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艺术美学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913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艺术设计作为公共领域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在公共空间领域内展开艺术创作和环境设计,继而从全方面、多角度赋予公共空间领域美和内涵,丰富公共艺术的表达形式。文章首先就公共艺术设计的艺术美学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分别从功能美学、生态环境、人文精神以及意境氛围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对公共艺术设计进行创新和完善,旨在推动公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探究自然资源、公共环境以及人文精神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艺术美学;生态美学
  一、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艺术美学特点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
  公共艺术设计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展开的公共空间艺术规划方式。场地尺寸设计、材料选择以及活动方式等都会影响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效果。设计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公共空间与艺术美学的有机融合。以园林设计为例,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仅应当考虑建筑格局、交通以及艺术审美等多方面的因素,还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结合自然资源进行艺术设计。因此,设计师展开公共艺术设计时,应当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给出更加科学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案。在原本的艺术美学基础上突破创新,打破既有模式的桎梏,使得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生态性。
  (二)真善美的艺术特点
  公共艺术设计在艺术美学方面具有真善美的个性特点。从真的角度进行分析,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将留存于设计师头脑中的理念想法,以实物的形式进行直观展示,同时借此展示出城市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形态多样,通过设计公共艺术空间领域,能够让社会公众感受审美艺术,实现精神文化的传承。从善的角度进行分析,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公共艺术面对社会公众开放,社会公众能够在公共艺术空间内展开交流和沟通,强化艺术审美和情感体验。在日常生活中,认知是一种基本需求,公共艺术空间也应当充分考虑人的主体地位,拉近人与城市的距离,拉近公共空间领域与艺术美学之间的关系。从美的角度进行分析,公共艺术设计的美主要来自于设计师的审美理念,这就需要设计师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坚持艺术美学与公共艺术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设计理念,不断创新和丰富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表达形式,激发社会公众的审美感知。
  (三)人文化的发展方向
  公共艺术设计的人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因素,人性化差异充分体现在民族、地域、文化、历史等方面。设计师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从而不断完善公共艺术空间设计,促进公共艺术设计美学的稳步发展。
  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始终坚持人文化的发展方向,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需求,全面了解和认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日常生活,给予弱势群体充分的关怀,让每一个人都能够透过公共艺术设计感受艺术美学。此外,公共艺术设计应当从视觉上、体验上进行完善,保证空间大小,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拉近公共艺术设计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
  二、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艺术美学创新
  (一)功能美学创新
  公共艺术属于场所艺术文化的一部分,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展开艺术美学创新能够在美学角度进一步构建公共空间环境,充分展现公共空间艺术的魅力。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艺术表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延伸了城市的人文魅力和精神内涵。它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了城市的社会生活和人文风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公共艺术设计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表达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设计师以及社会公众。从艺术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公共艺术设计所展现的不仅仅是设计师的艺术创造思维和公共艺术设计审美理念,而且也是整个城市文化的形式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在开展公共艺术设计时,可以借助不同的文化表达形式和形象符号传达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以具体的符号载体拓展美学研究对象,从而满足社会公众的艺术追求和精神需要。
  公共空间领域内容丰富,各个属性要素彼此独立,又紧密关联。需要注意的是,從艺术美学角度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创新时,城市的文化内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设计师的思维观念和设计理念也会进一步影响公共艺术设计的效果。
  城市公共空间内的道路、边界以及各种标志性建筑物共同组成了充满个性的公共建筑环境体系,从而以公共艺术设计的形式实现了理念创新和文化传承。设计师在开展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应坚持从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要素和具体空间领域,结合艺术美学的相关知识,开发公共艺术设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让社会公众认识公共艺术设计背后的功能价值。
  (二)生态美学创新
  现阶段,从艺术美学角度开展公共艺术设计创新,应当坚持生态设计理念,不断进行专业学习,完善设计创作方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公共艺术设计并不应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绿色发展空间,才能够让社会公众感受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魅力。公共艺术设计者在设计时,不仅应当坚持艺术美学的设计理念,而且也应该坚持生态环保意识,重视公共空间的生态环境,在环保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公共空间,尽可能保持城市原有的绿色环境和人文风貌,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打造和谐系统的立体化公共空间艺术领域[1]。
  其次,在具体的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公共艺术设计师应当充分研究和了解各种环保材料和设计方法,尽可能使用可循环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能源损耗,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赋予公共艺术设计更多的美,需要设计师始终坚持美学理念和美学思想,将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现代的信息发展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公共艺术设计不仅符合艺术美学,同时也符合科学发展观。
  再次,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从系统性、宏观性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充分考虑不同时期的公共艺术设计特点,将局部经济利益放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长久发展过程中进行分析,构建相对完整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案。除此之外,在开展公共艺术设计时,设计师应当坚持集约化的设计理念,不仅在经济上节约资源,还应当在设计上实现空间的最大限度利用,从而在有限的公共空间领域内构建系统完整的立体空间环境,进一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将生态与艺术相结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公共空间开发相结合,在保证资源节约的情况下构建更具艺术美学内涵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与此同时公共艺术设计师也应该始终坚持生态化设计理念,尊重自然,认识到公共艺术设计是属于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将艺术美学融入自然环境中,引领社会公众深切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人文美学创新
  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和服务对象都是社会公众。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在保证艺术美的基础上,为人们构建满足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理想生活空间。
  现阶段,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社会公众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在精神层面上希望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自由广阔的空间,以暂时忘却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烦心事。公共艺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生活需求,让自身设计能够真正尊重自然、尊重艺术、尊重社会公众,让人们能够借助公共艺术空间放松心灵、陶冶情操。一方面,公共艺术设计师应当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规划,适当增加公共空间内图书馆、健身娱乐设施的设计,让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一个放松场所,另一方面,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关注和重视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传承,从而从地方发展特点出发,构建更加符合城市发展状况的公共艺术设计,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城市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传统,凸显地域特征。同时也可积极借助韵律、光影、色彩等设计构成要素,开展个性化的公共艺术设计,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艺术品位[2]。德国慕尼黑啤酒城就是在充分结合城市地方特征的基础上,为了让人们感受到慕尼黑的城市魅力而建的。
  将人文理念納入公共艺术设计中,不仅能够拉近公共建筑空间和艺术美学的关系,也能够拉近城市与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审美水平。因此,从艺术美学的视角进行公共艺术创新,应当坚持人文理念,从人文视角进行创新,让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公共艺术设计中,强调人文环境和艺术审美的和谐统一。
  (四)意境美学创新
  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在设计中体现意境美,将情与景相结合,让人们在欣赏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时,能够透过作品感受设计师想要传达的艺术创作理念。意境美学强调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强调运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将自然景观和空间艺术有机结合,让社会公众能够全身心融入公共艺术设计中。从艺术美学角度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创新时,应当坚持情景结合,引导社会公众去感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势环境,强化人们的在场感,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公共艺术空间。
  除此之外,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不断创新,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强化人们的公共艺术体验。例如,可以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让社会公众戴上VR设备感受城市近些年的变化,使得社会公共艺术作品与人们有着更直观的接触。也可在公共空间内布置传感器,当人们接触传感器,就能够灵活调控灯光,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而通过设置LED装置和投影仪,播放动态影像,可以增强视觉观感,打破既有公共艺术设计的局限,发散艺术美学理念。
  三、结语
  公共艺术设计具有可持续发展、真善美、人文化的艺术美学特点,设计师可以在功能美学、生态环境、人文精神以及意境氛围上进行创新,促进城市中人文环境的构建,使得公共艺术设计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需求,体现艺术美学。
  参考文献:
  [1]王晶.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手法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12):52-53.
  [2]薛苗苗.城市记忆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艺术品鉴,2020(35):91-92.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行,如何重建并有效地开发古老的传统乡村成为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课题。文章通过调阅文献和现场考察的方式,总结和分析了江西省古民居装饰文化的保护现状与开发现状,提出了江西古民居装饰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以保护和弘扬江西省的古民居装饰文化。  关键词:江西;古民居;装饰文化;美丽乡村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课题“江西省乡村振兴为目标的环境设计课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体现,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进行综合化运用,既能体现出设计创新,也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为能有效提升设计质量,设计人员必然要改变传统设计方向和理念,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紧密结合,以创新环境艺术设计形式,从而提高设计作品的价值。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是提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实际设计工作的开展中,要能
百年党史鲜明昭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委办公厅注重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古村落活化开发的重大意义,剖析了古村落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如当前在古村落活化开发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了古村落同质化、商业化现象严重;村民因为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又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使得许多村落中的物质遗产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也使得乡村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由于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造成具体的规划建设混乱失序等。基于此,提出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古村落活化开发的路径,以
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已经成为一种城市更新的趋势,故而装置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与更新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营造了新颖的互动环境,使曾经被忽视、闲置的城市空间焕发出新的活力。基于此,文章从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角度来探讨装置艺术与城市更新的关系。首先通过对城市中装置艺术的观察、调研概述其特点,然后阐述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介入策略,剖析装置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最后总结装置艺术给城市更新带来的价值,以期为未来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与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打造多元化的艺术公共空间。
5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
期刊
摘 要:现代城市建设需要环境艺术,特别是雕塑艺术的介入。城市空间中的雕塑作品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环境空间形成一定对应关系的环境载体,使得环境与雕塑在现代景观艺术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体。环境雕塑与城市空间之间,通过理性与感性的协调、直线与曲线的对比,起到调节空间、调节尺度、调节色彩、调节心理的作用。文章结合优秀环境雕塑应用案例,分析了环境雕塑在城市空间场所中的意义、环境雕塑的公共精神,
摘 要:目前无人机遥感技术、GIS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推动了我国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在城市改造和社会发展环节,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城市改造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相关管理部门要整合城市资源,建立战略性的城市规划部署,并以当前土地规划方向,以及城市空间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为基础提出城市规划方案。文章对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城市改造路径进行探讨,以促进城市空间的改造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国土空
小型海岛度假酒店通常规模较小,强调特色经营,其外部空间承载了度假者入住后的大部分休闲活动,是酒店空间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文章以Angsana Velavaru酒店为例,从空间布局、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当前信息爆炸、观点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标题能否吸引人,直接决定着文章的阅读量和影响力.拟好标题,不妨做到“五个善用”.rn善用金句.就人的视觉特性来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