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th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于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住院的40例非感染性休克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采取静脉血分别检测降钙素原、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感染性休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患者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感染性休克组治疗后第1、3天逐渐升高,于治疗后第3天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治疗后 第5天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第3天(P<0.05)。 结论 早期联合监测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血降钙素原;血浆纤维蛋白原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2-41-03
  感染性休克是病死率高的疾病[1-2],在临床上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容易被忽视,缺乏衡量感染性休克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治疗领域,血降钙素原逐渐被公认为是反映感染性休克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3],同时研究表明血纤维蛋白原既可作凝血指标,又可作为早期感染的敏感诊断指标[4],但在早期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通过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降钙素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进一步阐述其在感染性休克的诊治过程中的作用,提高早期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3年1~12月收治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均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5]。其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55.4±4.9)岁;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住院的40例非感染性休克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54.8±4.7)岁。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标本的留取及检测方法
  各组均行常规抗休克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取静脉血分别检测降钙素原、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其中PCT检测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纤维蛋白原检测采用凝固法。所有试验步骤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体,它由1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6]。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清中降钙素原中含量极低。国内外研究表明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可引起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其升高水平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7]。降钙素原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已被列为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及感染性休克的主要观察指标,在国内外医疗领域已广泛应用于诊断与评价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本实验首先探讨动态检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降钙素原的变化水平,结果发现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前血降钙素原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3、5天血降钙素原高于对照组,感染性休克组治疗后第1、3天逐渐升高,于治疗后第3天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治疗后第5天血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第3天,这提示感染性休克早期降钙素原明显高于正常,血降钙素原的高低与感染性休克早期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评估感染性休克的预后,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8-9]。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有助于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严重程度,早期发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高死亡风险与正确的诊断,提高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准确评估,有助于医务人员对其预后的正确认识,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感染性休克的预后。
  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相血浆糖基化蛋白,当机体受到某种因素损伤时,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将明显成倍升高,准确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有助于判断疾病预后[10]。当机体存在炎症反应时,血浆纤维蛋白原既是凝血因子,同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血浆纤维蛋白原成倍升高[11]。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敏感的生化指标,在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等提供了客观的科学理论依据[12]。
  目前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血栓栓塞性疾病[13-15],然而血浆纤维蛋白原在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中较少,为此本研究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原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3天逐渐升高,于治疗后第3天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治疗后第5天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明显低于第3天。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急性时相蛋白,感染性休克早期阶段产生大量炎性因子,可促进肝脏分泌纤维蛋白原增多,进而导致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目前被认为是早期感染的敏感诊断指标[5],这进一步说明纤维蛋白原能反映早期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联合动态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可以敏感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感染程度,为临床上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Charlotte S,Reform.PCT chiefs fight loss of accountability status and right to redundancy[J].Health Serv J,2011,121(6243):4-5.
  [2]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2):223-224.
  [3] 宋崇明,鹿琼,李向东,等.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及临床干预[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4):429-430.   [4] 李未今.PCT、Fb和CRP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26(6):799-801.
  [5] Phillp R D,carlet J M,Masur H,et al.surviving sepsis Campaig: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2008[J].Intensive care Med,2008,34:17-60.
  [6] Goodman RH,Jacobs JW,Habener JF.Cell-free translation of messenger RNA coding for a precursor of human calcitonin[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79,91(3):932-938.
  [7] Luzzani A,Polati E,Dorizzi R,et a1.Comparison of pmc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as markers of sepsis[J].Crit Care Med,2003,31(6):1737-1741.
  [8] 李峰,孙华,韩旭东.不同液体对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影响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20(8):472-475.
  [9] 徐裕海,李桂新,刘谦慧.感染性休克体液复苏治疗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动态变化的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31(1):96-97.
  [10] 刘莹,曹军.纤维蛋白原临床研究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1):75-76,79.
  [11] 陈淼,戴李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8):547-549.
  [12] 林粤.血浆纤维蛋白原异常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5):876-877.
  [13] Wang Y,Fuller GM.The putative role of fibrin fragment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fibrinogen by hepatoma cell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m,1991,175(2):562-567.
  [14] 陈春玲,刘宏明,舒洋,等.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医学信息,2011,6:2246-2247.
  [15] 陈曦,李丹何,海涛.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糖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7(13):214-215.
  (收稿日期:2014-09-0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分析成人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腹型过敏性紫癜(HPS)的误诊原因。 方法 选取我院15例误诊的成人腹型HPS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例患者均有腹痛,伴恶心3例、呕吐4例、腹泻4例、血便3例、发热1例、关节疼痛3例、肌肉酸痛1例。伴大便潜血阳性6例,WBC升高7例,蛋白尿3例、血尿1例,血清淀粉酶升高1例,CRP升高6例,2例胃肠镜检查均提示黏膜充血水肿,可见糜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对比常规超声及增强CT在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71例常规超声检出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根据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合病史给出初步良恶性判断后,进一步超声造影检查,对病灶造影剂灌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综合判断;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检查,最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根据常规超声检查特点,初步诊断:良性肿瘤21例(29.6%),恶性肿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本地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更好的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收治的机械通气>48h的573例患者的资料,对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 结果 573例患者中发生VAP 118例,VAP发生率为20.59%。118例患者中共分离出125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97株,占77.6%,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严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了2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26例患者,22例治愈,4例死亡,治愈率为84.6%。 结论 早期切开引流,合理选用抗生素,良好控制血糖,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改善全身状况等,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次重复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价值及安全性,以提高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治愈率。 方法 对本院2010年7月~2014年2月130例行空气灌肠治疗的特发性小儿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30例行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中119例空气灌肠治疗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1.5%,21例行重复空气灌肠治疗,11例获得成功,成功率为52.4%。10例重复空气灌肠复位未成功者均出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2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MCA Vp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脱水降颅压,降压,止血,营养神经,维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胸锁乳突肌瓣联合口腔修复膜预防Frey综合征及纠正局部凹陷畸形的临床疗效。 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 例采用胸锁乳突肌瓣联合口腔修复膜修复腮腺切除术后创面,对照组34例不做任何修复。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18个月,比较Frey综合征发生率及患者对面容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试验组局部凹陷发生率为7.89%(3/38),Frey综合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重度OSAHS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56例中重度OSAHS患者,实施UPPP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等多平面手术,其中部分不接受CPAP治疗的重症OSAHS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予以控烟、戒酒等行为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判断疗效。对是否行气管切开手术的两组患者的年龄、打鼾病史、BMI等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近三年东莞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探讨适宜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方法 对2011~2013年东莞市人民医院手足口病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1817例,其中住院病例4978例,门诊病例16 839例,每年总发病情况未见明显变化(P>0.05);2011、2012年均住院率大致相仿,2013年略有下降(P<0.05);近三年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率略有下降(P0.05)。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软通道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微创软通道治疗组(53例)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53例)。观察两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死亡率以及3个月后的ADL分级状况。 结果 微创软通道治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的71.70%(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