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园林景观行业的日趋成熟,新观念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园林景观不单单只是传统的意义上的景观,它既要满足景观审美要求,又要做到生态节约可持续,不只是一味的满足艺术价值而忽略对环境的破坏和成本的投入。所以人们越来越崇尚生态节约型园林,生态节约型园林也是时代发展所需,比传统的园林更加符合现代发展的潮流。生态节约型园林占地面积少,对场地和材料有较高的利用率,对环境的破坏最小。
关键词:生态;节约;园林;植物配置
一、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1生态功能优先是根本
生态节约型园林就是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和特殊的手段将绿色生态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搭配,合理配置形成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打造一个自然健康的原生态的景观结构。景观的结构搭配以草、地被、灌木和乔木相互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复合群落,用此来提高绿化的面积。园林景观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视觉上的审美要求,更要以人们的生活质量为考量对象,例如景观的抗污染能力,提高抗污染能力才能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挥自然对人体的正面影响,增进人体的身心健康。
2物种多样性是基础
植物的选择必须要谨慎、科学合理,同时要满足一定的丰富度。植物种类的选择要见过严格的筛选和驯化,打造一个健康发展的植物群落的同时,使植物群落更具特色和个性。严禁以不科学的筛选方法造成植物的死亡,致使群落退化消亡。保证群落的丰富层次,物种多样可以提高群落抵御外界的病虫害能力,更加保证植物群落的健康发展。
3因地制宜是保障
因地制宜是所有植物生存的保障,尤其在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更不能够为了达到景观效果而选用不符合场地现状和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这样非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违背了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4植物群落的稳定是核心
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稳定是最为核心的内容。稳定的植物群落能够使得园林景观设计与当地实际环境相適应,不仅如此,其稳定性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绿地维护和建设费用。
二、约型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策略
1生态优先,利用原有植物资源进行植物造景
在园林景观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必须提前考察现场,仔细了解现场的现状,对现场的原有植物进行详细的标记,设计师要将场地原有植物充分的考虑进去,在原有绿植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现场现状的破坏,保证了原有绿植的不被破坏,体现了设计师对现场的尊重。在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中最应该避免大规模的砍伐树木,尤其是对于古树古木的砍伐和移植,会伤害古树木的根系,轻则影响其生长,重则导致古树木死亡。设计师在设计时就应该充分发挥设计师的天赋,在现场原有植物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改造,保证不伤害原有植物的基础上满足视觉上的审美要求,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
2使用乡土植物,构建地方优势植物群落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植物也是如此,植物有它自己的生存的环境的需求,比如阳光、雨水、温度、气候等等,这些都密切的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从植物方面来说就是因地制宜。在进行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本着生态节约的原则就要选择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成活率高,成本投入少,适应性强,不易染病虫害,这是乡土树种的先天优势。同时乡土树种在本土的长势良好,更加容易的达到景观效果,不会因为水土气候的问题发生冠形小,树干扭曲等长势问题影响景观效果。乡土植物更加容易与当地的植物群落融合形成一个健康的适应性强的群落,这样可以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对景观的效果的保持和景观后期的养护管理提供了便利,降低养护成本。
3优化植物配置模式,以复层式群落为主
在规划设计中,以植物造景为主,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增加植物多样性,是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好途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层以及层间植物所构成的复层式混交群落绿化模式,是实现园林绿地景观与生态功能的重要形式。传统的绿化模式更注重观赏效果,忽略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地位以及群落结构与配置,导致城市绿地人工群落多数种间配置单一化和群落层次简单,这种过多运用规则式的配置手法,造成单位面积内的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层次趋于简单,导致部分群落结构单一,抗逆性差,最终植物生长不良直至死亡。
4选用节水抗旱植物构建节水型园林
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淡水资源供需矛盾,节水耐旱观赏植物的推广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需求。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具有低成本、较高观赏价值及丰富的品种资源等特点,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植物自身需水量,从源头上节约绿化用水。该类型植物分乔木、灌木和草本地被植物三大系列,从景观效果可划分为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常绿类,四季均有可以充分满足景观设计对不同植物材料的选择。
5应用粗养护型植物,降低养护成本
枝叶的修剪和整形是园林养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的草坪、低矮的灌木绿篱和一些整形花坛等,都需要定期的修剪以保持外观的整齐或图案轮廓的清晰,无形中增加了园林绿化的养护成本。粗养护植物是指那些很少需要整形修剪,对肥料、杀虫剂和湿度的要求低,主要是一些地被植物和低矮灌木。构建粗养护型的植物群落,是对自然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的直接应用,减少人工维护,降低成本,是节约型园林的重要途径。粗养护型植物主要包括两类:自播繁殖能力强的植物和株型形态变化小的植物。
6探索利用野生植被
园林绿地野生植被往往生命力强,是符合生态要求的自然植物群落,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合理利用野生植被可以大大降低养护管理成本,节约水资源,并有利于营造城市的地域特色。可以在城市的各种园林形式中适当应用野生植被以形成特别的景观,如城市中的滨水绿地、道路绿地、林下等绿化。采取人工植物群落与野生植被合理配置等方式,可以克服纯野生植被绿色期短、荒芜感强等缺点,又可营造郊野的氛围,在城市中别具韵味。例如野草的应用相比人工草有很多优势,野草生命力顽强,不需过多养护;耐踩踏,野草每年除需进行2~3次的修剪,几乎没有其他成本支出;同时,野草依靠降雨就能生存,节约水资源。
结束语:生态节约型园林是现代新兴起的一种园林理念,是人们在传统造园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环境需要,满足人文关怀,植物配置强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这是将美学与生态紧密的结合。生态节约型园林需要根据场地现状和文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尤其是植物的配置至关重要,生态节约型园林主要就是人民大众,所以人类对于植物的喜爱不容忽视,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搭配就成为生态节约型园林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林炜,罗瑞新. 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中植树与种草对城市生态的效益比较[J]. 广东园林,2002,(1):22-23.
朱庆华.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J].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2):93-97.
沈效东.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应用前景展望[J].现代园林,2006,(6):83-85.
董丽,胡洁,吴宜夏.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生态思想[J]. 中国园林,2006,(8):34-38.
关键词:生态;节约;园林;植物配置
一、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1生态功能优先是根本
生态节约型园林就是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和特殊的手段将绿色生态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搭配,合理配置形成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打造一个自然健康的原生态的景观结构。景观的结构搭配以草、地被、灌木和乔木相互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复合群落,用此来提高绿化的面积。园林景观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视觉上的审美要求,更要以人们的生活质量为考量对象,例如景观的抗污染能力,提高抗污染能力才能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挥自然对人体的正面影响,增进人体的身心健康。
2物种多样性是基础
植物的选择必须要谨慎、科学合理,同时要满足一定的丰富度。植物种类的选择要见过严格的筛选和驯化,打造一个健康发展的植物群落的同时,使植物群落更具特色和个性。严禁以不科学的筛选方法造成植物的死亡,致使群落退化消亡。保证群落的丰富层次,物种多样可以提高群落抵御外界的病虫害能力,更加保证植物群落的健康发展。
3因地制宜是保障
因地制宜是所有植物生存的保障,尤其在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更不能够为了达到景观效果而选用不符合场地现状和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这样非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违背了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4植物群落的稳定是核心
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稳定是最为核心的内容。稳定的植物群落能够使得园林景观设计与当地实际环境相適应,不仅如此,其稳定性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绿地维护和建设费用。
二、约型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策略
1生态优先,利用原有植物资源进行植物造景
在园林景观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必须提前考察现场,仔细了解现场的现状,对现场的原有植物进行详细的标记,设计师要将场地原有植物充分的考虑进去,在原有绿植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现场现状的破坏,保证了原有绿植的不被破坏,体现了设计师对现场的尊重。在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中最应该避免大规模的砍伐树木,尤其是对于古树古木的砍伐和移植,会伤害古树木的根系,轻则影响其生长,重则导致古树木死亡。设计师在设计时就应该充分发挥设计师的天赋,在现场原有植物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改造,保证不伤害原有植物的基础上满足视觉上的审美要求,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
2使用乡土植物,构建地方优势植物群落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植物也是如此,植物有它自己的生存的环境的需求,比如阳光、雨水、温度、气候等等,这些都密切的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从植物方面来说就是因地制宜。在进行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本着生态节约的原则就要选择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成活率高,成本投入少,适应性强,不易染病虫害,这是乡土树种的先天优势。同时乡土树种在本土的长势良好,更加容易的达到景观效果,不会因为水土气候的问题发生冠形小,树干扭曲等长势问题影响景观效果。乡土植物更加容易与当地的植物群落融合形成一个健康的适应性强的群落,这样可以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对景观的效果的保持和景观后期的养护管理提供了便利,降低养护成本。
3优化植物配置模式,以复层式群落为主
在规划设计中,以植物造景为主,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增加植物多样性,是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好途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层以及层间植物所构成的复层式混交群落绿化模式,是实现园林绿地景观与生态功能的重要形式。传统的绿化模式更注重观赏效果,忽略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地位以及群落结构与配置,导致城市绿地人工群落多数种间配置单一化和群落层次简单,这种过多运用规则式的配置手法,造成单位面积内的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层次趋于简单,导致部分群落结构单一,抗逆性差,最终植物生长不良直至死亡。
4选用节水抗旱植物构建节水型园林
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淡水资源供需矛盾,节水耐旱观赏植物的推广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需求。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具有低成本、较高观赏价值及丰富的品种资源等特点,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植物自身需水量,从源头上节约绿化用水。该类型植物分乔木、灌木和草本地被植物三大系列,从景观效果可划分为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常绿类,四季均有可以充分满足景观设计对不同植物材料的选择。
5应用粗养护型植物,降低养护成本
枝叶的修剪和整形是园林养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的草坪、低矮的灌木绿篱和一些整形花坛等,都需要定期的修剪以保持外观的整齐或图案轮廓的清晰,无形中增加了园林绿化的养护成本。粗养护植物是指那些很少需要整形修剪,对肥料、杀虫剂和湿度的要求低,主要是一些地被植物和低矮灌木。构建粗养护型的植物群落,是对自然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的直接应用,减少人工维护,降低成本,是节约型园林的重要途径。粗养护型植物主要包括两类:自播繁殖能力强的植物和株型形态变化小的植物。
6探索利用野生植被
园林绿地野生植被往往生命力强,是符合生态要求的自然植物群落,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合理利用野生植被可以大大降低养护管理成本,节约水资源,并有利于营造城市的地域特色。可以在城市的各种园林形式中适当应用野生植被以形成特别的景观,如城市中的滨水绿地、道路绿地、林下等绿化。采取人工植物群落与野生植被合理配置等方式,可以克服纯野生植被绿色期短、荒芜感强等缺点,又可营造郊野的氛围,在城市中别具韵味。例如野草的应用相比人工草有很多优势,野草生命力顽强,不需过多养护;耐踩踏,野草每年除需进行2~3次的修剪,几乎没有其他成本支出;同时,野草依靠降雨就能生存,节约水资源。
结束语:生态节约型园林是现代新兴起的一种园林理念,是人们在传统造园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环境需要,满足人文关怀,植物配置强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这是将美学与生态紧密的结合。生态节约型园林需要根据场地现状和文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尤其是植物的配置至关重要,生态节约型园林主要就是人民大众,所以人类对于植物的喜爱不容忽视,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搭配就成为生态节约型园林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林炜,罗瑞新. 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中植树与种草对城市生态的效益比较[J]. 广东园林,2002,(1):22-23.
朱庆华.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J].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2):93-97.
沈效东.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应用前景展望[J].现代园林,2006,(6):83-85.
董丽,胡洁,吴宜夏.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生态思想[J]. 中国园林,2006,(8):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