分质量和国土绿化目标的实现,榆阳区是荒沙、侵蚀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林木种苗品种的优势、直接影响人工林的生产率和质量,直接制约整个林业生产效益和发展水平,为了实现林木良种化、基地化、规模化,必须建立良种基地,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种苗生产,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种苗,并严格实行种苗品质的检验制度,更好地 服务于林业生产,为实现榆阳区林业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
一、榆阳区林木种苗发展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苗木生产多为指令性计划,培育的苗木多为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流通,国营林场苗圃生产的苗木除自造外,余由林业局包销。进入八十年代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林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指令性的任务育苗逐渐被商品化育苗所取代。
林业政策放宽后,特别是九十年代后,国家对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需苗、用苗数量剧增,给商品化育苗提供了广阔前景。育苗专业户、产业户专业户个体育苗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越来越普及,对苗术的质量和品种要求越来越高,常规育苗被高档次绿化苗木所取代。所育苗木除满足本区外,还远销内蒙、山西、宁夏等周边地区。靠经营苗木而致富的个体户屡见不鲜。与此同时,国营林场苗木培育向高标准、示范性、样板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周边地区及城区、矿区、园区、校区绿化建设的加快,榆阳区林木种苗生产呈现出旺盛发展势头,国营林场、苗圃、个体育苗戶紧紧抓住机遇,改善基础设施,改善苗木品种,扩大生产规模,提质量、闯市场。2011年全区育苗达21000亩,均为樟子松、长柄扁桃等高档次苗木,苗木总产量38621.28万株,民营种苗企业和个体户育苗面积已经占到全区
育苗总面积的80.5%。2011年8月12日,成功举办了“榆阳区首届林木种苗展销会”吸引了全区42家相关单位参展。共签约1.46亿元,为做大、做强榆阳区林术种苗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存在问题
2013年以来,苗木市场混乱,没有形成规模化、基地化、各自为政,特别是樟子松、油松等针叶树苗木及乡土树种苗木,严重过剩,严重挫伤广大林农的积极性,暴露出许多突出问题,不容忽视,迫切需要解决。
1.总量供过于求,社会化种苗胜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般树种品种、易于繁殖的树种产量明显供过于求,必将造成种苗积压,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也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樟子松、侧柏、杨树等。
2.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树种品种结构失调,市场和生产需要的名特优新品种不足,一般树种和品种供过于求。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景观 绿化、特别是城市绿化需要大规格绿化苗木,而当前苗木供求严重失衡,小苗过剩,大苗紧缺成为突出问题,苗木供求失调的结构性矛盾还表现在规格上参差不齐,如云杉、大苗樟子松等
3.林木种苗质量低
主要表现在一是良种化程度不高,二是缺乏标准化生产,绿化苗木生产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目前榆阳区新品种育、繁、推脱节,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应滞后,影响了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缺乏多样性,不能有效的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抵御市场经济的风险,价格和功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急需调整结构。
4.林木种苗市场混乱,法规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质量监督和信息管理手段落后,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无证生产经营,假种苗、劣质种苗、虚假宣传等问题扰乱市场秩序,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现状是除了国家制定的《森林法》、国务院颁布的《种子管理条例》外,榆林市尚没有关于种苗方面的法规;林业主管部门与工商、税务等部门还没有形成合力,种苗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建设不规范;种苗质量监督检查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种苗管理机制和约束手段,社会上无证生产和经营现状仍相当严重。
三、种苗生产发展对策
1.林木良种壮苗是科技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高,科技含量高,贡献大。良种繁育基地是良好工程的基础和出发点。良好繁育基地建设要在保护、利用好现有良好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新的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抓好优良资源的收集、繁育和推广,提高种苗对林业的贡献率。
2.抓好国有苗圃建设,加快育苗生产速度。
目前,榆阳区造林绿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天保工程,三北护林工程,今年开始实施的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工程,需苗量大,对苗木质量要求高,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建立稳定的苗木基地体系,如城郊林场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的大墩山1000亩苗圃地,对全区各场(圃)乃至全市同类地区将起到很好的示范样板作用。
3.加强林木种苗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准备收集、发布种苗供求信息,以信息培训引导市场发展。
4.加强依法治种,强化种苗质量管理
加强种苗法规建设,搞好调研工作,实行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种苗生产经营活动,建立种苗质量抽查制度。使榆阳区种苗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5.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种苗工作抓紧抓好
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造林绿化进度、提高营林质量,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真抓科技,就要真抓种苗。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一定要把种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增强创新意识,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检查,逐级考核,奖优罚劣;要加强种苗机构和队伍建设,保持机构稳定,切实搞好种苗的行业管理和组织生产,推动种苗事业健康发展;要配备得力干部,明确专人,从事种苗工作,使种国工作得以有序、稳定、健康的发展。
结束语: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及黄土丘陵区交接地带,总占地面积7053平方公里。地类呈“七沙、二山、一分田”地类景观,榆阳区是沙漠化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区广大群众在全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为艰险,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使全区治沙治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受到上級领导的高度赞扬和中外专家的充分肯定,造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1.8%提高到28%,这些成就取得,林木种苗生产功不可没,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年植绿大行动工程都顺利实施,林木种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面临的是如何巩固好治理成果,提升治理水平,实施好创建全国森林城市,首要任务是强化林木种苗生产的物质基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