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真正“灵动”起来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eda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的如火如荼展开,首先要让学生愉快的动起来。强迫学生动起来是教育者的悲哀,只有让学生愉快的动起来,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那如何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有以下的工作要做:
  一、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快乐
  (1)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的动起来。要使学生愉快的上好每一堂课,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入迷,入了迷,就钻得深,学习才有成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组织教材,力争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用巧妙的课堂教学安排去唤醒学生,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的动起来。
  (2)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愉快的动起来。课堂内容的呈现方式要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索活动中去。根据心理学要求,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为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采取启发式,注意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一旦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来,其大脑就会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思维的马达就会运转畅通。他“总觉得想做点什么”,“非弄个明白不可”,“非想个办法不行,”经过一番思索,就会想出平时想不到的好主意,好想法来。所以在选择课堂的内容的呈现方式时首先就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切实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日常接触的事物中找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寻找,以此来引导和培养学生去探索、体验,使学生愉快的活动起来。
  (3)讲究教学艺术,让学生愉快的动起来。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同时要进行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通过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当学生喜欢你的课,格外想听你的课时,学生就会喜欢你教的学科了,就会在你的课堂上愉快的动起来。
  二、改变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角色
  要想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动”起来,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合作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观察时,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使得师生在共同的对话中解决问题。
  三、创设情景,鼓励质疑
  费尔巴哈说:“新知识从怀疑中产生。”我国宋代的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而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新教材的课堂教学中应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能力,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起来。这样生的兴趣提高了,同时他们的问题意识也觉醒了。
  四、引导互教互学,学会协作求知
  将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在得出“函数的概念”时,如果让学生独自解决好这一问题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小组共同讨论学习。通过一系列的例题让学生小组讨论他们的共同特征,在一组学生回答,而其它组进行补充和更正,使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为了小组获得成功和鼓励,他们互相补充,以求答案完整、具体,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求知精神。
  五、挖掘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尤其是初中学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区别于他人,自己拥有的特长。的确,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或擅长歌唱,或擅长绘画,或擅长表演,或思维敏捷……教师若能根据学习的内容挖掘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课堂表现自己,学生就会通过参与,体验到参与教学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不仅能让学生“动”起来,还能让他们一展自己的才能,从中学到知识。不仅充分利用了每一个同学的特长,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表现自己和参与教学的机会,而且也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取了知识,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
  六、教师还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老师,在课堂中应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那如何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呢?
  (1)善于鼓励,工于评价。每个人都期望自己受到别人的肯定,包括成年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及时的肯定是让他们动起来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最可怕的是讽刺挖苦。如果一位同学的发言与教师的想法不一致,教师当堂予以明确的否定,并表示出对该生的不满,甚至让他难堪,那么这位同学将永远不会在你的课堂上主动提出或回答问题,也就是说因为你的一句话或一种态度你就失去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你是我的老师”、“你的表现让我激动”、“你有惊人的表达能力”、“我很纳闷,你怎么思考的那么深刻”、“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能想到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这样的带有较强激励性的评语。在适当的评价中,每个学生都会跃跃欲试,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2)能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文教学不能以传授知识为主,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就必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尝试、体验、感悟。只有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3)注意所提问题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发言或活动,则必须注意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难度过大,要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我们作为老师,要鼓动学生主动提问,学生只有能真正的理解了题目才能够提出问题,才是对数学问题深层次的思考。
  (4)要有耐心。没有对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不能和学生走的更近,是不能让他们动起来的。关键时刻必须要坚持住。当学生不想开口或不习惯开口的时候,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之后剩下的就是启发和等待了。只要问题适当、时间充分、善于启发,学生很快就会奋起而参与。这时候教学就开始轻松愉快了。
  此外,要让学生动起来,还要注意保证所提问题的可思考性和新鲜度,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等,这里不必多说。
  总之,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避免行为的盲目性,让学生在我们肥沃的教育土壤上开出鲜艳的花朵。
其他文献
差生时刻围绕着农村初级学校的化学教学,从本人几年来的体会感到,差生对学习产生逆反、厌学的情绪,是形成差生的主要原因。差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差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就对后天形成的差生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初中化学差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由于初一、初二成绩较差,所以对于初三的新学科化学没有信心,
“心理-道德教育”是把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进行有机整合,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本文以我校团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
摘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语文阅读教学的锻炼和训练是培养学生优质思维品质的基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才是语文阅读教学成功的标志。本文将谈谈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它是培养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把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到一定的水准,学生才能在写作、口头表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在学校体育界中取得了共识。学校体育文化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是陕西省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柱力量。然而陕西省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不完善,管理机构也不健全,管理方法上还残留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本省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摘要:中职教育是技术性实训教育,鉴于学生参差不齐等实际情况多采用“小班制”教学。本文根据中职小班制教学的基本现状,对采取小班制教学的原因和优势作了一定的阐述。同时,对如何应对小班制教学中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这对中职小班制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职 小班制 理论依据 问题 解决策略    中职教育注重的是因材施教,提高学生个人的技术、技能,小班制的教学在中职教学中得作用以及成效在中
期刊
本文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公共关系与应急管理专业建设为背景,重点关注独立学院应急管理专业建设教学实践创新,文章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创新、实践环节创新和实践教
符号是人际互动的媒介。人与人的互动是以使用符号。通过理解或确定彼此行为的意义来作为媒介的。符号在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它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