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乙型肝炎疫苗(HepB)初次免疫成年低应答者再次免疫后4年的抗体持久性。
方法于2009年9月,以山东省章丘市3个乡镇共79个村为研究现场,选取既往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史和/或HepB免疫史、居住6个月以上、健康状况良好的18~49岁居民,共24 237名。采集静脉血3~5 ml,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c)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经检测以上3项指标均为阴性者11 590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为4组,按照0-1-6免疫程序分别接种3剂次20 μg重组酵母HepB(HepB-SC)、20 μg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HepB-CHO)、10 μg HepB-SC和10 μg重组汉逊酵母HepB(HepB-HP)进行初次免疫后,对其中892名低应答者进行随访(调查基本情况、HBV感染史、HepB免疫史、吸烟史、饮酒史、慢性病史等)并按照相同程序再次免疫,于再次免疫后1个月(T1)、4年(再免后4年),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Bs、HBsAg和抗-HBc。再免后4年,共随访了529名对象,分别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抗-HBs阳性和GMC的影响因素。
结果892名初次免疫低应答者中,共随访到529名对象,随访率为59.3%。其中,男性占52.2%(276名),女性占47.8%(253名)。T1时抗-HBs阳性率为82.6%(437例),再免后4年为28.2%(149例);T1时抗-HBs的GMC为542.06(95% CI:466.72~629.56)mU/ml,再免后4年为27.69(95%CI:23.08~33.23)mU/ml。与T1时抗-HBs的GMC为0~99 mU/ml者相比,GMC为≥1 000 mU/ml者的抗-HBs阳性率较高,OR(95%CI)值为39.67(13.81~114.01);与再次免疫接种20 μg HepB-SC者相比,接种20 μg HepB-CHO、10 μg HepB-SC和10 μg HepB-HP者再免后4年抗-HBs的GMC较低,b(95%CI)值分别为-0.40(-0.78~-0.02)、-0.57(-1.01~-0.15)和-0.63(-1.03~-0.23);与T1时抗-HBs的GMC为0~99 mU/ml者相比,GMC为100~999和≥1 000 mU/ml者抗-HBs的GMC均较高,b(95%CI)值分别为0.93(0.53~1.33)和3.31(2.88~3.73)。
结论HepB初次免疫成年低应答者再次免疫后4年抗-HBs阳性率和GMC下降,但仍可以获得良好的保护;低应答者再次免疫后的抗体持久性主要与疫苗种类、再次免疫1个月时抗-HBs滴度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